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以传统的串讲方式呆板对待新课标下任务更加繁重的文言文,势必出现教师的“讲”和“灌”充塞课堂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新课标下,古诗文在高中教材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加上《语文读本》的内容,阅读量几乎是原来的三倍到四倍,这就给师生造成更大的困难。
如何让学生爱上“之乎者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就此,根据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之初恰当导入是很重要的。
1.“故事”导入法。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故事兴趣浓厚,在古文教学中可以投其所好,用故事引入。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讲《离骚》,可以由由端午节的传说导入。
2.“回忆”导入法。所谓“温故知新”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同一个作者、同一题材或同一文体的相关作品带来的心理上的亲切感轻松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难情绪。由《过秦论》中秦亡的原因引出《阿房宫赋》的学习;由同是《左传》篇目的《曹刿论战》导入《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由同是表的《出师表》导入《陈情表》等等。
3.“情感”导入法。每个成功的语文老师都是课堂上以情感人的高手,古文中有许多情感真挚的篇目,教师若能创设情境,“真情告白”,就会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弦。比如《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深情,可以由对亲情、孝心的歌颂导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义后,可顺势导入爱国忠君的屈原及《离骚》;对家、对亲人的留恋与热爱被教师唤醒后,学生学习《项脊轩志》也有了兴趣……
二、温故知新,树立信心
高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那些文言文的价值,而可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复习初中已经要求背过的文言文,每周复习背诵2篇,要求人人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教师给出其中的典型词语,学生自由归纳其用法;学习高中的新文言文篇目时,注意时时联系初中例句;用种种方法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连续性,建立知识迁移的思维习惯。
三、积极评价,提高能力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学习的的评价有关。这要求教师多从肯定鼓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故事类文言文感兴趣、容易理解的特点,多选择一些情节性强的文言短篇作为试题材料,设置考点时时刻注意课内外的衔接、初高中的衔接,保证“试题属课外,知识在课内、在初中”,学生只要敢于迁移就能解决问题。如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先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对陶渊明整体情况做个概述,然后联系所学,让学生自己找出《归去来兮辞》一课要表达的情感和节操。在学生完成这些作业后,老师要给予高度评价,并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
四、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传统证明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由诵读者“美美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体悟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教师范读,触发语感。吟咏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总之,范读要做到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从而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2.学生自读,领悟语感。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串讲翻译,学生记笔记。可是,最好的译文与原著相比,也只能算是三流的作品。试问,谁能翻译屈原的“披发行吟”、荆轲的“易水悲歌”、王勃的“秋水长天”、苏子的“清风明月”?与其让战国风云、汉唐气象、魏晋风度在变成白话后化为乌有,不如让学生入神地读,在潜移默化中体悟章法,接受审美熏陶和文化浸濡。
3.熟读成诵,积淀语感。叶圣陶先生早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语文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多读多背,那是舍本逐末。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指导学生把诵读课文一一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才能在运用古代文化宝贵遗产时召之即来,呼之即出,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方言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只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文言文教学将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例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新浪网。
[3]李冬《浅谈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学习方法报》。
如何让学生爱上“之乎者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就此,根据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之初恰当导入是很重要的。
1.“故事”导入法。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故事兴趣浓厚,在古文教学中可以投其所好,用故事引入。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讲《离骚》,可以由由端午节的传说导入。
2.“回忆”导入法。所谓“温故知新”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同一个作者、同一题材或同一文体的相关作品带来的心理上的亲切感轻松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难情绪。由《过秦论》中秦亡的原因引出《阿房宫赋》的学习;由同是《左传》篇目的《曹刿论战》导入《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由同是表的《出师表》导入《陈情表》等等。
3.“情感”导入法。每个成功的语文老师都是课堂上以情感人的高手,古文中有许多情感真挚的篇目,教师若能创设情境,“真情告白”,就会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弦。比如《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深情,可以由对亲情、孝心的歌颂导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义后,可顺势导入爱国忠君的屈原及《离骚》;对家、对亲人的留恋与热爱被教师唤醒后,学生学习《项脊轩志》也有了兴趣……
二、温故知新,树立信心
高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那些文言文的价值,而可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复习初中已经要求背过的文言文,每周复习背诵2篇,要求人人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教师给出其中的典型词语,学生自由归纳其用法;学习高中的新文言文篇目时,注意时时联系初中例句;用种种方法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连续性,建立知识迁移的思维习惯。
三、积极评价,提高能力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学习的的评价有关。这要求教师多从肯定鼓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故事类文言文感兴趣、容易理解的特点,多选择一些情节性强的文言短篇作为试题材料,设置考点时时刻注意课内外的衔接、初高中的衔接,保证“试题属课外,知识在课内、在初中”,学生只要敢于迁移就能解决问题。如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先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对陶渊明整体情况做个概述,然后联系所学,让学生自己找出《归去来兮辞》一课要表达的情感和节操。在学生完成这些作业后,老师要给予高度评价,并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
四、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传统证明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由诵读者“美美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体悟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教师范读,触发语感。吟咏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总之,范读要做到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从而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2.学生自读,领悟语感。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串讲翻译,学生记笔记。可是,最好的译文与原著相比,也只能算是三流的作品。试问,谁能翻译屈原的“披发行吟”、荆轲的“易水悲歌”、王勃的“秋水长天”、苏子的“清风明月”?与其让战国风云、汉唐气象、魏晋风度在变成白话后化为乌有,不如让学生入神地读,在潜移默化中体悟章法,接受审美熏陶和文化浸濡。
3.熟读成诵,积淀语感。叶圣陶先生早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语文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多读多背,那是舍本逐末。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指导学生把诵读课文一一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才能在运用古代文化宝贵遗产时召之即来,呼之即出,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方言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只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文言文教学将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例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新浪网。
[3]李冬《浅谈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学习方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