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产生和长期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几千年来的民风和民俗的沉淀,浓缩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历代先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和共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民族、民俗建筑文化资源。然而,在现代化大潮的不断冲击下,许多传统村落中富有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的村落结构、村落景观和原生环境等正在遭到严重破坏,其抢救、保护与传承已经迫在眉睫,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本文探讨了当前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从强化保护意识、加强规划引领、转变保护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活态传承
1.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量的传统村落遗迹被保留下来,这些遗迹承载了不同的民风民俗,传递了传统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态度、审美等多种重要信息,是研究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传统村落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要。然而,一直以来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村落中富有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的村落结构、村落景观和原生环境等正在遭到严重破坏。
据201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格局、经典建筑、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仅有两三千个,比2005年的约5000个锐减一半左右。由此可见,传统村落的抢救、保护、发展和村落文化的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2.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
2.1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较薄弱
受思想的局限性,以及破四旧、文化大革命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许多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不强,甚至认为传统村落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大多数村民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任由村落衰败或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对其大肆开发利用,导致一些珍贵的村落古建筑被随意毁坏或改造,一些农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也遭到摒弃。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贪新求洋思想,忽视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出现盲目大拆大建或整村搬迁合并的现象,不少传统村落因此消失。
2.2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化对传统村落环境的冲击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的不断充盈,传统村落的人口构成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构成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口的外流,随着大量的打工群体,特别是青壮年走出自己的家乡,势必造成农村人口构成的比例失衡、空巢现象和老龄化等问题,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传统建筑因无人维护而逐渐破败,历史文化的延续产生“断档”危险。另一种是相对有限的空间与不断增加的居住人口的矛盾,例如一些城市建成区内或周边的传统村落,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入住及管理的滞后,而引起环境拥挤、嘈杂和污染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原先特有的环境、氛围。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变化,村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原有的基础设施、室内布局与村落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很多村民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改造,缺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考虑,随意地拓宽道路、拆毁重建等,破坏了村落的空间结构与形态,使村落丧失其原有的特色与风貌。
2.3以往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大多处于物质保护、静态保护范畴
传统村落一般散落在位置相对偏僻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由于年代久远而破败严重。虽然现在各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对面广量大的传统村落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古建筑不是脱离具体时空的空中楼阁,而是特定村落社区生活设施的一部分,不仅与拥有它们的村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也与其现实生活密不可分。”[1]长期以来,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的保护,主要注重于对民宅、祠堂、牌坊等建、构筑物本体的静态保存,有些地方甚至将村民整体迁出,将原村落的空壳进行单独保护,这种保护方式既劳民伤财,又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原有的人文、宗族关系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使得本土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难以传承。
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讨
3.1提高认识,强化保护意识
村民是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拥有者,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的主体,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一定要尊重和维护村民的权利。各级政府、文物管理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转变观念,把保护传统村落当做责无旁贷的责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建立稳固、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多途径、多种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激发和提高村民自发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团体和个人,特别是文化、文物、民俗、古建和民间文艺专家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集结各方力量,形成多渠道、高效率的保护管理体系。
3.2贯彻方针,加强规划引领
由于传统村落大多散落于偏远地区,一般基础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其价值不易被人了解,加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起步相对较晚,保护难度大。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增强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各级政府要深入开展传统村落特色文化调查,将传统村落的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严格制定保护制度,通过人口、用地规模控制、基础设施完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指引、非物质文化传承策略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此外,对传统村落的规划保护,必须重视文化、文物、民俗、古建和民间文艺等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政府主导、专家论证、民间参与的局面,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缜密规划。
3.3转变方式,注重活态传承
文化不能脱离其背景而存在。“文化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共同体的生活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功能” [2]。作为村民现实生活的社区,传统村落可以说是由古代留传至今的一个活的文化整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文化要素都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同时也只有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文化因素才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也才能被“活态”的传承。因此,传统村落不应再停留在原始资料的记录、梳理或“静态”保护的层面,只保护一个“文化空壳”。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需要对传统村落里建筑物本身进行保护,还需要对传统村落文化及其载体所构成的文化整体进行保护,维系古村落命脉的人文和宗族关系。只有保留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使地方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村民日常的生活中,传统村落才能活态的传承下去。
4.结语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产生和长期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几千年来的民风和民俗的沉淀,浓缩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历代先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和共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民族、民俗建筑文化资源。当下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已经迫在眉睫,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涛、孙非寒.古村落保护不能忽视村民活态文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8:第018版。
