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电影与高校体育影视教学研究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体育电影如何更好地配合高校体育教学这一观点出发,研究分析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与高校体育影视教学之间的联系,为中国体育电影未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建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电影;高校体育;影视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27
  1.前言
  高校体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而体育电影以超脱的艺术表现形式,集中表现了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勇敢、机敏、忠诚、正义和英雄主义等文化特质,以及对人所表达出的友爱、温情等优秀品质的赞赏[1]。同时,体育电影还能通过对体育价值的准确把握,激发人类天性,从而正确引导人们的基本价值观,使其形成固定的体育价值倾向。正因如此,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讨论中,体育影视教学方法得到广泛追捧,然而介于这一教学方法的提出和运用也无疑是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和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体育电影今后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体育教学也成了我们关注和需要讨论的问题。
  2.中国体育电影历史发展回顾
  我国的体育电影,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1918年[2]。从1918年至今,我国共拍摄了六百余部体育题材的影片。从20世纪30年代的《体育皇后》到如今,中国的体育电影从无到有,从边缘到主流,一路蹒跚走来,虽坎坷不易,却是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与文化的大步跨越[3]。
  从20世纪30年代出品的《一脚踢出去》、《体育皇后》等故事题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体现了人们对国家长期以来处于贫弱挨打的局面有着深刻的认识,影片中的“体育异化”事件背后所透露出的是对国家危难的担忧,和对“体育救国”思想的共识与关注。
  建国后的17年间,我国共拍摄了10部体育题材电影。在这段被称为“十七年”的特殊时期里,在国家“鼓舞国民士气、凝聚民族精神”等主导思想要求下,体育电影的题材创作充分响应了国家号召,影片大量地注入关于集体、民族和国家等“宏大”思想,从而使体育电影十分有效地传播了关于“努力拼搏、维护民族尊严”等“宏大”的体育精神[4]。其中代表性影片有《女篮5号》、《冰上姐妹》、《大李、小李和老李》等,它们以宏大的叙事特征,深刻地表现了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影片主题既反映了运动员顽强拼搏精神的本质,还奠定了体育服务人民的思想,强调了体育“增强体质”的目的和任务,对当时中国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体育思想发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是中国体育电影的黄金时期[5]。此时拍摄的体育电影有32部之多,其中代表性影片有《沙鸥》、《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黑眼睛》等。其中《沙鸥》这部影片一度在国内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是近年来拍摄的一些体育电影,如《跆拳道》、《女足9号》等影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影片题材创作和表达缺乏创新,电影主题文化的表现仍十分局限。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观众需求的改变,体育电影对观众的感染和振奋力似乎已不如从前。
  21世纪,中国迎来了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发展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中国体育电影在创作表达上也给予了新的演绎,出现了一些竞技项目与中国功夫相结合的现代体育题材电影。具代表性的影片有《少林足球》、《大灌篮》等,这些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让观众看到了球类竞技与武术的相互融合。
  《功夫》是近年来华语电影中非常少见的成熟之作。周星驰经过三年拍摄出品了武侠题材影片《功夫》,其喜剧风格更趋沉稳。影片动作、配乐、特技、布景,制作精良、创意迭出,是周星驰电影的一次升华和飞跃。从《功夫》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功夫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6]。2006年由李连杰新拍的电影《霍元甲》,其在剧情上很明显地分为了两部分,前部分是年轻气盛不懂得收敛锋芒的霍元甲,只为争强好胜而与人打打杀杀,结果却连累慈母幼女成为仇恨的牺牲品;后半部分是领悟武道精神后的霍元甲,真正明白到武术并不是为了战胜别人,而是要战胜自己,虽然死于擂台之上,却留下精武精神流芳后世。这些武侠电影与以往突出的武侠的技术动作相比,更偏重了武术德、义的体现与人物情感的表达。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体育电影也相继出现了一些精彩作品,这更加促进了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传播。如,2007年的一部讲述一个双臂残疾的女学生自强不息的真实事迹的影片《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充分表现了残疾人运动员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而作为对历史的“回溯”,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的刘长春,追求卓越和尊严的生命实践,虽败犹荣的精神辉煌之旅,也体现出了奥运会的宗旨以及现代人文精神[7]。
  在此期间,以儿童为题材的奥运影片也层出不穷。如《跆拳道》、《亮亮的梦》、《梦之队》、《闪光的羽毛》等,这些影片都表现了小运动员对体育的热爱,以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期待。影片充满阳光、纯真和励志,并充分体现了少年儿童所必须面对与经历的,成功与失败的“成长”过程。
  3.中国体育电影发展与高校体育影视教学
  3.1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是体育影视教学的基础
