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它关系着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利益,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不可或缺的管控手段,能否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潜在重大错报或风险,就需要企业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影响。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
它是一个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为使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寻求风险优化措施,专注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风险管理不仅仅关注内部控制建立,最主要的是关注内部控制的运行和评价,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在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试图寻求一个有效切入点使得内部控制真正作为组织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组织内部,使得内部控制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多做贡献;依照风险管理的整体控制思维,扩展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一个整体为实现目标提供保证,这一整合的过程提高了内部控制与组织的整合性和全员参与性。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
(一)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潜在错误
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或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点考虑企业现有的控制是否能够以及如何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重大错误和风险,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得到一贯执行,则,它能够防止错误的发生,如果防止不了,起码要能够发现该错误或潜在风险。当然,如果发现了错误和风险,毋庸置疑应当加以防范和纠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就是基于这样的风险防范,通过一系列的务实、高效的管理机制,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控,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体系是面对整个企业所进行的科学管理,在实现有效地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内部有效管控方法,对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员工都有很好的应对机制,通过提高每一个部分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能够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实现管理水平大幅提高,获取更多、更好的效益。
(三)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持续优化
内部结构的优化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发展契机,同时,对于一些风险大的、必要的步骤和环节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重点监测。对于这些关键点,企业要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在找准风险关键点和内部控制点以后,要重新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制度进行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和化解,以满足和适应企业的新发展。
(四)对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在对内部审计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所在,明确与其他的职能部门分开,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审计核查,建立一套从上至下的监督体系,力求避免出现漏洞或缺失。另外,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应该适度扩大,既能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督,也能对企业外部的一些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同时,扩大监督体系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是普通员工对于违法违纪的举报等。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
(1)一些企业由于在思想上对内部控制管理不够重视,使得其管理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降低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2)实践中因某些企业的职责分配及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且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乏创新,也会影响其管理效率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风险识别、评估、防范不到位
(1)某些企业在实践中由于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差,在应对风险因素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且大多采用了事后风险识别方式,使得企业风险识别、评估、防范能力不足,对其内部控制管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由于多数企业偏重于内部风险分析,对外部风险分析涉及相对较少,风险评估不到位,从而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问题发生率。由于以上环节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严重偏差,某些企业自身的风险应对措施苍白乏力,相应的风险应对工作既无效率更无效果。
(三)内部监督不到位
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的内部监督是否到位,体现着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关系着相应的管理工作效率、效果和效益。某些企业的内部监督不到位,使得与之相关的内部管理工作水平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具体表现为:(1)内部监督过程中由于对业务类型、工艺流程等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使得相应的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2)对内部监督的功能特性了解不充分,且在这方面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导致内部监督的实际作用发挥不充分,难以达到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3)由于专业胜任能力的缺乏、职业道德的丧失、未能保持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怀疑等因素的影响,都将不同程度的导致监督不到位,达不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结合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转变管理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致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会呈现多样化,在不同程度上刺激和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及时识别重大风险隐患,并采取行之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和化解潜在重大风险隐患。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关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容,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持续不断改进和优化,形成更具操作性的管控体系。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部门联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机制,适时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以便于为后续内部控制奠定基础。同时,加强部门的联系,结合专业能力和分工对企业风险综合评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依托于风险管理理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有效实现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
(三)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为了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应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共建共享。同时,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在充分掌握信息技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企业内部信息及时传播共享,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企业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不断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提升企业管控水平的过程中,应给予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更多的关注,持续不断的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丰富企业管控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使企业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作者单位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影响。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
它是一个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为使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寻求风险优化措施,专注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风险管理不仅仅关注内部控制建立,最主要的是关注内部控制的运行和评价,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在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试图寻求一个有效切入点使得内部控制真正作为组织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组织内部,使得内部控制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多做贡献;依照风险管理的整体控制思维,扩展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一个整体为实现目标提供保证,这一整合的过程提高了内部控制与组织的整合性和全员参与性。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
(一)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潜在错误
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或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点考虑企业现有的控制是否能够以及如何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重大错误和风险,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得到一贯执行,则,它能够防止错误的发生,如果防止不了,起码要能够发现该错误或潜在风险。当然,如果发现了错误和风险,毋庸置疑应当加以防范和纠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就是基于这样的风险防范,通过一系列的务实、高效的管理机制,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控,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体系是面对整个企业所进行的科学管理,在实现有效地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内部有效管控方法,对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员工都有很好的应对机制,通过提高每一个部分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能够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实现管理水平大幅提高,获取更多、更好的效益。
(三)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持续优化
内部结构的优化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发展契机,同时,对于一些风险大的、必要的步骤和环节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重点监测。对于这些关键点,企业要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在找准风险关键点和内部控制点以后,要重新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制度进行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和化解,以满足和适应企业的新发展。
(四)对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在对内部审计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所在,明确与其他的职能部门分开,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审计核查,建立一套从上至下的监督体系,力求避免出现漏洞或缺失。另外,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应该适度扩大,既能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督,也能对企业外部的一些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同时,扩大监督体系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是普通员工对于违法违纪的举报等。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
(1)一些企业由于在思想上对内部控制管理不够重视,使得其管理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降低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2)实践中因某些企业的职责分配及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且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乏创新,也会影响其管理效率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风险识别、评估、防范不到位
(1)某些企业在实践中由于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差,在应对风险因素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且大多采用了事后风险识别方式,使得企业风险识别、评估、防范能力不足,对其内部控制管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由于多数企业偏重于内部风险分析,对外部风险分析涉及相对较少,风险评估不到位,从而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问题发生率。由于以上环节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严重偏差,某些企业自身的风险应对措施苍白乏力,相应的风险应对工作既无效率更无效果。
(三)内部监督不到位
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的内部监督是否到位,体现着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关系着相应的管理工作效率、效果和效益。某些企业的内部监督不到位,使得与之相关的内部管理工作水平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具体表现为:(1)内部监督过程中由于对业务类型、工艺流程等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使得相应的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2)对内部监督的功能特性了解不充分,且在这方面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导致内部监督的实际作用发挥不充分,难以达到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3)由于专业胜任能力的缺乏、职业道德的丧失、未能保持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怀疑等因素的影响,都将不同程度的导致监督不到位,达不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结合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转变管理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致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会呈现多样化,在不同程度上刺激和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及时识别重大风险隐患,并采取行之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和化解潜在重大风险隐患。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关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容,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持续不断改进和优化,形成更具操作性的管控体系。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部门联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机制,适时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以便于为后续内部控制奠定基础。同时,加强部门的联系,结合专业能力和分工对企业风险综合评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依托于风险管理理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有效实现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
(三)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为了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应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共建共享。同时,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在充分掌握信息技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企业内部信息及时传播共享,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企业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不断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提升企业管控水平的过程中,应给予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更多的关注,持续不断的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丰富企业管控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使企业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作者单位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