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教育方法做好班级学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
一、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老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例如,有一次,我发现教室里的卫生角扫把东倒西歪,便弯下腰把它们整理好,一句话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再到教室里看到卫生角比昨天的更干净、更整齐。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扫把乱放的现象了。虽然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身教”的力量吧。
二、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爱”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对学生充满爱,就像佛家一样普渡众生,博爱仁德。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近你,真心地听从你的教导。班主任的爱既有像伙伴般的友爱,又有慈母般的仁爱,更有严父般的关爱。不要吝啬你的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关爱,才不会认为班主任工作繁杂苦累,反而觉得有意思、有意义。你才会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今后谋划未来。
三、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之间,从情感上说,距离越近越好;从管理上说,又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既可亲,又可敬的班主任形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探寻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点,拉近师生情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心与心的感应中,接受“无痕的教育”。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师生之间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要让学生在这适度的距离中,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老师在学识、能力、经历等方面的差距,从而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老师也只有依靠这种距离,才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谈心、硬性规定与宽松氛围融合起来,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气氛之中。而师生之间如果距离过近,片面强调和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学生则会与你称兄道弟,轻慢老师应有的权威。不尊其师,何谈“信道”,何以“服管”?
四、班级管理虚实相结合
踏踏实实地抓管理,是班主任的应尽职责,既是对学生爱的奉献,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之必须。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个性形成、尤其是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应该切切实实地实行全程管理、全面管理。但是,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既要完成自身负担的科学教学工作,又要协调各科的教育教学,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学生的任务。如果事无巨细,一一躬亲,久而久之,就能疲于应付,效果极差。这种“坐班”或“站班”式的警察型管理,那种大包大揽、唠唠叨叨式的保姆型管理,其效果往往都不佳。过“实”的管理,一是会把学生管“死”了,太多的约束和强制,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会把学生管“懒”了,太细的指导和帮助,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快速形成。班級管理中“管”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管”。其实,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也不妨试试“虚”晃几招,把管理渗透到“不管”之中。譬如,将权力下放,让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制能力。点名簿交给班长,团队活动让团支书主持,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班费由生活委员管理……让整个班集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在参与班集体的服务与管理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有时,我们也不妨来点“大而化之”,故做糊涂。有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不要婆婆妈妈每次计较,待问题比较冲突时一并处理可能效果要好得多。管不过“实”,“虚”而有度,“虚”“实”结合,达到“无为而治”、“不教而正”的管理最高境界。
五、表扬、批评学生应有“度”
表扬和批评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数量过少,很容易使受表扬和受批评者产生离群感和孤独感,使绝大多数同学产生与己无关的消极心理。反之,人数过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你错我错大家错,彼此一样,等于没有表扬和批评。所以只有表扬批评的数量得当,才可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大面积犯错误时,更不可对所有人进行惩戒。俗话说“法不责众”,大面积的“责罚”,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对某个学生的表扬批评,也不宜过多或过少。譬如,对那些所谓“没问题”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表扬。“响鼓还得重锤敲,好马也须杨鞭催”,对他们要立足一个“严”字,不偏爱,不护短,不放松。因为,这一类学生由于成绩优异,往往被家长、老师喜爱和同学羡慕;他们也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若一味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则会严重地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细致洞察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适当地进行疏导教育。而对那些无所谓的“问题学生”,更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班主任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及时地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使他们在平等温暖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发展、进步。
真正的教育,是触动灵魂的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耐心的工作。我坚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健康成长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
一、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老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例如,有一次,我发现教室里的卫生角扫把东倒西歪,便弯下腰把它们整理好,一句话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再到教室里看到卫生角比昨天的更干净、更整齐。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扫把乱放的现象了。虽然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身教”的力量吧。
二、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爱”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对学生充满爱,就像佛家一样普渡众生,博爱仁德。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近你,真心地听从你的教导。班主任的爱既有像伙伴般的友爱,又有慈母般的仁爱,更有严父般的关爱。不要吝啬你的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关爱,才不会认为班主任工作繁杂苦累,反而觉得有意思、有意义。你才会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今后谋划未来。
三、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之间,从情感上说,距离越近越好;从管理上说,又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既可亲,又可敬的班主任形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探寻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点,拉近师生情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心与心的感应中,接受“无痕的教育”。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师生之间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要让学生在这适度的距离中,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老师在学识、能力、经历等方面的差距,从而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老师也只有依靠这种距离,才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谈心、硬性规定与宽松氛围融合起来,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气氛之中。而师生之间如果距离过近,片面强调和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学生则会与你称兄道弟,轻慢老师应有的权威。不尊其师,何谈“信道”,何以“服管”?
四、班级管理虚实相结合
踏踏实实地抓管理,是班主任的应尽职责,既是对学生爱的奉献,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之必须。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个性形成、尤其是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应该切切实实地实行全程管理、全面管理。但是,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既要完成自身负担的科学教学工作,又要协调各科的教育教学,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学生的任务。如果事无巨细,一一躬亲,久而久之,就能疲于应付,效果极差。这种“坐班”或“站班”式的警察型管理,那种大包大揽、唠唠叨叨式的保姆型管理,其效果往往都不佳。过“实”的管理,一是会把学生管“死”了,太多的约束和强制,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会把学生管“懒”了,太细的指导和帮助,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快速形成。班級管理中“管”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管”。其实,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也不妨试试“虚”晃几招,把管理渗透到“不管”之中。譬如,将权力下放,让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制能力。点名簿交给班长,团队活动让团支书主持,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班费由生活委员管理……让整个班集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在参与班集体的服务与管理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有时,我们也不妨来点“大而化之”,故做糊涂。有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不要婆婆妈妈每次计较,待问题比较冲突时一并处理可能效果要好得多。管不过“实”,“虚”而有度,“虚”“实”结合,达到“无为而治”、“不教而正”的管理最高境界。
五、表扬、批评学生应有“度”
表扬和批评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数量过少,很容易使受表扬和受批评者产生离群感和孤独感,使绝大多数同学产生与己无关的消极心理。反之,人数过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你错我错大家错,彼此一样,等于没有表扬和批评。所以只有表扬批评的数量得当,才可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大面积犯错误时,更不可对所有人进行惩戒。俗话说“法不责众”,大面积的“责罚”,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对某个学生的表扬批评,也不宜过多或过少。譬如,对那些所谓“没问题”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表扬。“响鼓还得重锤敲,好马也须杨鞭催”,对他们要立足一个“严”字,不偏爱,不护短,不放松。因为,这一类学生由于成绩优异,往往被家长、老师喜爱和同学羡慕;他们也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若一味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则会严重地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细致洞察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适当地进行疏导教育。而对那些无所谓的“问题学生”,更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班主任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及时地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使他们在平等温暖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发展、进步。
真正的教育,是触动灵魂的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耐心的工作。我坚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健康成长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