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小儿护肤重点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燥的秋冬季,角质层细胞会因为肌肤缺乏水分而出现间隙,使皮肤的保护机能下降,细菌、污垢等有害物质因此有机可乘;干燥还会引发瘙痒,如果挠破了还会引发皮肤感染,产生炎症,出现皮肤皲裂、瘙痒、湿疹、口唇干裂等情况。而孩子皮肤娇嫩,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
  湿疹:过敏孩子更要小心
  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也就是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常由环境或食物引起,好发于出生一月后到两岁期间,但也有部分持续到幼儿期。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寒冷,湿疹多为干燥型,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伴有剧烈瘙痒,到晚上更是容易因为干痒而难以入眠。孩子因此而睡不好,忍不住去挠,导致皮肤流水、结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旦出现湿疹,注意不要让孩子使用含香料或碱性的肥皂,其间少吃牛奶、鸡蛋等高蛋白质食物。
  预防重点:干燥型湿疹最重要的是皮肤保湿,户外活动应尽量在有遮蔽的地方进行,避免大风的刺激。其次是不要过度捂热,越热湿疹越严重。洗澡后应当给孩子涂上不含香料和色素的儿童护肤品,同时避免让孩子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高原红:多涂润肤油
  孩子皮肤薄、皮脂分泌少,到了冬季,脸蛋容易出现早上白、下午红、晚上肿的状况,到了晚上还可能出现裂纹而且发痒,慢慢地,孩子的脸蛋就留下两抹红色,俗称“高原红”,因为发痒,孩子爱抓,容易留下抓痕。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的防晒工作,其实冬天的紫外线强度很高,孩子皮肤黑色素生成很少,色素层比较薄,特别容易被紫外线灼伤。由于冬天其他部位都被包裹得紧紧的,所以脸部就成了重灾区。
  预防重点:要使孩子的皮肤在冬天也光洁柔软,家长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在洗脸之后记得给孩子擦润肤油,增加孩子皮肤的保护力。阳光猛烈的时段不宜出门,一定要出去,也要做好防晒。
  口唇干裂:孩子也要用唇膏
  嘴唇周围那圈发红的区域叫“唇红缘”,它的湿润全靠局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发育不全的皮脂腺来维持。由于秋冬季节湿度小、风沙大,人体皮肤黏膜血液循环差,如果维生素B2、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使口唇粘膜表皮细胞抵抗力降低,就会出现干燥开裂。
  孩子的口唇粘膜本来就脆弱,加上年纪小,喜欢舔嘴唇,更容易破坏口唇皮肤的保护层,导致皮肤失水,形成越干越舔、越舔越干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嘴唇和口周皮肤出现炎症。轻时表现为干裂、水肿,重时可以出现渗出和结痂。
  预防重点: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确保维生素摄入量;用含有维生素E或甘菊成分的儿童唇膏,脱皮严重时,可将润唇膏敷在嘴唇上面,再盖上保鲜膜,然后用热毛巾轻揉,让唇部充分吸收水分和油分;及时阻止孩子撕扯已经干裂起皮或结痂的嘴唇,以免造成重复伤害。
  冻疮:围巾手套不能少
  南方地区冬季比较湿冷,容易发生冻伤,特别是手脚部位,因为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距离心脏较远,血循环较差、供血量少,再加上孩子皮肤较薄,防御能力不强,冻伤后轻则有灼热和瘙痒感,重则可出现水疱、溃疡。
  孩子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溃时,可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VE软膏,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溃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致使并发症发生。
  预防重点:在气温低于10℃的情况下,避免孩子长时间将手、足、耳等暴露在外,出门时戴上手套、帽子、围巾,不要裸露着手脚触摸铁器及水等。每天在好发冻疮之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畅通;从夏天开始就用冷水洗脸、洗脚,逐步提高四肢血管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小链接
  吃出好皮肤
  人体水分减少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所以秋冬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秋冬季果蔬较少,注意不能养成以肉蛋替代果蔬的饮食习惯。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皮肤意义重大,维生素A、B2是皮肤光滑细润不可缺少的物质。缺乏维生素A,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有鳞屑;缺乏维生素B2,会出现口唇皮肤开裂、皮肤脱屑。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禽蛋及橙红色的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蛋、奶等。
  使用护肤品
  在干燥的秋冬季,孩子的皮肤需要外在的保护膜。在选择儿童护肤品时,应重点选择儿童专用、蕴含天然成分的保湿润肤品,不要让孩子直接使用成人护肤品,一是针对性不强,二是里面的激素和抗衰老成分不利于孩子健康。每次使用新的润肤品前,最好先在孩子皮肤上小范围地试用两次,然后再全身使用。使用时,裸露在外的皮肤要多搽点。
其他文献
在幼儿论坛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派意见在打架,80后家长说,现在的小老师很厉害呀,年纪比咱还小个七、八岁,一反映什么问题,她就不软不硬地给你顶回来说“要多锻炼孩子”;90后老师则说,现在的家长怎么总是护犊,不肯让孩子吃一点亏?双方都有怨气,两代人的沟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案例1:“为什么午睡后不帮孩子穿衣服?”   80后家长:孩子平时在家都是我们给穿衣服的,怎么到了幼儿园老师都不帮他一下?万
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很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每次我在家里蹦蹦跳跳的时候,您都要说我啊?”妈妈笑了,说:“我们楼下不是住着你喜欢的马爷爷一家吗?”  女孩雖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她还是认为,既然是在家里,就应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见女儿撅着小嘴,妈妈进一步解释:“如果你把动静闹大了,马爷爷马奶奶怎么能休息好呢?”女孩依然不服气:“那为什么咱们家楼上的人老是把声音弄得很响?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住在下面吗?”
