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对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

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随机抽取行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25例(25只眼),利用OCT测量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时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 mm区域、3 mm区域及5 mm区域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9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

结果

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对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小,是安全有效地治疗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运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例数为110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
医务人员间良好的沟通可以避免医患矛盾,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在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分析了医疗活动中的重大差错事件,也发现沟通不足
期刊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裂孔部位,手术方式的选择,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6例36只眼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常规检查其裂孔部位,后囊膜以及眼底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情况。根据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以及裂孔大小,是否找到裂孔以及裂孔部位决定常规外路手术或者玻璃体切
下肢静脉疾病与先天性血管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本文将着重介绍下肢静脉疾病(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与先天性血管畸形(先天性动静脉
期刊
目的: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较为常见,本文主要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利用常规的药物,观察组患者需要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炎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对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12例(12只眼)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炎的患者进行分类,根据病情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局部或同时合并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及降眼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人均获得较好疗效,随访3~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可能与手
【摘 要】对医院供应室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职业压力、环境因素及个体因素等,通过合理人力配置,稳定护理队伍;改善工作环境,强调双向防护;加强心理调节,建立良好的科间合作关系等相关干预方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职业成就感,体现了自身的专业价值,同时促进临床科室与供应室人员的默契配合,为临床提供满意服务。积极促进了供应室护士心理健康,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职业使命感,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期刊
有人已从不同侧面报道了各种性别分化异常的疾病或综合征[1] ,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性别分化异常的病因与分类[2 ,3 ] 。但现实的临床工作中 ,依然在诊断、分类方面遇到不少混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 以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客观探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责任护士以及主治医师共同努力下总结老年性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