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隧道内慢行道发生火灾,机动车行道作为疏散通道时,在现有规范中,未对疏散门间距给出明确要求.以济南春暄路隧道为工程实例,慢行道火灾情况下对比必需疏散时间与可用疏散时间,验证其疏散安全性以及疏散门间距有效性.结果表明,慢行道发生火灾,耐火极限2h的中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将慢行道与机动车道分隔成两个防火分区,机动车道可作为安全区;火源前后均有疏散人员,且人员无法绕过火源疏散,为防止通风时烟气向另一侧聚集危害人员安全,故不进行通风排烟,烟气自由蔓延;疏散门间距为250 m、火源正对疏散门时,不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疏
【机 构】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1;武汉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1;武汉科技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内慢行道发生火灾,机动车行道作为疏散通道时,在现有规范中,未对疏散门间距给出明确要求.以济南春暄路隧道为工程实例,慢行道火灾情况下对比必需疏散时间与可用疏散时间,验证其疏散安全性以及疏散门间距有效性.结果表明,慢行道发生火灾,耐火极限2h的中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将慢行道与机动车道分隔成两个防火分区,机动车道可作为安全区;火源前后均有疏散人员,且人员无法绕过火源疏散,为防止通风时烟气向另一侧聚集危害人员安全,故不进行通风排烟,烟气自由蔓延;疏散门间距为250 m、火源正对疏散门时,不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疏散门间距为200 m和150 m时,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从安全和运行成本综合考虑,推荐慢行道内疏散门设置间距为200 m.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便利和多样化的选择.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引发的轨道振动噪声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也加剧了轨道结构的病害程度.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振动噪声问题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调研总结归纳出轨道振动噪声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对轨道减振降噪的整治措施进行了评估分析,探讨了整治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轨道减振降噪的运维建议.
通过新癸酸钕/三异丁基铝/二异丁基氯化铝稀土配位聚合,将异戊二烯(IP)单体和羟基异戊二烯衍生物(IP-OH)无规共聚得到了热塑性羟基聚异戊二烯(PIP-OH),并接枝β-丙氨酸四肽(β4A),合成了热塑性β四肽聚异戊二烯(PIP-β4A).结果表明:β4A增强和增韧了PIP-OH,PIP-β4A的拉伸强度为12.07MPa,为PIP-OH拉伸强度的44.7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证明β4A在PIP基体中形成β-折叠片层,这是PIP-β4A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
为研究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上部模块原油泄漏引发的灾害,以某FPSO加热撬块发生原油泄漏为例,建立原油蒸气扩散模型和池火灾模型,定量分析原油蒸气爆炸和池火灾的危害规律与危害范围.研究表明,原油蒸气质量浓度在泄漏源处最大,质量浓度为0.23 kg/m3区域内遇火有发生爆炸与池火的风险,同时随着泄漏时间增加,目标与液池中心水平距离越小,所接受热辐射通量的上升速度越快,蒸气云爆炸冲击的危害越大.
开展相似试验,研究相向射流与竖井协同作用下,公路隧道火灾烟气分层稳定性与火源功率、相向射流风速及测点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试验设计了3组共50个工况,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不同位置处的火灾烟气分层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上下游风速差值越小,火灾烟气分层越稳定,上下游风速差值越大,火灾烟气层越紊乱.相向射流风速相同,火源功率对火灾烟气分层稳定性并无明显影响.由于热浮力、射流及竖井抽吸作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位置处火灾烟气分层稳定性呈现出差异性.
实时IP语音通信在数据包会丢失的情况下,语音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恢复传输过程中丢失的语音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相位差(Instantaneous Phase Deviation,IPD)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丢包隐藏(Packet Loss Concealment,PLC)方法.在训练阶段,将语音的对数功率谱(Log Power Spectrum,LPS)和IPD作为训练DNN的输入特征,以学习从接收包到丢失包的映射关系;在重构阶段,将丢包前接收到的语
为了研究少量汽油液雾对低体积分数甲烷爆炸特征的影响,利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研究了1、2 mL汽油的液雾单独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情况.通过改变甲烷体积分数,研究了甲烷分别与1、2 mL汽油的液雾混合后的爆炸特征,分析了汽油添加量对整个体系的爆炸下限影响.结果表明,汽油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影响非常显著,添加量分别为2、2.5、3 mL时,pmax分别是0.11、0.79、0.82 MPa,相应的(dp/dt)max分别是10.57、32.52、108.53 MPa/s.甲烷体积分数为6%时,汽油添加量为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油罐泄漏的油气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幕抑制油气泄漏扩散及爆炸事故的演变规律.容积为5000 m3油罐泄漏的油气以0.25 m/s的速率释放600 s时,距泄漏源4 m处体积分数达到1.6%,超过油气爆炸下限.水幕喷射80 s时水幕后方区域油气体积分数低于爆炸下限的1/2,喷射250 s时仅泄漏源周边油气达到爆炸下限;无水幕时,监测点爆炸超压峰值为10.2 kPa,温度峰值为2360 K;添加1道水幕后,爆炸超压峰值下降到2.8 kPa,温度峰值下降到1813 K;水幕数目分别为1、2、3、
以烟气蔓延距离、2m高度处能见度以及系统排烟效率作为判定合理断面送风面积的关键性判据.采用FDS对油罐车在1%、3%、5%、7%坡度隧道内的火灾场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坡度小于5%时,断面送风面积占比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而坡度大于5%时,断面送风面积占比保持在80%不变.根据断面送风面积占比和隧道坡度之间的数值关系,提出了无量纲断面送风面积坡度修正系数公式.
针对地铁超长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方案,结合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地铁列车在区间不同停靠位置时的通风排烟方案下的隧道拱顶下方温度以及隧道内流速.结果表明:该通风排烟方案可以较好地控制隧道内温度,隧道内流速也满足规范中大于2 m/s小于11 m/s的要求.研究结果为隧道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采用理论和FDS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地下步行通道发生火灾(1.5 MW)时,半横向排烟和纵向排烟对地下步行通道内火灾烟气蔓延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在排烟量相等、送风量不等的条件下,除火源正上方温度超过60℃外,半横向排烟模式下火灾参数未达到临界值,有利于行人向火源两侧逃生;纵向排烟模式将火灾参数均控制在临界指标以内,大部分烟气被控制在火源下风侧,有利于行人向上风侧逃生.地下步行通道火灾时,从人员逃生效率以及消防人员应急救援便捷性的角度出发,宜采用半横向排烟模式;从行人受危险因素不确定性影响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