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柳腔是形成于即墨西部大沽河流域、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區的地方戏曲,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她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本文探讨即墨柳腔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关键词】即墨;柳腔;保护;传承
1 即墨柳腔的发展概况
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的演唱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同音字“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
新中国成立后,柳腔获得新的发展,即墨市在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县柳腔剧团,从此柳腔事业进入了专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59年,青岛柳腔剧团应邀进京,三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向中央领导和戏剧界知名人士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
目前,即墨市柳腔剧团是这个剧种唯一的一个专业剧团,1992年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的序列中。因群众基础广泛,2004年即墨市被文化部公布为“山东省民间柳腔戏艺术之乡”。2006年,即墨柳腔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即墨柳腔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2011年即墨被文化部公布为“柳腔艺术之乡”。
2 当前存在问题
2.1 专业人才匮乏,柳腔事业难以为继。首先是专业演奏、表演人才缺乏,阻碍演出水平的提高。柳腔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所需专业人员涉及到演员、乐队、后勤。只有配齐配强这套演出团队,才能将即墨柳腔的魅力完整地展现出来。而目前柳腔剧团共有在编人员19人, 聘用人员8人。其中后勤人员10人、演员13人(含2名聘用人员)、乐队演奏人员4人(皆为聘用制)。专业演奏、表演人才的缺乏,使柳腔的表现力大打折扣,也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第二是演出团队年龄结构偏高,柳腔传承后继无人。从现阶段看,柳腔剧团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演职人员年龄结构偏高带来的难题有:演员不能满足剧本演出的需要,有时不得不重复使用演员,最多时有的演员要在一个戏中担任三个不同角色。
2.2 资金短缺,配套设备陈旧。柳腔剧团年送戏下乡演出200余场,但现有资金状况却难以保障演出的正常开支。用于演出的戏装、道具多为数年甚至数十年前所用,陈旧不堪;灯光、音响设备严重老化,部分设备已经无法使用,但由于财力有限,一直没得以更新。财政补贴与保护发展柳腔所承担的任务相比,显得捉襟见肘,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无力进行挖掘整理和排演。这些问题给柳腔剧团正常的业务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3 发展模式单一,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即墨市柳腔剧团作为柳腔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一直走着专业化且单一化的发展道路。但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现代综艺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加之缺乏具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创剧目,不能完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导致柳腔观众急剧流失,很多柳腔戏迷有了更多的艺术观赏选择空间。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真正喜欢柳腔、热爱柳腔的人更如凤毛麟角,使柳腔演出市场极度萎缩,生存空间狭小。
3 柳腔剧团未来发展策略
3.1 壮大柳腔专业人才队伍,补充后备力量。一是按照“保护、传承、发展”的原则,为实现即墨柳腔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009年由政府出资,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来加强柳腔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中小学当中招收20名小学员______________,以委培的方式由烟台艺校代培三年,委培费用由市财政给予拨付;二是招收专业艺术人员。我市柳腔剧团补充专业艺术人员,也可由人事部门根据剧团人才需求情况,直接从艺校选拔招聘优秀应届生,所招聘人员经试用合格后,签订用人合同。这样既可以节省财政培训费支出,又可保证招聘人才质量。三是培养年轻的观众。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校都开辟了艺术课,即墨实验四小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文化底蕴。因此,剧团主动联系学校,每周安排一节柳腔课,让“柳腔”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校园,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3.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一,要为保护、发展柳腔事业设立专项的基金,保证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创新能力,使其文化内涵进一步加深,艺术表现力更上新台阶;第二,建议拨专款为剧团改善演出硬件问题,诸如戏服、灯光、音响和乐器等设备,有缺则补、该换则换,确保各项道具能满足演出的需要。
3.3 多点开花,探求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新路子。面对柳腔观众群体狭小、市场萎缩的现状,柳腔剧团要想实现真正的做大、做强,我们大胆设想改变现阶段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另辟新径,拓展舞台表演门类,如歌、舞、乐器演奏,亦可兼有曲艺表演,打造一支全新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从自身条件看,柳腔剧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和良好的表演功底,并占据一定的市场,在此基础上无论是扩充表演门类,还是对外宣传推介,都将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节约大量的成本。因此,我们建议对柳腔剧团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定位,积极探讨多元化、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2] 即墨市文化志[M]即墨:即墨市文化局,2004.
