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亨利·戴维·梭罗是个旅行作家,却很少离开他的家乡。他所谓的“旅行”即对某一地方的体验,就是深切地关注其日常环境,并从多重视角看待世界,对此他在《瓦尔登湖》(1854)中有过精细的解说。受梭罗及日本木版画家葛饰北斋系列作品《富岳三十六景》(1830—1832)的启发,作者在爱达荷大学开了一门“梭罗式旅行写作”课程,并称之为“莫岳三十六景:或,在一个小地方周游——带着开放的心境及笔记本”。文章探讨该课程的哲学基础及教学策略,旨在与学生分享如何通过“遍游”爱达荷的莫斯科而真正睁开眼,以旅行者的视角重新看待世界。学生从中也磨砺了写作技巧,习得了与旅行及地方意识相关的文学与艺术传统。
[关键词]亨利·戴维·梭罗;葛饰北斋;旅行写作教学;专注;家庭宇宙志
为促进社会参与而设计一门写作课
城市外围的标志牌上写着:“由此进入爱达荷州莫斯科市。人口25060。”这里是千峦万峰之间的一个小村舍而已,农夫在此种植各种小麦、扁豆、豌豆、鹰嘴豆,灌溉则靠自然雨水。尽管由于爱达荷大学(包括13000名学生和数千名教师员工)、雅致的餐厅、几家书店和音乐商店,以及点缀在主干道上艺术氛围浓厚的咖啡店的存在,莫斯科仍不乏某种都市气息,但整个小城其实只有十几处交通灯和一所中学。作为这所大学里的创意写作及环境人文研究教授,我一直感到有兴趣的是找到突出写作与文学课堂的亮点的途径,使得学生能够考量他们所赖以生活的环境,从中不仅发现学术意义,还可挖掘出个人价值。我最近在讲授研究生课程时可以选择“身体”和“危机”这样的主题,但当我有机会给本科生上课,讲授“个人化及探讨性写作”(Personal and Exploratory Writing)时,我决定选取一个关注点,能把我和学生带回到一位始终令我兴味盎然的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 D. Thoreau)。
6年来我的一门常规课是环境写作。这门本科课程是学校“野外活动学期项目”(Semester in the Wild Program)的一部分,为一小组学生在本科阶段提供独一无二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一家研究站学习5门课程(生态学,环境史,环境写作,户外领导力与野外生存,荒野管理及政策)。这所偏远的研究站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南部广袤的荒野腹地(“无归荒野”的弗兰克教堂河一带)。我在最近一篇文章《与狼共教》(“Teaching with Wolves”)中解释“野外活动学期项目”时谈到,上环境写作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自身在荒野中的体验与各类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前瞻性地思考职业生活以及作为参与社会的公民的生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和交流技巧对于今后的生活而言至关重要”①。环境写作课的一个基础文本便选自梭罗的个人日志,尤其是1853年10月1—20日期间的作品,我在1993年将其收入写作教材《存在于世:写作者的环境读本》(Being in the World: An Environmental Reader for Writers)。我要求参加“野外活动学期项目”的学生潜心研读梭罗对近在咫尺的自然世界的精确且多彩的描述,之后学习直接面对自身所处的荒野环境。梭罗日志的条目如下:
10月4日。枫树叶发红了,桦树叶发黄了。正午时分阴凉处的鼠耳草一片灰白,仿佛仍覆着霜。嗯,的确覆着霜。大黄蜂伏在紫苑上晃荡着,蚊蚋在空中飞舞。
10月5日。今夜风暴来临之际,屋子周围风的呼号活似湖上的潜鸟。真恰切!
10月6、7日。风劲。榆叶落尽。②
“个人化及探讨性写作”于2018年秋季学期在爱达荷大学主校区开课。在准备过程中,我想寻求这样一个主题,它能向学生输入梭罗的精神,即在身体、情感和哲学层面上全身心地投入世界;同时它又允许学生待在城市里,维持学生的正常生活。梭罗的日志从1837年(他20岁时)到1861年(仅去世前一年)期间几乎一天不落,我感觉它之所以成为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的杰作,部分是来自于他作为一个旅行者的感受,即使并非真正进行地理学意义上的旅行。
周游莫斯科
我曾周游康科德……——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对于梭罗而言,一个人无需通过长途跋涉来成为旅行者并将旅行者的心胸格局带入日常体验。其名作《瓦尔登湖》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记述了他在两年两月零两天(1845年7月4日至1847年9月6日)简居期间的思想和日常试验。在这段时间里,他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西郊小小的瓦尔登湖畔修建了简易木屋,并住在那里。瓦尔登湖不是什么偏远所在——并非荒野腹地,而是位于小村舍的邊缘,很像爱达荷的莫斯科。“周游康科德”的理念是一个哲学及心理学的谜。在如此狭小的天地里频繁踏足,意味着什么呢?问题的答案,不仅对于追随梭罗的精神设计写作课程的教师,而且对于所有醉心于作为一种体验的旅行及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旅行书写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瓦尔登湖》很大程度上是在以高超的技巧构建一个既有游戏意味又不乏智识挑战的同义词体系——“经济”(economy)、“审慎”(deliberateness)、“朴素”(simplicity)、“黎明”(dawn)、“更高的规律”(higher laws)等等。这套词汇合力探索着我们用心而专注地活在世上的意义是什么。“旅行”可作为用心生活的一种关键性——尽管也是很微妙的——隐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隐喻也是线索:假如我们不必远走就具备了旅行者的眼光,那么或也能得到某种启示。梭罗对于用心的兴趣在《瓦尔登湖》的第二章《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中表现得已经很明朗:“早晨是我醒来时内心有黎明感觉的一个时候……清醒就是生活。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后一个问题在暗示作者的感受,即他自身也只是作为一个被唤醒的个体而演进着,在其努力要生活得“诗意而神圣”的过程中,他并非全然清醒或用心着①。