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问题也逐渐加剧,水资源缺乏、污水排放、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严重下降等问题的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态环境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这也成为人们不可逃避的问题。因此,我国需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根据水资源现状,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护生命之源,给自身以及子孙后代建立一个“节水型”社会,保障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大战。
关键词: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184-02
水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命的可靠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水资源方面开展了“兴利”“除害”等方面的工作,收获巨大的成果,仅靠全球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1]。但是我国在水资源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如水污染、洪涝、过度使用地下水等的问题,而水资源的缺乏不仅会给整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环境上、经济上、生活上的影响,还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报告如下:
1 水资源状况
1.1 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据统计我国污水排放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640亿t,且每年都在呈快速上升趋势,而这些污水中大多都被排放到了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七大水系中了,直接影响了江河湖泊水质;在我国达七百条的河流中,仅有3/10的河水的水质量评价良好,其中接近一半的河流的评价为污染严重河流,且在评论中有9/10以上的城市水资源污染严重;此外,64%左右的城市地下水遭受集中污染,33%左右的城市地下水为轻度污染[2]。
1.2 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其被列入全球水资源缺乏国家名单之中。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六百多座城市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再加上当地大力发展产业以此推动经济,过度的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极速较少;地表水污染严重,从而致使可用水源减少,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1.3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其用水量较多,但重复利用率较低,再加上使用水资源成本较高,这不仅影响工业的效益,还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我而国城市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只有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却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致使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以色列作为发达国家,是最早使用再生水进行农作物灌溉的国家之一,其工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能达到惊人的发展状况,不仅是因为该国大力发展高科技,还因其制定并推行污水重复循环使用政策,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證。以色列的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了75%,在全世界居首。目前,以色列全国1/3的农业灌溉均用再生水。
1.4 节水意识不强以及管理不到位
长久以来,我国水资源就十分匮乏,尤其是淡水资源,而节约用水关乎着每个人生活,但是在我国,有关部门对水资源短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欠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使用水资源以及监督水资源的使用工作不到位;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农业当中均缺乏对水资源的严格管理,且水价偏低,加上人们没有形成主人翁意识,节约用水的观念也较薄弱,浪费现象严重;在生活用水方面,国际平均水平为每天80L,而我国每天用水为150~200L;在农业灌溉方面,灌溉定额通常为每亩400~500m3,而我国是每亩800~1200m3[3],无论是在平均用水还是在灌溉上的用水量远远超过国际水平,说明我国人民的节水意识不强且管理控制也不到位。
1.5 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均匀,大陆地区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且冬季雨雪较少;3~7月降水量多集中在长江以南,6~9月份雨水多集中在长江以北,虽然有利于农业灌溉,但是同时依然伴随着旱灾和洪灾,旱灾多发生在西部,洪灾多发生在南方。而在南方,因为雨水较多,需要设置大量的防洪措施,但多数防洪的设施未达到审核标准,有些只能抵挡20年一遇的洪水,因此容易引起洪灾;在北方,因其蓄水抗旱措施不完善,80%的降水量未得到有效利用而大量流入大海。
2 水资源安全问题
2.1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
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水资源储量差异较大,从而影响着南北方经济的均衡发展,北方因其地下资源较丰富,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但因为缺水而严重影响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方因气候原因,适合种植农作物,以发展轻工业为主,但是由于南方多雨水,且防洪防涝的设施不完善,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严重影响着经济南方经济的发展。
2.2 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我国水资源污染现象较严重,一方面不仅影响着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对我国农业、经济建设以及环境也造成极大的威胁,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污染程度已经达到极严重的状况。其污水不断被排入海水、河水中,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环境,尤其是平原地区。
3 安全措施
3.1 增加水资源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用水观念
针对我国在水资源管理现状来说,不仅需要靠有关部门来到达管理目标,还需要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共同实现目标。因此,相关部门要科学有效治理水资源的同时,还需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节约用水,转变不好的用水观念,认识到水资源安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2 完善污水处理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利用是城市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城市排水系统是促进城市健康循环用水的保障,是恢复水环境的生命线工程。因此就想需要相关部门对城市各新老城区的污水管道进行梳理,实施“市区污水支管直接到户”的工程,即实现污水入管、雨水入河的分流,“眉毛”“胡子”分开抓的排污分类管理[4],达到完善污水处理效果,减少污水乱排放现象。
3.3 建立“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
