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很多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墙里墙外,我们曾无数次看到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标语,也都懂得“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它们的内涵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检验,确实是至理名言。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在新形势新要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关键词】教育;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过去学哲学时不懂老师放一个大红苹果在讲台上让我们用十分钟去观察描绘的用意;学文艺批评时不懂老师提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含义。年事稍长,我们逐渐意识到认知主体与被认知客体之间往往有一层不可逾越的距离,可是由许多认知主体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客體,虽说不能求得绝对的真,毕竟会增加穿破表象、把握真相的机会。认识自然界的物固然已很困难,要认识人文界的客体,其困难可想而知。
对于“小事、细节”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正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观察红苹果,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一件事,在我们很多老师看来可能是小事,而学生却很较真。
下面选取了几则我在分管年级时亲历的教育教学案例,与同仁们共享飨。
2007年的春季,高一的一个男生哭着到办公室找我讨公道,据他说原因是班主任老师把他CD播放机收了,而CD是另一个同学借去听时被任课老师没收交到班主任处的,他已代那位同学给班主任道了几次歉,承认了几次错误班主任就是不理睬,不仅不理睬还当他面与办公室的其他几位老师谈论他的不足,从过去说到眼 前……这位同学越说越激动,最后他激愤地说:这像什么老师,如此无视学生的存在,要批评就直接来,当事人明明在面前却不理不睬反而与别的老师谈论,简直不把学生放在眼里。
前不久收到一封学生的联名信(几个学生当面交到我手上的),学生在后面都公公正正地签了真实姓名,还标明“排名不分先后”,可见认真的程度。信中除反映了某老师一些教学上的无良情况外,专门提到“大热天同学们都能坚持学习,而该老师却在讲台上大扇扇子。”由此,学生们认为该老师大有无视学生之意,因此觉得该老师不适合再教他们。
某部门负责人说到的事情也让我有很多感慨:作为部门负责人他非常认真地组织会议,搞好组内各项活动,但总有一些同志爱迟到或请假,他对此多次提出批评,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可极个别的人不仅不听不改,反而直接向分管领导请假,分管领导也真的就同意了,弄得他很是尴尬,不知该如何处理……
某次暑假学校组织教研组长、中层干部中心学习,办公室打印名单时,把两位组长漏了,也没及时通知,处室主任大而化之,自己检查时也没留意,忽视细节,导致两位组长以“以为自己犯了错误,被学校暗地里免职了”为由,到办公室与主任理论,酿成矛盾。
在此,我并不是对上面所述的老师,分管领导有多么大的意见,只是罗列现象,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工作中,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犯过这样的错误。上面两件学生的事情,在我们看来确实是可以忽略的小事,学生们却都很较真,一个郑重地来理论、讨说法,一个以书面形式具名反映。对两件管理者的事情,同样如此,也许有些事对我们老师而言,对管理者而言可能是偶一为之,但对学生、对被管理者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大对小的忽视,往往会招致危害”。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小与大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小孕育着大,小中有大。正如世界最大的软件开发和供应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公司取名微软一样,事实上这微软既不“微”也不“软”。
从几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知到,在我们眼里没长大的小孩子实际上早已是有思想、有个性、有主见的人,说不定他们的观念、认识是我们这些自认为很了不起的大人们、老师们都没有的。同样,在我们分管领导眼里的一些细枝末节,无足轻重的小事,对我们各部门、各教研组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工作的正常秩序影响却是极大的。
对此,绝非危言耸听,一些事情的影响目前可能看不出,久而久之,我们肯定会有感受,甚至会尝到苦涩的滋味。
我们对学生一个亲切的举动,哪怕是拍拍肩,一句热情的话语,甚至一个善意的眼神对学生的影响都将是终身的。
天下大事必作于小必作于细,重视小事重视细节,体现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尽心竭力,唯恐有半点差池和闪失;重视小事,重视细节,彰显着严谨细致的作风,工作不当“马大哈”,不搞“想当然”,“大概”“也许”都不来;重视小事,重视细节也是一种本领和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重视小事,重视细节,都检验着一个人是否有敏锐的眼光,是否有于细微处洞彻事理的头脑,是否能在平常事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没有小、细,就没有严格要求;沒有小、细,就不可能深入实际;没有小、细,一切工作都难以得到落实。求真务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想得细,做得实。