梭罗接着称:“我们必须学会再苏醒,更须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但不能生搬硬套,而应寄托无穷的期望于黎明……我没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的。”②究竟怎样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努力来提高?文中并未道明,不过作者随即指出了价值所在:一次只专注少量的活动或主张,这样就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在琐碎之中消耗掉”。他写道:“简单,简单,简单啊!我说,最好你的事只两件或三件,不要一百件或一千件;不必计算一百万,半打不是够计算了吗,总之,账目可以记在大拇指甲上就好了。”③《瓦尔登湖》这切中肯綮的第二章所强调的重点便是要苏醒,并有意识地努力去参与那些能够促进这一觉醒的活动。对于我而言,“旅行”,亦或仅仅是以旅行者的心态在城里走走,便是这类活动之一。 直到题为《结束语》的末章,梭罗才阐明了旅行与专注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本章开篇,他列数了北美乃至世界上几个不同的旅行地——加拿大、俄亥俄、科罗拉多,甚至还有火地岛。然而梭罗声明说:“我们的旅行只是兜了一个大圈子,而医生开方子,也只能医治你的皮肤病。有人赶到南非洲去追逐长颈鹿,实在他应该追逐的不是这种动物。”接下去他引用了17世纪英国诗人威廉·哈平顿(William Habbington)的几句话,寥寥数语成为整部书最重要的段落之一:
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
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
地区未曾发现。那末去旅行,
成为家庭宇宙志的地理专家。④
梭罗提请我们深入到内心的天地里去旅行,领略自身奇幻的宇宙。这对于读者乃至于对作者本人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要凝神于自省以及小范围、本地的活动,仿佛这些行为类同于大规模的、星际级别的探索。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一个人旅程的物理距离,而在于一个人在认识世界时的精神韧度,以新鲜、陌生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梭罗在讨论了内心旅行的好处之后,旋即又解释了在瓦尔登湖畔的陋室里过了几年实验生活之后,为何要离开那里:“惊人的是我们很容易糊里糊涂习惯于一种生活,踏出一条自己走惯的轨迹。”⑤换言之,我们无论日常怎么做,若不留神就会落入“自己走惯的轨迹”,便不再能保持“清醒”。
我在构思爱达荷大学的写作课程时,便要考虑该如何设计面向大学生的一系列阅读与写作课程,在某种意义上效仿梭罗的宗旨,能够在本地环境中实现高度的专注。梭罗本人用了很多年才做到专注于他所处的环境、他本人的情感节律以及表达的高效,使得他能够描述这种旅行以外的旅行,而这则成为我设计课程的最大困难之一——我只有16周的时候来同学生一起达到如此境界。我认定,首要任务是带领学生进入课程应有的基本哲学立场。我的做法便是请他们阅读《瓦尔登湖》的开篇(《经济篇》),作者在此谈到自己“周游”了新英格兰的小村庄;接着读第二章和结束语,这些文字都揭示了作者为达成一种觉醒的状态而表现出的热忱(有人甚至说是痴迷),并在最后提出,对人生的清醒认知,最好是通过一种似非而是的境界来达成的,即成为“家庭宇宙志的专家”。我这门课程的名称是:“莫岳三十六景:或,在一个小地方周游——带着开放的心境及笔记本。”在阐述课程宗旨时我说过,我们的一个目标(其他目标还包括磨砺非虚构写作技巧,学习旅行书写这一体裁)便是:“发展一种‘梭罗式的’途径,来欣赏这个平凡世界的种种微妙。”
风劲。榆叶落尽
于我而言,梭罗在融入一个地方时所表现出的优雅与高度的敏锐,最感人地体现在他的日志中,特别是在19世纪50年代,此时他已经掌握了观察并细腻而高效地描述特定自然现象和环境状况的艺术。他早期的日志犹如抽象的小论文,执着于诸如真理、美及“诗人”等话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日常记载愈益沉浸在对人以外的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中,沉浸于日常的感官体验中,以至于“我”这个代词在很多篇章中都不再出现。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在其1995年的著作《环境想像》(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中恰切地将这种梭罗式的表达描述为“自弃(self-relinquishment)”①,并揭示道:此类写作“对主导意识提出了质疑。如此便彻底打开了理念上的突破口,提出了比我们大多数人所梦想过的更富生态中心的生存状态”②。梭罗在1853年10月6日和7日的日志里只写下一句话:“风劲。榆叶落尽。”③(Windy. Elms bare.)此时,他已进入了我们称作“意识的生态中心”的写作状态,从而能够把自己对季节变化(包括气象学、植物学甚而他自身的情绪状况)的复杂体悟输导出来,成为隽永的文字,其中的情感呼之欲出。
当然,我并不期望学生在粗通课程导论及梭罗日志的书写方式之后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不过这样可以为学生理解梭罗关于邻近旅行的哲思打下基础,并懂得我所谓的“个人随笔的构筑材料”(描述、叙述及说明)。在这之后我要求他们进行日志预练,包括准备5篇日志条目,每篇具备“一到两段的长度”,包括对生活中的日常現象(植物、鸟类、屋宇、街牌、人物、食物等等)的详细物理性描述,着重其形状、颜色、动作或变化、光影,有时还带着声响、嗅觉、味觉以及/或者触觉描写。我对同学们解释道,做这些的目的在于促使他们思考如何细致观察,如何使用生动的描述性语言,从而为日后课程写作积累经验,而要做到这些,则须将较为抽象的信息和理念,与表情达意的段落和叙事加以平衡。
目前我正在教授此门课程,撰写此文是9月初,学期已进入第四周。学生刚刚完成日志习作训练,正在筹备撰写5篇短文中的第一篇。这一组文章着眼于莫斯科的不同方面,最终汇总为一个长篇,成为从旅行者视角写出的描述爱达荷州莫斯科市的文学随笔。在习作期间,我的学生写出了一些相当出色的段落,为接下来的正式动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中一位叫伊丽莎白·伊萨克松的学生精彩地描写了一杯咖啡、她自己的双足、一只柠檬、一片罗勒叶和一根小草。例如她写道:
