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失血过多的病人,我们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输血治疗的方法,医生会及时地从血库中调取需要的用血量,为病人进行输血,让病人能够快速补充足够的血液,达到循环的血量,便于早日痊愈;但是,大部分人對于输血仍然存在着许多的认知误区,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解说一下。
(一)失血就应该补血,错
我们都知道,人体如果失血过多是会导致休克的,严重者甚至会死亡;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血液总量与其自身的体重密切相关,血液的总量约是自身体重的7%-8%左右,体重越大,血液总量越多,体重越轻,血液总量越少;例如,体重70kg的成年人,血液总量大约为5000ml左右,体重60kg的成年人,血液总量大约为4300ml左右,如果失血量达到1000ml以上,则会导致休克,2000ml以上,则有可能死亡。临床上来说,如果失血量处于800ml以下,则可以不进行输血,这是因为失血量较小,体内所剩余的血量还可以继续维持身体各器官组织的供氧,患者只需要通过输入适量的盐溶液慢慢恢复就可以了。
(二)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输血,错
输血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仅要注意在输血过程中保持安全卫生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血型的问题,有的人说,只要血型一样不就可以吗?这是不对的,一般在临床上来说,在同一血型的情况下,还要在输血前进行抗体筛查的检测,然后根据凝集反应观察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是否相容,再决定能否输血,只有通过以上检测的,才可以进行输血。
(三)直系亲属之间可以输血,错
我们常常看到电视剧中有这样的情节,病人失血过多,他的直系家属就会为其输血,实际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直系亲属之间相互输血非常容易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90%。这是因为直系亲属的血缘较近,体内的造血细胞非常相似,而受血者的免疫系统会把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当成“友军”进行大量繁殖,从而严重破坏受血者的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
(三)献的血可以直接给患者用,错
我国现在的医院用血都是由血站进行统一的采集和调配,全部都需要进行安全检测,义务者献血之后的血液由机器进行过滤掉多余的物质、筛选掉含有乙肝、丙肝病毒等不合格的血液,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输入到患者体内,这样是为了保证受血者的人身安全,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可以直接将献的血输入到受血者体内,并不是大家以为的直接就输给病人的。
(四)O型血是万能血,错
“O型血是万能血”,这既是对也是错的。实际上是因为O型血的红细胞不含有A、B抗原,所以它可以在缺少其他血型的紧急情况下给A型、B型、AB型的患者进行输血,但是,要注意的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一旦将其输入到A型血、B型血、AB型血患者体内,则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血压下降、心跳加速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输血时最好还是以输入相同血型为主。
(五)输全血的效果会更好,错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输血要输入全血为好,他们认为全血所包含的血液成分更优更全面,实际上,在临床上的输血原则中,如果能够输成分血,则不推荐输全血,其主要因素在于,全血所包含的成分并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全血的保存条件受到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它的保存期限也不尽相同,通常来说,全血需要储存在4℃的环境当中,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全血中的红细胞,但是这一温度却不会对血小板、白细胞以及凝血因子产生保护,尤其是稳定性较差的凝血因子,这样的储存条件对它们具有相当在的损害;而且输全血也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这是由于全血中含有大量血浆,会增加患者血液循环和心脏的负担,非常容易诱发患者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情况发生,除此以外,全血当中还会含有少量的细胞碎片和抗原物质,这些成分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因此,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输全血。
(六)体弱者可以通过输血达到强身健体,错
许多人认为血液中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经常输血可以补充机体营养,特别是对于身体较弱的人来说,这样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点。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主要功能在运输、调节凝血以及免疫等方面,血液本身并不具有改善人体素质的功能,而且经常进行输血反而会出现疾病传播以及诱发输血不良反应等问题;例如库存血有可能会诱发患者的免疫抑制反应,会对患者自身所具有的免疫调节能力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的恢复缓慢,还有的则会出现血液感染,例如艾滋病和肝炎等。
综上所述,输血虽然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也要运用得当,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一旦运用不当,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要在坚持科学治疗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血液资源,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康复的机会。
