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1736—1795)时期是清朝国力从最鼎盛转而走向衰退的转折期。乾隆朝的瓷器特点一是大器多;二是丰富多彩,包括器型多、装饰手段多;三是装饰华丽和工艺繁缛的器物多。就颜色釉瓷而言,除了祭红、祭蓝、黄釉、白釉等传统釉色继续生产外,出现了一些新品种,旧有的品种也发展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乾隆颜色釉瓷斑斓多彩、种类丰富,除了有着丰富的审美视角,还体现了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当时的瓷器主流品种之一。
炉钧釉双象耳瓶
高10.1cm、口径4cm、腹径7cm、底径4cm
瓶敞口、圆唇、圆鼓腹、浅圈足。肩部凸起一道弦纹,两侧附对称的双象耳。器型规整。通体施炉钧釉(包括圈足内),釉均匀细润。无款。
炉钧釉是雍正时创烧的低温窑变釉品种之一,是景德镇仿宜兴乳浊陶釉“宜钧”而烧制的。因史籍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故称炉钧。其釉色特点是月白、葱翠、朱砂红、蓝、绿等各色釉在烧制的过程中垂流、互相熔融于一体,形成斑斓的丝线纹理。雍正朝的炉钧釉一般带红点;乾隆朝的纹色主要是蓝、绿、月白;嘉庆时以蓝为主体,釉面垂流感差;道光时的釉面流动纹理感已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用毛笔绘出。炉钧釉器的器型主要有瓶、炉、茶壶等等。
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
高26.3cm、口径2.7cm、底径8.2cm
瓶小直口、长颈,上节葫芦修长、下节葫芦圆鼓腹,圈足。上、下葫芦节之间凸起一道弦纹,弦纹上、下连接暗刻菊瓣纹。瓶两侧对称连接双绶带耳。通体(包括圈足内)施茶叶末釉,釉面亚光,匀净、含蓄。底心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茶叶末釉源于唐代的黑釉,是铁结晶釉品种之一。因釉中含镁量过高,当镁与铁、硅酸化合而形成结晶,便形成黄、绿掺杂的乳浊釉,俗称茶叶末。唐、宋时北方窑口有少量烧造(均是无意中烧成);明代御器厂所烧的称“鳝鱼黄”,釉色黄润而带黑色斑点;清代官窑所烧称“厂官釉”,清初的釉色偏黄,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最为成功。
茄皮紫釉兽头耳盖罐
通高35.1cm、口径15.7cm、腹径25.5cm、底径14.5cm
罐直口、丰肩、长腹向下渐内收,平底无釉、见火石红。盖为子母口、穹庐顶、宝珠纽。肩部两侧附突出的兽头耳。里外施茄皮紫釉,釉色匀净、光润。这类器物是仿明代的制品,同类器物还有铁黄釉。茄皮紫釉是一种以锰为呈色剂的低温釉,最早在唐三彩和辽三彩中出现。明中期以前多带褐色。明晚期出现类似茄子皮的纯正紫色,才叫茄皮紫。明代的紫釉器并不多,主要用于宫廷祭祀,而且色淡、无款,只能从造型和胎釉工艺特征来断代。清代紫釉则光润度更强。
冬青釉印花双耳瓶
高43.1cm、口径19.3cm、腹径20.3cm、底径14.5cm
瓶撇口、长颈、丰肩、圆腹、圈足。颈部中间凸起一道弦纹,附对称的一对镂空凤耳。颈部和腹部以玻璃白打底,印、刻出浅浮雕式的花纹。纹饰以卷草、蝙蝠、如意云、花果、罄等组成,寓意“吉庆如意,富贵福寿”。圈足内施较淡的青釉,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但字不规整,是一件民窑精品。
景德镇烧造的青釉瓷器到雍正时才最成熟、稳定,从颜色的深浅可分为豆青、冬青、粉青。乾隆时的这类青釉器大件器较雍正时更多,有光素无纹的,也有刻、印花的。民窑器也更多,有的书青花堂名款。
铁锈釉瓶
高19.4cm、口径3.6cm、底径7cm
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施铁锈釉,仅足端露胎。釉色为褐红色釉中夹杂着不规则的铁锈斑结晶。釉面光润。无款。
