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读:明晰文体内涵,把握记叙要素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导语】
  解答记叙文阅读题,最起码要知道什么是记叙文,它可以分为几类,然后还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把文章所写的时、地、人以及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
  【知识导学】
  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写作内容的一种文体。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消息、通讯、童话、寓言、游记、传记、回忆录等,狭义的记叙文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别。
  2.记叙的六要素。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因此我们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关的人物称为记叙的六要素。把握“六要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有助于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典例引路】
  让善意不再尴尬
  文/祝洪林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忽然,鲁尼兹看到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名叫卢森斯,他说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共汽车因雪大停运了,所以只好徒步回去。
  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车子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地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撞在路边一棵大树上……
  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照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竟奇迹般的醒过来了,没想到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捐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咬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们对最受爱戴的卢森斯老人是这样评价的: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选自《恋爱婚姻家庭(青春)》,有删改)
  读后一思:
  这是一篇叙事类记叙文,具有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请你在通读全文后,概括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1.时间: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
  2.地点:
  3.人物:
  4.起因:
  5.经过:
  6.结果:
  【答题指导】
  1.把握“时间”
  文章交代时间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交代,既可以做清楚的交代,如“×年×月×日”,甚至精确到秒,也可做模糊的交代,如“那年冬天”。二是间接交代,就是通过人物的穿着打扮或自然景物来显示时间,如本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既巧妙又明确地交代了冬天。
  2.把握“地点”
  解答此题时,要特别注意透过文中人物或景物的描写,弄清文章所交代的地点。还要注意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也会有变化。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回忆”中的地点是家里、学校,“现实”中的地点是毕业典礼会场。具体到此题,很容易在首段中找到答案: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3.把握“人物”
  记叙文中有时会出现几个人物,其中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我们要注意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清文章叙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找准了主要人物,从而搞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具体到此文,涉及的人物有鲁尼兹、卢森斯老人及其家属、小城的人们,其中卢森斯老人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
  4.把握“起因”
  事情的“起因”,是回答“因何发生了这件事”。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阅读中把握好“起因”,就能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留下清晰的印象。如这篇选文中,作者把起因“鲁尼兹看见因大雪阻路而只能徒步回家的老人”交代得很清楚,让读者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5.把握“经过”
  事情的“经过”,是指“事情的发展过程”,它是事情的主体和核心。一般来说,我们在阅读中要了解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还要了解作者采取的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等。像这篇选文中事情的经过是“鲁尼兹好心载老人回家却在途中发生了车祸,老人受伤昏迷,其家人要求鲁尼兹赔偿”。
其他文献
王夫人道:“我们平儿真是个好的。自从巧姐给了周家以后,他就成日家闹针闹线的。如今样样儿都弄全了,其余的木器东西,只要有钱,也没有什么难办处。昨儿因为刘姥姥差人送了个信儿,所以今儿凤丫头和巧姐都没来呢。”刘姥姥听了忙道:“既是老太太金口玉言的许了,想来姑老爷、姑太太也再没有什么说的了,我明儿也就不必再到府上去了,趁早儿赶回去,他们家还等回信儿呢。”贾母道:“我们两位太太是没有什么说的了,只不知琏儿和
今天早晨,哲学家金龙老师开车带我和羿龙同学以及两位渔民朋友一起去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升水库捕鱼。在捕鱼回来的路上,金龙老师一边开车,一边提议让我和羿龙同学把“人与人交往十多原则”简单背诵一遍。  首先是羿龙同学背诵---结果,他背诵得不好,结结巴巴的。  然后是我背诵---结果,我背诵得也不好,丟词落句的。  接下来,金龙老师就给我和羿龙做了总结,人与人交往十多原则如下:  1.多沟通  2.多理解、
晚上,桑桑在花园里循声捉蟋蟀,就听见荷塘边的草地上有笛子声,隔水看,白雀正在笛子声里做动作。今晚的月亮不耀眼,一副离恍惚的神气。桑桑看不清蒋一轮与白雀,但又分明看得清他们的影子。蒋一轮倚在柳树上,用的是让桑桑最着的姿势:两腿微微叉着。白雀的动作在这样的月光笼罩下,显得格外的柔和。桑桑坐在塘边,呆呆地看着,捉住的几只蟋蟀从盒子里趁机逃跑了。   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几支尚未绽开的
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耀,高冠何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壮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学术界迄无定论。一般认为大约写于至德二年(757)。是年李兵败,李白坐罪下狱寻阳,正处于危难之时。  《君马黄》是乐府古题,汉鼓吹要歌十八曲有《君马黄歌》。其诗是:  君马黄,臣马苍;  二马
小说创作谈:  这篇短篇小说是根据自己的见闻所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张亚楠的人生成长经历,与母亲刘素娟的感情冲突。表现80的年轻人在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心理变化。通过张亚楠的悲惨的人生,以及在生活的不如意,但是母亲还一如既往的帮助她。只是金钱上的帮助,忽视了孩子的成长的情感需求与性格培养,导致了他虽然是成年人但是没有成年人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这篇小说通过这一对母女的人生碰撞,反映在家庭
我睡出了汗,从帆布包里掏出毛巾,擦把脸,换了件新衬衣。然后 进厨房喝了口水,站在水槽前眺望窗外。从这个窗口可以看见对面楼的窗口。那个窗口的里面用细绳吊挂着几个剪纸艺术品。有鸟、云、牛、猫的剪影,剪得相当精 巧,组合在一起。四周依然不见人影,阒无声息。我觉得自己似乎孤零零地置身于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一片废墟之中。  5点刚过,人们开始陆续返回“C区”。从厨房窗口望去。见三个女士从窗底下走过。三人都头戴帽
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Gluck),颁奖方称她的“诗意之声”能够“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诺贝尔文学奖曾经有过许多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師级获奖者,近年来,包括中国作家莫言在内的文学作家也榜上有名。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價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
我,一粒平凡的种子  在土里默默生根、发芽  为未来积蓄力量  风霜雨雪不可逃避  我勇敢地面对  不知可抵抗多少  才能让我把绿色  将这个季节点亮  我怀揣彩色梦想  努力生长  當长成参天大树  就为鸟儿们创造了欢乐天堂  作者简介:  黄太平,男,11岁。昆明高新一小经典校区五(15)班学生,爱好读书、国际象棋和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