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其本身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影响重大,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校图书馆参与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053-02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探讨和认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建设好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校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并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理念和精神,它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独特的团体意识或精神氛围,是一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我们所说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办学理念为引导,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今天是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子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学习环境当中。因此,以新的视角来探讨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对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新思考。
二、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首先,图书馆往往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其合理的建筑布局、优美的绿化和优雅的室内环境,不仅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底蕴,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图书馆作为校园文献情报信息中心,它既是向校园精神文化系统输入信息的窗口,又是高校师生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地,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深刻的精神影响力。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服务方式以及这些综合因素所树立的图书馆形象,本身产生以身示范、服务育人的教育效果。
图书馆不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还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基地,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有同学这样称赞图书馆:“它是我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窗口;是我读书、立志、修身、成长的第二课堂;是我一生都离不开的最无私、最渊博的老师。”
三、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价值导向作用
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思潮都会在校园中留下痕迹,产生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受到多元化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变化甚至价值迷失。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图书馆正是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文献向读者宣传、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人顽强拼搏。由于图书馆及其工作所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主导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教育延伸和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那么图书馆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由于我们的课程设置不可能涵盖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就促使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第二课堂的全面展开,尤其是图书馆加以补充。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现代化的信息设施、特别是信息网络形成的资源共享能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有利于他们实现知识积累和良好素质的形成。
知识经济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图书馆为学生敞开了求知的大门,是大学生实现知识更新,提高素质的最佳场所。他们可以在这里利用各类文献资料、信息资源,开发潜在智能,锻炼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满足自己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使自己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精神陶冶作用
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方式就是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中。查询、阅读健康的文献资料,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起着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娱乐身心和规范行为品德的作用。图书馆员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必将赢得学生读者的理解和尊重,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信息素质教育作用
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源中心,它在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高校图书馆应使学生懂得,身处信息时代,我们急需培养自己的图书馆意识,自己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娴熟的信息获取技能。特别是处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时代,知识信息浩如烟海,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换方式由过去的人际互动模式,逐步变为以人机互动为主的模式。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网络信息等各类新型检索知识的引导、查找和利用能力,以使他们在未来学习、工作中不断吸取、更新知识信息,以完善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文化素养适应新时代要求。
四、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加强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食堂”,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第三空间”。(除教室、实验室以外)学习不仅需要资料,还需要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良好场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一种勃勃生机,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作用和自学能力。”
1、加强馆舍馆容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应加强对馆内的书刊架位、阅览桌椅、电脑设备、花草绿叶等景观布置,书刊文献的布局和管理等,努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学习场所。起到陶冶情操、激励上进的作用,让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自然地激发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道德风尚。其次,图书馆还应重视内部氛围营造,特别是馆内的布局、墙面的宣传字画、名人名言、宣传栏等,读者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时代气息和文化氛围,一种对知识神往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并使心灵得到净化。这样,既能达到读书学习的目的,又能起到陶冶情操、激励上进的作用。
2、加大图书宣传力度。让校园始终弥漫着幽幽书香,让读书的气氛久盛不衰,我们要在读书宣传上加大力度,大做文章,如通过阅报栏、图书馆宣传栏等开展新书推荐、阅读排行榜、每日阅报以及配合时代开展优秀人物展示、宣传等,进行学习感想大汇集,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
3、加强馆风建设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馆风建设,关键是图书馆员要树立“四心”,即热心、耐心、爱心、细心,有了这“四心”图书馆员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己任,才能乐观向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热情、友好的对待来馆的读者。如果图书馆没有美好、和谐的人文氛围读者就会望图书馆而却步。相反图书馆馆员端庄稳重的姿势、文雅谦逊的语言、优美脱俗的气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等,使学生一踏进图书馆,就能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所以一个图书馆好的馆风,对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和繁荣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
努力营造虚拟和实体馆藏相结合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良好的书源是师生获取精神食粮的基础,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图书馆与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努力提高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提供文献保证,营造大学生成才的精神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知识的获得,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一所好的大学图书馆不仅应该注重所藏文献的学科知识涵盖面,而且应该注意文献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作用。现今国内外的出版物异常丰富,其内容也难免鱼龙混杂,因此,需要我们的图书馆员的精心挑选,为大学生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当然图书馆人的知识和眼界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校师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中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流,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三)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之舞台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在大学生中树立“读书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的思想,弘扬读书明理、求知成才的新风尚。为了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图书馆可配合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开展有奖征文活动,举行优秀读书心得、读书笔记展,邀请学校专家教授进行评奖,并择优推荐到校刊、馆刊及其它刊物上发表。
2、举行读书知识有奖大赛。可根据图书馆推荐书目为主要范围印发竞赛题,对成绩优秀者进行奖励。
3、开展网上读书论坛。图书馆可利用本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如设置:“读后感悟”、“品评辩论”、“激扬文字”、“奇思妙想”等栏目。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与同学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可以与好友共享读书喜悦,也可以与教师探讨不解之疑。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向校园文化输入信息流的重要窗口,又是高校师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创新成果、丰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的场地,应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永文.试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B].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
[2]王振龙,宁美美.浅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A].经济研究导刊,2009,(28).