铁锈釉出现于雍正、乾隆时期的景德镇,是一种含铁、锰较高的高温铁结晶釉。其形成机理是熔体中的熔质铁、锰、钛等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析晶。清《陶雅》载:“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谓铁锈花。”该釉色以乾隆时的最为精美。
窑变釉贯耳瓶
高30cm、口径11cm×8.5cm、腹径20cm×17.5cm、
底径12cm×9cm
瓶倭角直口、长颈、鼓腹、圈足。颈部两侧附对称的方贯耳。腹部凸起鸡心形图案。通体施红蓝窑变釉,釉色光润。底足内施透明酱釉,暗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这种釉色自乾隆至民国乃至现代都有烧制。以乾隆的色斑流淌最自然,清末、民国的大多僵硬、呆板。
窑变釉是分相釉的一种。其形成原理是:瓷器在高温焙烧时,因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出窑后在缓冷的过程中分离出两个成份不同、互不混溶的液相,其中一相以无数孤立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相的连续中。窑变早在唐以前的青釉瓷器中已偶有出现;宋钧瓷的铜红窑变历来为藏家所追捧。但这些都是出于偶然,而非人为。清乾隆时已把窑变釉作为颜色釉的一种专门生产,虽不能完全控制窑变的式样,但已能通过对釉料的配制和火候的控制,基本掌握了窑变的规律。
胭脂红釉里青花碗
高6.7cm、口径14.8cm、底径5.5cm
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外施胭脂红釉,色浓、较均匀、半亚光状,橘皮较严重。碗内绘青花纹饰,底心绘宝相花,内壁绘四个对称的灯笼花。白釉闪青。底足施白釉,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
乾隆的胭脂红釉器依然以小件器为主,与雍正的相比,色泽更深,釉层更厚。多了几分华丽,而失去了艳丽中带着含蓄的美感。
仿雕漆里木纹釉碗
高6.5cm、口径17.9cm、底径7cm
碗撇口、斜浅腹、圈足。碗内和圈足内施褐色仿木纹釉,釉色亚光,纹理逼真。碗外施矾红釉,通体仿漆器雕刻。口沿施金色釉一圈;下面雕连体回纹;腹部主题纹饰刻龟背锦纹,当中均匀分布五个刷金釉的圆形变体“寿”字;下部刻菊瓣纹。釉色均匀、光润。无款。
仿雕漆是乾隆瓷器的首创,工艺细腻而繁缛,器内一般施松石绿釉、金色釉。木纹釉最早出现于雍正,乾隆时更多、更成熟。
矾红釉描金小杯
高4.3cm、口径8.6cm、底径3.4cm
杯撇口、深腹、圈足。杯内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色釉。其下绘金彩边饰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金彩折枝花卉四组,下部饰金彩菊瓣纹一周。圈足内施白釉,底书“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字很歪扭。是一件民窑精品。
矾红釉是以三氧化二铁悬浊体着色的低温红釉和红彩。因用青矾为原料,经煅烧炼红,故称矾红,亦称铁红。又因为用牛胶作粘合剂,平涂抹在白釉瓷器上,故又称抹红。这种釉色在明嘉靖以后替代了铜红,发展很快。雍正、乾隆时发展至最盛阶段,除作单色釉外,还有作底色加釉上彩绘的。绘金彩即其中一种,乾隆时最盛行。嘉庆以后矾红釉色泽欠佳,至光绪时才稍有起色。
仿哥釉瓣口碗
高5.3cm、口径11.9cm、底径4.9cm
碗敞口、深腹、花瓣口、圈足。通体施天青釉,釉细腻、光润,开黑色纹片,碗内开细片、碗外开大片。口沿和足端为追求“紫口铁足”的效果,故意涂抹了酱釉和黑泥浆。底书“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这是一件相当规整 的官窑器。
仿官釉水盂
高4.3cm、口径4.4cm、腹径8.5cm、底径4.3cm水盂浅直口、扁圆腹、浅圈足。通体施天青釉,釉面匀净细润,开疏朗的大纹片。口沿和足端为追对“紫口铁足”的效果,故意涂抹了酱釉和黑泥浆。器型规整,无款。
仿哥釉八卦琮式瓶
高28.3cm、口径8.3cm、腹径13.8cm、底径10.5cm
