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是环保的敌人吗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保的生活方式大体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减少型”环保观,即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譬如不使用大排量汽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减少生活中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尽量重复利用资源,减少肉食。这种环保观相对温和,实行起来比较容易且成本较低。
  


  另一种环保观相对激进。他们认为现代工业、工业化生产及其组织方式才是现代环境问题的源头,所以倾向于不直接使用或很少使用现代工业产品,而选择更“自然”的替代型消费品。譬如蔬菜只吃有机蔬菜,因为普通农产品的种植需要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和抗生素;即使吃肉,也只选择散养的禽畜,因为集约化养殖对动物不人道且离不开现代化工业;包装器物只用牛皮纸袋或竹木制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穿衣不但拒绝动物皮草,而且只穿棉制服装,拒绝化纤制品和人造革。
  由于“替代型”的生活方式成本高昂,实际上只有较富裕的人群才能负担得起。
  环保生活都环保吗
  “减少型”的环保方式,不但易执行,在效能上也获得一致公认,因为我们的消费行为会造成环境污染或环境压力,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会直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相比之下,“替代型”的生活方式,通常并不会降低生活品质。
  而且,“替代型”生活方式虽然直接减少了对现代工业的依赖——直观上它毫无疑问是现代污染的源头,但由于效率和间接原因,“替代型”生活方式并不一定符合我们的初衷。
  最典型的是有机农业。从减少化工产品的污染看,有机农业无疑对环境有利。但由于其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产出等量的产品要比普通农业耗费更多的耕地、淡水、能源、人工、物流、仓储成本,间接造成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有机生菜不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必须由人工拔草除虫,制约了农田的种植密度,消耗了更多耕地、淡水和能源,但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表明有机产品更安全、更有营养。
  种植有机西红柿要比种植普通西红柿消耗多10倍的土地和近一倍的能源,这意味着更多的碳排放。由于有机农业大多要等果实彻底成熟才能采摘,比一般农产品更难保鲜,所以不得不采用冷藏甚至航空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运输方式——一次洲际空运的尾气碳排放量相当于普通货运汽车一年的尾气碳排放量。
  散养禽畜也是如此。以有机肉鸡为例,鸡雏出生两天后就不再使用抗生素,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它们比普通肉鸡的生长周期更长,能源消耗增加了25%,污染物排放也增加近一倍。再如有机牛奶,与普通生产方式相比,需要增加80%的土地,碳排放增加16%,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也增加了一倍。
  避免使用化工产品,并非意味着真的摆脱了对化工业的依赖。如用棉花代替化学纤维和人造革。由于棉花是很易招惹病虫害的作物,全球1/4的杀虫剂都洒在棉田。除了农药污染,每公斤棉花需要耗费7吨到29吨淡水,又因为纯棉衣物更易脏、更易皱,使用时会耗费更多的洗涤用品和电能。
  纸制品替代塑料制品与之相似。塑料制品是石油化工业的重要产品,生产过程会耗费大量水电,并造成大气和水资源污染,但造纸厂和制革厂并不会更无辜。造纸需要大量的漂白剂、增白剂、荧光剂等,污水中含有氨态氮、磷化物和硫酸盐,还富含多种有机卤化物;后者在加工中需要使用甲醛、煤焦油、氰化物和多种染料,还常常使用铬盐等重金属鞣制剂,产生的污水同样毒害一方。
  如果离开了工业文明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物种灭绝和环境变化足以在地质年代上构成一个全新的“人类纪”。
  虽然工业给我们留下直观而强烈的丑陋印象——占据空间、焚烧燃料、污染排放,但工业其实一直都在保护环境,如果没有工业,自然环境会面临更加巨大的威胁。
  今天环境污染真正的源头是日益膨胀的人口:为养活70多亿人,地球陆地面积的39%(5000万平方公里)被辟为农业生产用地。如果没有农药、化肥、抗生素,即使将所有气候适宜的森林、湖泊、草原都改为农地,也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现代工业大幅提高了单位时空内的物质产出,用更少的自然资源供养了更多的人。凡是能够普及化肥、农药、除草剂和现代化灌溉的地方,人类都不会遭遇饥荒,如此巨大的全球人口只占用了地球上的少数土地。
