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阶段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期,更是综合素質、能力的提高期,为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培养综合性的能力,当前专家学者们提及的“思辨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基于实践教学来分析,在大学中高级日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竞争能力。
关键词:中高级日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共同的热门话题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思辨能力更被认为是教育中的关键,被定义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我国教育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目前还有许多局限性。在语言教学中,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恰好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分析,表达个人的观点和判断;而表达个人的观点和判断的同时,正好训练了语言的听、说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如何培养并提升日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日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现状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日益便利,日语爱好者越来越多、接触到日语场合越来越方便,大学日语的教学重心也从基础教学慢慢扩大到中高级日语。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也不断深入,教学效果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下,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如何把思辨能力的训练结合到教学中去,以取得双赢。
1、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应试教育,大多会强调机械式、填鸭式的背诵和记忆。这种做法在零基础的时候,为积累日语相关词汇等同类知识的时候,的确有不可否认的作用,而且基础扎实。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自学能力的加强和对日语的、日本的了解,这种做法就会陷入瓶颈。具体表现在:学生遇到阐述、分析性题型时,思维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思路模糊,词不达意,甚至一时语塞。学生有一定的辩证思维意识,但是还不能恰好地表达自己,这与一贯的直线接受性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缺乏创造精神。
2、从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的目标出发,思辨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同步的。
培养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认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目前阶段的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知识单纯的“教”和“学”,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创新、反思。知识单纯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如引起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
二、中高级日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初级日语的学习阶段,学生们忙着背假名、背单词、记语法,读课文,很少有闲暇去思考分析问题。到了中高级学习阶段,这种被迫式的接受学习状态,必须要改变。我们一线教师越来越觉得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多动脑、勤思考,对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建立起责任感,主动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日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因此,为了适应大学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参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培养大学生的日语思辨能力。
第一、营造出“设置问题——回答”的情境研究氛围,向学生提问,激发出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开发。通过与教师进行亲密对话,与他人进行讨论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与所要表达的展开多角度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感知能力。
第二、内容依托教学法在教学中也是可取的方法。以日语教学的内容为依托,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体验者,进而激发学生的潜在思辨能力。
第三、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思辨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
1、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味地接受学习,会缺乏分析和思考,逐渐地他们的自信和质疑能力就会下降。要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必须改变在讲台上的“权威”,角色互换,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创造轻松、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室的布置也可以适当地改变,方便开展课堂活动。比如利用日语情景会话室等。学生会更加积极地、主动地想要表达自己,带给学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2、日语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把知识和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逐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之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检查、调整和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和反馈,更是对学生的肯定,帮助他们的学业水平不断提升。比如,利用APP或者打卡小程序交作业,学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来准备作业,老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评价。教师的点评,是作业打卡的最大特色,也是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激发学习兴趣的推动力,从而锻炼学生思辨能力。
3、加强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思辨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自我评价和评价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做好自我调整、自我管理和规划工作。这也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例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故事并且发表,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可以自组团队,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换思想,完成作品。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能学会倾听意见、团队协作,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
4、将课堂时间与课外相关工作有效衔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是完全放手,而是突出了教师的课堂外和课堂后的工作。要求学生做好课堂外与教师的提前练习,教师上课时提出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加以讲解;教师对课堂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相关作文,并对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修改和反馈。这个模式与传统的“一对多”相比,学生们自然更倾向于“一对一”或者“一对一组”,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有效。
当然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效果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摸索、调整,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作为国际交流中越来越重要的思辨能力和日语能力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努力、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建卿.“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J].中国大学教学,2011(6):63-65.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
[3]文秋芳.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中高级日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共同的热门话题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思辨能力更被认为是教育中的关键,被定义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我国教育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目前还有许多局限性。在语言教学中,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恰好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分析,表达个人的观点和判断;而表达个人的观点和判断的同时,正好训练了语言的听、说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如何培养并提升日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日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现状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日益便利,日语爱好者越来越多、接触到日语场合越来越方便,大学日语的教学重心也从基础教学慢慢扩大到中高级日语。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也不断深入,教学效果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下,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如何把思辨能力的训练结合到教学中去,以取得双赢。
1、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应试教育,大多会强调机械式、填鸭式的背诵和记忆。这种做法在零基础的时候,为积累日语相关词汇等同类知识的时候,的确有不可否认的作用,而且基础扎实。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自学能力的加强和对日语的、日本的了解,这种做法就会陷入瓶颈。具体表现在:学生遇到阐述、分析性题型时,思维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思路模糊,词不达意,甚至一时语塞。学生有一定的辩证思维意识,但是还不能恰好地表达自己,这与一贯的直线接受性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缺乏创造精神。
2、从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的目标出发,思辨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同步的。
培养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认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目前阶段的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知识单纯的“教”和“学”,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创新、反思。知识单纯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如引起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
二、中高级日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初级日语的学习阶段,学生们忙着背假名、背单词、记语法,读课文,很少有闲暇去思考分析问题。到了中高级学习阶段,这种被迫式的接受学习状态,必须要改变。我们一线教师越来越觉得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多动脑、勤思考,对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建立起责任感,主动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日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因此,为了适应大学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参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培养大学生的日语思辨能力。
第一、营造出“设置问题——回答”的情境研究氛围,向学生提问,激发出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开发。通过与教师进行亲密对话,与他人进行讨论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与所要表达的展开多角度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感知能力。
第二、内容依托教学法在教学中也是可取的方法。以日语教学的内容为依托,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体验者,进而激发学生的潜在思辨能力。
第三、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思辨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
1、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味地接受学习,会缺乏分析和思考,逐渐地他们的自信和质疑能力就会下降。要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必须改变在讲台上的“权威”,角色互换,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创造轻松、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室的布置也可以适当地改变,方便开展课堂活动。比如利用日语情景会话室等。学生会更加积极地、主动地想要表达自己,带给学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2、日语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把知识和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逐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之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检查、调整和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和反馈,更是对学生的肯定,帮助他们的学业水平不断提升。比如,利用APP或者打卡小程序交作业,学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来准备作业,老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评价。教师的点评,是作业打卡的最大特色,也是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激发学习兴趣的推动力,从而锻炼学生思辨能力。
3、加强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思辨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自我评价和评价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做好自我调整、自我管理和规划工作。这也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例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故事并且发表,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可以自组团队,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换思想,完成作品。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能学会倾听意见、团队协作,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
4、将课堂时间与课外相关工作有效衔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是完全放手,而是突出了教师的课堂外和课堂后的工作。要求学生做好课堂外与教师的提前练习,教师上课时提出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加以讲解;教师对课堂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相关作文,并对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修改和反馈。这个模式与传统的“一对多”相比,学生们自然更倾向于“一对一”或者“一对一组”,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有效。
当然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效果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摸索、调整,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作为国际交流中越来越重要的思辨能力和日语能力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努力、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建卿.“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J].中国大学教学,2011(6):63-65.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
[3]文秋芳.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