瓶为仿新石器时代玉琮的造型,圆直口、长方形腹、圈足。颈部较长,腹面凸起浮雕式八卦纹,圈足稍外撇。胎体厚重。通体施天青釉,釉面光润、开片。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这种琮式瓶最早是南宋龙泉窑、官窑等烧制。清代从雍正至光绪都有烧制,除仿哥釉外,还有蓝釉、冬青釉、冬青釉地粉彩等。器型的变化是:清早期的瓶口小、颈部长、圈足基本不外撇;越晚口越大、颈部越短,匿足外撇越厉害。
仿汝釉葫芦三连瓶
高20cm、口径1.6cm、腹径13cm、底径5.8cm
瓶小直口、束腰、三葫芦连体状。通体施仿汝窑的天青釉,釉面细润、光亮,全无汝釉的乳浊感。口沿和足端为追求“紫口铁足”的效果,故意涂抹了酱釉和黑泥浆。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仿哥、仿官、仿汝均属于仿古(宋代)釉色,从明中叶景德镇官窑即开始烧制。明晚期极少。清雍正、乾隆时又兴起,官窑、民窑均有生产,尤以乾隆的最多、最好。器型既有仿古的贯耳瓶、琮式瓶,亦有当朝的新器型,大小兼有,品类丰富。其“紫口铁足”的效果均是人为做出。
天蓝釉刻花双象耳瓶
高35.8cm、口径11.8cm、腹径22.5cm、底径14.7cm
瓶直口、长颈、圆腹、近足部外撇、浅圈足,肩部附对称的双象耳。通体(包括圈足内)施天蓝釉,釉面匀净、光润。瓶体刻、印花装饰。颈部纹饰分四层,分别是海浪纹、蕉叶纹、云雷纹、如意云纹;腹部主题纹饰是缠枝西番莲纹;下部是变体莲瓣纹、卷草朵花纹和联珠纹。无款。
乾隆时的天蓝釉已较之康熙、雍正时成熟许多,表现在数量多、大器多、呈色稳定等方面。同时除单色釉外,还有天蓝釉青花(及釉里红)、釉下刻印花装饰等。
白釉刻花高足碗
高9.4cm、口径14.1cm、底径4.3cm
碗撇口、深斜腹、高足。碗腹部的胎极薄,达到半脱胎的程度。把足的胎相对稍厚。通体施白釉,釉细润、光洁、泛青。通体刻缠枝西番莲纹,腹部的刻花因胎薄而达到玲珑状(即胎土已被刻通透,以釉填满花纹空隙)。内底心暗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在薄胎上刻花难度相当大,这是一件工艺水平相当高的官窑器。
大理石釉葫芦瓶
高16.5cm、口径2cm、腹径9.5cm、底径7cm
瓶直口、束腰、圆腹、圈足。瓶体施仿大理石纹釉,釉色为白底与矾红、墨彩相间,效果逼真。底足施白釉。底书“乾隆年制”抹红篆书款。这种釉色始创于乾隆,其后也基本不见。官窑、民窑均有生产。
炉钧釉双象耳瓶
高10.1cm、口径4cm、腹径7cm、底径4cm
瓶敞口、圆唇、圆鼓腹、浅圈足。肩部凸起一道弦纹,两侧附对称的双象耳。器型规整。通体施炉钧釉(包括圈足内),釉均匀细润。无款。
炉钧釉是雍正时创烧的低温窑变釉品种之一,是景德镇仿宜兴乳浊陶釉“宜钧”而烧制的。因史籍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故称炉钧。其釉色特点是月白、葱翠、朱砂红、蓝、绿等各色釉在烧制的过程中垂流、互相熔融于一体,形成斑斓的丝线纹理。雍正朝的炉钧釉一般带红点;乾隆朝的纹色主要是蓝、绿、月白;嘉庆时以蓝为主体,釉面垂流感差;道光时的釉面流动纹理感已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用毛笔绘出。炉钧釉器的器型主要有瓶、炉、茶壶等等。
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
高26.3cm、口径2.7cm、底径8.2cm
瓶小直口、长颈,上节葫芦修长、下节葫芦圆鼓腹,圈足。上、下葫芦节之间凸起一道弦纹,弦纹上、下连接暗刻菊瓣纹。瓶两侧对称连接双绶带耳。通体(包括圈足内)施茶叶末釉,釉面亚光,匀净、含蓄。底心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茶叶末釉源于唐代的黑釉,是铁结晶釉品种之一。因釉中含镁量过高,当镁与铁、硅酸化合而形成结晶,便形成黄、绿掺杂的乳浊釉,俗称茶叶末。唐、宋时北方窑口有少量烧造(均是无意中烧成);明代御器厂所烧的称“鳝鱼黄”,釉色黄润而带黑色斑点;清代官窑所烧称“厂官釉”,清初的釉色偏黄,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最为成功。
