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分析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cf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测试形式,它对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更有利于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然而在大学校园里的各种考试过程中,各种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作弊的人数、手段、心态等日益呈现出复杂化、严重化的倾向。考试作弊已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问题。如何端正考风,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发生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考试作弊现象十分令人深恶痛绝。目前部分高校实行过严格的治理措施,凡考试作弊者一律给予勒令退学处分。而更多的高校是给考试作弊者留校察看或记过处分,取消学位等处罚。面对校方的严厉处罚措施,大学校园中的考试作弊现象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这两方面原因: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表面上看,考试作弊是一种校园现象。但深层追究,考试作弊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货、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商品市场;办事情靠拉关系,政府官员知法犯法、贪污、腐败案例时有发生及社会上组织的各类职称考试在大学校园中寻找替考等等,这些现象给年轻的大学生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事情考虑简单、盲目乐观、自控能力弱,极易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
  (二)现行教学模式的陈旧。我国大部分高校现在还实行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大学生一入学不管其基础的差异,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进度和标准进行教学,按统一的时间毕业离校。用同一种模式培养学生,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对大学生个性的关注,使得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专业知识更新慢,与社会所需脱节,使学生产生了“学非所用”、“学也无用”的思想。大学生考试屡屡作弊,也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一种抵触。
  (三)监考教师执行不力。尽管每个学校都有一整套的考试制度,如《考场规则》、《监考职责》、《违纪考生处罚条例》等,然而对有关制度的理解、执行却存在着漏洞。考场纪律的执行不力,使作弊者有机可乘;监考教师监督管理尺度不一,为作弊者提供了可能条件;在考试监考过程中,监考教师执法不严,发现学生作弊,监考教师“手下留情”。这就产生了不公平,导致学生心态不平衡。监考教师要求不严的班级该课程成绩明显好于监考教师要求严格的班级,作弊成功的学生该课程成绩好于同水平的同学。加之学生作弊手段花样翻新,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如此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行为。
  (四)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尽管整个社会在呼唤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着肥沃的土壤。奖学金的评定,各类单项奖的评定,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学位的授予,无不牵涉到学习的成绩,甚至大学生追求入党学习成绩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尤其是大学毕业找工作,学业成绩成了一个硬指标。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错觉: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继续学习。一小部分同学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就不足为怪了。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因素分析
  从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自信、自尊、自重、自强、自立意识薄弱和自我约束力差是导致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
  (一)缺乏是非观念与道德观念。由于从小家庭、学校包办过多过细,当代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对是与非,对与错,不加分析,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在一次关于“考试作弊问题”的随机调查中显示:60%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和道德品质“没多大关系”,10%的人甚至认为两者“毫无关系”,只有30%的人认为两者“有密切关系”。
  (二)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少数学生跨入大学后,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学习失去了目标。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考试作弊,坐享其成。
  (三)产生盲从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四)试图蒙混过关。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基础较差,几个学期下来,成绩趋弱、面临退学,这时面对家庭和前途的压力,试图用考试作弊来蒙混过关。
  (五)虚荣心作怪。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不错,有的是学生骨干有的是历年奖学金获得者,他们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六)是非不分,仅凭义气。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然而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岂知害人害己。究其原因,是把考试当儿戏,对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清。
  我们研究作弊,除了分析其主客观因素,还应制定惩处作弊的条例,严格考场纪律,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端正学风,使学生能在大学里踏踏实实地学点知识,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考试就会有作弊,考试作弊是不可能杜绝的,只能尽我们的力量去遏制它,使更多的学生能成为堂堂正正、具有诚信美德的公民。
其他文献
品牌形象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渐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2000多所,为避免学校“同质化”,各高校努力探寻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形象建设之路。而作为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综合力量都与全国性重点院校存在差距,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校之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本校的品牌形象,地方高校应如何定位自己?又该如何进行品牌形象传播?  一、地方高校品牌形象的定位  高校要建立品牌
期刊
火力发电。目前传统的发电模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还造成CO2 的过度积累,电力生产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超过CO2排放总量的30%。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75%以上。CO2加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另外,SO2的排放直接后果是形成可怕的酸雨,固然脱硫除尘技术已较成熟,但是火电厂的燃煤消耗量大,一座200万kW电厂满发时一天消耗的煤炭超过1万吨,即使按照
期刊
《机械基础》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概念繁杂,理论抽象,对于技校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和深度。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教授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形势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从直观教学入手   (一)教学模型的应用。在《机械基础》这门课中,最多的就是机构的演化。如四杆结构的运动一节中,我们可以拿现成的教学模型给学生演示它们的运动以及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运
期刊
现代大学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学生人数多,校外实践操作难度较大。土木工程专业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土木工程专业整个学习过程中占25 %左右,其中校外实践占10%左右,本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无疑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校外实习地点大多数为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大规模学生现场实习给施工单位施工带来极大不便,学生实习效果
期刊
高校“党支部建在班上”是广大学生认识党、接触党和靠拢党的一扇窗户,是广大学生群众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民主理念的载体,也是推动大学生群体民主建设的平台。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其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党支部建在班上”其实正是“支部建在连上”的与时俱进和借鉴创新。党支部建在班上是高校在新时期的党组织体系的及时调整,形成了党组织全覆盖的“纵到底,横到边”的新体系。只要与时俱进加强
期刊
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学校应该对贫困生进行“特别的”照顾,尤其是心理上的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通常都比较敏感,相比之下心理上的关心远比经济上的帮助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志气、有骨气的贫困生。  一、贫困生一般心理问题  贫困生一般有着艰辛的成长历程,特殊的成长经历造成了贫困生心理上的各种偏差,从而在价值观、人生观上产生了不同的心理问题,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自卑心理。目前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庭
期刊
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壮族在长期发展中创造了灿烂恢弘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生态的多样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板鞋竞速作为壮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之初的主要功能仅是支持军事训练、抵御倭寇的侵略。伴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明的文化特质逐渐淡化,而壮族文化赋予的更多、更丰富的功能内涵使这项传统体育项目历久弥新,散发出独特的文化光芒。  一、健身功能  板鞋竞速源于“三人板鞋”,三
期刊
一、加强形势判断能力建设,提升审时度势水平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审时度势,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和未来,善于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和进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发展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高瞻远瞩,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既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透过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由于在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培养模式、专业定位等诸多方面和普通高等教育有本质的不同,因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专业化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职业院校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实现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化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本文将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高职教育旨在为经济和社会进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由原来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向应用型、实用型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基础理论课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淡化概念,注重应用,培养能力。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本课题组成员在认真总结全国高职高职院校经管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