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幼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幼师阶段人才培养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对学生思维构造、能力拓展以及思维扩散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在现阶段,随着整个学科地位与重视力度的降低,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阻碍物理学科正常开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幼师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本文主要从幼师物理实验教学的两个层面现状出发,根据其问题提出几点浅陋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够形成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实验教学;幼师物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72-02
  一、幼师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层面。
  1.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力度
  现阶段,对于幼师实验教学工作来说,部分教师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力度,进而导致实验教学被人为的忽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上,较少安排实验甚至不安排。这是因为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对于实验课,只要学生能够把握相关概念与规律,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思维就能扩散学生的想像力与抽象能力,因此不做实验同样能够体现其效果。另外,部分教师在行动上缺乏积极性,错误的人为安排实验课容易导致自身教学任务的加重,再加上物理实验安全问题的困扰,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
  2.通过多媒体代替实验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大部分院校已经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相对来说,其对幼师教学效率具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课堂理论基础上的直观教学。但是部分教师由于过于重视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于实验教学同样安排多媒体模拟,错误的认为其可以直接代替学生的实物接触与操作。而到了实际教学上,由于教师选择性的放弃实验直观性教学,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逐渐减弱,最后导致整个教学乏而无味,阻碍到整个物理学科的正常发展。
  3.基本素质无法满足實际需要
  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素质无法满足实际实验教学标准,对现阶段幼师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相关院校对于实验教学的研究、引进以及探索等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在严重缺乏操作技巧、课堂设计以及故障处理的同时,还较为缺乏配套的考核命题基础,从而导致学生实验能力无法得到正确的培养。
  (二)学生层面。
  1.缺乏正确的实验目的
  对于幼师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来说,其根本问题还是大部分学生缺乏正常的实验目的,往往错误的为做实验而实验,自身的积极性无法得到体现。这与我国实验教学的风气有关,一般情况下,一个院校内的同一专业,其实验方法、仪器、规定时间、乃至结论具有较大的相似度,在我国教育体系自幼缺乏动手能力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往往是处于观望个别学生动手的状态下,而事后再统一抄袭或网上搜索实验报告。在缺乏动手、实验观察、数据记录以及思维思考的限制下,物理实验的教学办法往往大打折扣,从而无法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与思维培养,那么组织再多的实验教学也失去本质的意义。
  2.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对于我国大部分幼师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来说,其课堂设计存在较大的问题,无法真正优化实验资源与时间,从而导致学生实验效率低下。例如,在分组实验教学模式上,其教材对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使用、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描写得非常详细。因此,在组织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安排较多的时间去讲解实验目的、原理……等等,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按照步骤简单的动手,然后取出数据与计算结果,并填好表格,整个实验就是为了实验报告编写而服务。
  二、提高幼师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对策
  (一)深化把握实验教学的意义。
  现阶段,要从根本上调整实际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时,无论是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要积极从思想认识与行动上深化把握其意义与改革方向。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认识,明确其特有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迫切性等,从思想上改变现状。总的来说,通过演示与实验可以很好促进学生对事实更为直观、具体的认识,其属于整个物理概念、规律以及相关性质理解的基础部分。而通过正确的观察与实验后,将能积极培养学生思维扩散与动手能力,塑造“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世与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强化实验考核。
  对于幼师的实验教学工作,无论是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要改变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其中,对于教师来说,院校层面应该改变传统课程安排考核,积极向实验效果与课程设计等层面出发,在推进其具体落实的前提下,要不定期的对不同学科实验教学设计与效果进行评价,对于优秀者可以安排实质推广与相关奖励,同样不对消极对待的教师,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惩戒。而对于学生,教师则可以做好实验测试与理论、操作等的有效结合,严格考核学生实验课的基本要素,从而正确体现出学生实验效果,对学生物理实验具有较大的要求。
  (三)提高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要让学生熟悉,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做,思路要让学生自己想,疑难问题要让学生议论,错误要让学生分析。同时,要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积极引导实验进行。
  教师在组织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做好学生积极性的有效调动工作,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理念,正确把握相关定律、公式等物理意义,从而扩展学生的实际思路。在具体工作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再作出猜想,并尽量避免大部分学生的实验猜想具有相似之处,最后再进行实际的实验;而发现问题后,在引导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进行实验。相对来说,这样的实验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避免“同类”实验报告的出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多层面与多影响的,因此对于各幼师院校来说,在实际工作上一定要做好认识力度,积极推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秋英.加强幼师科学知识培养的重要性与策略探讨[J].技术物理教学, 2012,20(3):6-7.
  [2]任秋英.实施幼师物理创意教学的点滴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3(5) : 33-35.
  [3]王学军.幼师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华章,2013(16): 209-209.
其他文献
摘要:“整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涉及的概念和法则较多,也是小学生认识数学进制和数量关系的基础。对整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可以继续学习分数、小数等内容,可以说“整数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小学数学中数字认知的基础参照,对其他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基础功能。本文以下针对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整数学习  中图
小学生作文批改是小学生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长
2015年3月11日,中国酒业协会“2015中国中小型白酒企业转型升级创新论坛”在黑龙江省龙江家园酒业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会议邀请到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国家工信部规划司处
近年来由于畜产品安全引起的重大事件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自身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危胁,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文章分析了畜产品安全事件造成的主要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