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而语文课文,可以说是集各种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因此,我们就需充分利用整合这一美育资源,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挖掘、体验、整合教材中的自然美
自然是美丽的。它的美演绎着哲学,抒写着文学,演奏着乐音,蕴藏着科学。自然的美也以这独特的审美特征显现着它的审美价值。
自然美在教材写景状物、写景抒情的文章中往往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美感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从而表现出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荷塘月色》则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缕缕荷香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优美的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现了深秋季节雨洗大山后的清新明丽、寂静无声的悠闲之美,也描绘出月光朗照、辉洒松林、泉水清澈、抚石而去的美妙意境。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尽了秋的落寞和长江的汹涌,于悲壮中寄寓诗人无限的愁情美。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出文学的曼妙和音乐的细腻。如上种种,没有繁杂的论证,没有激烈的争辩,自然演绎着生命的哲学。有人看见流星瞬间陨落,便感叹生命的短暂;有人看见群星闪烁,便高歌生命的永恒。有人看见大海的深沉稳重,便感喟生命的渺小卑微;有人看见浮云的飘荡轻薄,便反思生命的踏实厚重。有人看见春草的青绿无涯,便感悟生命的坚韧顽强;有人看见梅花的冷艳独放,便赞叹生命的孤傲不屈……可自然依旧站在那里,任你欣赏任你感悟,它依旧演绎着生命的哲学,彰显着自然的审美价值。
对自然美的欣赏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自然美不仅能培养学生优美的情操,寄托他们的理想,还能激发他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爱。而这些写景状物、写景抒情的文章,不仅再现了自然美,还表达了作家的审美情趣。因此,学生既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美的感受,又能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甚至在美的感染下产生创作的冲动。
二、挖掘、体验、整合教材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教材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它包括社会现象美、人物美等。社会美源自社会生活,依附于作家的创作,闪耀着美丽的光芒。课本中的社会美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现象美
社会现象的美不仅指包含社会主旋律的“真、善、美”的宣扬,还涵盖了社会非主旋律的“假、恶、丑”的揭示。
爱国美是社会现象美中主旋律宣扬的主体,即课文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和民族坚贞不渝的心灵的美。这种对祖国的感情根深蒂固地埋植于作者心中,埋植于每个学生心中。只要从审美角度巧妙引导,就能触发学生的民族自尊,使他们受到具体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歌颂替父从军、抵抗异族入侵英雄的《木兰诗》;抒写人至暮年犹盼收复失土之情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青年不惧暴力镇压、流言中伤而义勇请愿的《记念刘和珍君》等等。
非主旋律的社会现象美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披露和反思,体现在作者敏锐的感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主旋律的美形成一种交相呼应的统一美。如感时伤世、反映民生疾苦的《石壕吏》《卖炭翁》;反映阶段剥削和压迫的《伐檀》《硕鼠》;揭露封建统治者无耻嘴脸的《高祖还乡》。
2.人物美
人物美在社会美中占据中心地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又是人物美的核心。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就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对人类科学及无产阶级革命所做的贡献,赞扬了马克思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塑造了敢于斗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的形象。人物美可概括为人物的形象美、人格美和人情美。
人物美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的美。既有让人景仰万分的高大形象,如独立江边,润泽高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毛泽东;又有让人亲近的平凡人物,如“进城卖油绳却奇遇县长自感身价倍增”的陈奂生;更有丑中见美的另类“美人”,如《巴黎圣母院中》奇丑无比却让人感到至美绝伦的卡西莫多。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定会让你体会到无限丰富的美的内涵。
人物美其次体现在人物的人格美。这类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坚持捍卫真理、不向恶势力低头等崇高伟大的人格,是一曲曲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之歌。例如,表现屈原独立不迁的《涉江》;反映杜甫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庇护天下寒士精神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李白不卑不屈蔑视权贵品格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美的《琐忆》等等。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将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对他们塑造美好崇高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物美还体现在人物的人情美。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具体体现在我们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这类作品主要反映了日常生活领域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例如,表现朋友惜别、珍视友谊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表现对爱情坚贞不渝、忠诚不二的《孔雀东南飞》《雨霖铃》;表现故土情深、乡情难忘的《故乡的榕树》等。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人间最纯真、最美好的感情,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培养他们尚友、重情、爱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总之,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社会美的因素。別林斯基说过,美和道德是亲姐妹,这就说明了社会美与高尚优美的思想品德紧密相连。对社会美的鉴赏,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赞美追求一切真、善、美的事物,鄙视一切假、恶、丑的东西。
三、挖掘、体验、整合教材中的艺术美
这里所讲的艺术美,是指文学作品的自身美和外在美。
文学作品的自身美指作品本身所散发的艺术美形态和审美价值。闻一多在其新格律诗的主张中提出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审美标尺,用《死水》解说着自己在诗歌创作中的艺术追求,使其诗歌呈现出完美的形态、多变的旋律和丰富的色彩,其作品本身就散发着多种艺术形态的美感。白居易的《琵琶行》,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展现了音乐的丰富性和立体感,创造了一个众音繁会的音乐境界。这些诗歌所反映的对象的艺术美,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获取多维度的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的外在美指作品外在特质所表现的艺术美形态和审美价值。语言的音乐美和意蕴美,结构的整齐美和错落美,风格的传承美和创新美,手法的多样美和统一美,无不昭示着文学作品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蕴涵,引领读者在美的长廊中去感受、体验、品鉴,吸取美的精华,陶冶美的情操。
当然,教材的艺术美绝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一体,在其他非文学作品中也依旧闪耀着艺术美的光辉。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审美资源,去体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传统美、创新美和哲理美,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语文教学的人文培育目的,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在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去创造美,完善语文美育的内涵。