将热气腾腾的液体倾倒入马克杯中。不用乳脂,只是清咖啡。然而却呈现出与粪便一样的棕褐。其色质倒是与新月类同:从明澈褪为一片金黄,接着重又返为棕褐。其味对有咖啡瘾的人来说难以抵御。鼻息里满是甘甜,舌尖流溢着苦辛,这一反差却也相映成趣。土壤的底色里绽放出花朵,然而此饮比之更胜一筹。在饮尽杯干之时,沉陷的新月里仍可见暗色的斑点。不再有热气升腾,因为能量已寻到了新的归宿。
关于繁茂的草坪,她是这么写的:
尽管有片片绿茵,草地仍开始发黄了。曾几何时生机无限,此刻却有了星星点点的干枯。探出头来的是高挑而布满种子的蒲公英。一些低洼处仍然保有着厚实松软的绿地。光线跳跃着从树梢跌落下来,在浓淡各异的叶色之中营造出一种花窗玻璃的景象。单个儿的叶片尚能挺直,不过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服软。有些叶片像是由几簇长须搓成的,并在末端散开来,貌似不堪一击,实则却并不那么容易溃败,而是牢牢地附着在主干叶片上。 学生写此类日志的目的在于足够细致地观察日常现实,以产生陌生化效果,仿佛从未遇见(或从未尝试描写)一杯咖啡或一片草地——亦或一片柠檬或是一片罗勒叶或是自身的躯体。由此,梭罗所践行的家庭宇宙志的目标初见端倪。熟识的风物变得陌生,引人注目且奇異般地绚丽了起来,正如跋山涉水的旅行作家所经常有的感受,他们的体验离自身通常居住的环境相去甚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旅行是自满和过熟的缓解剂。不过我的课程所实践的梭罗式写作的前提是:视角稍许变换便能够克服我们在家居环境中所自然感受到的自满。为此,我们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方向迷失,这是课程的下一步挑战。
迷失之福
我们大多数人勉力要“获取方向”,并“知道去往何方”,不论是在日常事务中还是在思考生活基本道路的时候。焦虑的父母常常教导我们要培养目的意识及方位感,只为有那种基本的安全感。然而旅行者或依不同的优先原则行事,至少是某种程度地将探险和洞察置于基本的安定与安全之上。梭罗式旅行也是如此,或者说梭罗自己也不例外。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
除非我们完全迷了路,或者转了一次身,在森林中你只要闭上眼睛,转一次身,你就迷路了,——到那时候,我们才发现了大自然的浩瀚与奇异。不管是睡觉或其他心不在焉,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清醒过来之后,经常看看罗盘上的方向。非到我们迷了路,换句话说,非到我们失去了这个世界之后,我们才开始发现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处境,并且认识了我们的联系之无穷的界限。①
我可以连篇累牍地解说这个段落,但这并非我此番引用的目的。我将其解读为对有益的方向迷失的褒扬,一个人因此而有可能更深入地观照内心和自身的外部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旅行在很大程度上说是这样一种体验:其独具的功能在于促发我们去关注自身的自然与心理状况,关注其他文化和其他人的思想和需要,以及关于环境的无数细节。关于这些细节,我们居家的时候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当我们远离家园时却感知到了其特别的重要意义。若果真如此,那我得说,这种关注很大部分取决于迷失的意识,甚至是对迷失的恐惧,这在我们离开通常的居住地时常常如此。
于是在课上我尽量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方式“迷失”。在莫斯科这里,主要的地标便是莫斯科山。此处为林木繁盛的山脊地带,紧靠城市北面,绵延约20公里直至城东。莫斯科“山”并不像典型山峦那样有一醒目的顶峰——它诚如我说的,更像山脊而非山峰。在构思梭罗式旅行写作这门课时,我能想到的核心理念便是梭罗的思路:周游康科德,从多重视角看待一个特定的地方。后者不仅仅是梭罗的主张,或也为18世纪日本画家葛饰北斋所深谙。他的系列木版画被称作“富岳三十六景”(36 Views of Mt. Puji),以多样化视角描画了富士山及其周边特色景观(湖、海、森林、云、树、风),以及很多人物行为,常常是富士山屹于远方背景或侧立一旁。其实我认为,葛饰北斋再现富士山的技法对于旅行书写课程而言特别重要,因此取名曰“莫岳三十六景”,象征着我要求学生采取多种路径来冥思和描述,不仅关乎莫斯科山本身,还要瞩目文化与风景,以及对莫斯科市的基本体验。运用葛饰北斋系列木版画作为本课程的核心,这一灵感部分地来自于我阅读了美国研究学者凯茜·戴维森(Cathy Davidson)的《富岳三十六景:于日本发现自我》。这部回忆录呈现16篇短文,记述了她作为访问学者在该岛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的学生必须在课上完成5个短篇的第一篇,我称之为“莫斯科山描述篇”,基于最近写就的描述性日志小条目。不过在这一教案中,我要求学生就其对山的观察写一两个小故事,通过步行或骑行亲自上山看看,也可以行走在爱达荷大学校园或在城里办事时眺望远山,瞥一眼那葱郁的脊岭。在写莫斯科山的准备阶段,我们阅读强调写作“组织原则”的文章或节录,这些原则时常运用特定的景物,如树、山作为其写作焦点。例如戴维·盖斯纳(David Gessner)于2007年出版的《与菲德尔一同翱翔:一只鱼鹰从科德角到古巴及更远处的奥德赛之旅》中有一篇《与卡斯特罗一同翱翔》,作者以拉格兰彼德拉(古巴东南部的一座小山)作为叙事焦点;不仅如此,他还关注鹗或叫鱼鹰,以该鸟及其迁徙旅程作为组织原则来构思①。无独有偶,芝加哥作家伦纳德·达布金(Leonard Dubkin)在刚刚丢掉记者饭碗时,曾在众目睽睽之下攀上芝加哥林肯公园的一棵树,去观察、倾听傍晚聚集在绿色枝头的鸟儿。我们还一起在课堂上赏析了葛饰北斋的木版画,试图确定山峦如何可以成为每幅画的组织原则,或画中是否还有其他关键性的风物——云彩、海浪、飘扬在风中的帽子及纸片、躬耕的农人等,这些统领性的形象无一没有富士山在远处凝望。
我提请学生们思考葛饰北斋是将富士山作为美学典型亦或隐喻加以呈现的,这涉及他们在尝试写莫斯科山的小品文时的做法。我很快发现不少学生——甚至是完全在莫斯科长大的——要不完全没有意识到莫斯科山的存在,要不从未踏足其中。于是我在课上带学生花了半小时到校园里的一个观景点,指给他们看山的所在,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谈如何在文学写作里尝试描摹山景。原本我设想,描写一座山可以作为鼓励学生去想想一处熟悉的景观,视之为定向设备,但我很快就明白这对很多学生而言是相当富有挑战性的,因为这将迫使他们去思索一物或一景,在平常生活显而易见,而他们却视若无睹。瞩目山及山脊,能促使他们重新在城市里自我定位,并想想那些至今都熟视无睹的背后景观。我很愿意把这个看成是失去方向或迷失之举——一种反思身居城市而对毗邻之山鲜有关注的自身存在的历程。我相信,梭罗也会称其为一种良善、健康的体验,一种熟捻地刷新存在的方式。
三十六景——或:当你蓦然回首
