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月22日,那个寒风瑟瑟的早晨,已经66岁的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又踏上了那里——天津津南区北闸口镇周庄房村的泥土地,又辗转走过那里的乡间小路。尽管与42年前相比,那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可他依旧闻到了当年他熟悉的气息,感受到了他当年在那里时所感受到的难得、可贵的温馨与快乐。
真奇怪,他居然还记得那里每一个他接触过的村民。42年了,当年的青壮年都已经成了老头老太太;当年的姑娘、小伙儿也大多当了爷爷奶奶。可他居然还能认出他们,能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远远地,他就高兴地、情不自禁地向他们招手,快步地像他当年那样利落地向他们走去。当年的村长、村干部他都见到了,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走到村人口学校时,一个50岁上下的中年妇女迎出来,范会长即刻招呼着她与她握手,并询问起她的姐姐。那位中年妇女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当年市里派来的大领导竟然还记得那时还是小姑娘的她,还记得她的姐姐。
范会长和当年的村干部坐到了一起。瞧,他们谈得多开心,多热烈啊!他们回忆起当年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时的情景。回忆起范会长当年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要知道,42年前,在天津市河西区当干部的范宝俊可是以四清工作队领导成员的身份来这里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些村干部都处在挨整的地位,而范宝俊居高临下,应该是一个吆五喝六,有权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角色。可心地善良、实事求是的他,却和这些被怀疑被打倒的对象成了朋友,这在当时可是要担风险的啊!
他们谈过去,也谈现在。这42年,这里的变化和全国的变化一样,也是翻天覆地。不止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可困难也还存在,看病、供子女上学等一些村民都会遇到的生活问题,也使这里的老乡正处在困境当中。
担任着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这次来这里,就是要慰问这里的贫困户,给他们带去来自民间的关怀、温暖。范会长和曾在天津警备区任职的将军、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苏庆玉在天津市津南区慈善会名誉会长、会长等慈善会领导的陪同下,走过这里一条条坎坷不平的小路,走入一户户贫困家庭,送慰问金慰问品。
那个笑着,脸膛黝黑,一只手插在衣兜里,一只手摸自己脑袋,好像有些不好意思有点腼腆的男人叫王连欢,是这个困难家庭的户主,今年37岁。范会长在这里时,他还没有出生,自然不会认识他,但他家的生活环境、生活情况范会长似乎并不陌生。范会长、苏会长亲切地向他询问家里的情况,问他有什么困难。他只是憨笑,不知说什么。跟前的津南区慈善会的名誉会长、区政法委书记介绍了王联欢一家的情况。眼前这个年纪不算大的一家之主不但腿有残疾,而且患上了小脑萎缩症,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不但不能肩负全家生活的担子,还需家人的照顾。家里的许多事都要靠他的妻子。王联欢的妻子就站在他身边,个子只有10岁孩子那样高。这位不幸的妇女大概患了侏儒症,先天性矮小。她向范会长、苏会长介绍了家里的情况;范会长、苏会长给了她许多安慰、许多鼓励。她流泪了,这泪水中有难过,但更多的是感激。他们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可爱女儿,正读小学6年级。孩子是他们一家的安慰也是他们一家的希望。范会长、苏会长和津南区慈善会的同志一起给这个家庭带去的慰问金和过年用的食品。
范会长、苏会长在津南区慈善会领导的安排下,又走进了村民曹树林的家。已经50岁的曹树林早就不能动弹,意识也不清楚了。他30岁正当壮年的时候,一次意想不到的车祸,使他原本光明的人生进入了阴冷黑暗而又漫长的通道,他成了半植物人,至今已经痛苦地在凄凉、寂寞的炕上躺了20年。曹树林没有自己的家庭,一直靠年迈的父母照料。每月80元的低保费是他主要的生活保证。津南区党委、政府和津南区慈善会一直关心、照顾着他,正准备提高他的生活标准。范会长伏下身问候曹树林,曹树林不能说话,只是睁大眼睛看着范会长。当范会长与他的老父亲说话时,他好像也在尽力把眼睛朝向范会长。他是在回忆吗?回忆那充满阳光的孩提时代。
范会长、苏会长和津南慈善会的同志把这样的阳光带来了,带给了他们有些冰凉的家。他们的家里这时正弥漫着温馨、温暖的春意。
