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沟通的金钥匙——良言与微笑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天,日益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然而我们不难感觉到部分教师、家长的无奈和困惑,如何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成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质性问题。我们的体会是:育人者首先要做到——语言有磁性,微笑要真诚。
  一、磁性语言与真诚微笑是教师良好心理素养的表现
  教师简洁明快、具体生动且富有人情味的磁性言语表达能力,既有感染性,又易于儿童接受。因此,心理学家把教师的良言称为是沟通学生心理的密码,把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称为师生交流空间的润滑剂。实践证明,教师的良言与微笑对学生,特别是对小学生有着决定性的心理导向作用,以“笑”育“笑”,能够使师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不断健全学生人格,从而使心灵走向心灵,心灵升华心灵。良言是春风细语,微笑是明媚的阳光,将催绽出小学生心灵的花朵,让绿茵充满小学生的心田。因此有人说,良言顺耳利于心,微笑有情令人振。一个说话得体,面带微笑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是教师具有良好心境的外在表现,充分体现了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磁性语言的魅力何在呢?
  作为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有效手段,磁性语言首先应该是亲切自然、简洁易懂的,并且有很大的针对性,启发性,表达方式要委婉而富有分寸,言语刺激讲究时效并恰到好处。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言语要使学生在细微处见真情
  有时教师的一两句发自肺腑的话,会远远超过长篇大论式的空洞说教,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激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层层波澜,影响学生一生。
  记得我小时侯,家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棉衣穿了一年又一年。父母想办法为我做了一条新棉裤,雪白柔软的棉花,崭新的布料,穿在身上,暖在心里,笑在脸上,别提有多开心了。一切都看在眼里的石老师,用手模着我的头,饱含深情的对我说:“哦,穿上新棉裤了,真漂亮,老师真为你高兴,今年不用受冻了,好好学习呀!”我使劲地点着头,抿着嘴,感到老师是如此亲切,如此地易于接近,一切都在我一生的各个生活阶段浮现,充实着我的精神世界,使我面对每一位学生时,都能以一颗平静的心,表达我深深的爱意,只因我曾经被关爱的缘故,我对我的学生爱得更深,付出更多。
  2、教师言语要具有赏识、鼓励性
  教师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目光、言语中的赏识,焕发自信,自主发展。
  美国罗杰?罗尔斯从小是一位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一次,当他从窗台下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被皮尔?保罗校长发现了,他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洲的洲长,好好努力吧。”这本是皮尔?保罗校长的育人技巧,谁知“纽约洲洲长”就象一面旗帜,带给了他以无尽的信念,指引他成长。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洲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洲洲长,而且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洲长。可见,赏识、鼓励的话语是何等重要。
  3、教师言语要有幽默感
  幽默感可以使人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人际关系和情绪的润滑剂。面对烦恼、愤怒、甚至是生厌的事情时,不妨幽默一点,瞬间化解了不愉快的情绪,会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你的智慧和良好的修养,感到你是一位有尊严又可信任的人,亲近的感觉使学生消除心理防线,与你心心相通,与你无话不说,你就成了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心理避风港。
  4、教师言语要是学生感受到严爱有加
  对学生既要耐心启迪,用爱心感化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使他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实现助人自助。切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放心、灰心,要适时以平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以激励,要让学生时刻从教师的言语中感受到教师是在用心说话,他们就能悦纳教师的严格要求,积极向上,在缩短师生间感情距离的基础上,使心理沟通工作在信任、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三、微笑的震撼力源于真诚
  笑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法国著名学者柏森在其《笑之研究》一书中说,笑有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功能的一面,教师的微笑是建立良好新型师生关系的调味品。
  1、微笑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
  要想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一种艺术,但来不得半点虚假,还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心灵深处乐于接受学生,接纳学生过失,看到学生闪光点,从而以发自内心的微笑,感染学生心灵,激发心灵碰撞之花,使小学生童心得到小心的保护,绽放心灵的七彩之光。
  2、微笑是过失学生心灵的阳光
  教师的微笑,包含宽容和谅解,原比“直面教育”效果要持久的多, 易于师生接受,更易弄清小学生过失行为的动机和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指导。可以说,微笑是过失学生心灵的阳光。
  3、教师的微笑,为学生适度宣泄提供了保障
  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师都应微笑视之,使学生不仅乐于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存在心理困惑时,能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宣泄心中抑郁,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更具深远意义。
  让我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心,奉献我们的良言与微笑,与学生交心交友,沟通学生心理,让每一片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真正使育人工作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其他文献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注意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摘要: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能使学生有效的扩大词汇量,更多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真正提高综合阅读能力;而阅读方法是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习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方法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低于4万字,初二学生的阅读量不低于10万字,初三学生的阅读量应达到15万字以上。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系
工笔画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而兴盛于两宋,但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日渐式微。如今,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工笔画再次复出。近几年中国工笔画一度成为热门画种,在全国大型展览中也可看到工笔画的形式、风格越来越多,而且表现出很多出人意料的特殊效果,因而备受大家的喜爱。在继承传统中应延展思路让工笔画的创作能更具艺术表现力,同时挖掘具有深度思想内涵的优秀作品,才是现当代工笔画家应具备的素养。从我国历代
普通中学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就这些问题及对策与教育同
摘要:新世纪的教育与课程改革充满文化情怀,开始聚焦学校与课堂。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训练朗读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把握好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教法,根据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参与学习校本学习研究,不断的通过反思、实践、探究、创新,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关键词:校本研究 阅读兴趣 理解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今天的学生
【摘要】地理长期以来都被学生作为“副科”,主要在于学生没有学地理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十分重要。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通过结合现实、引用资料、直观教学,科学记忆、培养思维能力等方法。  【关键词】培养学生地理兴趣    長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 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常有发生,如何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呢?当务之急是尽快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而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中属于较高层次的信息交流,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等. 经常练习写作,可以巩固和发展听说能力 ,还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阶段指导、培养学生写英语作文是不容等闲视之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一些方法与措施,不妥之
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之所以能感人肺腑,是与精彩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的。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呢?  一、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进行动态展示。“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是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体现,是一种流动的、开放的信息交流活动。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正是开启学生思维门扉的有效方法。下面,谈谈我“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实验课题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爱问问题  l、启发引导  让学生懂得“学贵有疑”。巴尔扎克说过:“打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利用数学理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解题成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本文将就初中数学解题策略进行探索,以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必要的训练,其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与技巧。为此,本文结合数学解题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解题策略提出了几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