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本文通过从生理、心理层面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从而推理出维护健康的具体措施,进一步说明健康是一种知情选择,靠自身努力来维护。
关键词:生理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03-02
1细胞故障可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而引发疾病
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元,每个人是由75万亿个细胞组成。即细胞形成组织、器官再构成不同系统然后组成了机体。故疾病就是一大群出了故障的细胞的结果。
2导致细胞故障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和毒素侵袭
提供一切细胞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营养及保护细胞不吸入它们不需要的毒素,疾病就会与我们无缘。
2.1 营养不良
在原子水平上人体内含60多种元素;在分子水平上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等构成的,而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中的膳食纤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人体所需的这七种营养物质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均属于营养不良,均可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而引发疾病。
2.1.1 营养缺乏。膳食营养素供给不足或机体对营养素利用能力降低可导致供给和组织需要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营养缺乏的原因。其中,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中获得的必需营养素最易缺乏。对人体有益需着重补充的营养素有: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2.1.2 营养过剩。营养素摄入过多,超过了机体负荷引起过量或中毒而损害人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模式的改变,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发生能量过剩,引起超重、肥胖而引发疾病。过量摄入一些个别营养素含量极其丰富的食物或营养素补充剂易引起中毒。
2.2 毒素侵袭
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称为毒素。有外来之毒(环境有害物质)和内生之毒(体内流通不畅导致)。
2.1.1 外来之毒:⑴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⑵病原微生物;⑶物理、化学物质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噪声、电磁波、超声波等超高频率对人体的干扰。
2.2.2 内生之毒:⑴人体新陈代谢物:人体血管、淋巴管、消化管、泌尿管、经络等流通受阻都可以产生毒素。消化管是人体吸收、排泄的管道,若饮食不节、大便不通,毒素不能及时排除而被机体重吸收造成人体中毒。⑵心理因素产生的毒素:紧张、压力大,一旦超过了自身的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使肾上腺素分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神经激素,广泛影响各系统功能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分泌减少且蠕动减慢、呼吸加快、血糖升高、肾血流量减少、抑制免疫功能、降低排毒效率。生理功能紊乱发生病理改变引发疾病。
3提供细胞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营养及保护细胞不吸入毒素是防病的关键
3.1 有利于健康的营养素
3.1.1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⑴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⑵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⑶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⑷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⑸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⑹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⑺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⑻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⑼如饮酒应限量。⑽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3.1.2 相对多食弱碱性食物有利于健康。⑴酸性食物:如果食物代谢后产生的硫酸根、磷酸根、氯离子比较多,产生酸性反应称为酸性食物。如:肉类、海鲜、蛋类、大米、面粉等属于酸性食物。⑵碱性食物:如果食物代谢后产生钠、钾、钙、镁离子较多,在体内产生碱性反应称为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海带、紫菜、奶类等。⑶弱碱性食物有利于健康的原因:因健康人体体液呈弱碱性,而人体代谢过程则是一个产生酸性物质的过程(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产生酸性代谢产物CO2,CO2+H2O=H2CO3,释放H离子导致体液PH值降低),体液偏酸可导致胰岛素活性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神经敏感性下降、内分泌及机体功能紊乱、红细胞及血小板发生聚集等促进疾病的产生,故弱碱性食物有利于健康。
3.1.3相对多食素食有利于健康。素食尤其对肥胖或中年、中年以后的人有利。因为:⑴植物蛋白尽管用于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比较慢,但很稳定,这种蛋白质才是最健康的蛋白质。⑵衰老是氧自由基攻击自身造成的,植物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硒等抗氧化物质,保护我们自己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⑶植物性食物使胆固醇水平下降,使乳癌、消化道癌发病率下降。⑷尽量吃纯天然的素食,减少精致食品、盐、脂类、糖类。
3.2 排除毒素,一身轻松
3.2.1 消化系统排毒。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除食物残渣。故应:⑴多食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发酵产生益生菌的食物;⑵按规律进食;⑶做增强腹肌的运动;⑷定时排便等以保持大便通畅。
3.2.2 肾脏排毒。体内水的排除以肾脏为主,约占60﹪,以过滤血液中的毒素、保持水分及钾、钠平衡。正常人水的来源和排除量每日维持在2500ml左右,其中食物中含水约1000ml、内生水约300ml、故每日饮水应维持在1200ml左右,可饮用茶水、新鲜果汁、纯净水、矿泉水等。
3.2.3 肝脏排毒。肝脏负责新陈代谢、解毒、排毒、储存营养物质,保护肝脏很重要,杜绝脂肪肝、酒精肝、肝炎等疾病的发生,应做到:⑴饮食偏清淡、低脂无毒素食。⑵限量饮酒。⑶防病毒感染。⑷调情志、疏肝理气。
