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考试在中考时采取了开卷的形式。对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阅读能力、知识重组能力、概括能力、答案整理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强调“四种训练”和“两个过程”。
【关键词】能力;方法;思维
思想品德考试在中考时采取了开卷的形式。对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阅读能力、知识重组能力、概括能力、答案整理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强调“四种训练”和“两个过程”。
第一、基础知识训练
原因: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根基,没有基础知识其他都是空中楼阁,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基础知识这一功课必须做,而且要做牢。
方法:1、上冲下窜,左踢右蹬。意思就是让学生就一个知识点,通过联想和翻书,把所有的相关知识点找出来。如:在讲人民这一概念,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起与公民的与区别,联想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宗旨、三个代表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2、可以分板块,如: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
第二、审题训练
原因:学生在审题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看到大量的文字有畏难情绪,或读过题以后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啥意思。还有把握不住问题的方向。答题时要不写不上,要不就是答非所问。
审不清题,基础知识掌握的再好,也无济于事。所以,准确的审题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方法:“两审”。一是审问题。二是审材料。
审问题时要审问题的类型,看一下问题是属于什么,是意义、是原因,还是怎么做?这样就能把握住问题的方向。再就是审问题的限制词句,问题的限制词句决定了答题的内容和方向。如:河北2010年文综中考题29题的第2问,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出怎样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2分)其中问题的类型是怎么做,限制词句是综合上述材料和概括。审材料,要训练学生掌握根据问题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的具体方法。中考题的材料一般分为三种:文字材料,漫画和图表。文字材料指导学生看段首段尾,看标点符号,看关键词,看中心词等。漫画做到审标题,审文字,审画面。图表做到看标题,看内容,看标注,还学会纵比、横比。
第三、回归课本知识训练
原因:中考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答题,要求学生具备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回归课本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把题材答好。如果看出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却联想不到书本知识,就会前功尽弃。历届学生在这都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
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做题训练时,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只要与有用信息沾边就都算,有多少算多少。最后再筛选。
第四、答案生成训练
原因:材料审清了,知识也联想到了,如果答案没有针对性,没有层次感,表达不清,也会失分,历年很多同学在这吃亏。这一关也必须重视。
方法:“两化”“一看”。“两化”是语言要规范化,答案要序号化。“一看”是看分值。中考要求不能用大白话答题,必须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答题。序化号有两大好处:一是卷面整洁。二是可以提醒同学们多角度答题,换序号就要换角度,避免学生就其一点展开论述。看分值可以告诉学生要答几个知识点,少了不行,太多了浪费时间。把“两化”“一看”强调在平时做训练中。这里有一个关于中考答题方法的教学案例,体现了上述理念,可操作性强,效果也很好。
主题:意义题型的答题方法
材料: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参与人员:80班全体学生
地点:80班教室
过程:
教师展示材料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材料中的规定有什么意义?(4分)
引导学生判断该题的类型是意义类。该问题的限制词是“规定”。然后在引导学生审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均衡发展”“教育经费”。可提醒同学们没有经费会怎样?设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会怎样?
(给学生思考时间)
同学1:有利于青少年平等的接受教育,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权。
其他同学沉默。
教师:他说的很好,是不是只有这一项意义呀?同学们集体答不是。
教师:还有没有其它的意义?公民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会怎么样?
同学:公民的素质提高。
教师:还没有其它的意义?大家发散思维,大胆讨论。(分组)
5分钟之后,各组同学开始发言。
同学2:有利于贫困学生接受教育。
同学3: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同学4:能促进社会和谐
同学5: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同学6: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
教师板书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能不能把大家说的都写到卷子上呀?
同学:不能。
教师:那怎么办?