葛饰北斋的视觉艺术与梭罗的文学创作的另一重要方面在于变换视角的理念。人们可以从36个乃至上千个不同的观察点看富士山,每一处都必定不同——每个视角都是原创的、新鲜的、拓思的。在追求专注的过程中时时有转换视角的冲动,这在梭罗的作品中屡见不鲜,特别表现于日志和《瓦尔登湖》中。我认为,这一理念在《瓦尔登湖》的《湖》这一章节中尤为突出。他在此写道: 站在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在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薄雾使对岸的岸线看不甚清楚,那时我了解了所谓“玻璃似的湖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開了。①
梭罗在本章别处站在邻山之巅俯瞰湖面,也会近距离观察水中卵石的形色。他一再转换视角,不过只在他彻底颠倒过来看景时才真正暗示道:一个人只有把头扭转过来,才能以迥异的方式看待世界,而达到迷失进而醒悟的境界,正如造访遥远地界的旅行者在身处陌生环境时所感受到的迷失以及由此平添的活性。
在要求学生写了第一篇关于莫斯科山的作文后,我让他们再写4个短篇,1—4页不等。我们一起阅读基于地方的短文范例,有些直接与游记相关。接着,学生便自己动手写类似的主题。第二篇短文是关于食物的——我称之为“莫斯科餐饮”。我们读了迈克尔·坡兰(Michael Pollan)的《杂食动物的困境》(2006)的最后一章《完美之餐》,以及安东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厨师之旅》(2001)中的章节《厨师来自何方》,这两篇文献用于准备撰写有关食物的文章。余下的3个短篇则包括《莫斯科人》(探讨当地人物也是该地的重要方面)、颇有哲学思辨色彩的《莫斯科观念》以及《邂逅莫斯科》,讲述一次戏剧性的互动场面,可以是人、动物、难忘的饮食、日落或其他。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读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琼·迪迪翁(Joan Didion)、芭芭拉·金索尔沃(Barbara Kingsolver)、基姆·斯塔福德(Kim Stafford)、保罗·泰鲁(Paul Theroux)等其他作家的作品。在短文提交前夕,我们会花一个课时组织小组研讨。同学们畅谈写作进程,并分享文章中的段落。这里的想法是,哪怕一起谈谈自己的文章,也会有所裨益。除从多种角度写莫斯科外,他们还参考别的同学的观察视角,从而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认识。所有这些,都是“扭头”在写作上的对应。
在一方土地光滑的皮肤之下
除梭罗的写作和葛饰北斋的图像艺术外,或许能为此课堂提供灵感的最重要的作家,就是居住在印第安纳的散文家斯科特·拉塞尔·桑德斯(Scott Rusell Sanders)。在向学生介绍过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主要观点及其日志中的丰富描写之后,我请他们读桑德斯的散文《七叶树》,该文原载于他的集子《从中心写作》(1995)。《七叶树》展示出描摹、叙述、说明、冥思等散文风格如何能够优雅地交织在一起,并强有力地提出了创造性文学及艺术植根于一方土地——他称之为“共享的学问”②(shared lore)——的重要性,由此表达出一个地方的意义,以及拯救一个地方的可能性。因为如袖手旁观,某地或就因拥有资源而遭到剥削,或淹没在大坝之后,或被遗忘、损毁。该文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从对话到叙事性场景不一而足,我希望学生们能在习作中去借鉴;同时桑德斯的文章也能为学生们正在从事的基于地方的写作提供生动的范例。
我们在课堂上合作的另一个方面体现于努力领会某地独具的风情。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质我们都应该仔细审视,以揭示其独特的个性。桑德斯的《在美国光滑的皮肤之下》直切该主题,我们的课程于第9周开始阅读此文。作家挑战读者的认知,指出他们所居住之地的“持久现实”,细致描绘了“分水岭、生物群系、栖息地、食物链、气候、地势、生态系统以及依其自然特征而被界定为生物区域的地块”①。他写道:“大地并不需要多少游客,而需要更多的居民。”②到了第9周,学生们写了莫斯科山、本土的饮食、当地的人物,他们此刻已经准备好了去思索在一个高教小镇生活的更偏哲学层面的维度,尤其是环绕着大学校园的农田以及西边的喀斯喀特山脉和东边的落基山脉。“我们需要关于某地方的更富饶的词汇,”③桑德斯呼吁道。到了本学期的这一阶段,通过研读各种立足于地方的写作,以及磨练自身的观察与表述能力,我的学生已经丰富了自己的词汇,并以此来描述其在特定地域的体验,他们一直在努力用“带着开放的心境及笔记本”来探索。桑德斯认为:
假如我们用心的话,我们便会留神起当地景观中的各种形态,为其命名、发展理论、编撰故事,于是我们不再是游客,而成为了居民。我所说的生物区域意识即指心系某地,留意其状况和需求,并致力于对它的关爱。④
我的学生大多只会在莫斯科待四五年,时间足以在回乡或走入社会求职、深造之前取得一个学位。莫斯科对于其中一些学生写手而言只是停驻的小站,并非永久的家。可我希望这为时一学期、效仿梭罗式的专注并深植于地方的写作能够影响到这些年轻人,既培养他们具有那种桑德斯描述的生物区域意识,又生发对某地方的更宽广的迷恋,这其中也包括此地或彼地的文化(是的,不排除人类)维度。我感到这种专注能够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无论他们是留下还是去往别处或是辗转不定。
《在美国光滑的皮肤之下》临近结尾时,桑德斯讲述了他在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的城市公园邂逅一位父亲的故事。他带着一对爱女住在当地。桑德斯从邻近一棵树上采摘野桑葚吃,小姑娘们很感兴趣,想和他一起品尝本地果子。然而父亲却拉走了她们,说道:“很谢谢你,不过我们从不吃任何野生的东西。永远不会。”对此桑德斯回应说:“假如你遵循此道,那你的确不会因为吃毒莓而生病,但你也不会因为吃甜果子而得到滋养。为什么不学着区分呢?为什么仅为充饥只吃包装袋里的食物?”⑤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饱览爱达荷的莫斯科山、莫斯科市,采撷当地的野果和理念。说这些话时,我正嚼着一块李子挞,汁液丰美甘甜。是的,这是昨天从我的居住地莫斯科的野树上采下的果子,象征着融入,一种身处本地的标记。
