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法浅议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ugu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光的脚步悄然前进,高三生活已经开始,各个学科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复习之中。地理是一门又文又理的学科,与历史或政治学科相比,它具有更强的空间性与抽象性、严密性与逻辑性、综合性与复杂性,所以地理学科常常被学生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是制约文科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瓶颈。高考地理考查的内容繁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科学复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每位考生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下面我将谈谈学生复习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一些地理学习方法。
  一、复习自然地理应加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自然地理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贯穿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体运动和地域分异规律,考生在复习中应以这些规律为主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中要注意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时,主要应把握三大规律,抓好四点三线,掌握三种计算:
  1. 把握三大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 抓好四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
  3. 抓好三条线:晨昏线、日界线(180°经线)、0°经线。
  4. 掌握三种计算:时间(经度)的计算、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纬度)的计算。
  二、复习人文地理应重视对区位因素的分析
  人文地理包括五大区位因素,即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交通点线区位因素和商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具体分析中,应注意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即首先掌握基本模式,把某事物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次结合具体地区进行筛选,把符合当地实际的区位因素选出来,把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或影响甚微的区位因素去掉。“一般即共性”,都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并且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文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人口)、工农业基础、科技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的。“特殊即差异”,如农业的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因此自然条件的影响较突出;工业的成本高、污染重,因此经济因素、劳动力因素和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明显;城市是由人类居住地逐渐演化形成的,所以适合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影响因素不断变化是其特征;交通线的建设目的性强,并要安全、省工、高效,所以社会经济因素对线路选择的决定性更突出,同时直接受自然条件中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影响及技术的保障作用也很明显。
  三、复习区域地理应着眼于区域空间定位
  区域地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尤其是在综合题中,以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有机联系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考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考查考生应用能力的要求。区域空间定位是顺利答题的“敲门砖”。 区域地理重点采用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因为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2. 依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3. 依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①依据地理事物的面积、轮廓和形状;②依据气候、地形、植被、动物等自然特征;③依据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如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建筑物、文化现象等)。
  4. 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辅助信息定位。
  5. 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牢固掌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明确各经纬线在世界区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如海域、河流、湖泊、地形区、山脉、城市等,采用这种经纬网格法,就可以把世界主要大洲的位置确定下来。中国地理亦可采用同样方法复习。
  四、充分利用地图及地理图表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像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复习地图的时候,按照常规来说有这么几点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抓住整体,比如中国的整体,除了经纬度位置以外,把握住几条重要的地理界限,如秦岭淮河的位置,还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之间的界限,还有地势阶梯之间的界限,这是它的框框。然后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国的气侯、地形的分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将中国按照地形区逐一的了解,比如说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江南丘陵、海南岛、台湾岛,给它分成若干小块,每一块再整体看它的位置,比如云贵高原在我国的西南,整体的位置。还有它所在的地形区、气侯,要把握住。这样把地图上的整体和局部,首先抓整体和局部,抓住二者的联系和相对位置。世界也一样,世界首先抓各大洲,然后抓一个国家。另外在读地图时,要注意纬度的高低,方位,还要注意图所显示的现象。考试的时候有一些重要信息隐藏在在图里面。
  五、關注热点、焦点问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去接触、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热点和焦点。高考考查热点问题,一般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学科间的综合考查。新闻热点、焦点论坛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最好的素材,我们应寻找与地理相关的现象,充分挖掘其中的知识联系,使社会问题与课本知识纵向、横向比较,做到融会贯通。联系热点可以通过对新情景的设置与切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注意:
  1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因为热点问题,往往从地图方面切入和展开。
  2分析热点地区,要与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相联系,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
  3注意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如位置轮廓等,便于空间定位,增强判断的准确性。
  学习是有法而无定法的一项思维活动,只要大家仔细研究认真总结就能提高自身能力。在这里,我谈了一些地理复习方法,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中学 张建丽
  13513434380
其他文献
能说一口语音语调正确,清楚流利,语法正确,用词恰当,内容充实,逻辑清楚,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是我们学习英语口语的人的梦想和追求。但中学英语教学已施行多年,我们教师也年复一年的在重申这个问题.但至今一个高中毕业生无法与老外用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交流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得不让我们反省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也不得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英语口语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今天的英语教学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英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期人事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的人事管理,不仅要适应教学本身的需求,还要向以提供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的转变。“以人为本”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用人机制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走出传统的人事管理,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的思想,从
期刊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针对我校的办学特色:初高中一体化。兼顾我校学生基础偏差的现实,为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推动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突出我校特殊的办学模式,所以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在中学各门学科中,高中物理难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与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外,初高中物理教师之间的相互不了解,广大初中物
期刊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吹进了各行各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在这股春风中诞生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又怎样呢?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美国是发现的国家,日本是研究的国家。但在科技上,日本远不如美国,研究别人的人只能跟在后面跑
期刊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重视学生内在动力的调动与集体向心力的培养。具体措施是要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自身的修养,关注学困生,多激励表扬,少批评教育;多交心谈话,少冷嘲热风;多宽松,少禁锢。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  一、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对于本班奋斗目标的制定,作为班主任不可以大包大揽,而应
期刊
摘要:美育是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鑒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使这种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它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诠释美术的意境,便于学生感知,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美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美术教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生动、高效的投入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