茄皮紫釉兽头耳盖罐
通高35.1cm、口径15.7cm、腹径25.5cm、底径14.5cm
罐直口、丰肩、长腹向下渐内收,平底无釉、见火石红。盖为子母口、穹庐顶、宝珠纽。肩部两侧附突出的兽头耳。里外施茄皮紫釉,釉色匀净、光润。这类器物是仿明代的制品,同类器物还有铁黄釉。茄皮紫釉是一种以锰为呈色剂的低温釉,最早在唐三彩和辽三彩中出现。明中期以前多带褐色。明晚期出现类似茄子皮的纯正紫色,才叫茄皮紫。明代的紫釉器并不多,主要用于宫廷祭祀,而且色淡、无款,只能从造型和胎釉工艺特征来断代。清代紫釉则光润度更强。
冬青釉印花双耳瓶
高43.1cm、口径19.3cm、腹径20.3cm、底径14.5cm
瓶撇口、长颈、丰肩、圆腹、圈足。颈部中间凸起一道弦纹,附对称的一对镂空凤耳。颈部和腹部以玻璃白打底,印、刻出浅浮雕式的花纹。纹饰以卷草、蝙蝠、如意云、花果、罄等组成,寓意“吉庆如意,富贵福寿”。圈足内施较淡的青釉,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但字不规整,是一件民窑精品。
景德镇烧造的青釉瓷器到雍正时才最成熟、稳定,从颜色的深浅可分为豆青、冬青、粉青。乾隆时的这类青釉器大件器较雍正时更多,有光素无纹的,也有刻、印花的。民窑器也更多,有的书青花堂名款。
铁锈釉瓶
高19.4cm、口径3.6cm、底径7cm
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施铁锈釉,仅足端露胎。釉色为褐红色釉中夹杂着不规则的铁锈斑结晶。釉面光润。无款。
铁锈釉出现于雍正、乾隆时期的景德镇,是一种含铁、锰较高的高温铁结晶釉。其形成机理是熔体中的熔质铁、锰、钛等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析晶。清《陶雅》载:“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谓铁锈花。”该釉色以乾隆时的最为精美。
窑变釉贯耳瓶
高30cm、口径11cm×8.5cm、腹径20cm×17.5cm、
底径12cm×9cm
瓶倭角直口、长颈、鼓腹、圈足。颈部两侧附对称的方贯耳。腹部凸起鸡心形图案。通体施红蓝窑变釉,釉色光润。底足内施透明酱釉,暗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这种釉色自乾隆至民国乃至现代都有烧制。以乾隆的色斑流淌最自然,清末、民国的大多僵硬、呆板。
窑变釉是分相釉的一种。其形成原理是:瓷器在高温焙烧时,因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出窑后在缓冷的过程中分离出两个成份不同、互不混溶的液相,其中一相以无数孤立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相的连续中。窑变早在唐以前的青釉瓷器中已偶有出现;宋钧瓷的铜红窑变历来为藏家所追捧。但这些都是出于偶然,而非人为。清乾隆时已把窑变釉作为颜色釉的一种专门生产,虽不能完全控制窑变的式样,但已能通过对釉料的配制和火候的控制,基本掌握了窑变的规律。
胭脂红釉里青花碗
高6.7cm、口径14.8cm、底径5.5cm
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外施胭脂红釉,色浓、较均匀、半亚光状,橘皮较严重。碗内绘青花纹饰,底心绘宝相花,内壁绘四个对称的灯笼花。白釉闪青。底足施白釉,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
乾隆的胭脂红釉器依然以小件器为主,与雍正的相比,色泽更深,釉层更厚。多了几分华丽,而失去了艳丽中带着含蓄的美感。
仿雕漆里木纹釉碗
高6.5cm、口径17.9cm、底径7cm
碗撇口、斜浅腹、圈足。碗内和圈足内施褐色仿木纹釉,釉色亚光,纹理逼真。碗外施矾红釉,通体仿漆器雕刻。口沿施金色釉一圈;下面雕连体回纹;腹部主题纹饰刻龟背锦纹,当中均匀分布五个刷金釉的圆形变体“寿”字;下部刻菊瓣纹。釉色均匀、光润。无款。
仿雕漆是乾隆瓷器的首创,工艺细腻而繁缛,器内一般施松石绿釉、金色釉。木纹釉最早出现于雍正,乾隆时更多、更成熟。
矾红釉描金小杯
高4.3cm、口径8.6cm、底径3.4cm
