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浅论

来源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60-01
  高中语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备课量大,作业量大,费力费时,效率低下。吕叔湘先生曾说:“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甚至还有人说“误尽天下苍生的是语文!”
  在这种情形下,学界提出了“大语文”的观点。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这种“大语文”观念更适合于当今的新课标新课改。
  尽管“大语文”提出已经好多年了,但是学界对于“大语文”的阐释却不尽相同。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另一种是“大教材大课堂大教法”。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即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教学要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要采取全方位、立体式、广视角、开放型的方式,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广阔的背景下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不断在学和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语文教学要与教学生学做人、学生活结合起来,语文教学的内容必须贯穿人文精神,语文教学要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懂得怎样“教”语文,就该先懂得生活中怎样“用”语文。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创建语文教学的“开放式”格局,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这种紧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大教材大课堂大教法”,“大教材”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大小部头的小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吕叔湘先生认为中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要读25本书。没有广泛的阅读,语文能力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大课堂”,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五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大教法”.文质兼美的可以以颂读为主,情节复杂的可以以讨论为主,哲理深邃的可以以感悟为主,知识小品可以以圈点概括为主;切不可一概而论.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文质兼美的可以以颂读为主,情节复杂的可以以讨论为主,哲理深邃的可以以感悟为主,知识小品可以以圈点概括为主,切不可一概而论,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
  以上两种阐释是从教与学的角度对“大语文”的阐释,如果从语文学科的课程建构层面去审视,“大语文”似乎应该阐释为“语言-文学-文化”。语言是语文的第一层面,包括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突出语文学科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特征,注重语言的表达与运用的生活功效。文学是语文的第二个层面,特指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写作,包括文学常识与非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文学教育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体现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为生活、为人生的,也是一种生命的活动,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文化是语文的第三个层面,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文化是语文的生命,语言和文学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文化的产物,语文学科的宗旨应当是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综合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育的“大语文”化,就是从语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教语文学语文。尤其是要有文化意识,在语文学科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突出传统的语言和文学两个层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切实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差异大,生源质量不高。而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的思想风潮,也对高职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给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其工作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对学生的思想转化显得尤为重要,而谈话是
期刊
关键词:正方体;距离;转化;向量法  [中图分类号]G63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70-02  问题: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求直线DA'与AC的距离。(《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九B版P50习题9、8第4题)。本文给这道习题的几种解法和同仁们商讨:  解法1:将线线距离转化为面面距离:如图①  ∵AC∥A'C',A'D∥B'C
期刊
摘要:云南省丽江古城拥有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如古老的东巴文字、丽江古城、纳西古乐、茶马古道、白沙壁画等。本文从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丽江旅游业旅游文化资源发展中对其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丽江旅游文化。  关键词: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95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的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对如何从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1.3;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33-02  一、引言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效
期刊
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是非常必要的,但美联储的高度独立性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那是否及怎样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呢?本文通过对美联储独立性及金融危机的解读,分析保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利弊以及必要性,最后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给出对于我国央行独立性的启示。  美联储;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F83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04-02  一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特征越加明显的今天,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老问题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等已经得到了解决或不再被过多地关注,但是另一些问题却逐渐升级为双边贸易摩擦的新焦点。本文旨在分析中美贸易的现状和特点,探究中美贸易的主流趋势。  中美贸易;贸易摩擦;现状;特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07-02  一、引言  中国和
期刊
目前,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PPI不断攀升、物价持续上涨,众多经济指标显示,我国已经进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时期。通货膨胀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任务。引起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汇储备失衡、低汇率等。本文试图在结合通货膨胀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研究2010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原因,并针对政府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通货膨胀
期刊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我国现行税制中,个税被公众认为是税收流失最严重的税种。其主要原因在于:征管方式、征管手段落后;对违法者处罚不力;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等。针对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状况、原因和主要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浅谈几点建议。  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纳税意识;纳税制度;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据法新社7月5日消息,世界贸易组织(WTO)5日正式宣布,中国对原材料实施的出口限制违规。中国的出口关税与入世时的承诺不相符,原材料出口限额的设定也不符合WTO规则。如果WTO裁定中国的出口限制违规,将有益于钢铁制造商和其它工业品生产商。但更重要的是,将为美国和欧盟投诉中国稀土材料的出口配额开创先例。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该报告仅向当事方散发,由于目前报告内容仍处于保密阶段,所以我们对仲
期刊
近期,美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危机在最后暂时得到了解决,但未来美国债务违约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揭示美国债务危机的成因,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以此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警示。  主权债务危机;外汇储备管理;影响;警示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03-02  一、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