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原因到底何在?为什么有的老师的课堂上,即便老师神情严肃,学生也依然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课堂上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什么我的课堂上,即使我笑容满面,甚至心底曾无数次地想要告诉孩子们:“求你们了,快点说吧!”可孩子们依然正襟危坐,或者干脆漠不关心,一副懈怠的样子。着急不行,生气更是适得其反,不仅降低了威信,更显得没有休养。无数次的反思之后,才发现,原来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我自己。
五月七日,进行语文优质课评比大赛,那节莫怀戚的《散步》课让我醍醐灌顶,那节课堂远比我上这节课时效果好得多。学生听读之后,老师让学生先读大屏幕上的生字,然后抢答问题,问题设计得很简单的:
1散步的地点在哪里?
2散步的人都有谁?
3路上我们发生了什么分歧?
4发生分歧时,我是怎样决定的,对我的决定,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的回答是:
“田野”
“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学生的回答积极涌跃,好多学生还为抢不到机会而深感遗憾呢!
第四个问题的设计稍微有了难度。
学生这样答道:“‘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我认为文中的儿子很果断。”
另一个同学反驳到:“不对,我认为儿子做事并不果断,因为从‘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从这段心理描写可以看出我决定之前,想了又想,所以我认为文中的儿子下这个决定是犹豫不决的。”老师马上引导说,“是想了很长时间,还是很短的时间。”“很短的时间。”
最终老师让大家一起认同:“文中的儿子做事是果断的。”
接下来,在课文研读中,老师又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
1我们一家三口散步不是很浪漫吗?为什么非要带上母亲?
2 在文中找出两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出它的作用。
3 谈谈你对“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在文中找出和这句话句式一样的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易到难。
第一个问题便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弘扬孝敬父母这种传统美德。”
第二个问题是在赏析句子,这也和课标要求相吻合。
第三个问题其实是在揭示文章中的主旨。
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学生答得非常好。
学生:一家三口出来散步确实很浪漫,可是带上母亲,会让大路上看到的人觉得这一家子更和谐,更幸福。
学生:因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年迈的母亲的孝敬不能只体现在让母亲吃好穿暖,更重要的是让母亲心情快樂,对于母亲来说,有个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非常孝敬的人。
学生:不仅“我”孝敬母亲,文中的妻子也非常孝敬母亲,因为年迈的老人走起路来很慢,而“我”、妻子、儿子都很年轻,妻子在听到我要带母亲出去走走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说明妻子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妻子。
学生:因为家里有四口人,如果三口人出去,只剩下年迈的母亲,母亲会感觉很孤单很寂寞,所以,“我”要带母亲出来。
学生:既然母亲和我们在一起,就一定要带母亲出来,我们想一家三口出去散步,可以选择母亲不在家的时候。……
学生的回答真好,分析得很透,从中学到的伦理道德也很多。这三个问题的设计,重点突出,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来说,也举足轻重,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起来也更加的轻松容易,使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水到渠成。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问题设计要力求简单,学生能轻而易举地作答,这样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把握和分寸,才能少些顾忌地勇敢站起来。
而在我的《桃花源记》的公开课上,因为我的设计有误,给学生理解造成困难,所以出现了,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有敢站起来的尴尬局面。
我的课堂教学流程是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复述课文,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理清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序,先后写了渔人、发现、进入、访问、再寻桃花源的情形。之后,让学生品味“奇”点,可学生迟迟不肯作答。
调查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学生根本不认为桃花源很神秘,很有传奇色彩,要让学生有这种认识,写作背景的介绍很关键,而我却不知怎的竟然鬼使神差阴差阳错地把陶渊明的生平介绍话放在了品味“奇”点之后。没有对比,学生哪来这种神奇的感受。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内容的先后出示一定要合情合理,这样,才不致于让学生接受起问题来显得牵强,不知该如何说起。
还有,课堂评价不到位,激励性语言不够,这些都是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原因,所以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课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每一句激励性的话语,都要深思熟虑,课堂评价一定不能流于形式或是干脆空白,这如此种种都是最终影响我们课堂效果的罪魁祸首!
五月七日,进行语文优质课评比大赛,那节莫怀戚的《散步》课让我醍醐灌顶,那节课堂远比我上这节课时效果好得多。学生听读之后,老师让学生先读大屏幕上的生字,然后抢答问题,问题设计得很简单的:
1散步的地点在哪里?
2散步的人都有谁?
3路上我们发生了什么分歧?
4发生分歧时,我是怎样决定的,对我的决定,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的回答是:
“田野”
“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学生的回答积极涌跃,好多学生还为抢不到机会而深感遗憾呢!
第四个问题的设计稍微有了难度。
学生这样答道:“‘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我认为文中的儿子很果断。”
另一个同学反驳到:“不对,我认为儿子做事并不果断,因为从‘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从这段心理描写可以看出我决定之前,想了又想,所以我认为文中的儿子下这个决定是犹豫不决的。”老师马上引导说,“是想了很长时间,还是很短的时间。”“很短的时间。”
最终老师让大家一起认同:“文中的儿子做事是果断的。”
接下来,在课文研读中,老师又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
1我们一家三口散步不是很浪漫吗?为什么非要带上母亲?
2 在文中找出两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出它的作用。
3 谈谈你对“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在文中找出和这句话句式一样的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易到难。
第一个问题便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弘扬孝敬父母这种传统美德。”
第二个问题是在赏析句子,这也和课标要求相吻合。
第三个问题其实是在揭示文章中的主旨。
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学生答得非常好。
学生:一家三口出来散步确实很浪漫,可是带上母亲,会让大路上看到的人觉得这一家子更和谐,更幸福。
学生:因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年迈的母亲的孝敬不能只体现在让母亲吃好穿暖,更重要的是让母亲心情快樂,对于母亲来说,有个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非常孝敬的人。
学生:不仅“我”孝敬母亲,文中的妻子也非常孝敬母亲,因为年迈的老人走起路来很慢,而“我”、妻子、儿子都很年轻,妻子在听到我要带母亲出去走走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说明妻子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妻子。
学生:因为家里有四口人,如果三口人出去,只剩下年迈的母亲,母亲会感觉很孤单很寂寞,所以,“我”要带母亲出来。
学生:既然母亲和我们在一起,就一定要带母亲出来,我们想一家三口出去散步,可以选择母亲不在家的时候。……
学生的回答真好,分析得很透,从中学到的伦理道德也很多。这三个问题的设计,重点突出,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来说,也举足轻重,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起来也更加的轻松容易,使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水到渠成。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问题设计要力求简单,学生能轻而易举地作答,这样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把握和分寸,才能少些顾忌地勇敢站起来。
而在我的《桃花源记》的公开课上,因为我的设计有误,给学生理解造成困难,所以出现了,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有敢站起来的尴尬局面。
我的课堂教学流程是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复述课文,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理清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序,先后写了渔人、发现、进入、访问、再寻桃花源的情形。之后,让学生品味“奇”点,可学生迟迟不肯作答。
调查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学生根本不认为桃花源很神秘,很有传奇色彩,要让学生有这种认识,写作背景的介绍很关键,而我却不知怎的竟然鬼使神差阴差阳错地把陶渊明的生平介绍话放在了品味“奇”点之后。没有对比,学生哪来这种神奇的感受。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内容的先后出示一定要合情合理,这样,才不致于让学生接受起问题来显得牵强,不知该如何说起。
还有,课堂评价不到位,激励性语言不够,这些都是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原因,所以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课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每一句激励性的话语,都要深思熟虑,课堂评价一定不能流于形式或是干脆空白,这如此种种都是最终影响我们课堂效果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