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出版的春夏之交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odm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大陆出版业而言,最稀缺的不是新书、好书,而是出版社。
  不同于境外多数国家和地区比较自由的出版登记制,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是审批制,即由国家决定是否设立出版社以及出版社的规模与数量。60多年来,全国具有图书出版资质的出版社不足600家,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于京沪两地,与此相较,分散于全国各省市的图书民营公司数量却是多达上万家。国家的严格控制,让出版社成为大陆出版业最为稀有的资源。
  近期这种情况似乎开始有所“缓解”,相关主管机构接连批准新设一家出版社、一家杂志社和新增一家副牌社。其中副牌社和杂志社均来自于久负盛名的三联书店。
  这家出版社于上个世纪30年代,由著名出版人邹韬奋等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三家机构合并而来,长期以来以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而享誉海内外。合并至今,除了《读书》杂志一直得以独立出版外,其余的“生活”、“新知”两大品牌早已淡出读者的视野。此次生活书店出版社和《新知》杂志的“重获新生”,让三联书店的三个核心品牌全部集齐,体现了中国出版业对文化传承与品牌延续的尊重和鼓励。据悉,新成立的生活书店将是一家综合性出版社,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论著,文学、艺术作品,大众文化读物,以及生活实用类读物为主。
  除此之外,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宣布获得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出版许可证”,这家公司是两家非京籍出版集团——安徽时代出版集团与吉林出版集团战略合作的产物,为前者独资在北京设立的跨地区出版发行公司,以出版哲学与社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教育、文学和少儿图书为主。此次获得正式出版资质后,其成为时代出版旗下第九家出版单位,这也符合国家近几年一直提倡和鼓励的,出版企业跨地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获批的两家出版单位的母公司均是国有单位,自身已经具有出版资质。而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在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鼓励民间资本开办小微新闻出版服务企业,以增加就业、方便群众、促进消费,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和文化创新活力,这一消息的公布,自然也让规模庞大的非国有出版业者,对于政府向民营资本开放出版资质的可能性开始浮想联翩。
  亚马逊“拯救”的意义大于“掘金”?
  新增出版社意在激活出版产业链的内容制作端,而早已在海外市场运作数年,而今风生水起的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最新版名为Paperwhite,触摸屏)正式登陆大陆市场,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向了最近略显疲态的大陆电子书市场。在经历了2010~2011年的电子书狂潮后,以2012年初起各家电子书阅读器硬件生产商发货量剧减及库存量暴增为导火索,产业内的旗帜性企业汉王公司股价一落千丈为标志,大陆的电子书产业似乎一夜间进入了冰冻期。一时间,电子书成为各家出版单位近而畏惧、退而惋惜的“鸡肋”业务。在如此险象环生的产业疲惫期,亚马逊选择在大陆推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看似步步惊心,实则有惊无险。
  早在数月前,该电子阅读器尚未上市,亚马逊就先将同名阅读软件抛出来,试水大陆电子书市场。虽然因转借第三方拍照而饱受质疑,但数月下来,该阅读软件已逐渐站稳了脚跟,仅以平台中的电子书数量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亚马逊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同类电子书网站,其电子书内容急速增长,个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出版单位和走红市场的畅销图书。在此次实体阅读器登陆之时,著名作家余华新作《第七天》和武侠大师古龙《古龙文集》等重量级新书均陆续登入该平台,其中前者更是先于纸质版图书向读者发售,更加激发了读者对Kindle电子书的浓厚兴趣。
  不同于大陆同业者急功近利的快模式,亚马逊中国依托美国总部深耕该市场多年的丰富经验,以稳模式颇得大陆出版单位的青睐与赞许。数月前,某家大型网上书店为推广旗下的电子书平台,吸引读者的关注,未经出版单位授权,单方面将部分图书(包括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小说)以零定价进行销售,对于读者来说,自然是乐于捡个便宜,对于出版单位,无疑晴天霹雳。在大陆这样一个版权意识尚待提高,数字付费阅读习惯尚未形成的电子书雏形市场,这样的恶意竞争行为无疑于自杀。而亚马逊的国际化背景,成熟的阅读解决方案,完善的运营操作模式,健全的定价分成体系,使其对于版权格外尊重,也十分注重建立行业规范,所以大多数出版单位对于Kindle入华,均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在Kindle阅读器登陆之时,汉王、当当等电子书经营者也陆续推出了其新一代电子书阅读器,不论是意外巧合,还是故意为之,Kindle重新燃起了大陆出版业者开拓电子书市场的信心,已是毋庸置疑了。也许长久来看,对于中国电子书市场,不是我们成就了来此“掘金”的亚马逊,反而是“健全”的亚马逊“拯救”了我们。