杯撇口、深腹、圈足。杯内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色釉。其下绘金彩边饰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金彩折枝花卉四组,下部饰金彩菊瓣纹一周。圈足内施白釉,底书“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字很歪扭。是一件民窑精品。
矾红釉是以三氧化二铁悬浊体着色的低温红釉和红彩。因用青矾为原料,经煅烧炼红,故称矾红,亦称铁红。又因为用牛胶作粘合剂,平涂抹在白釉瓷器上,故又称抹红。这种釉色在明嘉靖以后替代了铜红,发展很快。雍正、乾隆时发展至最盛阶段,除作单色釉外,还有作底色加釉上彩绘的。绘金彩即其中一种,乾隆时最盛行。嘉庆以后矾红釉色泽欠佳,至光绪时才稍有起色。
仿哥釉瓣口碗
高5.3cm、口径11.9cm、底径4.9cm
碗敞口、深腹、花瓣口、圈足。通体施天青釉,釉细腻、光润,开黑色纹片,碗内开细片、碗外开大片。口沿和足端为追求“紫口铁足”的效果,故意涂抹了酱釉和黑泥浆。底书“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这是一件相当规整 的官窑器。
仿官釉水盂
高4.3cm、口径4.4cm、腹径8.5cm、底径4.3cm水盂浅直口、扁圆腹、浅圈足。通体施天青釉,釉面匀净细润,开疏朗的大纹片。口沿和足端为追对“紫口铁足”的效果,故意涂抹了酱釉和黑泥浆。器型规整,无款。
仿哥釉八卦琮式瓶
高28.3cm、口径8.3cm、腹径13.8cm、底径10.5cm
瓶为仿新石器时代玉琮的造型,圆直口、长方形腹、圈足。颈部较长,腹面凸起浮雕式八卦纹,圈足稍外撇。胎体厚重。通体施天青釉,釉面光润、开片。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这种琮式瓶最早是南宋龙泉窑、官窑等烧制。清代从雍正至光绪都有烧制,除仿哥釉外,还有蓝釉、冬青釉、冬青釉地粉彩等。器型的变化是:清早期的瓶口小、颈部长、圈足基本不外撇;越晚口越大、颈部越短,匿足外撇越厉害。
仿汝釉葫芦三连瓶
高20cm、口径1.6cm、腹径13cm、底径5.8cm
瓶小直口、束腰、三葫芦连体状。通体施仿汝窑的天青釉,釉面细润、光亮,全无汝釉的乳浊感。口沿和足端为追求“紫口铁足”的效果,故意涂抹了酱釉和黑泥浆。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仿哥、仿官、仿汝均属于仿古(宋代)釉色,从明中叶景德镇官窑即开始烧制。明晚期极少。清雍正、乾隆时又兴起,官窑、民窑均有生产,尤以乾隆的最多、最好。器型既有仿古的贯耳瓶、琮式瓶,亦有当朝的新器型,大小兼有,品类丰富。其“紫口铁足”的效果均是人为做出。
天蓝釉刻花双象耳瓶
高35.8cm、口径11.8cm、腹径22.5cm、底径14.7cm
瓶直口、长颈、圆腹、近足部外撇、浅圈足,肩部附对称的双象耳。通体(包括圈足内)施天蓝釉,釉面匀净、光润。瓶体刻、印花装饰。颈部纹饰分四层,分别是海浪纹、蕉叶纹、云雷纹、如意云纹;腹部主题纹饰是缠枝西番莲纹;下部是变体莲瓣纹、卷草朵花纹和联珠纹。无款。
乾隆时的天蓝釉已较之康熙、雍正时成熟许多,表现在数量多、大器多、呈色稳定等方面。同时除单色釉外,还有天蓝釉青花(及釉里红)、釉下刻印花装饰等。
白釉刻花高足碗
高9.4cm、口径14.1cm、底径4.3cm
碗撇口、深斜腹、高足。碗腹部的胎极薄,达到半脱胎的程度。把足的胎相对稍厚。通体施白釉,釉细润、光洁、泛青。通体刻缠枝西番莲纹,腹部的刻花因胎薄而达到玲珑状(即胎土已被刻通透,以釉填满花纹空隙)。内底心暗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在薄胎上刻花难度相当大,这是一件工艺水平相当高的官窑器。
大理石釉葫芦瓶
高16.5cm、口径2cm、腹径9.5cm、底径7cm
瓶直口、束腰、圆腹、圈足。瓶体施仿大理石纹釉,釉色为白底与矾红、墨彩相间,效果逼真。底足施白釉。底书“乾隆年制”抹红篆书款。这种釉色始创于乾隆,其后也基本不见。官窑、民窑均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