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这就迫切要求新时期营造优良的教育生态,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有机融合,凝成强大的育人合力。为此,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应当坚持以优势为本,激发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内在动力,营造友好、融洽、温暖的家校合作氛围,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一、对家校关系中家长“失语”以及学校“文化孤岛”现象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与家庭之间貌似合作,实质是分离的。学校虽有家委会之类的家校合作组织,每学期也有一两次家长会等交流活动,但内在还是彼此都处于“失语”状态。由于缺少频繁的平等对话、交流与协作,家校之间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等现象,也容易产生矛盾,于是一些投诉或者争执持续不断。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学校会伤人》的作者柯尔斯滕·奥尔森也认为,在美国,学校虽然表面上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实质上学校暗地里拒绝家长卷入“不符合时机要求”的活动当中,因为这样会受到威胁,压力也很大。
家校之间的这种状况,反映了家长的文化自卑以及家校关系“失谐”。这不仅影响学校发展自信與激情,也影响学校形成办学合力、树立办学声誉以及打造品牌。更加突出的问题是,面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成长,家长只是作为学校的协助者、配合者,而不是重要的“合伙人”,单向地依靠学校很难完成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学校俨然成了“一座文化的孤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家校关系需要重构。于是,我们在实践中提出建设“教育社区”的主张。
二、欣赏型探究的意蕴及其与“教育社区”建设的契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后现代主义、后人文主义等观点的影响,产生了社会建构论新思潮。社会建构论是一种用光明心态与支持性行动积极看待和建设世界的新思想。要革新,就必须改变建构世界的传统方式,努力创造生成新意义的方式方法。欣赏型探究就是重要的思想之一。欣赏型探究是一种致力于发现系统的“积极内核”的探寻活动,是一种以优势为本的能力建设,是一种建构性的、生成性的行动研究模式。欣赏型探究认为,当人类系统发挥最佳功能时,关于强项、成功、价值观、希望以及梦想的对话本身就能带来根本性的转变。人和组织都表现出“向日”的属性,他们倾向于朝着富有阳光或者生命资源的方向生长。
回到学校教育现场,如何消除家校隔阂以及学校“文化孤岛”现象,学校要审视家长“教育功能”,发现家校教育中的“强项、成功、价值观”等,了解他们的希望以及梦想,进而创造一种人们共同期盼的美好世界。开展建构性的、生成性的行动研究,形成一个合作型的教育社区。即在欣赏型探究理念引领下,建设具有共同愿景和价值理念、相互分享支持,积极进行探究、学习、变革的学习成长共同体。让学校成为社区的一部分,社区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社区与学校在广度、深度与性质上融合。
三、教育社区的构建思路与实践探索
基于欣赏型探究,学校要发现自身以及家长的优势并依此想象、构建和实现一个共同期盼的未来学校为追求,大胆创设和建立具有开放性、互惠性和包容性的“教育社区”。
(一)共生阅读:学生成长的动力源
阅读对于学生学习成长几乎具有“母题”意义,家长则是重要的协作者与同盟军。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成书本内外、课堂内外、考试内外、家校之间协同互补、互生共长的阅读生态。不仅促进学生阅读习惯与知识素养的提升,而且影响家庭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培养全民(社区)热爱阅读的习惯,进而实现打造书香家庭、促进书香社区形成的目标。
1.
一、对家校关系中家长“失语”以及学校“文化孤岛”现象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与家庭之间貌似合作,实质是分离的。学校虽有家委会之类的家校合作组织,每学期也有一两次家长会等交流活动,但内在还是彼此都处于“失语”状态。由于缺少频繁的平等对话、交流与协作,家校之间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等现象,也容易产生矛盾,于是一些投诉或者争执持续不断。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学校会伤人》的作者柯尔斯滕·奥尔森也认为,在美国,学校虽然表面上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实质上学校暗地里拒绝家长卷入“不符合时机要求”的活动当中,因为这样会受到威胁,压力也很大。
家校之间的这种状况,反映了家长的文化自卑以及家校关系“失谐”。这不仅影响学校发展自信與激情,也影响学校形成办学合力、树立办学声誉以及打造品牌。更加突出的问题是,面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成长,家长只是作为学校的协助者、配合者,而不是重要的“合伙人”,单向地依靠学校很难完成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学校俨然成了“一座文化的孤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家校关系需要重构。于是,我们在实践中提出建设“教育社区”的主张。
二、欣赏型探究的意蕴及其与“教育社区”建设的契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后现代主义、后人文主义等观点的影响,产生了社会建构论新思潮。社会建构论是一种用光明心态与支持性行动积极看待和建设世界的新思想。要革新,就必须改变建构世界的传统方式,努力创造生成新意义的方式方法。欣赏型探究就是重要的思想之一。欣赏型探究是一种致力于发现系统的“积极内核”的探寻活动,是一种以优势为本的能力建设,是一种建构性的、生成性的行动研究模式。欣赏型探究认为,当人类系统发挥最佳功能时,关于强项、成功、价值观、希望以及梦想的对话本身就能带来根本性的转变。人和组织都表现出“向日”的属性,他们倾向于朝着富有阳光或者生命资源的方向生长。
回到学校教育现场,如何消除家校隔阂以及学校“文化孤岛”现象,学校要审视家长“教育功能”,发现家校教育中的“强项、成功、价值观”等,了解他们的希望以及梦想,进而创造一种人们共同期盼的美好世界。开展建构性的、生成性的行动研究,形成一个合作型的教育社区。即在欣赏型探究理念引领下,建设具有共同愿景和价值理念、相互分享支持,积极进行探究、学习、变革的学习成长共同体。让学校成为社区的一部分,社区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社区与学校在广度、深度与性质上融合。
三、教育社区的构建思路与实践探索
基于欣赏型探究,学校要发现自身以及家长的优势并依此想象、构建和实现一个共同期盼的未来学校为追求,大胆创设和建立具有开放性、互惠性和包容性的“教育社区”。
(一)共生阅读:学生成长的动力源
阅读对于学生学习成长几乎具有“母题”意义,家长则是重要的协作者与同盟军。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成书本内外、课堂内外、考试内外、家校之间协同互补、互生共长的阅读生态。不仅促进学生阅读习惯与知识素养的提升,而且影响家庭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培养全民(社区)热爱阅读的习惯,进而实现打造书香家庭、促进书香社区形成的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