范会长一行这次到阔别42年的津南区慰问考察是由津南区慈善会精心安排的。天津市津南区慈善会是2004年9月28日成立的。天津市慈善会的领导同志在介绍天津市的慈善工作时总是要提到津南区慈善会的工作,提到津南区分管慈善工作的区领导,谈到慈善会的两位非常负责任的会长。他们都是对困难群众有着深厚感情,对慈善事业高度负责的特别有爱心的人。津南区慈善会成立的时间不算长,可他们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却总是在天津市名列前茅的。自2004年9月28日至2006年底,这个区募集慈善基金高达14281730.22元。两年来,他们积极开展慈善助困、慈善助学、慈善助孤、冬季送温暖、圆大学梦、支持敬老院、迎新春助困、扶助七个分会建慈善超市、“助孤”工程、与孤儿及低保户“共度欢乐春节”、资助单身母亲、开展“助老” 等12项救助功目,支出善款7600346.04元,共救助26286人。
在津南区,慈善的理念、慈善的工作可谓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全区基本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良好风尚。这和慈善会一直重视慈善宣传、营造良好慈善氛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地报刊、电台、电视台以及街道两旁的展牌上,总能看到、听到慈善会的的消息、动态。津南区慈善协会还利用每年的5月份慈善“宣传月”、“捐赠月”印发了告全区人民的公开信“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倡议书”、“伸出充满爱心的双手共建和谐津南”等慈善宣传提纲和慈善格言。特别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纲要”做重点宣传。津南区慈善会还制定严格的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即:定期召开会长、分会长会议制度;募集善款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慈善项目实施方案规范制度;统计制度;档案制度;审计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他们还由民政局牵头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机制及合作。与妇联、工会、共青团、教育局、卫生局、劳动局、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委、宣传部门等建立联系会制度,定期交流,统一思想、密切合作。津南区慈善会自成立之日一直与各分会实行上下联动,统分结合,双层管理体制共同发挥作用。
范会长、苏会长在对津南区慈善工作的调研考察中,高度赞扬了他们对慈善事业特别负责任的精神,称赞他们工作深入、细致,所制定的制度没有一项是摆设。两年多来津南区慈善会认真加强慈善宣传,使全区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慈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善款善物不断积累,慈善工作不断推进,不但为津南区,而且为天津市乃至全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贡献、树立了榜样。
真奇怪,他居然还记得那里每一个他接触过的村民。42年了,当年的青壮年都已经成了老头老太太;当年的姑娘、小伙儿也大多当了爷爷奶奶。可他居然还能认出他们,能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远远地,他就高兴地、情不自禁地向他们招手,快步地像他当年那样利落地向他们走去。当年的村长、村干部他都见到了,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走到村人口学校时,一个50岁上下的中年妇女迎出来,范会长即刻招呼着她与她握手,并询问起她的姐姐。那位中年妇女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当年市里派来的大领导竟然还记得那时还是小姑娘的她,还记得她的姐姐。
范会长和当年的村干部坐到了一起。瞧,他们谈得多开心,多热烈啊!他们回忆起当年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时的情景。回忆起范会长当年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要知道,42年前,在天津市河西区当干部的范宝俊可是以四清工作队领导成员的身份来这里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些村干部都处在挨整的地位,而范宝俊居高临下,应该是一个吆五喝六,有权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角色。可心地善良、实事求是的他,却和这些被怀疑被打倒的对象成了朋友,这在当时可是要担风险的啊!