无论面临什么问题,我国应该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将节约水资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节约用水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达到缓解水源不足的问题,还可减少污水排放量,进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将节约用水要与定额用水相互结合,一方面,需要改进用水工艺和用水技术,合理分配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巨大的作用,加强用水安全;另一方面,节约用水要注意控制成本,节水成本要低于新水源供应能力的成本。
3.4 调整产业结构,保护水质安全
我国经济增加极快,但是依然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则会导致水资源系统的破坏,从而增加水危机。因此,就需要优产业结构,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缓解直至消除我国的水资源危机。我国的农业和工业在我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同时这两个产业在用水上面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在工业发展上,要适当降低高耗水企业的比重,在农业上,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干旱地区可积极发展旱作,降水量多的地方发展灌溉业等,没必要对所有的农作物都进行大面积灌溉。
3.5 增强科技支撑力度,提高水资源安全级别
相关部门应该正确的、积极的引导科技力量对水资源危及的支撑力度,社会各单位、企业以及科研部门应大力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使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污水排放量明显减少;增加城市用水的重复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加强水资源的自我修复技术和净化能力,在水资源安全上合理使用科技,提高水资源的安全性。
4 总 结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动力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其产生的问题也将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资源难题之一,而这个难题将给全球人类的生活以及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极大威胁[5]。中国幅员辽阔,拥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因其人口较多,人均睡资源占比极小。中国在改革过程中遗留了诸多问题,再加上如今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工业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污水排放已经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这也影响着我国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面对我国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节水意识不强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和以此带来的诸多经济、生活等问题时,就需要从整个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角度出发,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提升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设“节水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杨 博,南 昊.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安全对策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01):9~12.
[2]杨 杨.关于水资源概念的认识与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1):43~44.
[3]王海林.地下水資源污染现状与防控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298~299.
[4]田 英,赵钟楠,黄火键,张 越,袁 勇,罗 鹏.中国水资源风险状况与防控策略研究[J].中国水利,2018(05):7~9+31.
[5]李文竹.风险认知视域下中国公众水资源认知状况与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水利,2016(11):25~29.
收稿日期:2018-9-22
作者简介:杨海梅(1986-),女,汉族,云南勐海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
关键词: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184-02
水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命的可靠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水资源方面开展了“兴利”“除害”等方面的工作,收获巨大的成果,仅靠全球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1]。但是我国在水资源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如水污染、洪涝、过度使用地下水等的问题,而水资源的缺乏不仅会给整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环境上、经济上、生活上的影响,还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报告如下:
1 水资源状况
1.1 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据统计我国污水排放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640亿t,且每年都在呈快速上升趋势,而这些污水中大多都被排放到了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七大水系中了,直接影响了江河湖泊水质;在我国达七百条的河流中,仅有3/10的河水的水质量评价良好,其中接近一半的河流的评价为污染严重河流,且在评论中有9/10以上的城市水资源污染严重;此外,64%左右的城市地下水遭受集中污染,33%左右的城市地下水为轻度污染[2]。
1.2 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其被列入全球水资源缺乏国家名单之中。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六百多座城市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再加上当地大力发展产业以此推动经济,过度的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极速较少;地表水污染严重,从而致使可用水源减少,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1.3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其用水量较多,但重复利用率较低,再加上使用水资源成本较高,这不仅影响工业的效益,还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我而国城市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只有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却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致使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以色列作为发达国家,是最早使用再生水进行农作物灌溉的国家之一,其工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能达到惊人的发展状况,不仅是因为该国大力发展高科技,还因其制定并推行污水重复循环使用政策,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證。以色列的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了75%,在全世界居首。目前,以色列全国1/3的农业灌溉均用再生水。
1.4 节水意识不强以及管理不到位
