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音乐活力的源泉。每首歌都有自己的存在,它与旋律是分不开的,这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班中,节奏训练不容忽视。为了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节奏训练,我们进行了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大力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帮助学生发展音乐节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表现力。
  【关键词】音乐 课堂教學 培养 节奏感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242-02
  旋律,节奏,音色和和声是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节奏是音乐创作的第一要素。德国着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节奏教学开始。”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节奏感和锻炼节奏感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节奏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然而,它只是一点点滴滴,它已经与它一起传递了。学生没有真正的计划和目的。系统的节奏训练。因此,经过几年的音乐课,学生无法准确地拍出完整的节奏,也无法准确地演唱歌曲。由此我开始思考: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内在音乐节奏感。内心的音乐节奏无法在一夜之间培养和建立。它需要有计划的和长期的有效的培训和培训。因此,我决定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作为我的第一个话题。根据“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年时期”和“音乐教育越早越有效”的观点,我决定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这个学科,培养学生内心的感受韵律。器官和思维构成了自由转换和密切接触的媒介,以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儿童音乐品质。
  一、倾听生活中的声音,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的节奏与听力是不可避免的联系。因此,首先应该教导学生使用听音节奏的方法。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如长长的火车,歌唱的鸟,风声和雷雨......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它们并将它们带入音乐课,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性这些声音的变化。如快,慢,轻,重,脆,重,柔,悲等。当学生们听到并认识到大量的声音时,就会发出这些常规声音的节奏。另一个例子:在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快乐日”班上,她从清晨的闹钟中醒来了一年级小学生-听着鸟叫学校-认真上课-在课间玩手枪游戏-在夜晚安静睡眠五个场景作为整个班级的教学主题,在不同的场景中设计有不同的节奏模式,并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种教学设计令人兴奋,效果明显。在张琪琪设计的“趣味节奏”课程的第一年,她首先播放了一段音乐,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在音乐中,你可以听到许多孩子的普通生活电话-认真的声音,如:小鸟,青蛙,羊羔,母鸡,小狗,已知......对于儿童来说,将动物呼叫与音乐区分开并不难,但他们对节奏知之甚少。然后,张引导他们模仿和欣赏每个动物的哭泣,并感知其节奏。同时,团队采取了竞争形式让学生体验。渐渐地,他们对节奏有浓厚的兴趣。然后张老师让学生找到生活的节奏并模仿他们。此时,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全班学生积极大胆参与教学活动。许多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室音乐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法是最真实,最直观,最鼓舞人心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为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借助肢体语言,体验节奏
  肢体语言是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根据低年级学生活跃的年龄特点,如果能适当应用于低年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并利用它们让学生表达和体验节奏,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意识的节奏。柯达利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各种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做各种不同的游戏,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音乐表现力。
  (一)声势
  “声音潜能”是使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的节奏活动的组合,并且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系统中的动作节奏训练活动之一。最基本的行动是:绊脚石,拍打,鼓掌和蹲伏。“盛世”可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不同的音色感,培养学生的准确听力,敏捷反应,记忆和节奏句型。例如,在教学研讨会的“魔术音乐”课程中,我将利用这一势头来指导学生识别拍号和经验声音的长度。我们知道,识别签名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声音的优点和缺点,并听到强劲的节拍和弱的节拍。一年级学生学会辨别2/4节拍和3/4节拍。在课堂上,我没有给学生灌输基本的音乐和音乐知识。相反,我指示孩子们听到强烈的节奏并拍手。当弱跳动时,他们轻轻拍打左手掌;当弱拍停止时,他们可以使用它。用手掌或拳头举起它。当学生掌握节奏的基本规律时,我先将节奏句型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出来,然后团队中的学生在群体节奏后练习。学生掌握比赛后,我用柯达的教学方法展示了“两只老虎”的歌曲,引导学生在歌唱的同时进行柯达手势,以加强学生的节奏和投球练习。当其余的时候,我让学生设计不同的行为来区分它们。有些学生握紧拳头,有时候学生打了他们的手,有些学生把他们的手放在胸前当作小屋。这种用相应的潜在动作表示节奏中的不同时间值的重复练习将逐渐建立节奏符号与潜力和相应时间值之间的稳定认知联系并形成记忆。帮助学生体验声音的长度,建立节奏感,准确掌握节奏。
  (二)律动
  节奏是利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它对学生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可以运用各种肢体动作来体验音乐,增强节奏感。在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自觉地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延续,终结和强弱,然后让学生以强烈的音乐感受一些节奏,并根据音乐设计启发和引导他们动作。学生们根据节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听着行军音乐的节奏模仿士兵走路,听到柔和的音乐并上学。在节奏和音乐活动中,孩子们擅长用肢体语言体验节奏。我会让他们来到一个“全身”动员:头部,肩膀,腰部,嘴巴,手和脚都活跃。通过这种节奏练习,学生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他们不仅获得情感满足,而且表达自己的能力。
  当然,肢体语言也包括指挥,舞蹈,表演等。只要我们致力于教学,将它以合理和适当的方式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课堂,必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总结在项目的研究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在我尝到了课程的艰辛和甜蜜之后,我坚信只要遵循美术教学法则,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有效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将大力宣传我们的音乐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一批真正听,唱,体验音乐的学生,也将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音乐课程标准》(新修订)2011年.
其他文献
苹果腐烂病又叫苹果树腐烂病、烂皮病,俗称臭皮病、湿串皮、污皮等,病原属子囊菌纲,球壳菌目,为弱寄生菌.此病以病菌侵染枝、干、树皮,引起树皮腐烂,从而造成死枝死树,甚至全
【摘 要】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与反馈。而当今的学生教育不应只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还要与家庭教育共同作用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的有效性。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直接代表,在家校沟通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的方法与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主任;家校合作;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草坪锈病近2年在黑龙江省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有显著增高的趋势,对黑龙江省草坪的观赏和使用寿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黑龙江省草坪锈病的发生情况,锈病发生规律,流行条件以及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94-02  一周前,我园有幸邀请到了刘振民专家,我并有幸参加了本次区域教研学习活动,在参加的过程中我也认真聆听了刘振民老师的对区角活动的精彩解说,如关于“区角活动设计与指导”“学习性区角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对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的思考”。这次学习无不为我们对区角活动的认识又有新的提高,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实
环境保护,一直都是各个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化学技术是环境保护中较为常用的技术类型。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本文主要就针对化学技
【摘要】现阶段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想要开创语文教育的新局面,就必须使阅读教学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因为,“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语文教育的重心是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营造读书氛围,是阅读教学的宗旨所在。通过阅读使学生不断吸收人类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成果,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利用发根农杆菌(Ago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介导的二元载体,将PBTC-8质粒上的TMV-cp和CMV-cp基因导入甜椒中,用共培养的方法,诱导愈伤组织,经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进一步的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经PCR和ELISA的检测呈阳性反应,转化植株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技术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凹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3月共收治的1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性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血管内治疗
【正】 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等四个军工部门划归国务院,对发挥军工部门的生产技术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军工各部门有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