  合成氨工业通常被认为是化肥制造的起点,这直接导致了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爆炸——化肥虽然对环境污染很大,但它的存亡直接决定了几十亿人口是否还能继续活着。
  


  而不能普及化肥和农药的地区,单位土地的收成相当微薄,为满足粮食需求就不得不砍伐森林、堰塞湿地,大面积的焚烧除虫和施肥,这些举措造成的污染远大于提高其产量所导致的工业污染。
  东南亚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雨林,也不幸地聚集了大量的贫困人口——1997年,印度尼西亚农民焚烧雨林,恰逢当年雨季推迟,酿成重大火灾,烟霾绵延300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近半个印度洋。
  现代工业的另一贡献是:合金、陶瓷、塑料、橡胶、燃料、染料、香料……种种替代天然材料的工业材料,大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农业占地和更换养护的需求,这些都间接保护了环境,抵销了相当一部分污染代价,并能让如此众多的人口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另外,现代工业和城市的集约化也大幅减少了人类对土地的占用。城市容纳了30亿人口,但城市和工业用地只占据了大约350万平方公里,不足全球陆地的3%。
  现代工业带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品质,降低了环保压力。因为其高效,工业国家无论是农业还是畜牧业,都已被纳入工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体系。但这些好处未必能让人直接感受到。
  美国拥有全世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食品加工业,美国人餐桌上的有些食物可能来自遥远地区。一些选择“替代型”环保生活方式的人发起了在家门口寻找替代物的“100英里饮食”运动,但替代食品并非价廉物美,响应者很快发现生活质量因此严重下降,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现代工业和城市化与环境的关系,有时会违背我们的直觉,譬如发达国家,往往会有更大面积的林地,环境更优美。以人口密度极高的日本为例,日本在战国末期,本州岛的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成为发达国家后,虽然人口更多,森林面积却大幅增加。
  中国也是这样的,过去3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虽然人口大幅增加,人均资源消费水平提升更是以10倍计,但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却大幅提升,由于林地面积的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增加了。
  最环保的方式是科技
  


  其实,现代工业与环境保护并非势同水火,而是相辅相成,技术更先进的现代工业不但能保护环境,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加舒适的生活。
  所以,减少环境破坏,只能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及采用更清洁的能源,而不是减少甚至消灭工业本身。
  任何践行环保主义的主张都是值得肯定的,只要其主张的结果确实能减少环境污染和环保压力。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环保压力是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的最直接因素。
  作为个人生活方式,“减少型”的环保观确实对环保有利。只是,“减少型”环保观对改善环保的程度非常有限,毕竟适应了物质丰裕和便利生活方式后,大多数人很难不断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即使一个人持身甚严,经常使用自行车或公交工具,但异地旅行时,就无法避免乘坐高碳排放的飞机。常识告诉我们,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意识较强的人,往往是受过高等教育和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的活动范围也更大。
  践行“减少型”环保生活方式的人,虽然会在生活品质上做出局部减损与妥协,但并非意味着他们不追求生活品质,相反,他们可能是更灵敏的一群人,他们会本能地留意一切符合其生活哲学的技术进步,环保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品质的体验,清心寡欲更像是生活哲学和美学。
  (杨 靖摘自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
其他文献
你和8个同伴一起来到古神殿,大家深入到建筑中心。结果有两人不慎触动了祭坛机关,被喷了一脸毒气,同时,古庙的墙体开始晃动,来路被堵死。你们连忙沿神殿的隧道向外逃去,却遇到4条岔路。  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外界,却不知道是哪条。墙体坍塌在即,你们仅剩1个小时逃命,已知跑完每条通道的时间是20分钟。所以,你可以将大家分为4组(包括自己),去探明道路,再回到此岔路口集合,往返共需要40分钟。然后大家可以利用
