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冲突,解决“大问题”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孩子的争执与冲突每天都会发生。“老师,刚才他打我!”“老师,刚才阳阳打了浩浩。”在班上的每一天,教师都会不断地收到孩子们的告状。
  如何有效地解决孩子间的冲突,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正视“小冲突”。学龄前的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典型特征之一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会因为争抢玩教具而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冲突。学龄前的幼儿生活经验不足,相对缺乏同伴交往技能,这也是造成争执与冲突的重要原因。
  作为成人,首先应当正视孩子间的冲突,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巧用“小冲突”。“小冲突”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机。学前儿童的认识取决于有機体和环境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安全教育应该以具体的媒介作为载体,而现场就是安全教育的具体媒介。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小冲突”的现场时机,引导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幼儿之间发生冲突应该及时告诉老师,遇到暴力对待的时候,及时向身边的成人请求帮助。
  “小冲突”是同伴交往的重要内容。解决同伴冲突是幼儿交往技能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冲突发生时,幼儿如何应对冲突应该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当孩子能顺利解决小冲突时,意味着孩子的同伴交往技能较强。反之,小冲突愈演愈烈,则说明幼儿还未具备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进行一些解决同伴冲突策略的引导。
  解决“小冲突”。正视冲突是解决冲突的前提与基础,当教师遇到孩子间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应当审时度势。发现冲突时,及时判断与分析冲突的严重性。
  其次,应当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当冲突只限于玩具的争抢,未涉及身体攻击时,教师可在一旁充当观察者,充分地给予幼儿解决冲突的权利,一来可观察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水平,二来防止冲突加剧发生危害身体安全的行为。
  当冲突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发生冲突的双方面红耳赤地纠缠在一起时,教师应当立刻制止双方的冲突行为,将冲突双方拉开一定的距离,防止发生二次冲突。然后详细地了解冲突发生的起因和经过,从中做出适当的调节。如分析彼此的行为是否正确;引导幼儿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攻击与被攻击时身体和心理的真实感受,引发幼儿的同理心;引导错的一方(如先抢玩具或先动手打人的一方)向对方道歉。
  当冲突解决之后,教师应当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第一,应告诉家长冲突的经过;第二,应当在发展幼儿同伴交往技能方面与家长达成一致,如教师在园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如何解决同伴冲突;日常的教育活动尽量多创造幼儿与同伴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家长可多带幼儿与身边的同龄人一起参加活动,丰富其社会生活经验等。
  幼儿的成长本身就是在一个个“小冲突”的解决中逐步实现的。幼儿与他人冲突的解决促进了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幼儿与周围世界冲突的解决,使幼儿认识了世界、了解了世界,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正视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巧妙加以利用,能解决幼儿学习和发展中的大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 )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在高中阶段有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众多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在2007年5月27日下达了中央7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融入大自然,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了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将针对高中体育课外活动的有效展开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高中; 课外体
孩子被打到底要不要还回去?这个问题就像纠结千古的难题: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实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无论谁先谁后,鸡和蛋都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同理,在孩子被打的问题上,无论孩子还不还手,都有可能从中习得不好的习惯。父母常常会纠结于面对被打时孩子应该怎样做,而忽略了作为孩子榜样的自己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不是判断者,而是观察者  孩子间的打闹是生活中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