[本文原载Caliban: French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u Midi,vol. 59, 2018,pp. 41-54. 此为一期特刊,主题是“英语国家的旅行与探险写作:人与自然界的相会”(Anglophone Travel and Exploration Writing:Meetings between the Human and Non-Human)。此次翻译已获得作者和出版社的授权。]
责任编辑:安 吉
[关键词]亨利·戴维·梭罗;葛饰北斋;旅行写作教学;专注;家庭宇宙志
为促进社会参与而设计一门写作课
城市外围的标志牌上写着:“由此进入爱达荷州莫斯科市。人口25060。”这里是千峦万峰之间的一个小村舍而已,农夫在此种植各种小麦、扁豆、豌豆、鹰嘴豆,灌溉则靠自然雨水。尽管由于爱达荷大学(包括13000名学生和数千名教师员工)、雅致的餐厅、几家书店和音乐商店,以及点缀在主干道上艺术氛围浓厚的咖啡店的存在,莫斯科仍不乏某种都市气息,但整个小城其实只有十几处交通灯和一所中学。作为这所大学里的创意写作及环境人文研究教授,我一直感到有兴趣的是找到突出写作与文学课堂的亮点的途径,使得学生能够考量他们所赖以生活的环境,从中不仅发现学术意义,还可挖掘出个人价值。我最近在讲授研究生课程时可以选择“身体”和“危机”这样的主题,但当我有机会给本科生上课,讲授“个人化及探讨性写作”(Personal and Exploratory Writing)时,我决定选取一个关注点,能把我和学生带回到一位始终令我兴味盎然的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 D. Thoreau)。
6年来我的一门常规课是环境写作。这门本科课程是学校“野外活动学期项目”(Semester in the Wild Program)的一部分,为一小组学生在本科阶段提供独一无二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一家研究站学习5门课程(生态学,环境史,环境写作,户外领导力与野外生存,荒野管理及政策)。这所偏远的研究站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南部广袤的荒野腹地(“无归荒野”的弗兰克教堂河一带)。我在最近一篇文章《与狼共教》(“Teaching with Wolves”)中解释“野外活动学期项目”时谈到,上环境写作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自身在荒野中的体验与各类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前瞻性地思考职业生活以及作为参与社会的公民的生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和交流技巧对于今后的生活而言至关重要”①。环境写作课的一个基础文本便选自梭罗的个人日志,尤其是1853年10月1—20日期间的作品,我在1993年将其收入写作教材《存在于世:写作者的环境读本》(Being in the World: An Environmental Reader for Writers)。我要求参加“野外活动学期项目”的学生潜心研读梭罗对近在咫尺的自然世界的精确且多彩的描述,之后学习直接面对自身所处的荒野环境。梭罗日志的条目如下:
10月4日。枫树叶发红了,桦树叶发黄了。正午时分阴凉处的鼠耳草一片灰白,仿佛仍覆着霜。嗯,的确覆着霜。大黄蜂伏在紫苑上晃荡着,蚊蚋在空中飞舞。
10月5日。今夜风暴来临之际,屋子周围风的呼号活似湖上的潜鸟。真恰切!
10月6、7日。风劲。榆叶落尽。②
“个人化及探讨性写作”于2018年秋季学期在爱达荷大学主校区开课。在准备过程中,我想寻求这样一个主题,它能向学生输入梭罗的精神,即在身体、情感和哲学层面上全身心地投入世界;同时它又允许学生待在城市里,维持学生的正常生活。梭罗的日志从1837年(他20岁时)到1861年(仅去世前一年)期间几乎一天不落,我感觉它之所以成为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的杰作,部分是来自于他作为一个旅行者的感受,即使并非真正进行地理学意义上的旅行。
周游莫斯科
我曾周游康科德……——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对于梭罗而言,一个人无需通过长途跋涉来成为旅行者并将旅行者的心胸格局带入日常体验。其名作《瓦尔登湖》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记述了他在两年两月零两天(1845年7月4日至1847年9月6日)简居期间的思想和日常试验。在这段时间里,他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西郊小小的瓦尔登湖畔修建了简易木屋,并住在那里。瓦尔登湖不是什么偏远所在——并非荒野腹地,而是位于小村舍的邊缘,很像爱达荷的莫斯科。“周游康科德”的理念是一个哲学及心理学的谜。在如此狭小的天地里频繁踏足,意味着什么呢?问题的答案,不仅对于追随梭罗的精神设计写作课程的教师,而且对于所有醉心于作为一种体验的旅行及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旅行书写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瓦尔登湖》很大程度上是在以高超的技巧构建一个既有游戏意味又不乏智识挑战的同义词体系——“经济”(economy)、“审慎”(deliberateness)、“朴素”(simplicity)、“黎明”(dawn)、“更高的规律”(higher laws)等等。这套词汇合力探索着我们用心而专注地活在世上的意义是什么。“旅行”可作为用心生活的一种关键性——尽管也是很微妙的——隐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隐喻也是线索:假如我们不必远走就具备了旅行者的眼光,那么或也能得到某种启示。梭罗对于用心的兴趣在《瓦尔登湖》的第二章《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中表现得已经很明朗:“早晨是我醒来时内心有黎明感觉的一个时候……清醒就是生活。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后一个问题在暗示作者的感受,即他自身也只是作为一个被唤醒的个体而演进着,在其努力要生活得“诗意而神圣”的过程中,他并非全然清醒或用心着①。梭罗接着称:“我们必须学会再苏醒,更须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但不能生搬硬套,而应寄托无穷的期望于黎明……我没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的。”②究竟怎样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努力来提高?