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道德观 人文品行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成人文品行?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
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做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那些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道德观 人文品行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成人文品行?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
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做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那些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