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想大事,管大事,干大事,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具体的小事、细节,因为所有的计划,设想,终究要靠细致而扎实的工作来实现。与人相处,与学生相处更需要我们眼明心细。
作者简介:罗汝,女,1964年2月生,四川省平武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
(编辑:郭恒)
【关键词】教育;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过去学哲学时不懂老师放一个大红苹果在讲台上让我们用十分钟去观察描绘的用意;学文艺批评时不懂老师提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含义。年事稍长,我们逐渐意识到认知主体与被认知客体之间往往有一层不可逾越的距离,可是由许多认知主体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客體,虽说不能求得绝对的真,毕竟会增加穿破表象、把握真相的机会。认识自然界的物固然已很困难,要认识人文界的客体,其困难可想而知。
对于“小事、细节”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正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观察红苹果,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一件事,在我们很多老师看来可能是小事,而学生却很较真。
下面选取了几则我在分管年级时亲历的教育教学案例,与同仁们共享飨。
2007年的春季,高一的一个男生哭着到办公室找我讨公道,据他说原因是班主任老师把他CD播放机收了,而CD是另一个同学借去听时被任课老师没收交到班主任处的,他已代那位同学给班主任道了几次歉,承认了几次错误班主任就是不理睬,不仅不理睬还当他面与办公室的其他几位老师谈论他的不足,从过去说到眼 前……这位同学越说越激动,最后他激愤地说:这像什么老师,如此无视学生的存在,要批评就直接来,当事人明明在面前却不理不睬反而与别的老师谈论,简直不把学生放在眼里。
前不久收到一封学生的联名信(几个学生当面交到我手上的),学生在后面都公公正正地签了真实姓名,还标明“排名不分先后”,可见认真的程度。信中除反映了某老师一些教学上的无良情况外,专门提到“大热天同学们都能坚持学习,而该老师却在讲台上大扇扇子。”由此,学生们认为该老师大有无视学生之意,因此觉得该老师不适合再教他们。
某部门负责人说到的事情也让我有很多感慨:作为部门负责人他非常认真地组织会议,搞好组内各项活动,但总有一些同志爱迟到或请假,他对此多次提出批评,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可极个别的人不仅不听不改,反而直接向分管领导请假,分管领导也真的就同意了,弄得他很是尴尬,不知该如何处理……
某次暑假学校组织教研组长、中层干部中心学习,办公室打印名单时,把两位组长漏了,也没及时通知,处室主任大而化之,自己检查时也没留意,忽视细节,导致两位组长以“以为自己犯了错误,被学校暗地里免职了”为由,到办公室与主任理论,酿成矛盾。
在此,我并不是对上面所述的老师,分管领导有多么大的意见,只是罗列现象,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工作中,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犯过这样的错误。上面两件学生的事情,在我们看来确实是可以忽略的小事,学生们却都很较真,一个郑重地来理论、讨说法,一个以书面形式具名反映。对两件管理者的事情,同样如此,也许有些事对我们老师而言,对管理者而言可能是偶一为之,但对学生、对被管理者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大对小的忽视,往往会招致危害”。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小与大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小孕育着大,小中有大。正如世界最大的软件开发和供应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公司取名微软一样,事实上这微软既不“微”也不“软”。
从几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知到,在我们眼里没长大的小孩子实际上早已是有思想、有个性、有主见的人,说不定他们的观念、认识是我们这些自认为很了不起的大人们、老师们都没有的。同样,在我们分管领导眼里的一些细枝末节,无足轻重的小事,对我们各部门、各教研组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工作的正常秩序影响却是极大的。
对此,绝非危言耸听,一些事情的影响目前可能看不出,久而久之,我们肯定会有感受,甚至会尝到苦涩的滋味。
我们对学生一个亲切的举动,哪怕是拍拍肩,一句热情的话语,甚至一个善意的眼神对学生的影响都将是终身的。
天下大事必作于小必作于细,重视小事重视细节,体现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尽心竭力,唯恐有半点差池和闪失;重视小事,重视细节,彰显着严谨细致的作风,工作不当“马大哈”,不搞“想当然”,“大概”“也许”都不来;重视小事,重视细节也是一种本领和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重视小事,重视细节,都检验着一个人是否有敏锐的眼光,是否有于细微处洞彻事理的头脑,是否能在平常事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没有小、细,就没有严格要求;沒有小、细,就不可能深入实际;没有小、细,一切工作都难以得到落实。求真务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想得细,做得实。
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想大事,管大事,干大事,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具体的小事、细节,因为所有的计划,设想,终究要靠细致而扎实的工作来实现。与人相处,与学生相处更需要我们眼明心细。
作者简介:罗汝,女,1964年2月生,四川省平武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