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记录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节患者实施常规剂量以及低剂量检测,对肺结节疾病诊断均有一定效果,但是两者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建议用低剂量进行检查以及诊断,其对患者产生的危害更小。
【关键词】低剂量;常规剂量;CT扫描
结节疾病是多系统多器官被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严重可能会危害患者全身各个器官。其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会因患者病情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在发病初级阶段无显著症状与体征,部分患者会出现痰液、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该疾病若出现病变,患者可能会存在胸闷等。由于肺结节疾病可能会发展为肺癌,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发病早期应重视对该疾病的有效诊断与治疗。CT扫描是临床比较常见诊断手段,获得临床较多认可,可目前关于CT扫描诊断肺结节用到的剂量研究较少。本次对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结果进行对比,探究不同剂量对CT扫描诊断结果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在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5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是120mA,低剂量组是30mA。参与研究人员男女是28例、22例,最大年龄以及最小年龄各为73岁、26岁,年龄平均值是(40.23±9.31)岁。纳入标准: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CT低剂量组
提醒患者保持仰卧,深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扫描是从胸廓入口到横膈扫描下起肺底,上到肺尖,所用时间是7s左右。管电流以及电压是30mA、120kV,层厚以及层距均是5mm。
CT常规剂量组
告知患者仰卧,深吸气后屏气,扫描从胸廓入口到横膈扫描下起肺底,上至肺尖,所用时间是7s左右。管电流以及电压是120mA、120kV,层厚以及层距是5mm。两组诊断均选择经验丰富影像学人员参与,记录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两组诊断结果
两组患者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检出率对比不显著(P>0.05)。如表1。
3 讨论
科学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影像学技术也随之出现较大进步,进而出现较多高端医疗设备,这其中就包括比较高科技的CT设备,其对很多疾病诊断效果较好。肺结节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肺内部存在直径低于或是等于3cm类圆形、不规则形病灶,其可单发也可多发。肺结节可分为恶性以及良性。目前,比较常见良性肺结节有炎性假瘤、结核瘤以及错构瘤等。恶性肿瘤例如肺癌以及转移瘤,虽然恶性结节出现几率不高,但是由于其可能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应关注对肺结节相关疾病有效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对肺结节进行有效筛查,了解患者疾病病情,为之后疾病确诊以及早期治疗奠定基础。CT检查是现代比较先进影像学技术,主要是用X线束对人体进行扫描,探测设备在接收到X线后,转变为可见光,进而将光电转换为电信号,之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分辨率高、检查方便。通过该检查可将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显示,并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诊断缺陷弥补,图像更加清晰,解剖关系更加明确,对较多疾病的检查以及疾病准确率较高。通过检查也可以获得病变组织以及正常组织X线吸收系数,医生通过其对器官、组织或病变进行肺结节有效判断,提升诊断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基本一致,可由于常规扫描剂量较大,可能会对患者形成较大的辐射,因此相对而言低剂量诊断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肺结节患者在接受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后,均得到较优诊断效果,因此临床医师需根据实际选择相对低剂量CT扫描,可将对患者产生的伤害控制在一定范围。
参考文献:
[1]范鸿禹, 孙丹丹, 刘婉晴,等. CT靶扫描与三期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4):45-46.
[2]劉立成, 易樱.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15(11):96-96.
[3]于晓伟, 于观平.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21(1):143-145.
[4]姚刚. CT在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15(20):70-71.
[5]蒋仕同.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早期肺癌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9(20):58-59.
[6]李军. 肺结核患者应用低剂量螺旋CT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1):86-88
【关键词】低剂量;常规剂量;CT扫描
结节疾病是多系统多器官被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严重可能会危害患者全身各个器官。其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会因患者病情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在发病初级阶段无显著症状与体征,部分患者会出现痰液、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该疾病若出现病变,患者可能会存在胸闷等。由于肺结节疾病可能会发展为肺癌,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发病早期应重视对该疾病的有效诊断与治疗。CT扫描是临床比较常见诊断手段,获得临床较多认可,可目前关于CT扫描诊断肺结节用到的剂量研究较少。本次对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结果进行对比,探究不同剂量对CT扫描诊断结果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在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5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是120mA,低剂量组是30mA。参与研究人员男女是28例、22例,最大年龄以及最小年龄各为73岁、26岁,年龄平均值是(40.23±9.31)岁。纳入标准: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CT低剂量组
提醒患者保持仰卧,深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扫描是从胸廓入口到横膈扫描下起肺底,上到肺尖,所用时间是7s左右。管电流以及电压是30mA、120kV,层厚以及层距均是5mm。
CT常规剂量组
告知患者仰卧,深吸气后屏气,扫描从胸廓入口到横膈扫描下起肺底,上至肺尖,所用时间是7s左右。管电流以及电压是120mA、120kV,层厚以及层距是5mm。两组诊断均选择经验丰富影像学人员参与,记录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两组诊断结果
两组患者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检出率对比不显著(P>0.05)。如表1。
3 讨论
科学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影像学技术也随之出现较大进步,进而出现较多高端医疗设备,这其中就包括比较高科技的CT设备,其对很多疾病诊断效果较好。肺结节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肺内部存在直径低于或是等于3cm类圆形、不规则形病灶,其可单发也可多发。肺结节可分为恶性以及良性。目前,比较常见良性肺结节有炎性假瘤、结核瘤以及错构瘤等。恶性肿瘤例如肺癌以及转移瘤,虽然恶性结节出现几率不高,但是由于其可能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应关注对肺结节相关疾病有效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对肺结节进行有效筛查,了解患者疾病病情,为之后疾病确诊以及早期治疗奠定基础。CT检查是现代比较先进影像学技术,主要是用X线束对人体进行扫描,探测设备在接收到X线后,转变为可见光,进而将光电转换为电信号,之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分辨率高、检查方便。通过该检查可将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显示,并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诊断缺陷弥补,图像更加清晰,解剖关系更加明确,对较多疾病的检查以及疾病准确率较高。通过检查也可以获得病变组织以及正常组织X线吸收系数,医生通过其对器官、组织或病变进行肺结节有效判断,提升诊断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基本一致,可由于常规扫描剂量较大,可能会对患者形成较大的辐射,因此相对而言低剂量诊断肺结节钙化、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空洞等肺结节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肺结节患者在接受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后,均得到较优诊断效果,因此临床医师需根据实际选择相对低剂量CT扫描,可将对患者产生的伤害控制在一定范围。
参考文献:
[1]范鸿禹, 孙丹丹, 刘婉晴,等. CT靶扫描与三期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4):45-46.
[2]劉立成, 易樱.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15(11):96-96.
[3]于晓伟, 于观平.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21(1):143-145.
[4]姚刚. CT在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15(20):70-71.
[5]蒋仕同.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早期肺癌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9(20):58-59.
[6]李军. 肺结核患者应用低剂量螺旋CT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