3.2.4 肺脏排毒。肺通过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排毒。⑴尽可能吸入新鲜、无污染、富含氧气的空气;⑵经常锻炼深呼吸或腹式呼吸;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2.5 淋巴系统排毒。毒素经淋巴结过滤进入血液,再经皮肤、肝脏、肾脏、消化道通过出汗、排便、排尿等排除毒素。运动可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而排毒。
3.2.6 皮肤排毒。汗液成分包括99﹪的水、1﹪固体成分含氯化钠、氯化钾、尿素、乳酸及一些化学致癌物等。可运动、温水浴、热饮等出汗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3.2.7 心理排毒。消除不良情绪对身体的伤害,具体方法有:⑴排除心理压力:按带来压力的轻重缓急排序,凡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不追求完美,学会放弃并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⑵摆脱焦虑困扰:参加体育运动,正确待人待己,适应环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活在当下。⑶走出抑郁阴影:多与人交流,听欢快的音乐,适当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⑷缓减心理疲劳:劳逸结合,不逞强,学会拒绝,做深呼吸,多吃弱碱性食物。
4小结
⑴躯体健康:疾病是一大群出了故障的细胞的结果,健康就是所有细胞以最佳方式运行的状态。⑵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络提出心理健康10项标准:有安全感;了解自己;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既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恰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⑶社会适应良好:社会是由单个个体组成的,心理是自然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行为是社会的行为,只有做到心理与环境统一、心理与行为统一,具有健全稳定的人格,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⑷道德健康:只有按照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其行为符合社会准则、社会道德标准,才能产生被社会肯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自信、积极向上的、利己利他的美好人生。身心健康相辅相成,躯体疾病会导致心情抑郁引发心理问题,而心理社会问题又会导致躯体疾病,只有进入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环再加上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总之,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排除机体有害毒素,做到“扶正祛邪”,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 (美国)雷蒙德.弗朗西斯,凯斯特.科顿.选择健康:营养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33~44.
[2] 金银龄.排毒[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1:17~19,69~71.
[3] 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3,342~345,449,499.
[4] 刘志超.医学心理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7:6,12,78,86.
[5] 陈琛.体酸是百病之源[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2008,4:2~13,159.
[6] (美国)坎贝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6:16,72,83,193,217.
关键词:生理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03-02
1细胞故障可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而引发疾病
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元,每个人是由75万亿个细胞组成。即细胞形成组织、器官再构成不同系统然后组成了机体。故疾病就是一大群出了故障的细胞的结果。
2导致细胞故障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和毒素侵袭
提供一切细胞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营养及保护细胞不吸入它们不需要的毒素,疾病就会与我们无缘。
2.1 营养不良
在原子水平上人体内含60多种元素;在分子水平上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等构成的,而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中的膳食纤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人体所需的这七种营养物质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均属于营养不良,均可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而引发疾病。
2.1.1 营养缺乏。膳食营养素供给不足或机体对营养素利用能力降低可导致供给和组织需要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营养缺乏的原因。其中,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中获得的必需营养素最易缺乏。对人体有益需着重补充的营养素有: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2.1.2 营养过剩。营养素摄入过多,超过了机体负荷引起过量或中毒而损害人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模式的改变,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发生能量过剩,引起超重、肥胖而引发疾病。过量摄入一些个别营养素含量极其丰富的食物或营养素补充剂易引起中毒。
2.2 毒素侵袭
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称为毒素。有外来之毒(环境有害物质)和内生之毒(体内流通不畅导致)。
2.1.1 外来之毒:⑴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⑵病原微生物;⑶物理、化学物质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噪声、电磁波、超声波等超高频率对人体的干扰。
2.2.2 内生之毒:⑴人体新陈代谢物:人体血管、淋巴管、消化管、泌尿管、经络等流通受阻都可以产生毒素。消化管是人体吸收、排泄的管道,若饮食不节、大便不通,毒素不能及时排除而被机体重吸收造成人体中毒。⑵心理因素产生的毒素:紧张、压力大,一旦超过了自身的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使肾上腺素分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神经激素,广泛影响各系统功能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分泌减少且蠕动减慢、呼吸加快、血糖升高、肾血流量减少、抑制免疫功能、降低排毒效率。生理功能紊乱发生病理改变引发疾病。
3提供细胞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营养及保护细胞不吸入毒素是防病的关键
3.1 有利于健康的营养素
