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普从PC舞台中心退出,加速为辉煌的台湾NB厂画下句号。那些过去习惯水平分工的台厂,已无法再挤出毛利,就连规模经济也创造不出理想利润,台厂将是这场战争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时代的快车已经驶入软体当道、平台为王的年代,尽管在PC以往辉煌的30年中,台厂的精细分工和品质控管功不可没,可是,当台厂水平分工挤出的毛利只剩「茅山道士」(毛利率3%~4%)时,台厂已经完全没有了发球权,
「我们每天都在想,新的营业模式会是什麽?」这是和硕执行长程建中的功课,也是所有台商PC代工厂都急欲找到的答案。
「新五哥」崛起 科技剑客世代交替
随着产业趋势的演变,台湾PC行业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只是洗牌的速度快慢和范围大小而已。最明显的是台湾的「新旧五哥」正在进行宁静革命与交替。根据理周投研部调查分析,旧五哥(广达、华硕、鸿海、仁宝、宏碁)中鸿海、仁宝与宏基因转型太慢,可能被智冠、宏达电与宸鸿(TPK)所取代。
从宏碁总经理兰奇的闪辞,到苹果(Apple)掀起的专利大战,接着再有惠普决定分拆PC部门等一连串的讯息,在在透露PC产业发展已经出现巨变,且早在资本市场露出端倪,也就是科技五哥已经换人做了,代之而起的将是科技新五哥——五剑客引领的科技产业新时代。
拓扑产业研究所指出,惠普决意分拆PC部门,代表後PC时代的来临,科技产业未来三大趋势,一是社群,另一是应用程式商店,第三则是云端。宏碁、鸿海与仁宝并未在这三大领域中布局,与其他业者(例如华硕与广达)相比,速度较慢,且过去的包袱重,欲摆动庞大的身躯较不灵活。
事实上,嗅觉灵敏的投资机构也注意到了这一点。2011年8月16日,瑞银证券发布报告指出,宏碁新产品难以扭转获利下滑命运,将目标价由38元新台币调降为28元新台币;8月26日,瑞银证券出炉的报告中,调降鸿海2011年至2013年每股获利预估,目标价由85.5元新台币降为60元新台币,评等维持「卖出」。
也因此,台湾没有像美国Face book 社群网站,唯线上游戏较具社群经济概念,未来放眼大陆市场潜力颇大。具有社群经济架构的智冠、具有多平台架构的宏达电以及具有云端技术面应用的宸鸿(TPK)代之而起,理周投研部下了这样的注解与研判;也就是上述3家公司加上旧五哥中的华硕与广达,将成科技五剑客。
代工巨头静观其变
惠普分拆个人电脑事业既成事实,但到底如何分拆、分拆後是否转手,目前情势都不明,台湾代工厂大多以观察为主。据集邦科技调查,HP主要的 NB代工厂为英业达、广达、鸿海及纬创,2011年英业达占HP出货比约25%到30%,广达约30%,鸿海约20%到25% ,纬创约5%。
若HP出售个人系统事业部,英业达首当其冲。英业达本身在客户的比例上,HP出货比占整体出货的60%,其余为日系及美系客户,加上HP近期宣布要停止的 WebOS平板TouchPad也由英业达独家代工,若HP将个人电脑事业部分割转售,潜在的NB转单效应将对代工业者将造成严重冲击。
广达由於客户比例在所有代工厂中最为分散,HP若被其他品牌买去,转单给广达可能性不低。广达亦表示,2012年订单都已经确定,产品跟机种时程都已敲定,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动,後续变化会密切观察。广达指出,如果真由三星接手,惠普一年高达4000 万台的量,加计三星本身每年1000多万台的量,合计共 5000万到6000万台,三星要自己吃下所有订单不容易,不可能不找制造夥伴,订单不会在短期内一下子就不见。广达董事长林百里指出,广达虽然是下游硬体制造商,但怎麽影响到上游,引领上游产业发展,是接下来的重要课题。目前广达朝云端及相关产品发展策略将持续积极进行,拉高非笔记型电脑(NB)产业比重的方向不会改变。
