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高: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目前,我国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环境好不好,城市竞争力高不高,既要靠建设,更要靠管理,建设提供硬环境,管理增强软实力。管理工作跟不上,城市功能和形象都会大打折扣。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开始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阶段,城市管理工作也将迎来许多新任务,既要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公共秩序、运行环境的管理,还要为城市居民宜居宜业提供服务保障。
  这份意见的出台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大势,推动城市管理和执法理念转变,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市、县两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综合执法,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城市执法体制和城市管理凸显六大“痛点”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市工作的重心由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转为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公共秩序、运行环境的管理,为城市居民宜居宜业提供服务保障。但是,现有的城市执法体制和城市管理工作,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管理理念落后。一些地方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规律认识不足,城市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定位存在偏差,在城市管理“为了谁”、“依靠谁”问题上认识模糊。
  ——管理体制不顺。国家和省级层面缺乏专门的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对各市、县城市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督促和指导。一些地方城市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职责边界不清,城管执法机构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
  ——法律法规不健全。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执法主体资格不明确,执法程序不规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管执法工作依据涉及53部法律法规,有的长期没有修订,有的存在交叉重叠,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
  ——管理方式简单。一些地方习惯于运动式管理,热衷于突击性整治,缺乏有效的日常监督管理和评价考核机制。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效能有待提升。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联动配合难度大,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服务意识不强。一些地方过于依赖行政处罚手段,惠民便民服务不够,不能正确处理服务、管理、执法之间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欠账较多,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执法行为粗放。多数地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身份编制混乱,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全国执法制式服装、执法标志标识不统一,执法行为不规范,选择性执法、暴力执法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时有发生。
  七大任务力促“管”好城市
  意见从七个方面明确了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
  ——理顺管理体制。框定城市管理职责边界;明确部、省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推进市、县城市管理领域机构综合设置;推行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下移执法重心。
  ——强化队伍建设。优化执法力量配备,严格执法队伍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协管队伍管理,塑造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提高执法水平。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执法办案制度,改进执法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将城市管理执法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完善城市管理。提高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能力,规范城市公共空间秩序管理,优化城市交通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整合信息平台,构建智慧城市。
  ——创新治理方式。通过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推进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加大公众参与力度,提高全民城市文明意识,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完善保障机制。加强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加强财政保障,健全城市管理经费保障体制;加强城市管理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强化执法协作。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严肃工作纪律,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和综合考核制度,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推进信息公开,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改革中严格杜绝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和考核机制,将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各地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千差万别,推行改革工作切忌“一刀切”。在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给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权,坚持试点先行,分类分层、稳妥有序推进改革。探索满足城市良性运行需要的城市管理执法模式。
  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涉及职责划转、机构和人员编制整合、调整,以及大量人、财、物的调整、劃转,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必须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有关编制、人事、财经有关规定,杜绝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突击提拔干部等现象发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好人、财、物问题,做好工作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本文编辑 林凤鸣)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深入,建筑项目规模和数量都在增长,让房地产行业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查发现,我国近些年来的房地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让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如何有效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满足经济效益要求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所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对经营活动的科学安排,落实充足的保障资金,满足企业的长久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仅供参考。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管理中的成本价问题,研究具体以成本价的概念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指出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成本价问题的说明及现实情况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探讨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以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招标投标;成本价;解决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经过18年
期刊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实现节约工期、控制成本、简化管理,使项目在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在承包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均面临着较大的责任和风险。本文首先对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概念、运作程序进行简明介绍。接着采用风险结构分解法对EPC工程总承包企业风险进行了识别,进而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总承包企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成为新形势下的热点,国家逐步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土地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前提,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将供给侧改革与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结合,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阐述土地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土地供应制度的现状以及供给侧改革结构下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
期刊
【摘要】土地整理储备是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手段和方面,对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土地整理储备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开发周期长、资金密集和历史问题多等特点,再加上我国土地储备成本控制发展较晚,还不够成熟,土地储备成本往往居高不下,造成资金和时间上大量的浪费和损失,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鉴于此,首先对土地储备成本控制的发展做了介绍和说明,并指出土地储备成本
期刊
【摘要】城市化不断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对土地资源落实精细化管理成为新时期国家土地控制重要方向。要实现全面的土地资源精细化管理,就应保证土地信息采集和整理的有效性。传统地面勘测土地,其成本高、效率低,而采用无人机航测,获取遥感影像清晰,其勘测效率高、数据质量好,具有广阔应用发展前景。以下就对无人机航测在土地权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结合无人机未来的发展前景,期望无人机在土地权籍调查中发挥更大
期刊
【摘要】土地储备机构的工作重点和核心,就是为针对城市的开发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切实有效的土地资源规划方案。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生活保障,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改善我国人口较多带来的一系列土地资源矛盾问题,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本文将对当前土地收储工作的市场效应与宏观调控效果进行探索,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土地收储工作开
期刊
1月12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其已完成发行一笔金额为4亿美元并于2019年到期的7.8%私募票据。同时,恒大地产还在11日與瑞士信贷、招商证券(香港)及海通国际就发行金额为3亿美元于2019年到期的8%优先票据订立购买协议。  上述两笔票据发行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经扣除开支后)合计约为6.94亿美元,而恒大地产拟将有关款项用于集团的2016年1月19日到期的本金37亿元9.25%优先票据(以
期刊
今年甘肃省将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15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全面放开户籍限制,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差别,推行居住证制度。昨日记者从省建设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13个市州已经出台了具体落实配套政策,全面放开了试点县镇户籍限制。  据悉,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全省13个市州已经出台了具体落实配套政策,全面放开了试点县镇户籍限制。金昌市建立了戶口登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一元化管理制
期刊
【摘要】农村耕地流转与多形式经营模式,是现代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在耕地流转过程中多地陆续出现了非农化与非粮化风险,极大地威胁到了我国粮食安全。本文阐述了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风险定义及形成机理,非粮化和非农化对耕地的影响,并探讨了应对“非农化”、“非粮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非农化;非粮化;耕地面积;解决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