  中国体育电影所获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近年来的体育电影却仍然缺乏社会群众以及在校大学生的认可,一度造成影片收视率和影响力均低的状况,这直接削减了现代大学生对中国体育电影的观赏热情,从而也对高校体育影视教学的实施制造了严重的阻碍。其实,中国在体育影视方面有丰富的资源。早在20世纪30年代,从孙瑜导演的第一部《体育皇后》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女篮五号》、《水上春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沙鸥》、《少林寺》、《霍元甲》等诸多体育电影都曾在当时引起过巨大的反响。它们在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意识,培养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等顽强意志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开发丰富的体育影视资源,是高校体育影视教学发展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8]。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元素拥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中国文化在世界得到了认同[9]。文化资源的重视与开发是我国体育真正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重拾民族文化信心的依仗[10]。在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上,中国可以借鉴国外,推出中国的优势项目,并结合真实的人物进行传记改编。比如,被誉为中国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和一直引以为傲的运动项目体操;我国在奥运会上实现第一块金牌的许海峰;国家优秀跳水队员们的苦与乐;长跑教练员马家军的成功与失败;邓亚萍、桑兰等优秀运动员的体育人生,以及近年来的刘翔所获得的骄傲与伤痛背后的坚韧等等,这些丰富体育文化资源都足以传递中国体育电影的励志主题。但中国电影人对此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开发。此外,一个好的体育电影离不开体育本身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体育电影通过展现比赛画面表现,使观众对该体育项目动作、场面、过程等产生直观的感受;通过情节叙述和人物的活动,传播该体育项目的规则,价值、魅力等,这些都是加深大学生体育认识的关键因素。而中国目前体育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过于单一,电影流程往往趋于旧的套路,沉闷的表现画面,固定的竞赛场景、情节发展和结局,使观众对此难以产生兴趣。而近些年来一些体育影片中过多的特技运用,又使影片中的体育缺乏了真实感与人性化,使人难以信服。因此,中国体育电影应在艺术与体育之间加强融合与创新,合理地开发利用体育电影文化资源,使其能够丰富合理的运用于高校体育影视教学方法中,使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更具有教育意义。
  3.2体育影视教学是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导向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体育电影对人们的意义日益得到凸显,人们对体育电影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心理和观影需求。体育电影大多表现了主人公努力、坚持等励志性的性格,以及对所从事体育项目的热爱、坚持等情感,并渲染主人公在参与体育运动中获得的快乐和成长,如《大灌篮》、《少林足球》等。而作为大学生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会产生“移情作用”,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替代成为电影中的某个角色,以其中人物角色的情绪为自己的情绪,以其人物角色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11]。因此,这些体育电影中表现的各种情感品质在移情作用之下也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对该体育项目产生好感。
  而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能够亲身参与到体育运动也是受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如空闲时间、场地和同伴激励等。由此可见,体育电影作品质量对大学生体育意向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体育电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的认知度与好感度,展现该体育项目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参与该体育项目的兴趣。因此,优秀的体育电影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促进相关体育项目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作用。
  中国体育电影的主题思想,一方面往往以运动员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视角来传递运动的体验和感受。这种表现虽然对体育本身还原度高、接近体育本质,但影片难免显得过于沉重和平淡,缺乏娱乐和娱乐之后的深层感悟。而另一方面则是近年来体育电影加强了娱乐效果,但娱乐的加强似乎又减弱了影片对体育精神、文化等更深层的思考和认识,体育影片此时又缺乏了必要的思想性,从而更不能通过体育去折射人生。因此,当代知名导演,如冯小刚、姜文,更应该在体育电影中发挥一下他们娱乐及思想并存的才能,使中国体育电影也能出现一部,在欢笑过后感悟体育文化与精神震撼的影片。而这种开放式思维电影对观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2]。因为作为大学生观众在观看体育影片,了解体育故事的同时,更期望通过电影获得一份感同身受的精神慰藉。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电影是体育运动与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其对体育知识的传播,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好感,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与意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优秀的体育电影作品可以更好地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知度和好感。