[3] 即墨市志. [M]即墨:方志出版社.2003.
【关键词】即墨;柳腔;保护;传承
1 即墨柳腔的发展概况
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的演唱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同音字“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
新中国成立后,柳腔获得新的发展,即墨市在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县柳腔剧团,从此柳腔事业进入了专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59年,青岛柳腔剧团应邀进京,三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向中央领导和戏剧界知名人士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
目前,即墨市柳腔剧团是这个剧种唯一的一个专业剧团,1992年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的序列中。因群众基础广泛,2004年即墨市被文化部公布为“山东省民间柳腔戏艺术之乡”。2006年,即墨柳腔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即墨柳腔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2011年即墨被文化部公布为“柳腔艺术之乡”。
2 当前存在问题
2.1 专业人才匮乏,柳腔事业难以为继。首先是专业演奏、表演人才缺乏,阻碍演出水平的提高。柳腔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所需专业人员涉及到演员、乐队、后勤。只有配齐配强这套演出团队,才能将即墨柳腔的魅力完整地展现出来。而目前柳腔剧团共有在编人员19人, 聘用人员8人。其中后勤人员10人、演员13人(含2名聘用人员)、乐队演奏人员4人(皆为聘用制)。专业演奏、表演人才的缺乏,使柳腔的表现力大打折扣,也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第二是演出团队年龄结构偏高,柳腔传承后继无人。从现阶段看,柳腔剧团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演职人员年龄结构偏高带来的难题有:演员不能满足剧本演出的需要,有时不得不重复使用演员,最多时有的演员要在一个戏中担任三个不同角色。
2.2 资金短缺,配套设备陈旧。柳腔剧团年送戏下乡演出200余场,但现有资金状况却难以保障演出的正常开支。用于演出的戏装、道具多为数年甚至数十年前所用,陈旧不堪;灯光、音响设备严重老化,部分设备已经无法使用,但由于财力有限,一直没得以更新。财政补贴与保护发展柳腔所承担的任务相比,显得捉襟见肘,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无力进行挖掘整理和排演。这些问题给柳腔剧团正常的业务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3 发展模式单一,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即墨市柳腔剧团作为柳腔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一直走着专业化且单一化的发展道路。但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现代综艺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加之缺乏具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创剧目,不能完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导致柳腔观众急剧流失,很多柳腔戏迷有了更多的艺术观赏选择空间。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真正喜欢柳腔、热爱柳腔的人更如凤毛麟角,使柳腔演出市场极度萎缩,生存空间狭小。
3 柳腔剧团未来发展策略
3.1 壮大柳腔专业人才队伍,补充后备力量。一是按照“保护、传承、发展”的原则,为实现即墨柳腔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009年由政府出资,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来加强柳腔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中小学当中招收20名小学员______________,以委培的方式由烟台艺校代培三年,委培费用由市财政给予拨付;二是招收专业艺术人员。我市柳腔剧团补充专业艺术人员,也可由人事部门根据剧团人才需求情况,直接从艺校选拔招聘优秀应届生,所招聘人员经试用合格后,签订用人合同。这样既可以节省财政培训费支出,又可保证招聘人才质量。三是培养年轻的观众。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校都开辟了艺术课,即墨实验四小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文化底蕴。因此,剧团主动联系学校,每周安排一节柳腔课,让“柳腔”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校园,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3.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一,要为保护、发展柳腔事业设立专项的基金,保证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创新能力,使其文化内涵进一步加深,艺术表现力更上新台阶;第二,建议拨专款为剧团改善演出硬件问题,诸如戏服、灯光、音响和乐器等设备,有缺则补、该换则换,确保各项道具能满足演出的需要。
3.3 多点开花,探求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新路子。面对柳腔观众群体狭小、市场萎缩的现状,柳腔剧团要想实现真正的做大、做强,我们大胆设想改变现阶段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另辟新径,拓展舞台表演门类,如歌、舞、乐器演奏,亦可兼有曲艺表演,打造一支全新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从自身条件看,柳腔剧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和良好的表演功底,并占据一定的市场,在此基础上无论是扩充表演门类,还是对外宣传推介,都将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节约大量的成本。因此,我们建议对柳腔剧团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定位,积极探讨多元化、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2] 即墨市文化志[M]即墨:即墨市文化局,2004.
[3] 即墨市志. [M]即墨:方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