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在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创新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确立新课程观,着力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依据所带学科特点,运用现代教学方式,走出“一言堂”,迈进“开放课堂”,在“参与”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
  提高认识,更新教育理念
  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认识教师的劳动特点,努力在精神境界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形成平凡中凸显伟大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的名声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以平常的心态,“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
  热情中展示师德魅力
  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规律,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法规理论丛书,理解理论精髓,约束行为,提高师德修养。多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名人的教育理论、教育行为,取长补短。多与同事交流切磋,商榷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
  教师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传统教育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时期教育下,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平等民主关系的创建者、全面发展的培育者,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多看教学案例、多接触学生、多参与教育活动,改变以往的“尊其师、信其道”的居上思想,重树教师新形象。
  教师要充满热情,展示“爱心”,深入生活。树立亲生爱生的教育行为。多读教法之类的书,陶冶净化爱生之情,多深入学生生活,嘘寒问暖,解决内心矛盾、化解心理压力。古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很好的说明,教师要用“爱”润浸他们的心田,做到“教人不厌,诲人不倦”,真诚理性的施以“爱心”,培养德行循循善诱,传授知识技能不厌其烦,纠正过错百折不挠,关心生活无微不至。要用发展的眼光、赏识的行为、激励的语言,充分肯定“闪光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生活热情,促进学习行为。
  教师要钻研业务,提高能力,张扬教学个性,展示师德魅力。要掌握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心理状态,才能科學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中意想不到的超常态问题,达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认识领域真切地感受到师爱,从而改变行为,理性地深入学习生活。只有深刻领悟《新课标》,钻研教材文本,才会在施教中有“统观全局,从‘点’出发”意识,才能够切实把握教材编排体系,内容难重点,章节间衔接渗透,循序渐进的教与学过程,才会更好地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才会使学生对所教内容感兴趣,达到“教学相长,师生默契”的新型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首先,亟需转变课堂角色。教师必须由以前的“师道尊严”、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的教师身份上下来,走进学生中,变以前的“演员”为“导演”,把学生搬上舞台,由原来的“听众”推向“演员”,使教学活动逐步向学生自己活动、自主探索的方式转化,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最广阔的平台,让其在保持自我天性的基础上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其次,改进课堂模式,加强能力培养。通过培训和教育资源网的学习,结合学生实际,笔者认为用“五为”模式的课堂,会达到课堂的最优化、高效化。“以教师为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贵在点拨引导,指导学法、破题技巧,紧扣《课标》,组织引导课堂教学过程,深入探究文本,注重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流程中,更大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学技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彰显理解的个性化、多元化。“以训练为主线”,通过老师课前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文本内容,精心设计训练题,通过教师点窍引导,让学生当堂用所学知识信息解决问题。“以思维为核心”,运用启发式、合作探究式,培养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多思、常思、善思、妙思,养成追根问底、寻根溯源的思维习惯。“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的行为活动、教师的点拨引导,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都要紧扣技巧的促成和能力的培养。只要以“五为”模式驾驭课堂,一定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堂内容的最优化。
  再次,依照学科特点,开展“开放课堂”,增强愉悦性,呈现学生的成长个性。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充分发挥着它的运用优势,尤其在口语交际中显得极为突出。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流程上,注重口语交际运用的教学,多教授日常用语、个性用语,多创设对话交流的平台,多进行母语与外语的对比分析,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让学生在兴奋中、快乐中掌握理解运用。这样的课堂,不但充分呈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个性,促成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长期尝试运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达到“教学相长”的课堂效果,在“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益”中落实了“三维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四中)
其他文献
种植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通过种植才能出产粮食、蔬菜、水果和饲料等等,并由此转化成畜、禽和水产品,使人们的生活得以温饱,并由此提高生活质量.
搞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基本建设,必须抓住分级管理的总纲目,然后深入地进行特色要素的重点建设,才能事半功倍。现将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色“三要素”进行初步的评述,供同行参考批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经过多年的命制,命题方式、特点也日益成熟,题目的设置、考察方法和考察能力几个方面基本趋于稳定。研究过往的试卷,对新一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题都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命题紧扣《考试说明》,考查教材的主干知识 “小高考”也是高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命题也是很严谨的,一般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的主
高等专科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专业通、技能强、素质高的多元化人才。对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而言,因其办学宗旨和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学校实施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院校培养大批学前教育技能型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就业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偏差。高等专科学校特别是学前教育学校,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要
一、规划发展背景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入WTO以后,农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使农业综合开
教学改革使得当下出现各种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提供多种理念、方式,也成为研究教学改革的鲜活载体。小学数学课堂是儿童的课堂,教师的课堂观必须立足儿童、为了儿童。数学课堂是和谐的。笔者认为,和谐的一层意义是交融,儿童与数学和而不同,但相互交融。和谐的另一层意思即为整体,数学课堂是整体灵动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堂在和谐整体的理念下,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在梳理
目的探究PDCA护理管理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