文中并未道明,不过作者随即指出了价值所在:一次只专注少量的活动或主张,这样就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在琐碎之中消耗掉”。他写道:“简单,简单,简单啊!我说,最好你的事只两件或三件,不要一百件或一千件;不必计算一百万,半打不是够计算了吗,总之,账目可以记在大拇指甲上就好了。”③《瓦尔登湖》这切中肯綮的第二章所强调的重点便是要苏醒,并有意识地努力去参与那些能够促进这一觉醒的活动。对于我而言,“旅行”,亦或仅仅是以旅行者的心态在城里走走,便是这类活动之一。 直到题为《结束语》的末章,梭罗才阐明了旅行与专注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本章开篇,他列数了北美乃至世界上几个不同的旅行地——加拿大、俄亥俄、科罗拉多,甚至还有火地岛。然而梭罗声明说:“我们的旅行只是兜了一个大圈子,而医生开方子,也只能医治你的皮肤病。有人赶到南非洲去追逐长颈鹿,实在他应该追逐的不是这种动物。”接下去他引用了17世纪英国诗人威廉·哈平顿(William Habbington)的几句话,寥寥数语成为整部书最重要的段落之一:
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
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
地区未曾发现。那末去旅行,
成为家庭宇宙志的地理专家。④
梭罗提请我们深入到内心的天地里去旅行,领略自身奇幻的宇宙。这对于读者乃至于对作者本人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要凝神于自省以及小范围、本地的活动,仿佛这些行为类同于大规模的、星际级别的探索。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一个人旅程的物理距离,而在于一个人在认识世界时的精神韧度,以新鲜、陌生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梭罗在讨论了内心旅行的好处之后,旋即又解释了在瓦尔登湖畔的陋室里过了几年实验生活之后,为何要离开那里:“惊人的是我们很容易糊里糊涂习惯于一种生活,踏出一条自己走惯的轨迹。”⑤换言之,我们无论日常怎么做,若不留神就会落入“自己走惯的轨迹”,便不再能保持“清醒”。
我在构思爱达荷大学的写作课程时,便要考虑该如何设计面向大学生的一系列阅读与写作课程,在某种意义上效仿梭罗的宗旨,能够在本地环境中实现高度的专注。梭罗本人用了很多年才做到专注于他所处的环境、他本人的情感节律以及表达的高效,使得他能够描述这种旅行以外的旅行,而这则成为我设计课程的最大困难之一——我只有16周的时候来同学生一起达到如此境界。我认定,首要任务是带领学生进入课程应有的基本哲学立场。我的做法便是请他们阅读《瓦尔登湖》的开篇(《经济篇》),作者在此谈到自己“周游”了新英格兰的小村庄;接着读第二章和结束语,这些文字都揭示了作者为达成一种觉醒的状态而表现出的热忱(有人甚至说是痴迷),并在最后提出,对人生的清醒认知,最好是通过一种似非而是的境界来达成的,即成为“家庭宇宙志的专家”。我这门课程的名称是:“莫岳三十六景:或,在一个小地方周游——带着开放的心境及笔记本。”在阐述课程宗旨时我说过,我们的一个目标(其他目标还包括磨砺非虚构写作技巧,学习旅行书写这一体裁)便是:“发展一种‘梭罗式的’途径,来欣赏这个平凡世界的种种微妙。”
风劲。榆叶落尽
于我而言,梭罗在融入一个地方时所表现出的优雅与高度的敏锐,最感人地体现在他的日志中,特别是在19世纪50年代,此时他已经掌握了观察并细腻而高效地描述特定自然现象和环境状况的艺术。他早期的日志犹如抽象的小论文,执着于诸如真理、美及“诗人”等话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日常记载愈益沉浸在对人以外的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中,沉浸于日常的感官体验中,以至于“我”这个代词在很多篇章中都不再出现。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在其1995年的著作《环境想像》(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中恰切地将这种梭罗式的表达描述为“自弃(self-relinquishment)”①,并揭示道:此类写作“对主导意识提出了质疑。如此便彻底打开了理念上的突破口,提出了比我们大多数人所梦想过的更富生态中心的生存状态”②。梭罗在1853年10月6日和7日的日志里只写下一句话:“风劲。榆叶落尽。”③(Windy. Elms bare.)此时,他已进入了我们称作“意识的生态中心”的写作状态,从而能够把自己对季节变化(包括气象学、植物学甚而他自身的情绪状况)的复杂体悟输导出来,成为隽永的文字,其中的情感呼之欲出。
当然,我并不期望学生在粗通课程导论及梭罗日志的书写方式之后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不过这样可以为学生理解梭罗关于邻近旅行的哲思打下基础,并懂得我所谓的“个人随笔的构筑材料”(描述、叙述及说明)。在这之后我要求他们进行日志预练,包括准备5篇日志条目,每篇具备“一到两段的长度”,包括对生活中的日常現象(植物、鸟类、屋宇、街牌、人物、食物等等)的详细物理性描述,着重其形状、颜色、动作或变化、光影,有时还带着声响、嗅觉、味觉以及/或者触觉描写。我对同学们解释道,做这些的目的在于促使他们思考如何细致观察,如何使用生动的描述性语言,从而为日后课程写作积累经验,而要做到这些,则须将较为抽象的信息和理念,与表情达意的段落和叙事加以平衡。
目前我正在教授此门课程,撰写此文是9月初,学期已进入第四周。学生刚刚完成日志习作训练,正在筹备撰写5篇短文中的第一篇。这一组文章着眼于莫斯科的不同方面,最终汇总为一个长篇,成为从旅行者视角写出的描述爱达荷州莫斯科市的文学随笔。在习作期间,我的学生写出了一些相当出色的段落,为接下来的正式动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中一位叫伊丽莎白·伊萨克松的学生精彩地描写了一杯咖啡、她自己的双足、一只柠檬、一片罗勒叶和一根小草。例如她写道:
将热气腾腾的液体倾倒入马克杯中。不用乳脂,只是清咖啡。然而却呈现出与粪便一样的棕褐。其色质倒是与新月类同:从明澈褪为一片金黄,接着重又返为棕褐。其味对有咖啡瘾的人来说难以抵御。鼻息里满是甘甜,舌尖流溢着苦辛,这一反差却也相映成趣。土壤的底色里绽放出花朵,然而此饮比之更胜一筹。在饮尽杯干之时,沉陷的新月里仍可见暗色的斑点。不再有热气升腾,因为能量已寻到了新的归宿。
关于繁茂的草坪,她是这么写的:
