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其追求隐逸的田园生活,所创诗歌以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渊明的诗歌中,经常利用一些意象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有多次提及“鸟”这一意象,陶渊明前期为官时期,诗歌中“鸟”有飞之意,寓意大鹏展翅、奋力飞翔,通过飞鸟意象展现了其建功立业的渴望与雄心壮志。随着其对官场和自身性格的认识,诗歌中“鸟”意象有“牢笼之囚”含义,渴望获得自由生活。最后,在其归隐田园后,用鸟意象表明自身回归自然的喜悦,以及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
  一、陶渊明诗作中鸟意象艺术性
  (一)意象生成
  陶渊明在诗作中利用“鸟”这一意象表达自己状况和心境,并寄托身心的情感。陶渊明向往安宁、纯朴的生活,其诗中多数表达了这种想法,并将其志向寄托于意象中,而“鸟”作为其诗中多次使用的意象,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飞鸟,可使人产生一种田园宁静感受,同时由于陶渊明诗歌心中“鸟”无明显修饰,真实性强,可促使读者快速进入相应境界中,进而感受到诗人寄托的意境,寄情于景,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完美融合。
  (二)“鸟”意象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七则》第一则中提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表述了一种物我浑于一体的境界。陶渊明在诗作中利用“鸟”意象表达自身意志的同时,有时也会将自己比作鸟,或者将鸟比作知己和伴侣。而鸟作为一种客觀存在事物,诗歌中利用其具备的特性,主观表达和寄托了自身情感。在陶渊明将自身比作鸟时,既展现了自身对田园、自然和自由纯朴生活的向往,又以“自己是鸟”和“鸟是自己”展现了一种物我浑于一体的境界。
  二、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分析
  陶渊明一生中有大量诗作,通过阅读《陶渊明诗全集》,从诗作写作时间来看,不难看出不同时期诗人思想的转折变化,而不同时期诗里寄托其心境事物均有鸟这一意象,也可看出陶渊明偏爱这一意象以及所蕴藏的特殊情感。在《陶渊明诗全集》中,专门咏鸟的诗有六首,并且将内容全部集中于“鸟”以及相关字,如“凤”,“鹤”,“燕”,“鸾”,“雁”和“鸥”等,与“鸟”相关的字约40处,出现频率极高,仅次于陶渊明常用的“酒”字。而通过对不同鸟的描述,也寄托了诗人不同时期的思想意识。
  (一)振翅飞翔之“鸟”
  陶渊明生于书香之家,家族长辈世代为官,父辈对陶渊明思想意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其母为当时名士之女,即便到陶渊明时期已算家道中落,但依旧为其提供了良好教育条件。同时由于处于历代为官家庭,其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使得“立功、立德、立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及“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思想深入诗人心中,也促使其早期在行为思想方面体现出强烈政治诉求,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陶渊明早期思想意识受其曾祖父陶侃影响较大,陶侃出生于贫寒之家,依靠自身努力最终成为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晋书·陶侃传》中记载“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晋书》中记载“(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都表明了即使出身贫寒,依旧难以掩盖其在政治方面的雄心壮志,以及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勤勉刚正的精神。而陶渊明对其曾祖父极为崇拜,甚至在其部分作品中可看出其对自己身世的骄傲。同时也因受其曾祖父影响,使得陶渊明即便面临困境和乱世,依旧渴望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渴望“兼济天下”,这也是陶渊明一生中的早期思想。
  陶渊明很多诗篇中,都有其早期思想表现,且使用了很多可以寄托其渴望建功思想的意象,其中,飞鸟这一意象有多处提及。在陶渊明作品早期“鸟”意象主要表达其渴望飞翔,实现振翅高飞,犹如大鹏展翅、奋力飞翔之意,希望成为其曾祖父一样建功立业的人,如《杂诗其五·忆我少壮时》中“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其中“骞翮”意为展翅,是“鸟”意象,一种较为含蓄的表述,同时使用“猛志”和“翥”,将自己比作飞鸟,显出自己年少时犹如大鹏展翅,志在奋翅高飞,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由此可见,早期在其未遭受官场磨砺,未切实接触到官场中黑暗时,其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及向父辈一样渴望建功立业,因此,使得其在使用“鸟”这一意象寄托情感时,表达的是渴望展翅飞翔之意。
  (二)牢笼囚“鸟”
  陶渊明一生三次做官,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以及彭泽县令等职,最后官职为彭泽县令,在很多文献中有记载,最后为官时陶渊明29岁,为官时间八十余日,辞官归隐后再未出仕。《宋书》中甚至记载此次陶渊明辞官的直接原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在《归去来兮辞序》中陶渊明对自己辞官原因解释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他认为自身本性向往自然,不愿也难以适应官场,即便为官解决了自身温饱问题,但违背了自己的本性,使得身心都感到痛苦。而其在《饮酒其四·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中,通过对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飞鸟和游鱼的描写,与自身为官劳心形役和痛苦状态相对比,描绘了做官阶段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的心态,以及高洁、孤独的情怀和心境,并再次体现出其渴望自由隐居生活之意。此时陶渊明通过诗歌,展现了另一种“鸟”意象,其在做官时本是为实现建功立业和光宗耀祖的理想,受其高洁性格影响,导致其置身官场,发现官场险恶、抱负难以实现后,产生做官是一种负担或劳役。即便此时陶渊明作品中寄托自身意象之鸟为飞鸟,处于自由自在的客观状况,但通过将其与自身相比较,并将自身比作“鸟”,使得诗中鸟意象展示的是遭受官场约束的牢笼囚“鸟”。而牢笼囚“鸟”,一方面,想像客观现实中的鸟一样脱离束缚,回归自由,适情任性地生活。另一方面,飞翔鸟意象突出了自己身为一只“鸟”的困顿状态,渴望回归自己想要栖息归隐之地,追求自由闲适、安宁纯朴且不受官场所累的生活。