3.1.1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⑴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⑵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⑶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⑷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⑸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⑹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⑺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⑻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⑼如饮酒应限量。⑽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3.1.2 相对多食弱碱性食物有利于健康。⑴酸性食物:如果食物代谢后产生的硫酸根、磷酸根、氯离子比较多,产生酸性反应称为酸性食物。如:肉类、海鲜、蛋类、大米、面粉等属于酸性食物。⑵碱性食物:如果食物代谢后产生钠、钾、钙、镁离子较多,在体内产生碱性反应称为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海带、紫菜、奶类等。⑶弱碱性食物有利于健康的原因:因健康人体体液呈弱碱性,而人体代谢过程则是一个产生酸性物质的过程(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产生酸性代谢产物CO2,CO2+H2O=H2CO3,释放H离子导致体液PH值降低),体液偏酸可导致胰岛素活性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神经敏感性下降、内分泌及机体功能紊乱、红细胞及血小板发生聚集等促进疾病的产生,故弱碱性食物有利于健康。
3.1.3相对多食素食有利于健康。素食尤其对肥胖或中年、中年以后的人有利。因为:⑴植物蛋白尽管用于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比较慢,但很稳定,这种蛋白质才是最健康的蛋白质。⑵衰老是氧自由基攻击自身造成的,植物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硒等抗氧化物质,保护我们自己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⑶植物性食物使胆固醇水平下降,使乳癌、消化道癌发病率下降。⑷尽量吃纯天然的素食,减少精致食品、盐、脂类、糖类。
3.2 排除毒素,一身轻松
3.2.1 消化系统排毒。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除食物残渣。故应:⑴多食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发酵产生益生菌的食物;⑵按规律进食;⑶做增强腹肌的运动;⑷定时排便等以保持大便通畅。
3.2.2 肾脏排毒。体内水的排除以肾脏为主,约占60﹪,以过滤血液中的毒素、保持水分及钾、钠平衡。正常人水的来源和排除量每日维持在2500ml左右,其中食物中含水约1000ml、内生水约300ml、故每日饮水应维持在1200ml左右,可饮用茶水、新鲜果汁、纯净水、矿泉水等。
3.2.3 肝脏排毒。肝脏负责新陈代谢、解毒、排毒、储存营养物质,保护肝脏很重要,杜绝脂肪肝、酒精肝、肝炎等疾病的发生,应做到:⑴饮食偏清淡、低脂无毒素食。⑵限量饮酒。⑶防病毒感染。⑷调情志、疏肝理气。
3.2.4 肺脏排毒。肺通过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排毒。⑴尽可能吸入新鲜、无污染、富含氧气的空气;⑵经常锻炼深呼吸或腹式呼吸;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2.5 淋巴系统排毒。毒素经淋巴结过滤进入血液,再经皮肤、肝脏、肾脏、消化道通过出汗、排便、排尿等排除毒素。运动可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而排毒。
3.2.6 皮肤排毒。汗液成分包括99﹪的水、1﹪固体成分含氯化钠、氯化钾、尿素、乳酸及一些化学致癌物等。可运动、温水浴、热饮等出汗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3.2.7 心理排毒。消除不良情绪对身体的伤害,具体方法有:⑴排除心理压力:按带来压力的轻重缓急排序,凡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不追求完美,学会放弃并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⑵摆脱焦虑困扰:参加体育运动,正确待人待己,适应环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活在当下。⑶走出抑郁阴影:多与人交流,听欢快的音乐,适当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⑷缓减心理疲劳:劳逸结合,不逞强,学会拒绝,做深呼吸,多吃弱碱性食物。
4小结
⑴躯体健康:疾病是一大群出了故障的细胞的结果,健康就是所有细胞以最佳方式运行的状态。⑵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络提出心理健康10项标准:有安全感;了解自己;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既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恰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⑶社会适应良好:社会是由单个个体组成的,心理是自然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行为是社会的行为,只有做到心理与环境统一、心理与行为统一,具有健全稳定的人格,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⑷道德健康:只有按照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其行为符合社会准则、社会道德标准,才能产生被社会肯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自信、积极向上的、利己利他的美好人生。身心健康相辅相成,躯体疾病会导致心情抑郁引发心理问题,而心理社会问题又会导致躯体疾病,只有进入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环再加上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总之,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排除机体有害毒素,做到“扶正祛邪”,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 (美国)雷蒙德.弗朗西斯,凯斯特.科顿.选择健康:营养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33~44.
[2] 金银龄.排毒[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1:17~19,69~71.
[3] 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3,342~345,449,499.
[4] 刘志超.医学心理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7:6,12,78,86.
[5] 陈琛.体酸是百病之源[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2008,4:2~13,159.
[6] (美国)坎贝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6:16,72,83,19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