他们谈过去,也谈现在。这42年,这里的变化和全国的变化一样,也是翻天覆地。不止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可困难也还存在,看病、供子女上学等一些村民都会遇到的生活问题,也使这里的老乡正处在困境当中。
担任着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这次来这里,就是要慰问这里的贫困户,给他们带去来自民间的关怀、温暖。范会长和曾在天津警备区任职的将军、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苏庆玉在天津市津南区慈善会名誉会长、会长等慈善会领导的陪同下,走过这里一条条坎坷不平的小路,走入一户户贫困家庭,送慰问金慰问品。
那个笑着,脸膛黝黑,一只手插在衣兜里,一只手摸自己脑袋,好像有些不好意思有点腼腆的男人叫王连欢,是这个困难家庭的户主,今年37岁。范会长在这里时,他还没有出生,自然不会认识他,但他家的生活环境、生活情况范会长似乎并不陌生。范会长、苏会长亲切地向他询问家里的情况,问他有什么困难。他只是憨笑,不知说什么。跟前的津南区慈善会的名誉会长、区政法委书记介绍了王联欢一家的情况。眼前这个年纪不算大的一家之主不但腿有残疾,而且患上了小脑萎缩症,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不但不能肩负全家生活的担子,还需家人的照顾。家里的许多事都要靠他的妻子。王联欢的妻子就站在他身边,个子只有10岁孩子那样高。这位不幸的妇女大概患了侏儒症,先天性矮小。她向范会长、苏会长介绍了家里的情况;范会长、苏会长给了她许多安慰、许多鼓励。她流泪了,这泪水中有难过,但更多的是感激。他们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可爱女儿,正读小学6年级。孩子是他们一家的安慰也是他们一家的希望。范会长、苏会长和津南区慈善会的同志一起给这个家庭带去的慰问金和过年用的食品。
范会长、苏会长在津南区慈善会领导的安排下,又走进了村民曹树林的家。已经50岁的曹树林早就不能动弹,意识也不清楚了。他30岁正当壮年的时候,一次意想不到的车祸,使他原本光明的人生进入了阴冷黑暗而又漫长的通道,他成了半植物人,至今已经痛苦地在凄凉、寂寞的炕上躺了20年。曹树林没有自己的家庭,一直靠年迈的父母照料。每月80元的低保费是他主要的生活保证。津南区党委、政府和津南区慈善会一直关心、照顾着他,正准备提高他的生活标准。范会长伏下身问候曹树林,曹树林不能说话,只是睁大眼睛看着范会长。当范会长与他的老父亲说话时,他好像也在尽力把眼睛朝向范会长。他是在回忆吗?回忆那充满阳光的孩提时代。
范会长、苏会长和津南慈善会的同志把这样的阳光带来了,带给了他们有些冰凉的家。他们的家里这时正弥漫着温馨、温暖的春意。
范会长一行这次到阔别42年的津南区慰问考察是由津南区慈善会精心安排的。天津市津南区慈善会是2004年9月28日成立的。天津市慈善会的领导同志在介绍天津市的慈善工作时总是要提到津南区慈善会的工作,提到津南区分管慈善工作的区领导,谈到慈善会的两位非常负责任的会长。他们都是对困难群众有着深厚感情,对慈善事业高度负责的特别有爱心的人。津南区慈善会成立的时间不算长,可他们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却总是在天津市名列前茅的。自2004年9月28日至2006年底,这个区募集慈善基金高达14281730.22元。两年来,他们积极开展慈善助困、慈善助学、慈善助孤、冬季送温暖、圆大学梦、支持敬老院、迎新春助困、扶助七个分会建慈善超市、“助孤”工程、与孤儿及低保户“共度欢乐春节”、资助单身母亲、开展“助老” 等12项救助功目,支出善款7600346.04元,共救助26286人。
在津南区,慈善的理念、慈善的工作可谓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全区基本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良好风尚。这和慈善会一直重视慈善宣传、营造良好慈善氛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地报刊、电台、电视台以及街道两旁的展牌上,总能看到、听到慈善会的的消息、动态。津南区慈善协会还利用每年的5月份慈善“宣传月”、“捐赠月”印发了告全区人民的公开信“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倡议书”、“伸出充满爱心的双手共建和谐津南”等慈善宣传提纲和慈善格言。特别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纲要”做重点宣传。津南区慈善会还制定严格的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即:定期召开会长、分会长会议制度;募集善款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慈善项目实施方案规范制度;统计制度;档案制度;审计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他们还由民政局牵头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机制及合作。与妇联、工会、共青团、教育局、卫生局、劳动局、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委、宣传部门等建立联系会制度,定期交流,统一思想、密切合作。津南区慈善会自成立之日一直与各分会实行上下联动,统分结合,双层管理体制共同发挥作用。
范会长、苏会长在对津南区慈善工作的调研考察中,高度赞扬了他们对慈善事业特别负责任的精神,称赞他们工作深入、细致,所制定的制度没有一项是摆设。两年多来津南区慈善会认真加强慈善宣传,使全区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慈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善款善物不断积累,慈善工作不断推进,不但为津南区,而且为天津市乃至全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贡献、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