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局部突破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3301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考查考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综合性试题,它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要求运用的知识能力较高,因此,考生在阅读中感到非常棘手。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先在整体上做一个了解,然后,在局部重点的语句、段落进行重点突破。下面我们具体来谈一谈。
   一、对文章整体把握
   文章是阅读的第一步。这一步中,考生应该做到:整体感知文章全貌,抓住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
   1、感知文章的全貌
   阅读任何文章,都要先浏览一下文章,对文章的信息做一个大体了解,留一个对文章的总体印象,这就是对文章全貌的感知。感知是对文章总体的把握,是理解分析文章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文章的总体、概貌的把握,就很难说能够阅读好一篇文章。那么,怎样才能阅读感知文章的全貌呢?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比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阅读知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记叙文就要从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方面进行概括,了解文章的所讲述的事件的全貌;议论文就要感知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概括出它们的要点,了解文章的全貌;散文概括各个事件、各个人物不同事情,概括写景抒情的基点等等。甚至,可以说就是要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要对文章有一个回忆的过程。这样,才能够对文章有效地进行前后勾联,更好地把握文章,为质疑、解难做好准备。
   2、抓住文章主旨
   过去写文章,人们总是反对“主题先行”,但是在这里,考生可以借用一下这个名词用在文章的分析中。也就是说,任何文章都有一个主旨,那么,考生阅读文章就要首先找一找这个主旨。因为不管是叙述故事,还是抒发感情,抑或阐述主张,都表达了作者的旨意。“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李渔《闲情偶寄》),阅读一篇文章,必须抓住文章的主旨。只有主旨抓住了,阅读时才能纲举目张。
   有的文章主旨比较明显,用一句或几句话表现出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中间,或在文章的结尾。但是文章一般是“卒章显义”,因此,阅读文章应注意文章结尾。
   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含蓄,不用明白晓畅的文字,而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格和表达手法,运用一些含蓄的语言表现。这时,就应该多读两遍,统揽全篇,然后诸层概括,归纳贯通,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复杂,不是单一的主旨,归纳主旨时要注意到文章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只要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便掌握了打开文章的金钥匙。抓文章主旨,是做好现代文阅读的又一个重要前提。
   例如 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题第(2)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3、理清文章的思路
   “言而有序”这是任何文章所遵循的规则,“序”就是思路,是文章发展的脉络。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选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要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散文,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写景都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或是一件事物,或是一种情感,或是游踪……抓住了散文的线索,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意脉。
   说明性文章的结构比较整齐,层次顺序比较清晰。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只要理清了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当然,在这里要注意三者并不是孤立单一的,有时一篇文章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
   议论性文章主要看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阅读时要概括出推理过程和逻辑关系,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如果没有中心句的,要概括段意,归纳作者写作的思想流程。
   不同的文章,寻找思路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但是,阅读时理清文章思路,对我们理解文章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条理性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 2001年的高考题《门》,《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
   二、重点分析概括、突破局部
   在整体感知文章全貌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作到局部突破、重点分析概括。这一步包括: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辨析文中重要的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1、理解词语的含义
   正确理解词语是阅读现代文的基础,是分析文章的关键、前提。黄侃《文心雕龙·熔裁》中提到“意立而词从之以生,词具而意缘之以显,二者相倚,不可或离”。文章中的词语是为表达文章内容而选用的,其思想内容又是通过词语来表现的,所以正确理解词语是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句、段、篇、内容、艺术特色的前提。
   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的特定含义
   例如 甲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其正确理解的是① ② ③
   ①古人很讲求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
   ②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③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的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
   “文字”是一个多义词,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有特定的含义。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和语言风格,是无所谓干净、简洁、利落可言的,只有语言和文章才可以与之搭配,由此可见,①句中的“文字”应指B(D),而中②的“文字”与“语言”并指,当指C。句③中的“文字”做“表现力”一词的限制语,当然是就写作时的运用的语言说的,是B。
   ⑵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
   例如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不同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 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在这一点上不同,它们仍然有着很强的联系。
   例句中的“它”在句子内就可判定指代的内容。前一个指“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后一个指“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而“这一点”则需要分析概括,才能确定指代内容--普遍性植根的基础。“这一点”就不能照搬,应对“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 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加以概括,才能确定。
   ⑶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情景义
   情景义,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例如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伤胃”原指使胃受损伤,不舒服。在文中是委婉说法,实际上是“怕花钱,不吃”的意思。例句中“她怕花钱”直接或间接揭示了词语的情景义,要注意这些语句并推断概括词语的情景义。
   ⑷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
   例如 “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
   “母亲”这个词的概念意义是“有子女的女子”,而在例句中它又渲染出一种十分亲切的意味,一种不仅诚挚地热爱而且还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词语的附加意义。
   2、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
   要作到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就要把握好文章的关键语句,善于阐释文中含蓄的语句。会阅读的人总是善于从全篇文章中迅速扫描到关键语句,把握关键语句对于提高阅读效率,深入理解全文内容十分有效。
   一般说来,从内容上看,抓中心句、文眼,即要抓住能表现文章主旨、题意的语句,抓住每一段中那些有概括作用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要注意那些发表主张和见解的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开头或句首的首括句,位于结尾或段尾的总结句等。从修辞看,要注意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例如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以及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喜悦。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已经露出端倪。作者的感情正是凝聚在这一点上,是文章的中心句、文眼。
   《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这就是要求文章中含蓄的语句进行分析。
   把握关键语句,阐释含蓄的语句,需要长期的训练,考生阅读时,要边读边划,对划出的语句加以筛选、确定那些是真正地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这样,就能逐步提高把握关键语句和掌握文章的速度和准确性。
