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大斑病、青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红蜘蛛、玉米螟、蚜虫等。现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要点
一、主要病害
1.玉米病毒病
(一)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
(二)发病规律。玉米矮花叶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种。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亦很严重。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该病毒可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苗中越冬。
(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③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玉米大斑病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二)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在18~22℃高湿时发生偏重,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流行发生。
(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②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③药剂防治。用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3.玉米青枯病
(一)症状。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二)发病规律。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在栽培措施上应注意排水。③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 000倍液灌根。
二、主要虫害
1.红蜘蛛
(一)症状。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叶时即开始为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褪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二)发生规律。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红蜘蛛在田间呈点片状危害,从虫源所在地扩散到玉米全田,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大雨后数量下降,干旱少雨,则数量上升。
(三)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1 000~1 500倍混合液(1∶1),效果很好。③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蓟马、草蛉等。
2.玉米螟
(一)症状。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
(二)发生规律。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生1~6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三)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心叶期、穗期选用药剂及时进行药物防治。③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④选用抗虫品种。
3.蚜虫
(一)症状。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植株叶片卷缩,禾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二)发生规律。蚜虫的繁殖与一般害虫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其生活史比较复杂,往往出现几代“同堂”,1年可发生20个世代以上,虫口密度很大,危害时间又长,对玉米造成的损失也较严重。
(三)防治方法: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5kg/hm2加水75~90kg/hm2,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要点
一、主要病害
1.玉米病毒病
(一)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
(二)发病规律。玉米矮花叶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种。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亦很严重。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该病毒可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苗中越冬。
(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③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玉米大斑病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二)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在18~22℃高湿时发生偏重,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流行发生。
(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②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③药剂防治。用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3.玉米青枯病
(一)症状。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二)发病规律。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在栽培措施上应注意排水。③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 000倍液灌根。
二、主要虫害
1.红蜘蛛
(一)症状。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叶时即开始为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褪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二)发生规律。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红蜘蛛在田间呈点片状危害,从虫源所在地扩散到玉米全田,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大雨后数量下降,干旱少雨,则数量上升。
(三)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1 000~1 500倍混合液(1∶1),效果很好。③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蓟马、草蛉等。
2.玉米螟
(一)症状。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
(二)发生规律。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生1~6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三)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心叶期、穗期选用药剂及时进行药物防治。③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④选用抗虫品种。
3.蚜虫
(一)症状。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植株叶片卷缩,禾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二)发生规律。蚜虫的繁殖与一般害虫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其生活史比较复杂,往往出现几代“同堂”,1年可发生20个世代以上,虫口密度很大,危害时间又长,对玉米造成的损失也较严重。
(三)防治方法: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5kg/hm2加水75~90kg/hm2,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