  (三)自由之“鸟”   因陶渊明出生于世代为官之家,使得其人生前期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但其年少时受当时老庄盛行影响,同样很喜爱道家思想文化,如其在《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表明了其对自然事物的喜爱,这也促使其后期心境不断变化。而后期随着其心境变化,更加倾向道家文化思想,表现出追求自然和恬淡怡心的境界。《庄子·渔父》中有“真者,精诚之至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表明了自然,即为真。而陶渊明后期思想受道家文化影响,追求人生和心境方面的“真”,使得其更加热衷于自然之事物,并表达了万物随自然变化,唯有顺其自然才能得到真正安宁与自由,如陶渊明《归鸟》“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中,通过描写鸟自由生活的喜悦,同时陶渊明在诗作中将鸟比作自然的化身,通过描述其“日出飞林,日落而息”行为,顺应自然即可回归本源,一方面,表达了要想获得自由,就应顺从心意,远离官场,以此方可获得自身想要的安宁生活,体现了其对自然中顺势而为、自由生活的追求,也展现了陶渊明高远的思想境界,对纵欲逐利的厌恶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自身归隐,回归田园自由生活之意。此時在其作品中“鸟”意象展现的是渴望和追求自由之“鸟”。
  (四)还巢归“鸟”
  随着陶渊明对官场生活心灰意冷和厌恶,尤其是在看清楚封建社会腐败官场后,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选择了归隐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追求质朴人生、个性自由,并且这种生活与其“质性自然”个性和志趣相符合,既顺从了其对自然、自由和闲适的追求,又实现了摆脱官场束缚的心愿。此时其诗中展现的心境再次发生变化,重点表现陶渊明在归隐后生活闲适、快乐,而其诗中展现的意象“鸟”更加接近于自然中鸟,同时诗中“鸟”所展现的也是真实、自由、快乐。此时陶渊明政治态度明确,思想进入成熟时期,更加认定归隐后的生活。如《归园田居其五·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诗中利用归鸟形象展现其在归隐后闲适自在的生活,展现出了其在选择这样生活后的得意,此时“鸟意境”展现出的日还巢归“鸟”,利用寄情于物,展现了一种“鸟即是我,鸟快乐即是我快乐,物我相融,全然两忘”的思想境界,利用倦鸟归林后展现的轻松愉快,抒发了自己在选择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形体上得到了自由,精神上得到了释放,更是寻找到了诗意本真与人之本源。
  三、结语
  “鸟”是我国古代诗人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事物,很多诗人喜好用“鸟”寄托自己的志向和情感,通过对这一意象的使用,既提升了诗作艺术性,又表达了自身意志。陶渊明作为我国擅长用“鸟”创作的诗人,作品中“鸟”艺术性明显,并通过“鸟”可展现出不同时期陶渊明的心境和追求,以及其人生转折。简言之,陶渊明诗作中“鸟”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生起伏变化,是他人生转换的标志。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还需要渗透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熏
欧阳修在词的创作中革新求变,他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他写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吸取民歌“定格章联”的表现手法,他在创作中对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且天性爱玩,在课程当中需要游戏使他们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再加上体育的开放性特点,可结合体育游戏教学来使他们在快乐欢快的氛围当中成长,提升自身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身体素质与思政素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将学校体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合,推动学校教育
走进芳菲四月,阳气升腾的大地上,春草复绿.纤嫩的草芽,欣欣然的,探头探脑拱出松软的泥土,迎风舞弄着春光.rn四月的冰河涌动,日夜奔流,奏响迎春的凯歌,震撼着北国人们的心扉.r
期刊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就必须要从基本着手,而语文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素养提升的最佳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学
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理念影响下,导致东西方在同一文学作品中经常存在误读现象,我国很多作品在流入西方后,在文学评论中经常可看到与我国大相径庭的解读方式。西方评论者解读中通常从自身文化视角进行考虑,忽略了作品相关文化环境,使得在思想理念解读方面经常表现出截然不同两个方向。莫言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影响力,通过深入对“人性”挖掘,塑造多个身处水深火热环境,但不屈不挠女性形象。但在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能够运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对阅读教学来说,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具体运用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作者对他死去的妻子的深切思念是真实的,而作者的梦
期刊
过了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人们就进入了置办年货的阶段.购春联、买摇钱树、加工春节期间所需各种食品、走亲串友赠送过年礼品等,人人往来穿梭,都忙得不亦乐乎!rn让我记忆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