  易中天的“量身定做”和余华的“引而不发”
  在如今庞大的中国经济体系中,出版业无疑是位“小朋友”,其经济体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纸质出版的加速衰退、电子出版的尚未健全,更是让出版产业沦为不少人口中的“夕阳产业”,以致出版从业者们只能谨小慎微地经营着。上半年以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合并后,以此为契机,提出跨产业结合,做大做强出版,出版业者们也开始不甘心于“小打小闹”,努力尝试借鉴大手笔运作和使用先进的行销模式。
  易中天与路金波,无论单独拿出谁来,绝对都是畅销书的保障,一个在《百家讲坛》谈三国论诸子,讲红了自己;一个为王朔、韩寒、安妮宝贝、张悦然等畅销作家精心包装打造,时而来点八卦花边,炒红了自己。这两个人合作,绝对是“火星撞地球”,而他们这次要共同做的书,则更是大手笔中的大手笔——《易中天中华史》。
  按路金波自己的预期来说,“合计36册的《易中天中华史》累计实现销售100万套,按平均定价35元计算,码洋12.96亿。”在出版业中绝对是石破惊天之举,所以他也不乏幽默地在微博上与读者互动道,“请尽情嘲笑我的梦想吧。”当然,玩笑归玩笑,路金波为此还是颇下了些血本,他为年近70高龄的易中天精心打造了一支专业制作团队,这里以他为居中调停,包含有专业的编辑人员、校对人员和排版设计人员,更是创新性地引入“学术顾问”这一概念,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作者易中天一人来运转。这样一套包含36册图书,从上古写到近现代的恢弘之作,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一部具有全球视角的文明史著作,更是在出版业界开创了图书创作与制作的新纪元。对于图书的销售,他们也是相对有信心,不同于市面上同类著作大部头的呆板沉重形象,该丛书单本不足10万字,语言深入浅出,以“每个分册在京沪高铁单程五个小时内可以读完”为目标,专门为具有消费潜力和阅读习惯的都市白领而量身打造。
  余华回归了,自写完上作《兄弟》时隔七年之后,终于再次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名字恰巧叫做《第七天》。上帝造人用了七天,余华用七年完成了《第七天》。
  在去年莫言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整个中国文坛一直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中,仿佛从此就已“赶英超美”,成为世界文坛的重要一极。事实上,等到时间流逝,距获奖尚不足一年,这股热潮已悄然间在读者的阅读板块中渐渐褪去。对于中国文坛而言,对于文学读者来说,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远不足以解决“文学式微”的困扰,唯有一本本踏踏实实的文学作品的经年累积,才可以成就中国于世界文坛的地位,才能唤醒读者们对于纯文学的兴趣。对于该书的出版方新经典文化,为了迎接余华作品的强势回归,他们也是比较时髦地用起来电子产品中常用的“饥饿营销”,自该书即将出版的消息“意外”曝光之后,出版方对于该书的题材、内容、情节等几乎所有讯息一概避而不谈,随后也仅仅披露了小说的开头,不过区区98个字。该书的电子书版权也是几经波澜,从图书出版消息公布后,多家实力雄厚的数字出版商都跃跃欲试,出版方也收到了多达二十多家机构的报价,经过数轮筛选和考察,最终花落亚马逊中国,并打破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电子版权从未预付的惯例,与亚马逊Kindle电子阅读器的上市一并成为大陆图书业,特别是电子书市场的焦点。这种“引而不发”,话题不断的方式,既让自己的书一直成为热点话题,也让读者保持着“揭开神秘面纱”的浓厚兴趣和猎奇心态。
  图书是文化产品,同样也是一件商品,出版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认可,以往的出版业,往往是出版单位出什么书,读者就会被动地阅读什么样的内容,当做出版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可供流通的图书数量也开始暴增,读者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出版单位则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吸引读者选择自己的图书。不论是大手笔的投入,还是新手段的运作,出版这块蛋糕能否做大,唯有读者才能说了算,市场认可了才可以。
其他文献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曾经读到绘本的孩子,我相信,都能感受得到绘本的力量。因为绘本是一种艺术,能够直抵孩子的内心。  绘本,文图共奏的艺术  在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的眼里,绘本是一种文图相乘的艺术形式,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儿童读物的特质。对于幼儿来说,绘本之所以成为最佳的读物,正是因为这种共奏所带来的体验,其他形式都无法比拟。图画之于幼儿,无疑是认识世界的窗户,文图结合的形式,自然让孩子们在文字之余,
