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企业家都有同样的困惑——当企业规模很小的时候,他们靠一股肆无忌惮的拼劲使企业得以快速成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时,他们发现自己哪怕一个不经意的决策或战略上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很多企业家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经营企业,在这个阶段,企业家的心态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觉知心性
在佛家看来,明心见性是修持者梦寐以求的境界。若用西方心理学中“意识”理论来诠释“心性”这个东方概念,虽显唐突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观点,人的意识(心性)可以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代表欲望和本能的驱动力,它只遵循享乐原则,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欲、性欲、求生欲等。
“自我”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环境的需要监督“本我”,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间的冲突。它是人格的执行者,也是人格的最重要心理组成部分。
“超我”代表道德、理想及社会准则,是人格的最高指挥。它按照至善的原则,以完全对立的姿态制约和限制放肆的“本我”,同时指导着“自我”的行为。
本我、自我、超我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自我在本我与超我的对立中,扮演着与外部客体信息交换的角色。
在弗洛伊德看来,只有三个“我”保持和睦、均衡的状态,人的心性才是平和的。而如果三者始终互相冲突,人就会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内心会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失衡而痛苦不堪,或者因为“本我”的某个阴暗念头而感到恐慌,从而影响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理解、判断、决策等等。
无独有偶,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东方哲学看来便是大儒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对企业家而言,觉知心性便是对自己做一切事情出发点即“良知”的叩问——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贪欲还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是为了股东利益还是谋求全体员工的幸福?实现过程遵循的原则是不择手段还是以义取利遵循商道?
在叩问的过程中觉知、体察本性良知,查验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符合“道”,是否获得了心性的平和,从而让企业经营回归到“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个原点。
◎格物正心
中国古人一生孜孜以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其方法也不外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已。其中修身是基础,而正心是关键。“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觉知心性仅仅完成了对本性良知的觉察,企业要找到正确的方向,还需要一个“格物正心”的过程。
西方人认为人的行为是思维的产物,而在东方哲学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性的外显,我们所做任何一件事都是由内而外循性而为的过程。
马祖道一在悟道前经常到般若寺参禅打坐,住持怀让禅师见他很有慧根便有心接引,于是问道:“年轻人,你每天在这儿做什么?”
马祖答道:“打坐。”
禅师又问:“为什么要打坐?”
马祖回答:“成佛!”
禅师反问:“打坐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不解,起身顶礼问道:“那如何才能成佛?”
禅师不答反问:“假如赶车时,牛车不进,是该打牛呢,还是打车?”
马祖答道:“当然打牛!”
禅师说:“这就对了,参禅要正心方能见性,心才是修持的关键。”
马祖终于大悟,成为禅门一代宗师。
参禅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打坐是获得禅悟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牛车不进,愚痴者推车而行,虽然精进却收效不大;真正的智者打牛即行,车则随性而动。
经营企业亦如参禅,内圣方能外王。稻盛和夫说:“人如果不能提高心性,就不能成功。”
在今天这个浮躁的商业环境中,只有停止不规则状态下残酷的无序挣扎,提高心性,重建企业家的商业人格,企业才会有力量走得更远、活得更久。
◎觉知心性
在佛家看来,明心见性是修持者梦寐以求的境界。若用西方心理学中“意识”理论来诠释“心性”这个东方概念,虽显唐突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观点,人的意识(心性)可以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代表欲望和本能的驱动力,它只遵循享乐原则,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欲、性欲、求生欲等。
“自我”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环境的需要监督“本我”,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间的冲突。它是人格的执行者,也是人格的最重要心理组成部分。
“超我”代表道德、理想及社会准则,是人格的最高指挥。它按照至善的原则,以完全对立的姿态制约和限制放肆的“本我”,同时指导着“自我”的行为。
本我、自我、超我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自我在本我与超我的对立中,扮演着与外部客体信息交换的角色。
在弗洛伊德看来,只有三个“我”保持和睦、均衡的状态,人的心性才是平和的。而如果三者始终互相冲突,人就会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内心会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失衡而痛苦不堪,或者因为“本我”的某个阴暗念头而感到恐慌,从而影响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理解、判断、决策等等。
无独有偶,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东方哲学看来便是大儒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对企业家而言,觉知心性便是对自己做一切事情出发点即“良知”的叩问——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贪欲还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是为了股东利益还是谋求全体员工的幸福?实现过程遵循的原则是不择手段还是以义取利遵循商道?
在叩问的过程中觉知、体察本性良知,查验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符合“道”,是否获得了心性的平和,从而让企业经营回归到“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个原点。
◎格物正心
中国古人一生孜孜以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其方法也不外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已。其中修身是基础,而正心是关键。“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觉知心性仅仅完成了对本性良知的觉察,企业要找到正确的方向,还需要一个“格物正心”的过程。
西方人认为人的行为是思维的产物,而在东方哲学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性的外显,我们所做任何一件事都是由内而外循性而为的过程。
马祖道一在悟道前经常到般若寺参禅打坐,住持怀让禅师见他很有慧根便有心接引,于是问道:“年轻人,你每天在这儿做什么?”
马祖答道:“打坐。”
禅师又问:“为什么要打坐?”
马祖回答:“成佛!”
禅师反问:“打坐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不解,起身顶礼问道:“那如何才能成佛?”
禅师不答反问:“假如赶车时,牛车不进,是该打牛呢,还是打车?”
马祖答道:“当然打牛!”
禅师说:“这就对了,参禅要正心方能见性,心才是修持的关键。”
马祖终于大悟,成为禅门一代宗师。
参禅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打坐是获得禅悟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牛车不进,愚痴者推车而行,虽然精进却收效不大;真正的智者打牛即行,车则随性而动。
经营企业亦如参禅,内圣方能外王。稻盛和夫说:“人如果不能提高心性,就不能成功。”
在今天这个浮躁的商业环境中,只有停止不规则状态下残酷的无序挣扎,提高心性,重建企业家的商业人格,企业才会有力量走得更远、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