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之乎者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hu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以传统的串讲方式呆板对待新课标下任务更加繁重的文言文,势必出现教师的“讲”和“灌”充塞课堂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新课标下,古诗文在高中教材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加上《语文读本》的内容,阅读量几乎是原来的三倍到四倍,这就给师生造成更大的困难。
  如何让学生爱上“之乎者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就此,根据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之初恰当导入是很重要的。
  1.“故事”导入法。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故事兴趣浓厚,在古文教学中可以投其所好,用故事引入。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讲《离骚》,可以由由端午节的传说导入。
  2.“回忆”导入法。所谓“温故知新”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同一个作者、同一题材或同一文体的相关作品带来的心理上的亲切感轻松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难情绪。由《过秦论》中秦亡的原因引出《阿房宫赋》的学习;由同是《左传》篇目的《曹刿论战》导入《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由同是表的《出师表》导入《陈情表》等等。
  3.“情感”导入法。每个成功的语文老师都是课堂上以情感人的高手,古文中有许多情感真挚的篇目,教师若能创设情境,“真情告白”,就会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弦。比如《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深情,可以由对亲情、孝心的歌颂导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义后,可顺势导入爱国忠君的屈原及《离骚》;对家、对亲人的留恋与热爱被教师唤醒后,学生学习《项脊轩志》也有了兴趣……
  二、温故知新,树立信心
  高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那些文言文的价值,而可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复习初中已经要求背过的文言文,每周复习背诵2篇,要求人人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教师给出其中的典型词语,学生自由归纳其用法;学习高中的新文言文篇目时,注意时时联系初中例句;用种种方法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连续性,建立知识迁移的思维习惯。
  三、积极评价,提高能力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学习的的评价有关。这要求教师多从肯定鼓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故事类文言文感兴趣、容易理解的特点,多选择一些情节性强的文言短篇作为试题材料,设置考点时时刻注意课内外的衔接、初高中的衔接,保证“试题属课外,知识在课内、在初中”,学生只要敢于迁移就能解决问题。如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先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对陶渊明整体情况做个概述,然后联系所学,让学生自己找出《归去来兮辞》一课要表达的情感和节操。在学生完成这些作业后,老师要给予高度评价,并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
  四、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传统证明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由诵读者“美美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体悟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教师范读,触发语感。吟咏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总之,范读要做到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从而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2.学生自读,领悟语感。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串讲翻译,学生记笔记。可是,最好的译文与原著相比,也只能算是三流的作品。试问,谁能翻译屈原的“披发行吟”、荆轲的“易水悲歌”、王勃的“秋水长天”、苏子的“清风明月”?与其让战国风云、汉唐气象、魏晋风度在变成白话后化为乌有,不如让学生入神地读,在潜移默化中体悟章法,接受审美熏陶和文化浸濡。
  3.熟读成诵,积淀语感。叶圣陶先生早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语文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多读多背,那是舍本逐末。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指导学生把诵读课文一一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才能在运用古代文化宝贵遗产时召之即来,呼之即出,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方言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只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文言文教学将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例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新浪网。
  [3]李冬《浅谈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学习方法报》。
其他文献
高效数学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由于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驾驭课堂能力以及各地的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最佳的课堂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无论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合作教学模式,还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那么怎样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呢?  一、有效的备课  备
期刊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对复杂的语文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知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
期刊
摘 要: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生物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善于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合理组织活动,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活生生的生物经验,探究、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又能切实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农村资源 探究 实践 教学实效  生物课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生物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
期刊
摘 要:自查自纠,这是体现学为主体、解决错题的最基础一步。讨论提高,这是体现学为主体、解决错题的最重要的一步。总结深化,这是体现学为主体、解决错题的最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自查自纠 讨论提高 总结深化 三步教学法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对于小学数学错题的解决,我的做法一贯都是一讲到底。讲完后,心里感到很踏实、很满足。为什么呢?因为觉得自己讲得那么认真,那么细致,那么卖力,学生一定都听明白了。可是最
期刊
设计作业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完成作业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业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然而人们习惯于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认识的偏狭导致作业陷入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在教育主管部门“减负”后,随之而来的却又是家长的“增负”。因此,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展性作业的价值观  1.拓展语文
期刊
新学年开始,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有不少学生由于学段衔接出现缝隙,导致适应不良——学习成绩下降,走下坡路,有的从一名品行皆优的好学生堕落到差生,有的甚至辍学……因此,新学期开学,教师要努力做好以下五件事,尽快使新生适应新环境,投入新生活。  一、让学生尽快了解、熟悉新环境  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新生提前一天到校,或开学前的报到时间,或开学的当天,采取多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学校情况,如运用宣传
期刊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在我调查的200名学生中,86%的同学认为,按照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由于枯燥无味,所以容易引起抵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认知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在课堂内外探求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
期刊
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美国学者史帝文斯1912年对教师提问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约占去了教学时间的80%,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每分钟就会问2至4个问题。20 世纪初期,教育界曾流行的一句话是“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作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得当,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就会阻碍学生思维发展,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期刊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其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信心,养成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是新课程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之一。  据调查,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数学学科本身特点的原因。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数学是各
期刊
摘 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当前新课程下我们每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如何打造历史的有效课堂,是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是有效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