鸿海则是在2011年拿到不少HP、Dell订单,两家客户加起来预期有近7成的出货占比,但在2012年Dell订单移转下,预期HP订单比重提高,若後市HP订单转移,伤害性可谓不小。加上鸿海本身有相关零组件的生产,原本想藉鸿海自身供应链切入NB市场、提高竞争力与附加价值的计画将会生变。
鸿海旗下十几个生产部门中,有其中一个部门负责 HP完整的产品线,若鸿海考虑将HP个人电脑事业部买下,一则必须顾虑其他客户观感,二则必须考虑在近期股价低迷状况下,资金来源是否充足。而倘若真由三星入主HP个人电脑事业部,对鸿海的冲击将不言而喻。
反倒是原先不在HP主要代工供应链的仁宝及和硕,未来如果HP订单有所移转将可望受惠。 而对HP本身而言,集邦科技认为,此次公开将分割 PC事业群的讯息,明显是希望潜在的买家竞标,求取最佳的卖价、团队利益与保障美国资讯安全。
应变求生转型才有活路
「台湾代工企业毛利只有3%~4%,只能在降低成本上绞尽脑汁,从内控、管理和次要零组件的采购上赚点辛苦钱。虽然PC变局暂时对订单数量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相互低价抢单,将使代工厂彼此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代工企业只能去找未来成长性好的产品,构筑一些新的利基点。」元富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翁基能指出,一些企业代工纷纷将NB订单比重降低,在云端运算、SERVER(伺服器)、TV或者掌上型产品等毛利较高产品方面积极布局。
事实上,PC产业变局等於在强迫台湾的PC产业加速思考,纯做硬体、继续仰人鼻息只有死路一条,必须转型做高附加价值的产品。
高附加值从何而来?自然取决於科技水准的高低。目前,台湾的资讯科技硬体制造实力全球有目共睹,由於台厂长年与美国科技大厂紧密合作,科技水准紧追美国,也让美国科技厂对台湾厂商动向不敢掉以轻心。由於台湾科技业缺少原创型专利,厂商为了回避原创专利而申请改良型专利,因此台湾的科技厂商常常被美国、日本同业提告专利侵权。
科技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台湾的科技厂要如何因应层出不穷的专利战?专家建议,台厂真的要透过专利研究,提前5到6年看出大厂动向;或是透彻研究大厂专利,找出漏洞,或是找相关的回避设计;找到方案後,也要申请专利,这样,5到6年後出来的产品才会有区隔,这一定要长期布局。「如果台湾仍然定位自己为制造代工,那不用关心专利;但是台湾想要转型,想做设计、做品牌、做创新,就要改变思维」
台湾主管经济的官员施颜祥也强调,产业只要有研发能力,就比较不怕产业变化,像台湾触控LED产业、台积电;例如DRAM只冲产能,不重研发现在经营艰难。金融海啸发生时,台湾高科技在没有品牌、後端产品与自主技术下,一遇不景气,订单不是冻住就是减少,这是产业发展致命弱点。要打破僵局,必须自己打品牌,并做上中下游的系统整合,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研发能量。相关部门经政策检视後还是确认原推动资通讯产业的发展策略方向,像智慧手持装置、云端运算、数位汇流等,这些符合世界潮流及产业发展趋势,要继续加速推动。
「台湾现在需要的,也不是完全放弃硬体,而是在硬体的基础上,加上创新服务,」施振荣说。纯做硬体的话,就只有一条摩尔定律,那是死的;但如果能强化对市场的洞察力,找出消费者的需求,把PC当成载具,掌握「easy」(简洁),「dependable」(可靠),「end-to-end」(端对端)三项要素,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当前PC产业的成长动能全部集中在亚洲,大中华地区正逐渐取代欧美,成为下一个科技主战场。
惠普壮士断臂放弃PC业务,或许是电子业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可能是电子业重新出发的讯号。台商电子业何去何从?怎样才能做出完全因应之策?
