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我们语文教师,在提高课堂阅读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具实效,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下面是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享。
1 立足课堂 带动课外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他对这件事感兴趣,那么他一定非常乐意去做。而我们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怎么不稳定,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我们老师去正确的引导。首先要立足课堂,带动课外,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辐射、延伸。教师要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因为这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以《负荆请罪》这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1、初读课文,遇到生字或生词查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思考:文中说的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结果如何?3、找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然后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渑池之会》、《完璧归赵》两篇课外阅读。从扶到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精读、速读,达到读懂这两篇文章的目的。同时也消除了学生畏难情绪,阅读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2 加强指导 教给方法 学会阅读
要想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我们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叶圣陶说:“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的;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的;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能够综观大意的;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可谓道出了阅读的真谛,也就是阅读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走马观花式读书法。在在茫茫的书海中,需要阅读的书很多,但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把每本书都去认认真真的阅读。为了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们必须采取走马观花式阅读。拿到一本书后,先大略地翻一遍,浏览一下书的主要内容,看看“前言”“目录”等,对全书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这本书适不适合我们阅读,了解一下大概内容,然后作出决定要不要去细读。有的书虽然内容丰富多彩,但目前还读不懂,也只能大致翻一翻,记下书名即可。浏览重在广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可按“速读——寻找要点——摘抄”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2、筛选式读书法。我们平时为了查阅资料,获得相关信息,常常采用这种读书法。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首先要弄清楚这篇文章或这本书是不是必须读,书中哪些内容我们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地去读,哪些内容与我们无关紧要,就可以跳过去不读。这样既保证了阅读量又做到“为我所用”。我们可按“目的——检索——浏览——细读——摘抄”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筛选,从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当然,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应该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都要做到精读与浏览相结合。如一本书值不值得一读,常常是先浏览一番,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知道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有很大启发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读到优美片段、或好词佳句时,对自己的作文有帮助的,我们不妨把摘抄下来,再去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效果。
3 明确目标 读写结合 增强效果
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读书的方法也掌握了,作为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阅读爱好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也就是在课外阅读的同时要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摘抄、列提纲、制作卡片、写体会等。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可以帮助我们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感受,对积累知识、活跃思维十分有利。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呢,教师对学生写笔记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当然,这个要求要因人而异,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有所不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习成绩中等学生而言,每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一般要用300—500字介绍一下内容,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阅读后能做点原文摘抄,把优美句段和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即可,但字数必须在300字以上;对于学习基础稍好点的学生则要求读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情节作介绍;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能写出有一定价值的读后感。当然,我们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读后写文的训练要求是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提高的,不是永远不变的。因此,我们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要跳一跳摘枣子,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和习作水平。
4 定期检查 展示成果 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措施。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我每天要求孩子至少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章,然后按学生不同的层次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并请家长配合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些感兴趣的课外阅读书,并引导每个学生每天课外阅读30—40分钟,让家长督促检查,使之成为习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要天天检查,对个别学困生要进行辅导,适当点评。每月进行月查,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在评比时,首先要数一数读书笔记的数量够不够,然后再看看质量如何,是不是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写的,还是应差式的。再把读书笔记按优秀、良好、合格进行分类评比。在评比中一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评、互评,最后选出优秀读书笔记,装钉成册,让全班学生传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读书做笔记的兴趣,又做到了资源共享。
总之,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如何,重在我们教师正确的引导。
1 立足课堂 带动课外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他对这件事感兴趣,那么他一定非常乐意去做。而我们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怎么不稳定,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我们老师去正确的引导。首先要立足课堂,带动课外,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辐射、延伸。教师要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因为这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以《负荆请罪》这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1、初读课文,遇到生字或生词查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思考:文中说的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结果如何?3、找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然后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渑池之会》、《完璧归赵》两篇课外阅读。从扶到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精读、速读,达到读懂这两篇文章的目的。同时也消除了学生畏难情绪,阅读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2 加强指导 教给方法 学会阅读
要想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我们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叶圣陶说:“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的;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的;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能够综观大意的;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可谓道出了阅读的真谛,也就是阅读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走马观花式读书法。在在茫茫的书海中,需要阅读的书很多,但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把每本书都去认认真真的阅读。为了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们必须采取走马观花式阅读。拿到一本书后,先大略地翻一遍,浏览一下书的主要内容,看看“前言”“目录”等,对全书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这本书适不适合我们阅读,了解一下大概内容,然后作出决定要不要去细读。有的书虽然内容丰富多彩,但目前还读不懂,也只能大致翻一翻,记下书名即可。浏览重在广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可按“速读——寻找要点——摘抄”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2、筛选式读书法。我们平时为了查阅资料,获得相关信息,常常采用这种读书法。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首先要弄清楚这篇文章或这本书是不是必须读,书中哪些内容我们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地去读,哪些内容与我们无关紧要,就可以跳过去不读。这样既保证了阅读量又做到“为我所用”。我们可按“目的——检索——浏览——细读——摘抄”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筛选,从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当然,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应该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都要做到精读与浏览相结合。如一本书值不值得一读,常常是先浏览一番,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知道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有很大启发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读到优美片段、或好词佳句时,对自己的作文有帮助的,我们不妨把摘抄下来,再去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效果。
3 明确目标 读写结合 增强效果
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读书的方法也掌握了,作为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阅读爱好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也就是在课外阅读的同时要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摘抄、列提纲、制作卡片、写体会等。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可以帮助我们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感受,对积累知识、活跃思维十分有利。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呢,教师对学生写笔记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当然,这个要求要因人而异,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有所不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习成绩中等学生而言,每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一般要用300—500字介绍一下内容,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阅读后能做点原文摘抄,把优美句段和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即可,但字数必须在300字以上;对于学习基础稍好点的学生则要求读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情节作介绍;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能写出有一定价值的读后感。当然,我们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读后写文的训练要求是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提高的,不是永远不变的。因此,我们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要跳一跳摘枣子,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和习作水平。
4 定期检查 展示成果 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措施。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我每天要求孩子至少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章,然后按学生不同的层次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并请家长配合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些感兴趣的课外阅读书,并引导每个学生每天课外阅读30—40分钟,让家长督促检查,使之成为习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要天天检查,对个别学困生要进行辅导,适当点评。每月进行月查,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在评比时,首先要数一数读书笔记的数量够不够,然后再看看质量如何,是不是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写的,还是应差式的。再把读书笔记按优秀、良好、合格进行分类评比。在评比中一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评、互评,最后选出优秀读书笔记,装钉成册,让全班学生传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读书做笔记的兴趣,又做到了资源共享。
总之,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如何,重在我们教师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