期刊
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人总是有点儿分裂。精神上,我们以一种收拾的心情回头看走过的足迹,整理这一年的日子;但时间不会因此而停止,有时无声无息,有时哗啦啦地流过,新书,也还是一本一本地诞生、流通,抵达某个人手中,或者在仓库里结束一生。  一脚往后退,一脚向前进,就是这种古怪的姿势。  这个时间,说来是出书的尴尬点。博客来网络书店主打年度百大,金石堂、诚品也公布十大畅销书或十大影响力书,《中国时报》开卷版
期刊
不管你信不信,小时候某段时间最让我不解的问题是“大人为什么要吸烟?”当向我爸提出这个疑问后,他建议我先试着吸一下。六岁的我抽完半根烟以后的一整天里,每吸一口空气,胸口都在疼。我试图在这疼痛中找到一丝一毫的快感,以证明大人吸烟是有理由的。但,并没有——这比胸口疼难受多了。我爸爸当然也没有告诉我他为什么继续吸烟,烟味几乎等同于“爸爸的气息”,甚至形象于屡屡磨蹭我的脸的胡茬。也许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法
期刊
随着12月的来临,2013年开始了倒计时。如同深冬时节中的肃杀,此刻的图书零售市场保持着冰冷的面孔,不过在近些年网络渠道日渐主导零售市场的大格局下,电商平台和商铺们纷纷使出杀手锏,“造节”生财。从四年前诞生的“双十一”,再到两年前诞生的“双十二”,电商一步步“造节”,也一步步创造出销量神话。而作为零售市场的一员,图书业也“被迫”卷入其中。  相较于3C和日用品等商品来说,图书因其脆弱的盈利模式(固
期刊
我们的工作室叫Typo_d,是2005年在北京成立的。从开始做到现在八年的时间,一直都是以书籍设计项目为主。  其实大陆的出版设计一直在不断发展。在开始阶段,像吕敬人老师、陆智昌老师之前做过很多优秀的书,大大拓展了社会对“书籍设计”的认知。但完全面对大众市场的书籍设计,在2005年我们参与进去的时候,可以说还是惨不忍睹,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代设计的概念。如何用理性的设计去介入书籍装帧工作,我们摸索了很
期刊
孩子有多爱问问题?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2~10岁孩子的妈妈平均每天要回答288条问题。大约从早上7:19开始至晚上7:59,妈妈平均每天要面对12.5小时“大问答”。低龄宝宝(例如5岁以下的)的问题最无厘头,“水为什么是湿的?”“火怎么这么烫?”有些问题妈妈知道答案,但在孩子当前的理解和接受范围之内,仅凭口头叙述又似乎太抽象。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问题逐渐减少,但难度却增加,这时82%的妈妈承认不
期刊
绘本的责编在决定做一本或一套书的时候,最直接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儿童的思维方式到底与成人相差多少?作为责编,应如何尽可能地体现绘本作为一种很好的答案承载方式的价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文字和图片的理解力断然不同,应该怎么设定适龄读者?与普通的绘本情况类似,回答孩子问题的绘本引进版本远多于国内原创,这算是一个异常的现象吗?引进版本通常要面临着陆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此类绘本的走向会是怎样的?……  绘
期刊
早在浙江文艺出版社还是浙江人民出版社所属的一个编辑部,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小说《飘》已让他们在国内出版界声名鹊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出版社都是为地方服务的,极少面向全国的读者。因此,这一本《飘》宛如一块投入池水的巨石,在国内出版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一家地方出版社出版了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品,批判的声音很大,很多人都在质疑‘社会主义将要飘向何方’。”郑重说,这场风
期刊
作为一家以版权贸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成立之初,便大规模地涉足国外版权的引进和出版。彼时国内的“外语热”刚刚兴起,外语类图书的需求量巨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凭借着较早涉足国际版权贸易的优势,引进出版了大量外语书籍,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下文简称:世图北京)是四家分公司之一,在成立之初以出版外语书为主。但在外版图书的本土化、市场化运作上欠
期刊
“很多冲击和火花,你现在不写,以后就没有机会再写了。”这句话是台湾著名出版人林载爵在邀请蔡博艺写书时告诉她的。没想到,这句话后来成就了《我在台湾,我正青春》这本书,成就了蔡博艺这位少年作家,也成为了她时刻惦念的人生警示语。  蔡博艺出生于1992年,年纪小,风华正茂。《我在台湾,我正青春》的封面上介绍道,“蔡博艺从高中时代起经历个人之思想启蒙,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社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喜欢行走,在行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