   3、辨析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各类文章中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但人们在阅读文章时所得到的信息却是有限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阅读的目的从文中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其他信息则不予理会,这就是对信息的筛选。提炼观点,便是筛选信息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方法。有时候观点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小。对于这类题,可采取“直接摘取“的方法,把文中的重要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如果涉及的范围大,干扰信息就会增多,一时难以分清。在这种情况下,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要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技巧,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信息来。
   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概括,把复杂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抓明示信息、抓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等,体会捕捉隐含信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一段文字内容很多,但其核心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
   一般来说,概括内容要点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操作:
   (1)通览全篇,了解文章的总体情况,这是概括内容要点的前提。
   (2)逐段阅读,读懂读通,列出简明的提纲,并根据提纲排出内容要点。
   (3)从全文着眼,分清主次,确定重点内容,舍、留、并。
   (4)根据要求,把内容要点组成有条理的文字。
   它可以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
   例如 1995年试卷的第25题: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病,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
   这也是一道要求归纳的题,从第二自然段中我们可归纳出旧式教育的弊病是:死记硬背古书内容;生搬硬套作文程式;追求功名利禄。
   它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材料中心的归纳。
   例如 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19题(2)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①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②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5、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思考,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理有据的。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例如 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0题(文略):
   2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冬眠只是冬眠动物的一种机能,但是从人类治疗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来看,研究人的冬眠还是有重大意义的。
  (下转30页)
  (上接26页)
   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
   C.人在睡眠时体温降低、心跳放慢,这虽然不能认为就是冬眠,但是对研究人类实现冬眠具有重要的启示
   D.身体硕大的熊跟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熊冬眠的遗传基因一旦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实现。
   这道题在设置选项时,对文中的说法变换了叙述角度或表达方式,有些说法是根据文意推断出来的,因此各种说法是否符合文意并不能直接看出来,而必须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分析和判断各选项作出的推断是否合理。A、C、D项的说法是符合文意的,因其推断是有根据的。文中,科学家们认为传统的关于冬眠奥秘的解释没有触及冬眠的根本原因,由此推测冬眠最终是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而在美洲松鼠体内找到HP,是在科学家的认识转变之后,由此不能推断出科学家认识的转变是在找到HP之后。同时,科学家上述认识的转变,也不能表明他们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关于冬眠奥秘的解释,而只能说明他们的认识深化了而已。因此,B项的说法不符合文意,因其推断的根据是不足的。
其他文献
考关透视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因此,文学常识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指向之一。文学常识题的命题范围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时还涉及有关的文体常识。考查时常和名著阅读相结合。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面广量大。综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当前中考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是:①熟记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出处;②了解
期刊
新年前夕,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巢宗祺在南京召开的有关“作文大革命”的会议上透露了今年高考作文的最新动向。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考试精神要求学生“负责任地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要有独立的写作思维”,这是作文拿 高分的新标准。  2004年《语文新课程标准》正式实施,全国11省的高考作文马上体现出考题大变脸。比如江苏的高考作文是“山的沉稳,水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开放型试题,该题型问题具有“答案不固定”、“条件不固定”等特点,解答思路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遇到该题型大多数感到困难,应引起各位同行的注意,在这里笔者以压强与浮力的开放型试题为例谈一谈分析思路与解题策略.  1. 条件开放型  例1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
期刊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已陆续开始,而且吉林省和江西省已经于2004年底开始报名。   从已经发布高考方案的省区来看,2005年部分省份的高考科目设置、命题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2004年全国只有上海、广东、广西采用“3+文理大综合+1科选考科目”的科目设置方案,今年广西将改为“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在命题方式上,2004年全国有11个省市实行了自主命题,今年自主命题的省
期刊
英语中冠词虽少,但却是中考必考语言点之一。就考查题型而言,以单项选择为主,有时也在完形填空中出现。冠词的考查重点包括不定冠词a和an的用法及辨析,定冠词the的用法和零冠词的用法等。其中,不定冠词与定冠词的用法区别,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冠词的应用是历年中考试题考查的热点,也是今后的考查方方向。  一、 含义  冠词是虚词,冠词本身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义,它用在名词的前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经济发展,这也成为中考命题改革的一大趋势,近几年许多省市的中考化学命题普遍加大了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试题的考查力度,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化肥”也随之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热点,展现出独特魅力。   “化肥题”将化肥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化肥”在中考中的
期刊
一、文题  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能显其智慧,山的沉稳能显其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不改始终如一的一色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幻出不同的景色。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话题包含两个方面,可以就一个方面写作,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  2、字数800字左右   3、立意自定。  4、题材自选。  5、题目自拟。(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
期刊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是课改后新加入的知识,它和生物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和生活息息相关,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一、 重要考点  (1) 有机物和无机物:结合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具体物质来考查有机物的有关性质。  (2) 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油脂:结合实际,考查对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品的认识、这些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作用及在人体内的转化等。  (3) 实验和探究: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或设计实验探究葡萄糖
期刊
原文: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少年得志,很早即进入官场。早年颇有远大抱负,中年后因官场倾轧,灰心失意,经安禄山之乱后,思想更加消沉,欲求归隐而不可得,便过起亦官亦隐的生活。“退朝之后,焚香烛坐,以诵禅为事。”(《旧唐书·王维传》得宋之问蓝田
期刊
2004年高考湖南卷散文阅读试题,在赋分、题型、选文、设题等方面,与2003年全国高考题保持了一致。选文用的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的散文《翡冷翠(今译佛罗伦萨)山居闲话》。    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