同学们开始对刚才的各种说法进行整理、筛选。最后有了正确的答案。(这时强调学生语言要规范化,序号化,看分值,再生成答案)
教师小结:一个事件作用应是多方面的,我们的答案就应该是多角度的。也就是我们应多角度答题,这样才全面、到位。我们要举一反三,把这一方法用到其它类型的题上看是否可行。同时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规范答题的意识和能力。
除了上述“四种训练”以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过程”不能省。一是翻书的过程不能省,二是整理的过程不能省。在训练时,学生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一定要指导学生及时翻书。及时翻书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也可以熟悉课本,以便在中考时能迅速找到需要的知识点。整理的过程是知识重组的过程,也是思维重现的过程,可以学生提高规范准确作答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林坦中学)
【关键词】能力;方法;思维
思想品德考试在中考时采取了开卷的形式。对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阅读能力、知识重组能力、概括能力、答案整理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强调“四种训练”和“两个过程”。
第一、基础知识训练
原因: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根基,没有基础知识其他都是空中楼阁,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基础知识这一功课必须做,而且要做牢。
方法:1、上冲下窜,左踢右蹬。意思就是让学生就一个知识点,通过联想和翻书,把所有的相关知识点找出来。如:在讲人民这一概念,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起与公民的与区别,联想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宗旨、三个代表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2、可以分板块,如: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
第二、审题训练
原因:学生在审题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看到大量的文字有畏难情绪,或读过题以后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啥意思。还有把握不住问题的方向。答题时要不写不上,要不就是答非所问。
审不清题,基础知识掌握的再好,也无济于事。所以,准确的审题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方法:“两审”。一是审问题。二是审材料。
审问题时要审问题的类型,看一下问题是属于什么,是意义、是原因,还是怎么做?这样就能把握住问题的方向。再就是审问题的限制词句,问题的限制词句决定了答题的内容和方向。如:河北2010年文综中考题29题的第2问,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出怎样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2分)其中问题的类型是怎么做,限制词句是综合上述材料和概括。审材料,要训练学生掌握根据问题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的具体方法。中考题的材料一般分为三种:文字材料,漫画和图表。文字材料指导学生看段首段尾,看标点符号,看关键词,看中心词等。漫画做到审标题,审文字,审画面。图表做到看标题,看内容,看标注,还学会纵比、横比。
第三、回归课本知识训练
原因:中考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答题,要求学生具备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回归课本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把题材答好。如果看出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却联想不到书本知识,就会前功尽弃。历届学生在这都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
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做题训练时,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只要与有用信息沾边就都算,有多少算多少。最后再筛选。
第四、答案生成训练
原因:材料审清了,知识也联想到了,如果答案没有针对性,没有层次感,表达不清,也会失分,历年很多同学在这吃亏。这一关也必须重视。
方法:“两化”“一看”。“两化”是语言要规范化,答案要序号化。“一看”是看分值。中考要求不能用大白话答题,必须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答题。序化号有两大好处:一是卷面整洁。二是可以提醒同学们多角度答题,换序号就要换角度,避免学生就其一点展开论述。看分值可以告诉学生要答几个知识点,少了不行,太多了浪费时间。把“两化”“一看”强调在平时做训练中。这里有一个关于中考答题方法的教学案例,体现了上述理念,可操作性强,效果也很好。
主题:意义题型的答题方法
材料: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参与人员:80班全体学生
地点:80班教室
过程:
教师展示材料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材料中的规定有什么意义?(4分)
引导学生判断该题的类型是意义类。该问题的限制词是“规定”。然后在引导学生审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均衡发展”“教育经费”。可提醒同学们没有经费会怎样?设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会怎样?
(给学生思考时间)
同学1:有利于青少年平等的接受教育,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权。
其他同学沉默。
教师:他说的很好,是不是只有这一项意义呀?同学们集体答不是。
教师:还有没有其它的意义?公民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会怎么样?
同学:公民的素质提高。
教师:还没有其它的意义?大家发散思维,大胆讨论。(分组)
5分钟之后,各组同学开始发言。
同学2:有利于贫困学生接受教育。
同学3: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同学4:能促进社会和谐
同学5: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同学6: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
教师板书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能不能把大家说的都写到卷子上呀?
同学:不能。
教师:那怎么办?
同学们开始对刚才的各种说法进行整理、筛选。最后有了正确的答案。(这时强调学生语言要规范化,序号化,看分值,再生成答案)
教师小结:一个事件作用应是多方面的,我们的答案就应该是多角度的。也就是我们应多角度答题,这样才全面、到位。我们要举一反三,把这一方法用到其它类型的题上看是否可行。同时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规范答题的意识和能力。
除了上述“四种训练”以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过程”不能省。一是翻书的过程不能省,二是整理的过程不能省。在训练时,学生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一定要指导学生及时翻书。及时翻书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也可以熟悉课本,以便在中考时能迅速找到需要的知识点。整理的过程是知识重组的过程,也是思维重现的过程,可以学生提高规范准确作答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林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