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的整合初探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ccdddddccccc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学校应以培养优质人才为目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合理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语文教学而言,只要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整合就能带给学生有实用性的知识,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兴趣,促进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围绕就业展开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发展。

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语文能力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
  我国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仅具备良好技术并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用人需求。语文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学好语文也是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和专业技术学习十分重要。中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理论知识,使用理论知识,促进专业学习的融会贯通,使其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步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增强。中职学校的课程规划应具有前瞻性,从学生未来就业需求考虑,将语文课程与专业进行整合便是不可忽视的且势在必行的。
  (二)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信与重视
  中职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初中阶段低迷的学习成绩以及糟糕的学习习惯已经让他们丧失了对文科知识的兴趣。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缺乏重视也与其家庭氛围有紧密关系。他们的家长对中职学习本身也有偏见,也只希望孩子能掌握一技之长,认为文化课不重要,导致孩子思想受到影响,认为到中职学校进一步学习的终极目的只是学习自我谋生的技能,忽视了语文学习对自身素质的积极影响,因此他们不重视理论知识,不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只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事实证明,任何一门技术都有无限发展和提高的空间与可能,中职学生更应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唯有强化自身,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快速稳步前进。而语文教学恰恰是强化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注重日常语文学习的累积,才能为日后的专业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作为语文教师,更应钻研如何有效整合与专业相关及相融的教学,只有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深度整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语文对专业技能学习的帮助,让他们从内心重视语文,从而喜欢上语文。

二、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的整合策略分析


  (一)触动中职学生的专业感受,确立以职业为目标的教学任务
  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思想尚不成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是明显不够的。中职教师只能通过教学触动学生专业感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及未来的职业。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设计以职业为目标的语文课程,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钻研单元内容,在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上力争打破常规实现创新,要求学生结合专业深入思考,分析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社会价值,不断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感受。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时,教师要用现实中的销售案例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如何了解客户需求,如何向潜在客户销售产品。确立职业目标有助于学生未来就业,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顺利开展语文教学。
  (二)充分挖掘专业要素,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与专业密切相关,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语文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涵、表达手法等特点进行教学,且可根据各种专业的特性剖析课文内容,促使学生将语文知识与未来就业问题融合,促使他们认真思索自己未来的职业导向,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如教学《窗前的树》一课时,教师在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一年四季中洋槐的特点以及作者有哪些感悟”这一教学要点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展开教学时,除了要求此专业的学生对洋槐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外,还可引导学生思考:当你用春风扑面般的热情为游客介绍产品时,会给客户怎样的感受?如果将洋槐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比作人的情绪,你觉得哪种情绪更能赢得游客的认可?这样,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特点有效合理地整合不仅能启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有所感悟,更有助于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拓宽语文学科的外延,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的衔接
  中职语文教师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丰富语文课堂内容为方向,以将语文课程与专业和就业技能相结合为手段,拓宽语文学科的外延,最终实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语文课堂本身具有很强的拓展性,中职语文教师可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接轨,在课堂上结合实际创建相应的职业场景,从而打破语文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紧密感。例如,对文秘类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在日常口语实践中,训练学生在会议、电话接听等不同场景中的应答能力和记录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重视语文知识的运用。而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时,便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到的专业技术整理语文课程的知识要点,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语文知识完美融合,在巩固好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再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讲解任务,要求学生用易于接受的宣传语及专业术语对教师和同学们介绍作者的“小屋”。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最终实现既能认真学习到语文知识,又能灵活将语文知识运用于工作场景中的教学目标。
  (四)中职教师应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語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作为中职语文教师不能只专注于传授教材内的知识,更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从业需要,对学生就业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逐渐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带来高水平的语文教学,使各专业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展教学时,教师自身也要充分了解计算机知识,清楚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通过日常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布置相关语文任务,比如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用演示文稿软件总结本学期重点,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字体、背景、播放速度等要求完成作业。在此要求下,学生在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有效复习之余,也能充分运用与熟悉本专业知识,这是帮助学生强化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展开全面科学的教育。中职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将教学与学生专业整合的必要性,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发展。
  作者简介:福建省柘荣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认识到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放在首位,积极创新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实施阅读教学,从而既优化阅读课堂,又实现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目标。一、改变阅读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以培养阅读技巧、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方法为主要目的,提高阅读能力是宗旨。阅读能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提高。但由于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致使多数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期刊
记叙文训练中,发现学生常常没有合适的素材,或者极其低幼化,不能准确、形象、深刻地表达,写作往往陷入无话可说境地。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会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积累记叙文素材,从而能够在写作中大处入手,小处着眼,在关键处点睛。一、国事、家事、身边事,事事关心,有丰富的感知能力  关注自然、时代社会、历史文化,关注自我与他人以及内在的各种精神品质,能够很好地充实记叙文写作素材
期刊
笔者每天早晨怀揣着新的希望踏进校园,却被教室里稀稀拉拉的读书声当头棒喝,上课齐读时孩子们明明张着嘴,可就是听不到深情的朗读,出现的是涣散的眼神、机械的嘴巴。这样的校园是没有活力的。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又该如何改变现状呢?以南通市一所普通小学的三年级的班级为调查对象,通过普查和抽查的方式,结合笔者的思考,作出了如下分析和归纳。一、现象及原因  (一)家长认知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传播速
期刊
目前小学校园中,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出现偏差。他们认为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就是美,流行的音乐就是美,很多孩子缺乏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的表现及创造力,成了审美的“低能儿”。叶圣陶先生早已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明晰的目标”。通过创新的方式达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需要漫长探究的過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概念,最初起源于语言学研究。具身认知认为,人类的认知不仅仅受制于人类的大脑,人类的身体同样参与了认知过程。在此过程中,身体不仅是传统所认为的感受器和效应器,还是中枢加工器,并且是处于特定的情境中。这里所指的情境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不仅仅是文化的情境,还应包括社会情境、自然情境等,由此形成了个体认知的整体情境,影响着人类认知的过程与认知的结果。因此,从具身认知的观点而言,情
期刊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勇于挑战,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抗挫折能力更强。那么如何从一年级开始慢慢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首先我觉得应该改变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两者之间产生的应该是平等的对话,这也是生命课堂所一直倡导并严格执行的。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最先改变的是教师的评价,善用赞美,让师生的距离更近!【例】部编
期刊
问题对于教学而言,意义不言而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可以衔接课堂的不同环节,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变得更加深刻,尤其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良好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的基础上,生成超越自己水平的理解。而這一切,都是指向学生思维的。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到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驱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如果提得不恰当,很多时候还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因此设计一个能够驱动学生思维的问题,需要教师作
期刊
文本解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文本的主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主题是否唯一,文本的主题又应当如何被发现,当学生的认识与教师预设的答案有所冲突时,教师又应当如何选择,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文本解读中允许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确立文本的主题,是教师的应然选择。本文以《囚绿记》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浅显观点。一、被掩盖的文本多元价值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
期刊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不管时光如何流逝,朝代怎样更迭,古诗词的魅力依旧光彩熠熠。它以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哲理、真挚的情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笔者认为,古诗词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光靠教师的讲授剖析是表述不透彻的。古诗词的教学要继承传统“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养分,学习和传承古诗词文化的精髓,提升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可以说,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永不过时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大胆放手”,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追求课堂中真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师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以《曹冲称象》的教学为例,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想法。一、设计大问题,学会“大胆放手”  例如,学习《曹冲称象》时,我们这样来学习生字“称”。  师:“称”这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1: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它,“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