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点拨学生,努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一、凭借唤醒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课堂只有唤醒学生,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1.演说名人故事,唤醒学习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凭借榜样的力量来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是极其有效的方式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赞美名人勤奋学习的文本,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少年王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梅兰芳学艺》等,教师借助教材中这些名人成长的故事,一定会让学生涌起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
潜力”。
2.运用幽默语言,唤醒学生情趣
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执教者事先将小刀、苹果放在讲台抽屉里,待教学到文本中切苹果的环节时,便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苹果里真的有五角星吗?谁身边有苹果呢?让我们去见证一下。”学生们面面相觑。执教者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小手帕,学着魔术大师刘谦的样子对学生说:“看,老师学习刘谦变魔术,见证精彩时刻。”只见小手帕往讲台抽屉里一按,小刀、苹果就拿出来了,学生们感到新奇有趣,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探究文本秘密的情趣空前高涨。
3.开展多彩活动,唤醒竞争意识
南宋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提示出要想探寻事物的本质就必须通过自主实践才能揭示其中的奥秘。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有效平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田野收花生,来到果园摘苹果、摘橘子,来到大海边观看潮起潮落,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体验、感悟大自然的慷慨恩赐,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二、凭借激励去激发学生
学习的“内在潜力”
“激励”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学有所得,从而增强学习意识。激励是声声赞语,能让学生小脸通红,无比愉悦;激励是阵阵掌声,能让学生情趣盎然,热情洋溢;激励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能让学生个性张扬,放飞想象,思维火花迸发。教师恰当的激励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
1.教师自我展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时刻感染着学生。比如,课堂上教师自身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学生自然会喜上眉梢,愿意与教师共同走进文本。苏教版教材中有大量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如果教师本身就能对这些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进行绘声绘色的背诵,学生一定会更加佩服教师。
2.巧用激励评价
激励性评价更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学生个性存在着差异,课堂上的表现自然也就不会相同,教师的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对于学优生,要寻求点“刺激”,激励学优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对于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应以表扬为主,应以欣赏为主,目的是通过评价,让中等生、学困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增强中等生、学困生学习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巧用激励评价机制,在评价上不断创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
三、凭借点拨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点拨”是教师智慧的彰显,更是教师睿智科学引领的重要技巧。恰到好处的点拨能使学生恍然大悟,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教材实际出发,巧妙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
1.在关键处点拨
教材内容的关键处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最重要之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在这些关键处适时、适度、适宜、适当地进行点拨,有利于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突破,能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基本都能粗略地看懂教材内容,但对其内容的深奥之处,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却未必能领会,教师如能在这些地方进行巧妙指点,学生一定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比如,教学《金蝉脱壳》时,学生对第4自然段中蝉虫脱壳的奇特过程基本上都能读懂,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却未必能领悟。对此,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第4自然段,同时,用电子白板呈现“抽搐”“裂开”“抖动”“用力一抽”“静静地趴”等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读懂了什么。学生通过反反复复的朗读,自主探寻新生命诞生过程中的艰难与痛苦以及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应该珍惜生命。
2.在空白处点拨
教材中有许多空白之处等待着学生用想象去补充、去拓展、去延伸。课堂上教师如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拥抱生活、链接生活、触摸生活,达到入乎其内,一定会帮助学生品味出教材的弦外之音。比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时,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学生:“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他到底讲了些什么,能让与会者如此心动呢?”学生们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补白,想象丰富、奇特、合情、合理。这样的点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文本语言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3.在疑惑处点拨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便提出疑问,表明学生喜爱学习,能积极思考,教师应及时鼓励并着力去帮助解疑,以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有学生提出:“一棵树,只要敢于抗争,就能造成高原上的一方风景,而《生命的林子》一文却说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这两种说法是不是自相矛盾的呀?”执教者在赞美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大胆质疑的同时,进行了这样的点拨:
师:苏轼的《题西林壁》大家还记得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请大家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因为观察点不同,所以观察到的景物形态也就截然不同,观察所得自然有别。
师:是呀,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就像太阳夏天火辣辣的,令人生厌,而冬天暖烘烘的,却令人喜欢。
生:我明白了,作家写文章是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抒发美好的情怀,通常需选择适合自己观点的事物,这样才有更强的说服力。