长久以来,我国水资源就十分匮乏,尤其是淡水资源,而节约用水关乎着每个人生活,但是在我国,有关部门对水资源短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欠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使用水资源以及监督水资源的使用工作不到位;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农业当中均缺乏对水资源的严格管理,且水价偏低,加上人们没有形成主人翁意识,节约用水的观念也较薄弱,浪费现象严重;在生活用水方面,国际平均水平为每天80L,而我国每天用水为150~200L;在农业灌溉方面,灌溉定额通常为每亩400~500m3,而我国是每亩800~1200m3[3],无论是在平均用水还是在灌溉上的用水量远远超过国际水平,说明我国人民的节水意识不强且管理控制也不到位。
1.5 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均匀,大陆地区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且冬季雨雪较少;3~7月降水量多集中在长江以南,6~9月份雨水多集中在长江以北,虽然有利于农业灌溉,但是同时依然伴随着旱灾和洪灾,旱灾多发生在西部,洪灾多发生在南方。而在南方,因为雨水较多,需要设置大量的防洪措施,但多数防洪的设施未达到审核标准,有些只能抵挡20年一遇的洪水,因此容易引起洪灾;在北方,因其蓄水抗旱措施不完善,80%的降水量未得到有效利用而大量流入大海。
2 水资源安全问题
2.1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
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水资源储量差异较大,从而影响着南北方经济的均衡发展,北方因其地下资源较丰富,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但因为缺水而严重影响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方因气候原因,适合种植农作物,以发展轻工业为主,但是由于南方多雨水,且防洪防涝的设施不完善,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严重影响着经济南方经济的发展。
2.2 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我国水资源污染现象较严重,一方面不仅影响着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对我国农业、经济建设以及环境也造成极大的威胁,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污染程度已经达到极严重的状况。其污水不断被排入海水、河水中,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环境,尤其是平原地区。
3 安全措施
3.1 增加水资源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用水观念
针对我国在水资源管理现状来说,不仅需要靠有关部门来到达管理目标,还需要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共同实现目标。因此,相关部门要科学有效治理水资源的同时,还需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节约用水,转变不好的用水观念,认识到水资源安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2 完善污水处理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利用是城市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城市排水系统是促进城市健康循环用水的保障,是恢复水环境的生命线工程。因此就想需要相关部门对城市各新老城区的污水管道进行梳理,实施“市区污水支管直接到户”的工程,即实现污水入管、雨水入河的分流,“眉毛”“胡子”分开抓的排污分类管理[4],达到完善污水处理效果,减少污水乱排放现象。
3.3 建立“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
无论面临什么问题,我国应该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将节约水资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节约用水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达到缓解水源不足的问题,还可减少污水排放量,进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将节约用水要与定额用水相互结合,一方面,需要改进用水工艺和用水技术,合理分配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巨大的作用,加强用水安全;另一方面,节约用水要注意控制成本,节水成本要低于新水源供应能力的成本。
3.4 调整产业结构,保护水质安全
我国经济增加极快,但是依然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则会导致水资源系统的破坏,从而增加水危机。因此,就需要优产业结构,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缓解直至消除我国的水资源危机。我国的农业和工业在我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同时这两个产业在用水上面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在工业发展上,要适当降低高耗水企业的比重,在农业上,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干旱地区可积极发展旱作,降水量多的地方发展灌溉业等,没必要对所有的农作物都进行大面积灌溉。
3.5 增强科技支撑力度,提高水资源安全级别
相关部门应该正确的、积极的引导科技力量对水资源危及的支撑力度,社会各单位、企业以及科研部门应大力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使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污水排放量明显减少;增加城市用水的重复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加强水资源的自我修复技术和净化能力,在水资源安全上合理使用科技,提高水资源的安全性。
4 总 结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动力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其产生的问题也将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资源难题之一,而这个难题将给全球人类的生活以及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极大威胁[5]。中国幅员辽阔,拥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因其人口较多,人均睡资源占比极小。中国在改革过程中遗留了诸多问题,再加上如今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工业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污水排放已经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这也影响着我国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面对我国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节水意识不强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和以此带来的诸多经济、生活等问题时,就需要从整个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角度出发,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提升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设“节水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杨 博,南 昊.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安全对策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01):9~12.
[2]杨 杨.关于水资源概念的认识与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1):43~44.
[3]王海林.地下水資源污染现状与防控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298~299.
[4]田 英,赵钟楠,黄火键,张 越,袁 勇,罗 鹏.中国水资源风险状况与防控策略研究[J].中国水利,2018(05):7~9+31.
[5]李文竹.风险认知视域下中国公众水资源认知状况与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水利,2016(11):25~29.
收稿日期:2018-9-22
作者简介:杨海梅(1986-),女,汉族,云南勐海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