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古而新”:战时六艺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史学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抗战时期出现的“回归传统”思潮,加上改善社会风气、缓解教育问题的现实需要,促使六艺教育思想应时而生,并具有“虽古而新”的特征。战时六艺教育思想的内容涉及救国教育、建国教育以及军事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张力,成为活跃的思想资源。国民政府将其纳入战时教育体系中,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和理论反思。战时六艺教育思想的出现与隐没,揭示出文化演进过程中的古今联动,其所带来的深刻思考,为今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历史智慧。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中药大国,但因知识产权起步较晚、法律与制度尚不完善、专利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我国中药被侵权事件频发,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对IPC系统A61P、A61K35、A61K36分类号中的我国中药热点技术领域,利用SooPAT专利检索引擎及WTMPD专利检索网站,以2009-2019年我国中药专利申请量为分析样本,对中药专利的申请量、授权率、申请人信息及中药功能等领域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中药专利申请量总体呈上涨趋势,但授权率较低,所涉主治功能和专利申请主题单一,专利保护的体系性构建不足。认为可采用"先
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作为解释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一种理论范式,对历史学有着重要意义。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百年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历史研究与之互动的过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即已影响中国史学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影响也悄然肇始。
[摘 要]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持续关注的内容之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命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问题探讨引发了对艺术生产问题的探究,成为新时期“艺术生产”中国之旅的学术语境。围绕艺术生产论与艺术反映论、意识形态论的“本质”论争,强化了艺术生产研究的学理辨识。伴随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艺术生产思想被大规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