执教者旁敲侧击来点拨,既为学生解了疑,又让学生悟到了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上,教师只有善于唤醒、激励、点拨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学习的潜力得以释放。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磨头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凭借唤醒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课堂只有唤醒学生,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1.演说名人故事,唤醒学习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凭借榜样的力量来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是极其有效的方式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赞美名人勤奋学习的文本,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少年王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梅兰芳学艺》等,教师借助教材中这些名人成长的故事,一定会让学生涌起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
潜力”。
2.运用幽默语言,唤醒学生情趣
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执教者事先将小刀、苹果放在讲台抽屉里,待教学到文本中切苹果的环节时,便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苹果里真的有五角星吗?谁身边有苹果呢?让我们去见证一下。”学生们面面相觑。执教者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小手帕,学着魔术大师刘谦的样子对学生说:“看,老师学习刘谦变魔术,见证精彩时刻。”只见小手帕往讲台抽屉里一按,小刀、苹果就拿出来了,学生们感到新奇有趣,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探究文本秘密的情趣空前高涨。
3.开展多彩活动,唤醒竞争意识
南宋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提示出要想探寻事物的本质就必须通过自主实践才能揭示其中的奥秘。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有效平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田野收花生,来到果园摘苹果、摘橘子,来到大海边观看潮起潮落,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体验、感悟大自然的慷慨恩赐,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二、凭借激励去激发学生
学习的“内在潜力”
“激励”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学有所得,从而增强学习意识。激励是声声赞语,能让学生小脸通红,无比愉悦;激励是阵阵掌声,能让学生情趣盎然,热情洋溢;激励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能让学生个性张扬,放飞想象,思维火花迸发。教师恰当的激励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
1.教师自我展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时刻感染着学生。比如,课堂上教师自身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学生自然会喜上眉梢,愿意与教师共同走进文本。苏教版教材中有大量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如果教师本身就能对这些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进行绘声绘色的背诵,学生一定会更加佩服教师。
2.巧用激励评价
激励性评价更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学生个性存在着差异,课堂上的表现自然也就不会相同,教师的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对于学优生,要寻求点“刺激”,激励学优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对于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应以表扬为主,应以欣赏为主,目的是通过评价,让中等生、学困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增强中等生、学困生学习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巧用激励评价机制,在评价上不断创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
三、凭借点拨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点拨”是教师智慧的彰显,更是教师睿智科学引领的重要技巧。恰到好处的点拨能使学生恍然大悟,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教材实际出发,巧妙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
1.在关键处点拨
教材内容的关键处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最重要之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在这些关键处适时、适度、适宜、适当地进行点拨,有利于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突破,能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基本都能粗略地看懂教材内容,但对其内容的深奥之处,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却未必能领会,教师如能在这些地方进行巧妙指点,学生一定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比如,教学《金蝉脱壳》时,学生对第4自然段中蝉虫脱壳的奇特过程基本上都能读懂,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却未必能领悟。对此,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第4自然段,同时,用电子白板呈现“抽搐”“裂开”“抖动”“用力一抽”“静静地趴”等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读懂了什么。学生通过反反复复的朗读,自主探寻新生命诞生过程中的艰难与痛苦以及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应该珍惜生命。
2.在空白处点拨
教材中有许多空白之处等待着学生用想象去补充、去拓展、去延伸。课堂上教师如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拥抱生活、链接生活、触摸生活,达到入乎其内,一定会帮助学生品味出教材的弦外之音。比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时,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学生:“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他到底讲了些什么,能让与会者如此心动呢?”学生们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补白,想象丰富、奇特、合情、合理。这样的点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文本语言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3.在疑惑处点拨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便提出疑问,表明学生喜爱学习,能积极思考,教师应及时鼓励并着力去帮助解疑,以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有学生提出:“一棵树,只要敢于抗争,就能造成高原上的一方风景,而《生命的林子》一文却说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这两种说法是不是自相矛盾的呀?”执教者在赞美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大胆质疑的同时,进行了这样的点拨:
师:苏轼的《题西林壁》大家还记得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请大家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因为观察点不同,所以观察到的景物形态也就截然不同,观察所得自然有别。
师:是呀,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就像太阳夏天火辣辣的,令人生厌,而冬天暖烘烘的,却令人喜欢。
生:我明白了,作家写文章是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抒发美好的情怀,通常需选择适合自己观点的事物,这样才有更强的说服力。
执教者旁敲侧击来点拨,既为学生解了疑,又让学生悟到了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上,教师只有善于唤醒、激励、点拨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学习的潜力得以释放。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磨头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