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是高校体育影视教学的基础,而高校体育影视教学亦是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导向,因此,中国体育电影应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体育电影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此,笔者建议中国体育电影在文化主题表达上,应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呈现,让大学生对其能感同身受,从而使作为观众的大学生与运动员的距离拉近,这样体育电影文化才有利于得到学生群体的认同;借鉴国外的优秀体育电影创作,深入挖掘中国体育文化资源,使其丰富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元素;加强中国体育电影艺术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积极创新,减少观看者的审美疲劳,并在保证电影画面质量的同时,应合理使用动作特技,避免体育运动失真;平衡体育影片中的娱乐性和思想性,使中国体育电影做到思想与娱乐并存,表现出人的乐观与人性的厚重,增加影片感染力;最后强烈呼吁体育主管部门,以及知名导演加入到体育电影创作与推广中来,并加强其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和认识,发挥出明星的实力与社会效应。学校体育也可借助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传播体育运动的知识,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表现体育运动的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鲲,康冬,姚婧,蔡恩伦.体育影视作品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151-152.
  [2]屈雯喆.从体育电影看中国体育文化的演进[J].山西师大体
  育学院学报,2010(8):29-30.
  [3]孙永胜,屈雯喆.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资本探析[J].体育成人
  教育学刊,2011(2):8-9.
  [4]郦苏元.“十七年”的中国体育故事片[J].当代电影,2008(8).
  [5]刘争义.体育电影的文化主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流变
  [J].电影评述,2009(8).
  [6]许乐.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M].北京:中国电影
  出版社,2009.
  [7]周晨.人文奥运电影随行——聚焦北京奥运电影[J].南京体
  育学院学报,2008(12).
  [8]靳明丽.利用影视手段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J].科教文
  汇(上旬刊),2008(1).
  [9]杨青.中国元素对世界电影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
  (22).
  [10]刘琼.让亚洲文化不再失语[N].人民日报,2006(9).
  [1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饶曙光.体育电影:借鉴与创新[J].艺术评论,2008.
  (中原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450000)
其他文献
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在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所以,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拖拉机做为农业机械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变速箱作为拖拉机传动机构,其结构,功能以及日常出现的故障及维修的相关理论知识,愈来愈受到关注。  拖拉机作为农业应用较为广泛的机械类型之一,其中的变速箱设备是拖拉机传动系统当中的主要部分,可以将发动机高转速输出与低扭矩进行有效转换,形成为拖拉机
【正】如何针对新世纪新阶段青年战士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搞活搞实,是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青年战士普遍具有求同、求异、求群、求名、求趣的心理特点,从这些心理
目的探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实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着力思考和把握以
自生产社会化之后,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要素组合方式,被定格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大都通过企业来实现。在资本主义史前阶段,人虽然被迫为封建主劳动,但却作为劳
荣辱观的道德实践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因此,作为一种道德评价的价值标准,荣辱观之道德原则也发生着否定之否定的嬗变。基于此,文章从荣辱观的道德实
笔者经历了新课程实施4年的时间,不断汲取了来自课改区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想法。现扼要成文,旨在探究体育教学新概念体系的组建思路。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包括总规律和具体规律两个层次。总规律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起统领作用的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总规律
本文结合现场工程技术实践,分析了高压旋喷复合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参数设计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高压旋喷复合地基处理的施工控制要点、施工效果及其注意事项。
道德信仰的缺失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与重要原因。和谐社会的主旨是强调在社会领域内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具有作为整合和发展所依据的价值原则或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