[2]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2。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活态传承
1.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量的传统村落遗迹被保留下来,这些遗迹承载了不同的民风民俗,传递了传统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态度、审美等多种重要信息,是研究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传统村落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要。然而,一直以来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村落中富有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的村落结构、村落景观和原生环境等正在遭到严重破坏。
据201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格局、经典建筑、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仅有两三千个,比2005年的约5000个锐减一半左右。由此可见,传统村落的抢救、保护、发展和村落文化的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2.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
2.1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较薄弱
受思想的局限性,以及破四旧、文化大革命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许多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不强,甚至认为传统村落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大多数村民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任由村落衰败或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对其大肆开发利用,导致一些珍贵的村落古建筑被随意毁坏或改造,一些农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也遭到摒弃。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贪新求洋思想,忽视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出现盲目大拆大建或整村搬迁合并的现象,不少传统村落因此消失。
2.2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化对传统村落环境的冲击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的不断充盈,传统村落的人口构成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构成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口的外流,随着大量的打工群体,特别是青壮年走出自己的家乡,势必造成农村人口构成的比例失衡、空巢现象和老龄化等问题,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传统建筑因无人维护而逐渐破败,历史文化的延续产生“断档”危险。另一种是相对有限的空间与不断增加的居住人口的矛盾,例如一些城市建成区内或周边的传统村落,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入住及管理的滞后,而引起环境拥挤、嘈杂和污染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原先特有的环境、氛围。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变化,村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原有的基础设施、室内布局与村落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很多村民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改造,缺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考虑,随意地拓宽道路、拆毁重建等,破坏了村落的空间结构与形态,使村落丧失其原有的特色与风貌。
2.3以往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大多处于物质保护、静态保护范畴
传统村落一般散落在位置相对偏僻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由于年代久远而破败严重。虽然现在各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对面广量大的传统村落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古建筑不是脱离具体时空的空中楼阁,而是特定村落社区生活设施的一部分,不仅与拥有它们的村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也与其现实生活密不可分。”[1]长期以来,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的保护,主要注重于对民宅、祠堂、牌坊等建、构筑物本体的静态保存,有些地方甚至将村民整体迁出,将原村落的空壳进行单独保护,这种保护方式既劳民伤财,又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原有的人文、宗族关系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使得本土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难以传承。
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讨
3.1提高认识,强化保护意识
村民是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拥有者,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的主体,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一定要尊重和维护村民的权利。各级政府、文物管理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转变观念,把保护传统村落当做责无旁贷的责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建立稳固、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多途径、多种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激发和提高村民自发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团体和个人,特别是文化、文物、民俗、古建和民间文艺专家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集结各方力量,形成多渠道、高效率的保护管理体系。
3.2贯彻方针,加强规划引领
由于传统村落大多散落于偏远地区,一般基础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其价值不易被人了解,加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起步相对较晚,保护难度大。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增强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各级政府要深入开展传统村落特色文化调查,将传统村落的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严格制定保护制度,通过人口、用地规模控制、基础设施完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指引、非物质文化传承策略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此外,对传统村落的规划保护,必须重视文化、文物、民俗、古建和民间文艺等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政府主导、专家论证、民间参与的局面,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缜密规划。
3.3转变方式,注重活态传承
文化不能脱离其背景而存在。“文化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共同体的生活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功能” [2]。作为村民现实生活的社区,传统村落可以说是由古代留传至今的一个活的文化整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文化要素都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同时也只有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文化因素才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也才能被“活态”的传承。因此,传统村落不应再停留在原始资料的记录、梳理或“静态”保护的层面,只保护一个“文化空壳”。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需要对传统村落里建筑物本身进行保护,还需要对传统村落文化及其载体所构成的文化整体进行保护,维系古村落命脉的人文和宗族关系。只有保留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使地方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村民日常的生活中,传统村落才能活态的传承下去。
4.结语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产生和长期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几千年来的民风和民俗的沉淀,浓缩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历代先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和共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民族、民俗建筑文化资源。当下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已经迫在眉睫,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涛、孙非寒.古村落保护不能忽视村民活态文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8:第018版。
[2]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