祖辈:陈先生(生于1953年)   感言:我们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结束得晚  小时候生活虽苦,没有电视、游戏机、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玩具,但我们体验到的自由、快乐却比现在的孩子多得多——没有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和管束。我们不是三五成群地下河摸鱼虾,就是躲到小树林里抓蟋蟀,偶尔还干脆拉开阵势,看谁的弹弓最先打中远处的玻璃瓶。有时候,我们也做点“坏事”,比如偷偷溜到地里摘几根黄瓜,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或者
我一直对儿子说“你会越来越好”,意思就是,现在不太好没有关系,起点低并不是坏事。因为起点越低,上升的空间就越大,就越容易看到进步。  儿子是个慢性子,起步慢但后劲却很足,所以我并不为他的落后而焦虑。我知道,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他虽然开始会比别人差一些,但到最后,他总是能够脱颖而出。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插班读幼儿园中班,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人生地不熟,加上方言的障碍,儿子刚开始很吃力。但是我告诉他,没
限制自由是最懒的方法  许多父母要求孩子不与陌生人搭讪,不拿陌生人礼物,不相信他们的话,更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带着孩子外出时,这些父母会反复告诫孩子:出门一定要紧跟父母,绝对不可以跑出家长视线之外。  这样的规条对小孩子而言,真的合适和管用吗?答案是“否”。  孩子天性爱动,喜欢玩耍和探索,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孩子的世界里,以他们的认知能力,很难理解和区分真实生活中的好人、
“妈妈,我捡到一角钱”  从托儿所出来后,丢丢一路蹦蹦跳跳,唧唧喳喳,像只快乐的小鸟。  突然,丢丢惊喜地大喊:“妈妈,我发财了!你看……”丢丢小小的手心里擎着一枚一角的硬币,乐得直蹦高。  我几乎出于本能地取笑她说:“傻丢丢,一角钱能干什么?一个棒棒糖还要五角呢,这可不是妈妈小时候了,现在一角钱什么也买不到。”  丢丢被我一说,失望地扬起小手,把那枚硬币远远地扔了出去。硬币转着圈往前滚去,恰好卡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生物发育障碍疾病,在全球,孤独症患者的数量高达6700万,在儿童中的患病几率已经超过了癌症、糖尿病及艾滋病三者的总和,是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疾病。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其发病不受种族、阶级和地域等因素影响,但男童的患病率约为女童的4倍。孤独症会影响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还会导致孩子喜欢重复刻板行为,其异常一般在1岁半左右逐渐开始被家长发现。  早
前些天在黄小猪园里举办了幼升小家长会专场,我才知道“裸考”就是特指俺们这种北漂,而且又是“三无”家庭的孩子入学所要面临的一系列考试。现在,黄小猪同学即将面临的幼升小考试就是一场货真价实的“裸考”。所以我心里总有种莫名的悲壮,没想到当初俺们裸婚,现在小猪又裸考。  可叹气无用,只能积极面对。好在黄小猪有一个敢担当的好老爸,又有一股知难而上的勇气,父子俩抵拳相约同进退,共甘苦,决心奋战两个月,于是,轰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时间的概念是抽象的,他们很难理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幼小的年龄与简单的经历也让他们很难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但是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认识时间、遵守时间、节约时间,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理解时间,掌握一定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用一生。    教孩子学会认钟  对于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不宜一开始就灌输过多的道理,应该先学会最基本的认时间,如看日历、看时钟等
“宝贝,听见了吗?赶快把你的玩具收拾好!”  “孩子,你听见妈妈说的话了吗,快点过来吃饭!”  “宝宝,听见没有,赶快起床,我们要去幼儿园了!”  ……  不断有家长反映,自己家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大人对他说什么,他都置若罔闻,把大人说的话当耳边风。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     原因一:  孩子太专注,听不见  4、5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一件事情,他们变得独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