时代的快车已经驶入软体当道、平台为王的年代,尽管在PC以往辉煌的30年中,台厂的精细分工和品质控管功不可没,可是,当台厂水平分工挤出的毛利只剩「茅山道士」(毛利率3%~4%)时,台厂已经完全没有了发球权,
「我们每天都在想,新的营业模式会是什麽?」这是和硕执行长程建中的功课,也是所有台商PC代工厂都急欲找到的答案。
「新五哥」崛起 科技剑客世代交替
随着产业趋势的演变,台湾PC行业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只是洗牌的速度快慢和范围大小而已。最明显的是台湾的「新旧五哥」正在进行宁静革命与交替。根据理周投研部调查分析,旧五哥(广达、华硕、鸿海、仁宝、宏碁)中鸿海、仁宝与宏基因转型太慢,可能被智冠、宏达电与宸鸿(TPK)所取代。
从宏碁总经理兰奇的闪辞,到苹果(Apple)掀起的专利大战,接着再有惠普决定分拆PC部门等一连串的讯息,在在透露PC产业发展已经出现巨变,且早在资本市场露出端倪,也就是科技五哥已经换人做了,代之而起的将是科技新五哥——五剑客引领的科技产业新时代。
拓扑产业研究所指出,惠普决意分拆PC部门,代表後PC时代的来临,科技产业未来三大趋势,一是社群,另一是应用程式商店,第三则是云端。宏碁、鸿海与仁宝并未在这三大领域中布局,与其他业者(例如华硕与广达)相比,速度较慢,且过去的包袱重,欲摆动庞大的身躯较不灵活。
事实上,嗅觉灵敏的投资机构也注意到了这一点。2011年8月16日,瑞银证券发布报告指出,宏碁新产品难以扭转获利下滑命运,将目标价由38元新台币调降为28元新台币;8月26日,瑞银证券出炉的报告中,调降鸿海2011年至2013年每股获利预估,目标价由85.5元新台币降为60元新台币,评等维持「卖出」。
也因此,台湾没有像美国Face book 社群网站,唯线上游戏较具社群经济概念,未来放眼大陆市场潜力颇大。具有社群经济架构的智冠、具有多平台架构的宏达电以及具有云端技术面应用的宸鸿(TPK)代之而起,理周投研部下了这样的注解与研判;也就是上述3家公司加上旧五哥中的华硕与广达,将成科技五剑客。
代工巨头静观其变
惠普分拆个人电脑事业既成事实,但到底如何分拆、分拆後是否转手,目前情势都不明,台湾代工厂大多以观察为主。据集邦科技调查,HP主要的 NB代工厂为英业达、广达、鸿海及纬创,2011年英业达占HP出货比约25%到30%,广达约30%,鸿海约20%到25% ,纬创约5%。
若HP出售个人系统事业部,英业达首当其冲。英业达本身在客户的比例上,HP出货比占整体出货的60%,其余为日系及美系客户,加上HP近期宣布要停止的 WebOS平板TouchPad也由英业达独家代工,若HP将个人电脑事业部分割转售,潜在的NB转单效应将对代工业者将造成严重冲击。
广达由於客户比例在所有代工厂中最为分散,HP若被其他品牌买去,转单给广达可能性不低。广达亦表示,2012年订单都已经确定,产品跟机种时程都已敲定,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动,後续变化会密切观察。广达指出,如果真由三星接手,惠普一年高达4000 万台的量,加计三星本身每年1000多万台的量,合计共 5000万到6000万台,三星要自己吃下所有订单不容易,不可能不找制造夥伴,订单不会在短期内一下子就不见。广达董事长林百里指出,广达虽然是下游硬体制造商,但怎麽影响到上游,引领上游产业发展,是接下来的重要课题。目前广达朝云端及相关产品发展策略将持续积极进行,拉高非笔记型电脑(NB)产业比重的方向不会改变。
鸿海则是在2011年拿到不少HP、Dell订单,两家客户加起来预期有近7成的出货占比,但在2012年Dell订单移转下,预期HP订单比重提高,若後市HP订单转移,伤害性可谓不小。加上鸿海本身有相关零组件的生产,原本想藉鸿海自身供应链切入NB市场、提高竞争力与附加价值的计画将会生变。