期刊
孟子一向不支持血气之勇,他认为那种稍有冒犯就拔剑相向的做法,是最低层次的血气之勇。孟子认为,勇敢与否,要与义理相配,与修养相结合。他曾经引用曾子的话说,自我反省之后,如果觉得自己没有道理,那么哪怕对方是个穿粗布衣服的普通百姓,也不去威吓他。但如果自我反省后,觉得道理和正义在自己这一方,那么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潘光贤摘自《广州日报》2016年9月7日,连培伟图)
期刊
“小心,亲爱的,枪是上了膛的。”他边说边回到卧室。  她倚着床头。“为你妻子准备的?”  “不,那太危险。我得雇个专业的。”  “你看我怎么样?”  他假笑道:“不错。但谁会傻到去找一个女杀手?”  她舔湿了嘴唇,眼睛顺着枪管瞄过去。  “你妻子!”  (奇 点摘)
期刊
通过视觉错位的方式拍摄照片现已成为潮流,而法国摄影师和内·马尔泰特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沉溺于记录这种“巧合”。与当时法国所盛行的记录社会运动的拍摄主题相比,和内·马尔泰特的摄影风格并未获得主流媒体的赏识,也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他十分擅长观察与抓拍,他的摄影作品充满了法式的幽默,部分作品还蕴含着具有讽刺意味的哲学道理。
期刊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  一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在网上大热时,一篇题为《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的文章引爆网络。文章以各省人口流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大都市就像抽水机,不停地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会出现如日本一样的情景: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像东京和大阪
期刊
跟你谈心,我把时光全忘了;  忘了季节,和季节的变化  也想不起了;清晨的气息最甜——  多甜啊,一会儿,增添了早上的鸟儿  第一声啭鸣;东方,太阳升起,  给美好的河山染一层金光,又染红了  露珠闪闪的花草、树木和果实,  那光景多可爱;柔柔的阵雨下过后,  肥沃的大地发出泥土香;多美啊——  那黄昏,温存,让人感恩,降临了;  于是黑夜静悄悄地来了,夜鸟来了,  一轮明月升起了,带着她的侍从—
期刊
做人有一种境界,这在庄子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作诗有两种境界,这在宋人词话里也可以看到。做学问有三种境界,这是王国维的说法。喝酒有四种境界,这是我的想法。在我看来,喝酒不比做人、作诗、做学问容易。喝酒的境界像是做梦,可遇不可求。  喝酒的境界,可分为一年、十年、百年、千年。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  这是喝酒的第一境界,看似洒脱,实则无奈。其中是有不少伤心事的,别的且不说,时光催人老,
期刊
有一次我去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一个活动,找不到地方,在校园里拦下两个女孩子问路。“同学,请问这幢楼在哪里?”我拿着写了地址的纸片问她们。  两人看了地址也摇头不知,但她们马上有了主意:“你可以用GPS查一下呀。”  “可是我没有GPS。”  “手机上的地图就行。”  “可是我的手机不能上网。”  “没关系,我们校园里有免费Wi-Fi。”  “可是我的手机即使有Wi-Fi也不能上网,它根本就不能上网。”
期刊
她叫Julianna Snow,今年5岁。  Julianna的爸爸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她妈妈是一名神经学专家。  5年前,Julianna来到这个世界,带给父母无尽的喜悦。  然而,Julianna到9个月时还无法坐稳,1岁多时还无法站立。  这让身为神经学专家的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各种检查之后,一个噩耗向他们袭来——女儿患上了腓骨肌萎缩症,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Julianna的四肢渐
期刊
作家蔡珠儿在散文《香蕉之死》中说了一则触动人心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希腊朋友瓦西勒斯告诉她的。  以前在希腊,香蕉是异国风味的昂贵水果,只有克里特岛产一点,大部分香蕉都要从很远的非洲运来,等辗转运抵他所住的小城,蕉皮早已乌黑瘀伤,价格却毫不疲软。有一天,他父亲发薪水,买了一串香蕉回来。香蕉很快就被分得只剩下最后一根,他和妹妹追着抢,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他扯着妹妹的头发喊“小偷”,妹妹也狠狠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