尽管有片片绿茵,草地仍开始发黄了。曾几何时生机无限,此刻却有了星星点点的干枯。探出头来的是高挑而布满种子的蒲公英。一些低洼处仍然保有着厚实松软的绿地。光线跳跃着从树梢跌落下来,在浓淡各异的叶色之中营造出一种花窗玻璃的景象。单个儿的叶片尚能挺直,不过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服软。有些叶片像是由几簇长须搓成的,并在末端散开来,貌似不堪一击,实则却并不那么容易溃败,而是牢牢地附着在主干叶片上。 学生写此类日志的目的在于足够细致地观察日常现实,以产生陌生化效果,仿佛从未遇见(或从未尝试描写)一杯咖啡或一片草地——亦或一片柠檬或是一片罗勒叶或是自身的躯体。由此,梭罗所践行的家庭宇宙志的目标初见端倪。熟识的风物变得陌生,引人注目且奇異般地绚丽了起来,正如跋山涉水的旅行作家所经常有的感受,他们的体验离自身通常居住的环境相去甚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旅行是自满和过熟的缓解剂。不过我的课程所实践的梭罗式写作的前提是:视角稍许变换便能够克服我们在家居环境中所自然感受到的自满。为此,我们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方向迷失,这是课程的下一步挑战。
迷失之福
我们大多数人勉力要“获取方向”,并“知道去往何方”,不论是在日常事务中还是在思考生活基本道路的时候。焦虑的父母常常教导我们要培养目的意识及方位感,只为有那种基本的安全感。然而旅行者或依不同的优先原则行事,至少是某种程度地将探险和洞察置于基本的安定与安全之上。梭罗式旅行也是如此,或者说梭罗自己也不例外。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
除非我们完全迷了路,或者转了一次身,在森林中你只要闭上眼睛,转一次身,你就迷路了,——到那时候,我们才发现了大自然的浩瀚与奇异。不管是睡觉或其他心不在焉,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清醒过来之后,经常看看罗盘上的方向。非到我们迷了路,换句话说,非到我们失去了这个世界之后,我们才开始发现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处境,并且认识了我们的联系之无穷的界限。①
我可以连篇累牍地解说这个段落,但这并非我此番引用的目的。我将其解读为对有益的方向迷失的褒扬,一个人因此而有可能更深入地观照内心和自身的外部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旅行在很大程度上说是这样一种体验:其独具的功能在于促发我们去关注自身的自然与心理状况,关注其他文化和其他人的思想和需要,以及关于环境的无数细节。关于这些细节,我们居家的时候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当我们远离家园时却感知到了其特别的重要意义。若果真如此,那我得说,这种关注很大部分取决于迷失的意识,甚至是对迷失的恐惧,这在我们离开通常的居住地时常常如此。
于是在课上我尽量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方式“迷失”。在莫斯科这里,主要的地标便是莫斯科山。此处为林木繁盛的山脊地带,紧靠城市北面,绵延约20公里直至城东。莫斯科“山”并不像典型山峦那样有一醒目的顶峰——它诚如我说的,更像山脊而非山峰。在构思梭罗式旅行写作这门课时,我能想到的核心理念便是梭罗的思路:周游康科德,从多重视角看待一个特定的地方。后者不仅仅是梭罗的主张,或也为18世纪日本画家葛饰北斋所深谙。他的系列木版画被称作“富岳三十六景”(36 Views of Mt. Puji),以多样化视角描画了富士山及其周边特色景观(湖、海、森林、云、树、风),以及很多人物行为,常常是富士山屹于远方背景或侧立一旁。其实我认为,葛饰北斋再现富士山的技法对于旅行书写课程而言特别重要,因此取名曰“莫岳三十六景”,象征着我要求学生采取多种路径来冥思和描述,不仅关乎莫斯科山本身,还要瞩目文化与风景,以及对莫斯科市的基本体验。运用葛饰北斋系列木版画作为本课程的核心,这一灵感部分地来自于我阅读了美国研究学者凯茜·戴维森(Cathy Davidson)的《富岳三十六景:于日本发现自我》。这部回忆录呈现16篇短文,记述了她作为访问学者在该岛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的学生必须在课上完成5个短篇的第一篇,我称之为“莫斯科山描述篇”,基于最近写就的描述性日志小条目。不过在这一教案中,我要求学生就其对山的观察写一两个小故事,通过步行或骑行亲自上山看看,也可以行走在爱达荷大学校园或在城里办事时眺望远山,瞥一眼那葱郁的脊岭。在写莫斯科山的准备阶段,我们阅读强调写作“组织原则”的文章或节录,这些原则时常运用特定的景物,如树、山作为其写作焦点。例如戴维·盖斯纳(David Gessner)于2007年出版的《与菲德尔一同翱翔:一只鱼鹰从科德角到古巴及更远处的奥德赛之旅》中有一篇《与卡斯特罗一同翱翔》,作者以拉格兰彼德拉(古巴东南部的一座小山)作为叙事焦点;不仅如此,他还关注鹗或叫鱼鹰,以该鸟及其迁徙旅程作为组织原则来构思①。无独有偶,芝加哥作家伦纳德·达布金(Leonard Dubkin)在刚刚丢掉记者饭碗时,曾在众目睽睽之下攀上芝加哥林肯公园的一棵树,去观察、倾听傍晚聚集在绿色枝头的鸟儿。我们还一起在课堂上赏析了葛饰北斋的木版画,试图确定山峦如何可以成为每幅画的组织原则,或画中是否还有其他关键性的风物——云彩、海浪、飘扬在风中的帽子及纸片、躬耕的农人等,这些统领性的形象无一没有富士山在远处凝望。
我提请学生们思考葛饰北斋是将富士山作为美学典型亦或隐喻加以呈现的,这涉及他们在尝试写莫斯科山的小品文时的做法。我很快发现不少学生——甚至是完全在莫斯科长大的——要不完全没有意识到莫斯科山的存在,要不从未踏足其中。于是我在课上带学生花了半小时到校园里的一个观景点,指给他们看山的所在,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谈如何在文学写作里尝试描摹山景。原本我设想,描写一座山可以作为鼓励学生去想想一处熟悉的景观,视之为定向设备,但我很快就明白这对很多学生而言是相当富有挑战性的,因为这将迫使他们去思索一物或一景,在平常生活显而易见,而他们却视若无睹。瞩目山及山脊,能促使他们重新在城市里自我定位,并想想那些至今都熟视无睹的背后景观。我很愿意把这个看成是失去方向或迷失之举——一种反思身居城市而对毗邻之山鲜有关注的自身存在的历程。我相信,梭罗也会称其为一种良善、健康的体验,一种熟捻地刷新存在的方式。
三十六景——或:当你蓦然回首
葛饰北斋的视觉艺术与梭罗的文学创作的另一重要方面在于变换视角的理念。人们可以从36个乃至上千个不同的观察点看富士山,每一处都必定不同——每个视角都是原创的、新鲜的、拓思的。在追求专注的过程中时时有转换视角的冲动,这在梭罗的作品中屡见不鲜,特别表现于日志和《瓦尔登湖》中。我认为,这一理念在《瓦尔登湖》的《湖》这一章节中尤为突出。他在此写道: 站在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在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薄雾使对岸的岸线看不甚清楚,那时我了解了所谓“玻璃似的湖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開了。①