(一)失血就应该补血,错
我们都知道,人体如果失血过多是会导致休克的,严重者甚至会死亡;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血液总量与其自身的体重密切相关,血液的总量约是自身体重的7%-8%左右,体重越大,血液总量越多,体重越轻,血液总量越少;例如,体重70kg的成年人,血液总量大约为5000ml左右,体重60kg的成年人,血液总量大约为4300ml左右,如果失血量达到1000ml以上,则会导致休克,2000ml以上,则有可能死亡。临床上来说,如果失血量处于800ml以下,则可以不进行输血,这是因为失血量较小,体内所剩余的血量还可以继续维持身体各器官组织的供氧,患者只需要通过输入适量的盐溶液慢慢恢复就可以了。
(二)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输血,错
输血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仅要注意在输血过程中保持安全卫生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血型的问题,有的人说,只要血型一样不就可以吗?这是不对的,一般在临床上来说,在同一血型的情况下,还要在输血前进行抗体筛查的检测,然后根据凝集反应观察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是否相容,再决定能否输血,只有通过以上检测的,才可以进行输血。
(三)直系亲属之间可以输血,错
我们常常看到电视剧中有这样的情节,病人失血过多,他的直系家属就会为其输血,实际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直系亲属之间相互输血非常容易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90%。这是因为直系亲属的血缘较近,体内的造血细胞非常相似,而受血者的免疫系统会把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当成“友军”进行大量繁殖,从而严重破坏受血者的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
(三)献的血可以直接给患者用,错
我国现在的医院用血都是由血站进行统一的采集和调配,全部都需要进行安全检测,义务者献血之后的血液由机器进行过滤掉多余的物质、筛选掉含有乙肝、丙肝病毒等不合格的血液,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输入到患者体内,这样是为了保证受血者的人身安全,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可以直接将献的血输入到受血者体内,并不是大家以为的直接就输给病人的。
(四)O型血是万能血,错
“O型血是万能血”,这既是对也是错的。实际上是因为O型血的红细胞不含有A、B抗原,所以它可以在缺少其他血型的紧急情况下给A型、B型、AB型的患者进行输血,但是,要注意的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一旦将其输入到A型血、B型血、AB型血患者体内,则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血压下降、心跳加速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输血时最好还是以输入相同血型为主。
(五)输全血的效果会更好,错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输血要输入全血为好,他们认为全血所包含的血液成分更优更全面,实际上,在临床上的输血原则中,如果能够输成分血,则不推荐输全血,其主要因素在于,全血所包含的成分并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全血的保存条件受到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它的保存期限也不尽相同,通常来说,全血需要储存在4℃的环境当中,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全血中的红细胞,但是这一温度却不会对血小板、白细胞以及凝血因子产生保护,尤其是稳定性较差的凝血因子,这样的储存条件对它们具有相当在的损害;而且输全血也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这是由于全血中含有大量血浆,会增加患者血液循环和心脏的负担,非常容易诱发患者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情况发生,除此以外,全血当中还会含有少量的细胞碎片和抗原物质,这些成分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因此,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输全血。
(六)体弱者可以通过输血达到强身健体,错
许多人认为血液中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经常输血可以补充机体营养,特别是对于身体较弱的人来说,这样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点。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主要功能在运输、调节凝血以及免疫等方面,血液本身并不具有改善人体素质的功能,而且经常进行输血反而会出现疾病传播以及诱发输血不良反应等问题;例如库存血有可能会诱发患者的免疫抑制反应,会对患者自身所具有的免疫调节能力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的恢复缓慢,还有的则会出现血液感染,例如艾滋病和肝炎等。
综上所述,输血虽然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也要运用得当,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一旦运用不当,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要在坚持科学治疗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血液资源,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康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