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县级进修学校作为县域中小学校本培训的业务管理部门,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目的,统筹和落实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近年来,特别是校本培训管理从学年管理转变为年度管理后,以省培训管理平台为中介,进修学校逐步加强了对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管理,并承担全县校本培训指导服务工作。本文就县域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的实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业务管理 校本培训 管理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32-01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是校本培训的本质追求,华东师大郑金洲教授明确提出校本培训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培训。从2011年开始,浙江省对中小学的校本培训实施年度管理,省级培训管理平台也按照年度的方式进行登记。
对县域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管理首先是在顶层上进行设计,涉及到有关校本培训管理的组织、标准、流程、内容体系及相关的保障措施等方面。
在管理组织的安排上,进修学校选派有校本培训方面经验的校级领导分管这一领域,全员参与,全体教职工分成四个组(全县约40所左右中小学),老中青搭配,每组检查的学校有10所或11所,包含有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及职成技校,努力做到各种搭配均衡,有利于后期各组间的交流及提高教职工对各种类型学校校本培训的理解。
中小学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制定标准就成了对校本培训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校长的带领下,先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以往的校本培训管理经验制定初稿,经过多轮的研讨,最后确定了以“组织保障”、“培训管理”、“活动开展”与“培训效果”的4个一级指标及“学校规划”等17个二级指标,并列出了“评分标准”、“整档意见”、“分值”、“评分”及“备注”等栏目,完善了标准的整体格局,并对标准实施“二四级”打分制,同时进行评估检查前的培训,有效避免了不同组之间的分数差距。
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日常工作性工作,并且围绕年度计划安排实施,为规范学校有序开展校本培训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按照时间及时上报有关材料,同时加强过程性管理,建立“申报-立项-实施-督导-验收”校本培训程序管理制度,总体的年度工作流程分七个步骤,具体如下:1.整理上报计划(2-3月);2.培训校本培训管理者(3月);3.随机检查(4-5月);4.上半年总结(7-8月);5.年度检查(11-12月);6.评分总结(次年的1月);7.登分(次年2月)。在流程每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中,加强了各小组与所检查学校的互动与交流。
进修学校加强对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队伍的建设,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者培训,培养一批敬业精神好、政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中小学校本培训辅导员,这对学校针对学校实际,科学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加强校本培训管理,规范校本培训操作,提升校本培训习得效果,打造特色培训项目,扎实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培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是采用通知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4个分支进行构建。学校管理人员分别对本校教师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解与诊断,制定出符合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规划与年度计划,并聘请教师给予培训。
教师进修学校的保障体系对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管理起着重要的支持服务作用,自校本培训开展以来,学校产生了一些关于校本培训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研究》、《校本培训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农村校本培训的调研与思考》、《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责任初探》、《构建评估体系 深化教师教育》等,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同时学校建立了评比制度,通过年度评估与现场评比的方式,在优秀学校的基础上选出校本培训“星级学校”。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许多途径,校本培训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身反思与不断的学习。随着学校快速发展,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校本培训方式逐渐向教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转变,县域校本培训的管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2]肖川主编.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8
作者简介:
林勇平,副研究员,教育硕士。
【关键词】业务管理 校本培训 管理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32-01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是校本培训的本质追求,华东师大郑金洲教授明确提出校本培训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培训。从2011年开始,浙江省对中小学的校本培训实施年度管理,省级培训管理平台也按照年度的方式进行登记。
对县域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管理首先是在顶层上进行设计,涉及到有关校本培训管理的组织、标准、流程、内容体系及相关的保障措施等方面。
在管理组织的安排上,进修学校选派有校本培训方面经验的校级领导分管这一领域,全员参与,全体教职工分成四个组(全县约40所左右中小学),老中青搭配,每组检查的学校有10所或11所,包含有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及职成技校,努力做到各种搭配均衡,有利于后期各组间的交流及提高教职工对各种类型学校校本培训的理解。
中小学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制定标准就成了对校本培训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校长的带领下,先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以往的校本培训管理经验制定初稿,经过多轮的研讨,最后确定了以“组织保障”、“培训管理”、“活动开展”与“培训效果”的4个一级指标及“学校规划”等17个二级指标,并列出了“评分标准”、“整档意见”、“分值”、“评分”及“备注”等栏目,完善了标准的整体格局,并对标准实施“二四级”打分制,同时进行评估检查前的培训,有效避免了不同组之间的分数差距。
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日常工作性工作,并且围绕年度计划安排实施,为规范学校有序开展校本培训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按照时间及时上报有关材料,同时加强过程性管理,建立“申报-立项-实施-督导-验收”校本培训程序管理制度,总体的年度工作流程分七个步骤,具体如下:1.整理上报计划(2-3月);2.培训校本培训管理者(3月);3.随机检查(4-5月);4.上半年总结(7-8月);5.年度检查(11-12月);6.评分总结(次年的1月);7.登分(次年2月)。在流程每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中,加强了各小组与所检查学校的互动与交流。
进修学校加强对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队伍的建设,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者培训,培养一批敬业精神好、政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中小学校本培训辅导员,这对学校针对学校实际,科学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加强校本培训管理,规范校本培训操作,提升校本培训习得效果,打造特色培训项目,扎实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培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是采用通知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4个分支进行构建。学校管理人员分别对本校教师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解与诊断,制定出符合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规划与年度计划,并聘请教师给予培训。
教师进修学校的保障体系对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管理起着重要的支持服务作用,自校本培训开展以来,学校产生了一些关于校本培训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研究》、《校本培训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农村校本培训的调研与思考》、《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责任初探》、《构建评估体系 深化教师教育》等,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同时学校建立了评比制度,通过年度评估与现场评比的方式,在优秀学校的基础上选出校本培训“星级学校”。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许多途径,校本培训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身反思与不断的学习。随着学校快速发展,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校本培训方式逐渐向教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转变,县域校本培训的管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2]肖川主编.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8
作者简介:
林勇平,副研究员,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