梭罗在本章别处站在邻山之巅俯瞰湖面,也会近距离观察水中卵石的形色。他一再转换视角,不过只在他彻底颠倒过来看景时才真正暗示道:一个人只有把头扭转过来,才能以迥异的方式看待世界,而达到迷失进而醒悟的境界,正如造访遥远地界的旅行者在身处陌生环境时所感受到的迷失以及由此平添的活性。
在要求学生写了第一篇关于莫斯科山的作文后,我让他们再写4个短篇,1—4页不等。我们一起阅读基于地方的短文范例,有些直接与游记相关。接着,学生便自己动手写类似的主题。第二篇短文是关于食物的——我称之为“莫斯科餐饮”。我们读了迈克尔·坡兰(Michael Pollan)的《杂食动物的困境》(2006)的最后一章《完美之餐》,以及安东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厨师之旅》(2001)中的章节《厨师来自何方》,这两篇文献用于准备撰写有关食物的文章。余下的3个短篇则包括《莫斯科人》(探讨当地人物也是该地的重要方面)、颇有哲学思辨色彩的《莫斯科观念》以及《邂逅莫斯科》,讲述一次戏剧性的互动场面,可以是人、动物、难忘的饮食、日落或其他。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读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琼·迪迪翁(Joan Didion)、芭芭拉·金索尔沃(Barbara Kingsolver)、基姆·斯塔福德(Kim Stafford)、保罗·泰鲁(Paul Theroux)等其他作家的作品。在短文提交前夕,我们会花一个课时组织小组研讨。同学们畅谈写作进程,并分享文章中的段落。这里的想法是,哪怕一起谈谈自己的文章,也会有所裨益。除从多种角度写莫斯科外,他们还参考别的同学的观察视角,从而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认识。所有这些,都是“扭头”在写作上的对应。
在一方土地光滑的皮肤之下
除梭罗的写作和葛饰北斋的图像艺术外,或许能为此课堂提供灵感的最重要的作家,就是居住在印第安纳的散文家斯科特·拉塞尔·桑德斯(Scott Rusell Sanders)。在向学生介绍过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主要观点及其日志中的丰富描写之后,我请他们读桑德斯的散文《七叶树》,该文原载于他的集子《从中心写作》(1995)。《七叶树》展示出描摹、叙述、说明、冥思等散文风格如何能够优雅地交织在一起,并强有力地提出了创造性文学及艺术植根于一方土地——他称之为“共享的学问”②(shared lore)——的重要性,由此表达出一个地方的意义,以及拯救一个地方的可能性。因为如袖手旁观,某地或就因拥有资源而遭到剥削,或淹没在大坝之后,或被遗忘、损毁。该文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从对话到叙事性场景不一而足,我希望学生们能在习作中去借鉴;同时桑德斯的文章也能为学生们正在从事的基于地方的写作提供生动的范例。
我们在课堂上合作的另一个方面体现于努力领会某地独具的风情。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质我们都应该仔细审视,以揭示其独特的个性。桑德斯的《在美国光滑的皮肤之下》直切该主题,我们的课程于第9周开始阅读此文。作家挑战读者的认知,指出他们所居住之地的“持久现实”,细致描绘了“分水岭、生物群系、栖息地、食物链、气候、地势、生态系统以及依其自然特征而被界定为生物区域的地块”①。他写道:“大地并不需要多少游客,而需要更多的居民。”②到了第9周,学生们写了莫斯科山、本土的饮食、当地的人物,他们此刻已经准备好了去思索在一个高教小镇生活的更偏哲学层面的维度,尤其是环绕着大学校园的农田以及西边的喀斯喀特山脉和东边的落基山脉。“我们需要关于某地方的更富饶的词汇,”③桑德斯呼吁道。到了本学期的这一阶段,通过研读各种立足于地方的写作,以及磨练自身的观察与表述能力,我的学生已经丰富了自己的词汇,并以此来描述其在特定地域的体验,他们一直在努力用“带着开放的心境及笔记本”来探索。桑德斯认为:
假如我们用心的话,我们便会留神起当地景观中的各种形态,为其命名、发展理论、编撰故事,于是我们不再是游客,而成为了居民。我所说的生物区域意识即指心系某地,留意其状况和需求,并致力于对它的关爱。④
我的学生大多只会在莫斯科待四五年,时间足以在回乡或走入社会求职、深造之前取得一个学位。莫斯科对于其中一些学生写手而言只是停驻的小站,并非永久的家。可我希望这为时一学期、效仿梭罗式的专注并深植于地方的写作能够影响到这些年轻人,既培养他们具有那种桑德斯描述的生物区域意识,又生发对某地方的更宽广的迷恋,这其中也包括此地或彼地的文化(是的,不排除人类)维度。我感到这种专注能够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无论他们是留下还是去往别处或是辗转不定。
《在美国光滑的皮肤之下》临近结尾时,桑德斯讲述了他在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的城市公园邂逅一位父亲的故事。他带着一对爱女住在当地。桑德斯从邻近一棵树上采摘野桑葚吃,小姑娘们很感兴趣,想和他一起品尝本地果子。然而父亲却拉走了她们,说道:“很谢谢你,不过我们从不吃任何野生的东西。永远不会。”对此桑德斯回应说:“假如你遵循此道,那你的确不会因为吃毒莓而生病,但你也不会因为吃甜果子而得到滋养。为什么不学着区分呢?为什么仅为充饥只吃包装袋里的食物?”⑤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饱览爱达荷的莫斯科山、莫斯科市,采撷当地的野果和理念。说这些话时,我正嚼着一块李子挞,汁液丰美甘甜。是的,这是昨天从我的居住地莫斯科的野树上采下的果子,象征着融入,一种身处本地的标记。
[本文原载Caliban: French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u Midi,vol. 59, 2018,pp. 41-54. 此为一期特刊,主题是“英语国家的旅行与探险写作:人与自然界的相会”(Anglophone Travel and Exploration Writing:Meetings between the Human and Non-Human)。此次翻译已获得作者和出版社的授权。]
责任编辑:安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