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道是:“善恶天地知,良心不可昧。”清廉,是从政者的良心。一个人,一旦良心没了,就注定心无所托,身无所安了。“古来多少铮铮士,先忧后乐断俗缘。”这是为什么?很简单,是因为忘了初心,淡薄了身负的使命,有了“非分之想、贪欲之念”后结出的恶果。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大宋名臣包拯也曾陈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鉴古观今,清廉,是从政者至关重要的品质,它关乎个人荣辱,更关乎国运民生。
一些事,包括貪欲在内,常常是有了开头,便注定了悔恨的结局。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载,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他乘轿进城,途中遇雨,轿子行得极慢。仔细一看,原来轿夫穿了一双新鞋,正小心地躲避泥水。不料,到长安街后,路更难走,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坑。自此,便“不复顾惜”了,不仅鞋子全被泥水所污,而且浑身上下已无净处。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
“不复顾惜”的,自古至今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断俗缘”是迟早的事。当然,时空长廊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从政者能秉廉而为,不为物欲人情所累。
三国时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又是清廉从政的典范。他生前栽种了800株桑树,加上薄田15顷。在他看来,拥有这些,“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无须国家额外的照顾。诸葛亮这棵“大树”,时刻不忘以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影响和荫庇自己的家人。
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走出蓬莱古船,辗转沿海各地抗击倭寇,让倭寇闻名丧胆,闻风而退。饱受倭寇之害的黎民百姓以民谣颂扬道:“戚我爷,戚我爷,爷未来兮民咨嗟,爷既来兮民心定,凶妖尽除,草木生芽,欲报之德,昊天无涯。愿爷子孙绳绳兮,为公为侯定家国。”倭寇也惊叹:“戚虎来矣!今后始知犯华之不利也。”戚继光治军严明,视百姓如父母。“戚家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快睹威颜者道路充塞”,并“淅米而炊,扫榻以款,待士卒如大宾贵客”。戚继光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居三间草房,日以粥食,在贫病交加中辞世。
国运民生,寓于清廉。正是有了他们的清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了厚实的文化根基;我们所处的尘世,才会拥有良性的运转,才会在日月轮回中不断地成长发展进步。律己节俭,慎独慎微,是为政者廉洁清正之本;修身养性,砥砺精神,是社会文明和谐之方。清廉在,清风驻;国运旺,家运兴。清廉如流,流淌在从政者内心深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教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它足以让一个人心境明澈、纯净,足以让一方天地变得自在、安详。
一些事,包括貪欲在内,常常是有了开头,便注定了悔恨的结局。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载,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他乘轿进城,途中遇雨,轿子行得极慢。仔细一看,原来轿夫穿了一双新鞋,正小心地躲避泥水。不料,到长安街后,路更难走,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坑。自此,便“不复顾惜”了,不仅鞋子全被泥水所污,而且浑身上下已无净处。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
“不复顾惜”的,自古至今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断俗缘”是迟早的事。当然,时空长廊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从政者能秉廉而为,不为物欲人情所累。
三国时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又是清廉从政的典范。他生前栽种了800株桑树,加上薄田15顷。在他看来,拥有这些,“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无须国家额外的照顾。诸葛亮这棵“大树”,时刻不忘以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影响和荫庇自己的家人。
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走出蓬莱古船,辗转沿海各地抗击倭寇,让倭寇闻名丧胆,闻风而退。饱受倭寇之害的黎民百姓以民谣颂扬道:“戚我爷,戚我爷,爷未来兮民咨嗟,爷既来兮民心定,凶妖尽除,草木生芽,欲报之德,昊天无涯。愿爷子孙绳绳兮,为公为侯定家国。”倭寇也惊叹:“戚虎来矣!今后始知犯华之不利也。”戚继光治军严明,视百姓如父母。“戚家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快睹威颜者道路充塞”,并“淅米而炊,扫榻以款,待士卒如大宾贵客”。戚继光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居三间草房,日以粥食,在贫病交加中辞世。
国运民生,寓于清廉。正是有了他们的清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了厚实的文化根基;我们所处的尘世,才会拥有良性的运转,才会在日月轮回中不断地成长发展进步。律己节俭,慎独慎微,是为政者廉洁清正之本;修身养性,砥砺精神,是社会文明和谐之方。清廉在,清风驻;国运旺,家运兴。清廉如流,流淌在从政者内心深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教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它足以让一个人心境明澈、纯净,足以让一方天地变得自在、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