[作者通联:徐 静,武汉市恒大嘉园学校;童康怀,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一、挖掘、体验、整合教材中的自然美
自然是美丽的。它的美演绎着哲学,抒写着文学,演奏着乐音,蕴藏着科学。自然的美也以这独特的审美特征显现着它的审美价值。
自然美在教材写景状物、写景抒情的文章中往往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美感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从而表现出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荷塘月色》则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缕缕荷香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优美的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现了深秋季节雨洗大山后的清新明丽、寂静无声的悠闲之美,也描绘出月光朗照、辉洒松林、泉水清澈、抚石而去的美妙意境。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尽了秋的落寞和长江的汹涌,于悲壮中寄寓诗人无限的愁情美。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出文学的曼妙和音乐的细腻。如上种种,没有繁杂的论证,没有激烈的争辩,自然演绎着生命的哲学。有人看见流星瞬间陨落,便感叹生命的短暂;有人看见群星闪烁,便高歌生命的永恒。有人看见大海的深沉稳重,便感喟生命的渺小卑微;有人看见浮云的飘荡轻薄,便反思生命的踏实厚重。有人看见春草的青绿无涯,便感悟生命的坚韧顽强;有人看见梅花的冷艳独放,便赞叹生命的孤傲不屈……可自然依旧站在那里,任你欣赏任你感悟,它依旧演绎着生命的哲学,彰显着自然的审美价值。
对自然美的欣赏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自然美不仅能培养学生优美的情操,寄托他们的理想,还能激发他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爱。而这些写景状物、写景抒情的文章,不仅再现了自然美,还表达了作家的审美情趣。因此,学生既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美的感受,又能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甚至在美的感染下产生创作的冲动。
二、挖掘、体验、整合教材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教材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它包括社会现象美、人物美等。社会美源自社会生活,依附于作家的创作,闪耀着美丽的光芒。课本中的社会美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现象美
社会现象的美不仅指包含社会主旋律的“真、善、美”的宣扬,还涵盖了社会非主旋律的“假、恶、丑”的揭示。
爱国美是社会现象美中主旋律宣扬的主体,即课文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和民族坚贞不渝的心灵的美。这种对祖国的感情根深蒂固地埋植于作者心中,埋植于每个学生心中。只要从审美角度巧妙引导,就能触发学生的民族自尊,使他们受到具体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歌颂替父从军、抵抗异族入侵英雄的《木兰诗》;抒写人至暮年犹盼收复失土之情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青年不惧暴力镇压、流言中伤而义勇请愿的《记念刘和珍君》等等。
非主旋律的社会现象美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披露和反思,体现在作者敏锐的感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主旋律的美形成一种交相呼应的统一美。如感时伤世、反映民生疾苦的《石壕吏》《卖炭翁》;反映阶段剥削和压迫的《伐檀》《硕鼠》;揭露封建统治者无耻嘴脸的《高祖还乡》。
2.人物美
人物美在社会美中占据中心地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又是人物美的核心。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就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对人类科学及无产阶级革命所做的贡献,赞扬了马克思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塑造了敢于斗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的形象。人物美可概括为人物的形象美、人格美和人情美。
人物美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的美。既有让人景仰万分的高大形象,如独立江边,润泽高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毛泽东;又有让人亲近的平凡人物,如“进城卖油绳却奇遇县长自感身价倍增”的陈奂生;更有丑中见美的另类“美人”,如《巴黎圣母院中》奇丑无比却让人感到至美绝伦的卡西莫多。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定会让你体会到无限丰富的美的内涵。
人物美其次体现在人物的人格美。这类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坚持捍卫真理、不向恶势力低头等崇高伟大的人格,是一曲曲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之歌。例如,表现屈原独立不迁的《涉江》;反映杜甫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庇护天下寒士精神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李白不卑不屈蔑视权贵品格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美的《琐忆》等等。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将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对他们塑造美好崇高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物美还体现在人物的人情美。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具体体现在我们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这类作品主要反映了日常生活领域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例如,表现朋友惜别、珍视友谊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表现对爱情坚贞不渝、忠诚不二的《孔雀东南飞》《雨霖铃》;表现故土情深、乡情难忘的《故乡的榕树》等。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人间最纯真、最美好的感情,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培养他们尚友、重情、爱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总之,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社会美的因素。別林斯基说过,美和道德是亲姐妹,这就说明了社会美与高尚优美的思想品德紧密相连。对社会美的鉴赏,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赞美追求一切真、善、美的事物,鄙视一切假、恶、丑的东西。
三、挖掘、体验、整合教材中的艺术美
这里所讲的艺术美,是指文学作品的自身美和外在美。
文学作品的自身美指作品本身所散发的艺术美形态和审美价值。闻一多在其新格律诗的主张中提出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审美标尺,用《死水》解说着自己在诗歌创作中的艺术追求,使其诗歌呈现出完美的形态、多变的旋律和丰富的色彩,其作品本身就散发着多种艺术形态的美感。白居易的《琵琶行》,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展现了音乐的丰富性和立体感,创造了一个众音繁会的音乐境界。这些诗歌所反映的对象的艺术美,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获取多维度的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的外在美指作品外在特质所表现的艺术美形态和审美价值。语言的音乐美和意蕴美,结构的整齐美和错落美,风格的传承美和创新美,手法的多样美和统一美,无不昭示着文学作品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蕴涵,引领读者在美的长廊中去感受、体验、品鉴,吸取美的精华,陶冶美的情操。
当然,教材的艺术美绝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一体,在其他非文学作品中也依旧闪耀着艺术美的光辉。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审美资源,去体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传统美、创新美和哲理美,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语文教学的人文培育目的,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在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去创造美,完善语文美育的内涵。
[作者通联:徐 静,武汉市恒大嘉园学校;童康怀,武汉市吴家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