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之前,没有人敢预料网络原创文学可以冲击传统文学,而时至今日,网络原创铺天盖地,大有取代传统文学之势。网络原创是文坛一股崛起的新生势力,它的发展势头太快太猛,很多人陡然间觉得传统文学可能要被冲垮了,事实真是如此吗?网络原创PK传统文学,真的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看上去很美
曹丕曾说过:“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传统文学正是秉承了祖先遗脉,显得浑厚,有着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但从古到今,文人本身就是在一种夹缝中艰难地行走和生存,在当今物欲横流和各种文艺思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作家处于人居闹市,为名缰利索所缚,谁也无法真正做到情刀欲剑不能伤。潜心写作已是奢侈,完成一部作品后,又要接受现实眼光的评估,更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在创作和出版的过程中,作品随时都有可能被现实的狂风暴雨一卷而去,精神随时都有可能被“无情”两字击得粉碎,作家随时处于舆论攻击、成果付诸东流的考验中,也随时随地处于为房地产商写广告词、为有钱有势者树碑立传的诱惑中,这是决心、信心、意志、激情、耐力的马拉松,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人能承受这样的“折磨”了。所以,近二十年,传统文学陷入萎靡不振的境地。现在的文坛,无经典作品出现,无经典作家出现,震撼人心者越来越少,无病呻吟者越来越多。以至于有人哀叹:作家死了!
传统文学的衰落不等于文坛不热闹。文坛依然很热闹,网络写手们揭竿而起,风起云涌,杀入网络文学中,给原本低迷的文学带来了少有的喧嚣和浮躁,在媒体炒作的带动下文坛出现了空前的“繁华”,也掀起了传统文学和网络原创的“腥风血雨”。在e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网络原创,讲求精神自由、时尚前卫,网络拒绝沉默的深刻或者故作深刻的沉默,它是年轻的,需要喧哗、躁动、激情,所以网络文学的语言哗众取宠无可厚非,《第一次亲密接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轻舞飞扬起来。80年代后、美女作家们以及一些真文人假文人纷纷登场,各自有一片天空。国内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起来,文学青年的队伍日趋庞大。蔡智恒、安妮宝贝、九丹、慕容雪村、春树、木子美等等各色人物,各领风骚一两年。
尽管网络文学作品在数量上的膨胀速度让国人目瞪口呆,然其质量却实在让人无法恭维。许多作品流于庸俗,没有深度和广度,没有深厚的人文关怀;题材狭窄,无病呻吟甚至空穴来风,要么是用怪谲的语言表达对爱情的诅咒,要么是对爱情胡诌八扯。难怪有人说目前的中国文学是个“叫春”的时代。还有的网络文学作品一味的用花言巧语和“颓废”的文字玩弄小资的休闲格调。试想这种假借塑料花朵装扮贫乏的园地以显示自己繁荣的做法,除了作者的枉费心机恐怕换取的也只能是读者讽刺的微笑。当然摄人心魄,令人如沐春风的经典网络作品也几度出现,可惜只是绿叶点缀其间,犹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无法引领网络文学的主流。
谁革谁的命
就现实情况来看,“传统文学”早就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且还在延续和发展。而“网络文学”目前尚未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种类,用客观而不带偏见的公认标准来判断,它还不够“文学”。但是,这依然无法掩盖网络文学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原创有其优势。文学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网络创作更能体现人的本真状态。在屏幕前随心所欲、言所欲言,在网络上随意自由地发表,主体的创作心态显得更加自由、开放,无拘无束、绝对自我。有时候不需要谋篇布局一类的处心积虑,不需要太多的文采修饰,甚至不需要有那些文化的附加意义,只要能真诚的以手写心,独立成篇,并且让人还能读下去,就应该被视为合格的网络原创作品,而不用拘泥于体裁和字数多少。因为网络文学的特点使它与现实人生的关系相对松散,所以它的功利性要比传统文学少得多,但还是有的,比如不排除想在社区里成为知名写手的名利企图。
网络原创的传播更加自由。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文学作品的空间,网络完全能够畅通无阻地传送文本。也就是说,任何人可以自由上网写作,如果愿意发表的话,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看到。在文学领域,霸权的消除,自由的确立,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以传统文本为基础的版权观念已和网络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站在共享的高度主张“自由的文学”。
传统文学以其一贯的深度和广度、艺术的精细加工以及对生命、社会、人性的深刻把握超然于网络原创。现阶段的网络文学还比较幼稚,它们的最高主题并不具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大多是生命的本能冲动。然而正是这种本能的创作形式,能够满足人们交流、抒情、创造和表现的欲望,因而有愈来愈多的网民乐此不疲。有人预言,在作者和网站的努力下,开一个时代的先声,甚至产生网络中的鲁迅、郭沫若、巴金,也并非不可能。然而,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仍然没有看到。
本是同根生
其实,网络原创与传统文学本是同根生,网络原创其实是传统的文学创作在网络上的存在,其根源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载体的不同导致一些特征各异,那相煎又何太急?
其实,网络原创与传统文学已在慢慢靠近,互相融合。一些网络写手将网上的东西搬到网下,借助传统文学的力量出版。蔡智恒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有了《雨衣》,安妮宝贝也忍不住弄出几本书来。慕容雪村靠《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暴得大名,以后的几部小说干脆就直接在出版社出版。而随着网络的深入人心,更多的作家、更多有资质的写手融入了网络之中,在网络中形成了一个纯文学圈,虽然这个圈子不是很大,却有足够的力量让传统媒体惊讶——因为在这个纯文学圈中,许多作品已不是能用“网络文学”四个字概括之。
因此,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样能被传统文学媒介认可也就不是什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了,不存在谁向谁投降的问题。只要文学精神存在,网络存在,网络文学就会存在,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交流,网络写手与传统媒介作者的转变也会存在。但是,我们依然要客观地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原创与传统文学虽然同根生,但两者是不可替代的,就像两种水果,虽然都是水果,但是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安妮宝贝、水晶珠链、邢育森、宁财神、李寻欢、南琛、尚爱兰能“取代”王安忆、池莉、叶童、贾平凹、王朔、金庸吗?反之亦然。应该说,如果有一天网络管理体制健全的话,那么网络原创也许会在文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最起码会对平面媒体和传统文学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的网络原创很大程度是一种自由的心情文字和对生活的宣泄,这与作者的年龄、社会阅历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中国目前的网民主流还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所以目前的网络文学只是在传统文学回旋的浅水湾里拍溅起了几朵水花,还没有真正涉足于传统文学奔腾的波山浪谷之中。
在这个号称一“网”打尽,无“网”不胜的网络时代,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确实给传统文学带来巨大的冲击。素以“精神贵族”自居的文学家们,如果至今仍以不知电脑为何物而孤芳自赏,这是不是有些“自负”的悲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文学的悲哀。当然,写作方式的革命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笔和电脑也许还要共存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学的衰落其实是自己造成得。试想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那么多作家写不出一部放映现实的有震撼力的作品,又怎么能够吸引住读者?
停止彼此不屑、互相谩骂的“战争”,对文学的发展有好处。当下,网络文学并不能够终结传统文学,也不可能终结传统文学,谁都无法革谁的命。同根而生,各自枝繁叶茂,应当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