[3]周波兰.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A].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4]丁巧艳,丁兴旺.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A].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053-02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探讨和认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建设好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校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并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理念和精神,它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独特的团体意识或精神氛围,是一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我们所说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办学理念为引导,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今天是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子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学习环境当中。因此,以新的视角来探讨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对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新思考。
二、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首先,图书馆往往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其合理的建筑布局、优美的绿化和优雅的室内环境,不仅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底蕴,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图书馆作为校园文献情报信息中心,它既是向校园精神文化系统输入信息的窗口,又是高校师生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地,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深刻的精神影响力。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服务方式以及这些综合因素所树立的图书馆形象,本身产生以身示范、服务育人的教育效果。
图书馆不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还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基地,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有同学这样称赞图书馆:“它是我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窗口;是我读书、立志、修身、成长的第二课堂;是我一生都离不开的最无私、最渊博的老师。”
三、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价值导向作用
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思潮都会在校园中留下痕迹,产生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受到多元化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变化甚至价值迷失。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图书馆正是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文献向读者宣传、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人顽强拼搏。由于图书馆及其工作所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主导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教育延伸和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那么图书馆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由于我们的课程设置不可能涵盖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就促使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第二课堂的全面展开,尤其是图书馆加以补充。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现代化的信息设施、特别是信息网络形成的资源共享能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有利于他们实现知识积累和良好素质的形成。
知识经济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图书馆为学生敞开了求知的大门,是大学生实现知识更新,提高素质的最佳场所。他们可以在这里利用各类文献资料、信息资源,开发潜在智能,锻炼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满足自己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使自己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精神陶冶作用
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方式就是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中。查询、阅读健康的文献资料,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起着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娱乐身心和规范行为品德的作用。图书馆员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必将赢得学生读者的理解和尊重,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信息素质教育作用
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源中心,它在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高校图书馆应使学生懂得,身处信息时代,我们急需培养自己的图书馆意识,自己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娴熟的信息获取技能。特别是处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时代,知识信息浩如烟海,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换方式由过去的人际互动模式,逐步变为以人机互动为主的模式。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网络信息等各类新型检索知识的引导、查找和利用能力,以使他们在未来学习、工作中不断吸取、更新知识信息,以完善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文化素养适应新时代要求。
四、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加强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食堂”,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第三空间”。(除教室、实验室以外)学习不仅需要资料,还需要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良好场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一种勃勃生机,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作用和自学能力。”
1、加强馆舍馆容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应加强对馆内的书刊架位、阅览桌椅、电脑设备、花草绿叶等景观布置,书刊文献的布局和管理等,努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学习场所。起到陶冶情操、激励上进的作用,让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自然地激发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道德风尚。其次,图书馆还应重视内部氛围营造,特别是馆内的布局、墙面的宣传字画、名人名言、宣传栏等,读者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时代气息和文化氛围,一种对知识神往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并使心灵得到净化。这样,既能达到读书学习的目的,又能起到陶冶情操、激励上进的作用。
2、加大图书宣传力度。让校园始终弥漫着幽幽书香,让读书的气氛久盛不衰,我们要在读书宣传上加大力度,大做文章,如通过阅报栏、图书馆宣传栏等开展新书推荐、阅读排行榜、每日阅报以及配合时代开展优秀人物展示、宣传等,进行学习感想大汇集,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
3、加强馆风建设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馆风建设,关键是图书馆员要树立“四心”,即热心、耐心、爱心、细心,有了这“四心”图书馆员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己任,才能乐观向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热情、友好的对待来馆的读者。如果图书馆没有美好、和谐的人文氛围读者就会望图书馆而却步。相反图书馆馆员端庄稳重的姿势、文雅谦逊的语言、优美脱俗的气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等,使学生一踏进图书馆,就能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所以一个图书馆好的馆风,对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和繁荣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
努力营造虚拟和实体馆藏相结合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良好的书源是师生获取精神食粮的基础,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图书馆与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努力提高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提供文献保证,营造大学生成才的精神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知识的获得,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一所好的大学图书馆不仅应该注重所藏文献的学科知识涵盖面,而且应该注意文献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作用。现今国内外的出版物异常丰富,其内容也难免鱼龙混杂,因此,需要我们的图书馆员的精心挑选,为大学生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当然图书馆人的知识和眼界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校师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中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流,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三)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之舞台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在大学生中树立“读书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的思想,弘扬读书明理、求知成才的新风尚。为了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图书馆可配合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开展有奖征文活动,举行优秀读书心得、读书笔记展,邀请学校专家教授进行评奖,并择优推荐到校刊、馆刊及其它刊物上发表。
2、举行读书知识有奖大赛。可根据图书馆推荐书目为主要范围印发竞赛题,对成绩优秀者进行奖励。
3、开展网上读书论坛。图书馆可利用本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如设置:“读后感悟”、“品评辩论”、“激扬文字”、“奇思妙想”等栏目。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与同学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可以与好友共享读书喜悦,也可以与教师探讨不解之疑。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向校园文化输入信息流的重要窗口,又是高校师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创新成果、丰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的场地,应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永文.试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B].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
[2]王振龙,宁美美.浅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A].经济研究导刊,2009,(28).
[3]周波兰.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A].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4]丁巧艳,丁兴旺.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A].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