鸿海旗下十几个生产部门中,有其中一个部门负责 HP完整的产品线,若鸿海考虑将HP个人电脑事业部买下,一则必须顾虑其他客户观感,二则必须考虑在近期股价低迷状况下,资金来源是否充足。而倘若真由三星入主HP个人电脑事业部,对鸿海的冲击将不言而喻。
反倒是原先不在HP主要代工供应链的仁宝及和硕,未来如果HP订单有所移转将可望受惠。 而对HP本身而言,集邦科技认为,此次公开将分割 PC事业群的讯息,明显是希望潜在的买家竞标,求取最佳的卖价、团队利益与保障美国资讯安全。
应变求生转型才有活路
「台湾代工企业毛利只有3%~4%,只能在降低成本上绞尽脑汁,从内控、管理和次要零组件的采购上赚点辛苦钱。虽然PC变局暂时对订单数量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相互低价抢单,将使代工厂彼此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代工企业只能去找未来成长性好的产品,构筑一些新的利基点。」元富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翁基能指出,一些企业代工纷纷将NB订单比重降低,在云端运算、SERVER(伺服器)、TV或者掌上型产品等毛利较高产品方面积极布局。
事实上,PC产业变局等於在强迫台湾的PC产业加速思考,纯做硬体、继续仰人鼻息只有死路一条,必须转型做高附加价值的产品。
高附加值从何而来?自然取决於科技水准的高低。目前,台湾的资讯科技硬体制造实力全球有目共睹,由於台厂长年与美国科技大厂紧密合作,科技水准紧追美国,也让美国科技厂对台湾厂商动向不敢掉以轻心。由於台湾科技业缺少原创型专利,厂商为了回避原创专利而申请改良型专利,因此台湾的科技厂商常常被美国、日本同业提告专利侵权。
科技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台湾的科技厂要如何因应层出不穷的专利战?专家建议,台厂真的要透过专利研究,提前5到6年看出大厂动向;或是透彻研究大厂专利,找出漏洞,或是找相关的回避设计;找到方案後,也要申请专利,这样,5到6年後出来的产品才会有区隔,这一定要长期布局。「如果台湾仍然定位自己为制造代工,那不用关心专利;但是台湾想要转型,想做设计、做品牌、做创新,就要改变思维」
台湾主管经济的官员施颜祥也强调,产业只要有研发能力,就比较不怕产业变化,像台湾触控LED产业、台积电;例如DRAM只冲产能,不重研发现在经营艰难。金融海啸发生时,台湾高科技在没有品牌、後端产品与自主技术下,一遇不景气,订单不是冻住就是减少,这是产业发展致命弱点。要打破僵局,必须自己打品牌,并做上中下游的系统整合,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研发能量。相关部门经政策检视後还是确认原推动资通讯产业的发展策略方向,像智慧手持装置、云端运算、数位汇流等,这些符合世界潮流及产业发展趋势,要继续加速推动。
「台湾现在需要的,也不是完全放弃硬体,而是在硬体的基础上,加上创新服务,」施振荣说。纯做硬体的话,就只有一条摩尔定律,那是死的;但如果能强化对市场的洞察力,找出消费者的需求,把PC当成载具,掌握「easy」(简洁),「dependable」(可靠),「end-to-end」(端对端)三项要素,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当前PC产业的成长动能全部集中在亚洲,大中华地区正逐渐取代欧美,成为下一个科技主战场。
惠普壮士断臂放弃PC业务,或许是电子业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可能是电子业重新出发的讯号。台商电子业何去何从?怎样才能做出完全因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