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眼看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den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策划·统筹:董凡 执行:石峰 赵阳
  
  油画属西方艺术,产生至今不过600年的历史,但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西方油画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精品荟萃,影响巨大,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性绘画。
  过去油画在人们的眼里是西方艺术,是阳春白雪。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和国人审美观念的变化,油画已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形成了新的收藏热潮。
  
  ·拍市上的新亮点·
  
  
  以前在中国拍卖市场,一直是传统绘画唱主角,和中国国画相比,油画市场价格也比较低。中国油画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关注,并在拍卖会上拍出了不俗的价格。
  1991年陈逸飞创作的《浔阳遗韵》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7.55万港元成交;1995年刘春华创作的《毛主席在安源》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举拍出了605万的高价,创下了当时中国油画国内拍卖的最高记录;2001年在香港举行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会上,徐悲鸿的名作《风尘三侠》以664.5万港元成交,超过估价近8倍;2004年,中国嘉德“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秋拍成交额达4000多万元。油画拍卖,呈现出逐年升温的态势。
  2005年中国油画拍卖出现了空前火爆的局面,中国嘉德春拍成交率高达93%,总成交额7698万元。2005年11月4日,中国嘉德“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总成交额达1.3亿元人民币,成交率92%,也打破了中国内地油画专场拍卖的最高记录。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20万元人民币拍出,创造了内地油画拍卖的最高记录。在随后的北京保利秋拍中,徐悲鸿的油画《珍妮小姐画像》又以2200万人民币刷新这个记录。一时间油画市场高价迭现,竞争激烈,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拍卖热潮,中国油画市场呈现出了“全线飘红”的态势。
  
  ·谁在收藏油画·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油画的购买群体一是港台、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的华人投资者及国企、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影视圈中的名星。他们一般追求名家名作,兴趣多集中在老一辈油画家的作品上。他们购买油画除用作室内装饰外,主要用于艺术投资。二是国内一批有实力的中青年成功人土,他们正逐渐成为油画的主要购买群体,这个群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较高,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不少人还受过西方文化教育,油画也更容易被这些人所接受。三是各行各业的白领人士,他们购买油画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兼有保值增值的目的。
  
  ·油画投资正当其时·
  
  中国油画价格不断增高,近10年的价格已经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甚至数百倍,尤其是知名画家的作品,如今在市场上动辄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在2003-2005年,大部分知名油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增值达到了200%以上,尤其像林风眠、吴冠中、罗中立、王沂东等画家的作品增幅更是达到300%—500%。在2005年火爆的油画市场上,不少收藏家将春拍竞买到的作品拿到秋拍去卖便可获得丰厚的利润。
  与欧美油画相比,中国油画的价格还未到位,同样名气的中国画家和欧美画家,作品价格差距达几十倍,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与传统书画相比,油画投资优势也很明显,油画的可靠性很强。目前在各大拍卖会上,油画大部分征集自画家本人,或画家签约代理的画廊,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赝品混入,尤其是当代油画在市场上的伪作很少。
  油画是一种实用艺术品,与中国传统书画相比,油画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更为多样,色彩丰富,更具时尚性和视觉冲击力,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现代家庭的审美情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审美情趣的多元化,油画将会越来越多地步入平常百姓家,具有广阔的消费空间。与其他艺术品相比,油画巨大的投资空间,也是越来越多的藏家日益看好油画市场的原因。
  
  
  三年内,国内油画与国画市场将平分秋色
  ——访上海保利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平涛
  问:能谈谈刚结束的上海保利拍卖的情况吗?
  答:这次拍卖大陆油画规模很大,油画拍得不错,国画平常,但是也比预期的要好,我认为目前是国家的盘整期。现在拍卖尤其是上海的拍卖逐渐趋于理性,对于拍卖公司是好事,需要立足长远。拍卖不能靠侥幸,道理很简单,比如拍品越来越贵,你在家买个水果3块5块的还要计较,买画十万、几十万元怎能随便买。拍卖行业往后应该更加严谨,专业度应更高。
  我的观点很明确,两三百万元的东西,如果不对,法律上说拍卖后可以不退,但是300万、500万买砸了,人家对你就永远失去了信任感。
  问:如何甄别价值发现与炒作泡沫的区别?
  答:我可以举例来说炒作的不可能性:一个画家60岁,算他20岁学画,到60岁,40年时间就算作画4000张,价格呢,被从30万炒到100万,就算你控制了2000张,以前的2000张还是要回来的,拍卖公司拦不住,所有拍卖公司的盘都能护得住吗?所以结论是不可以。
  台湾以前也有财大势雄的,一手遮天左右价格,花很多力气护盘,有人护2次、3次就受不了了,代价高,靠这个你万一护不住,怎么向客户交代。经济行情好的时候都没问题,经济一迟缓,市场就不行,怎么向以前的人交代。
  对于泡沫,我们内心都有定见,比如说传统领域国画,如果没有吴湖帆的传统笔墨功底,如果没有黄宾虹的大家风范,如果没有潘天寿的雄奇构图与笔力,没有傅抱石传统意境的雄阔挥洒,那他的价值再高,名声再大,也是泡沫。
  价值发现也有例子,比如张大千作品在大陆的价值被低估,但在海外被认识得比较透彻,他具备开创性的艺术形式。过去印刷品不好,我看过很多大展,其技巧、开创性都没话说。真正有价值的是他60岁后的作品,而这期间的作品主要在海外。
  问:就上海保利的市场实践而言,目前谁在购买艺术品?
  答:我们保利的目前客户主要是中小企业,因为刚进来,与大客户的关系有待建立。中小企业都是自己花钱,不会乱花,尤其上海企业家既精明又小心。这次拍卖一超过200万,举手的就没几个,买东西是容易的,放得开才是本事。如果涨价不能超过利息,又不能动,小百姓玩不起,一切拍场见真章。陈逸飞的画拍到300万也就只剩下两只手了。
  在整个经济的大环境中,经济在增长,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一旦大陆市场进入成熟期,企业成长不快的时候会面临考验。有钱的时候买艺术品盖美术馆很正常,生意不好的时候,总不能卖生产设备吧,总是先卖艺术品,台湾国泰美术馆、鸿禧美术馆都这样。经济繁荣的时候,总有人接盘,如果不是,就是全面崩盘。 台湾有血淋淋的教训在。
  艺术市场有自己的规律,台湾纵深小,经济好的时候大陆、本地和西方都来了,不好的时候艺术市场一下子就完了。大陆是文化大国,一个文化大国,如果经济搞上去,艺术品必然上去,有文化背景,价格就一定会上去。
  
  问:现当代油画是西方的源头与话语中心,如何看待国内油画的评价系统?
  答:谈罗中立的当代油画,不能不说到中国油画市场最早由海外主导的现实。西方对现当代艺术有经验,到中国来收藏艺术品有自己的观点,其中包含了投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完全不对。他们挑选的画家,最重视独创性,懂得技巧。西方早年投资日本品艺术市场,是因为对日后日本经济发展有期待,现在他们开始投资中国艺术品市场也是如此。他们不买老油画,因为与18世纪、19世纪的世界级作品一比差得太多,而他们喜欢的是东方情调的写实作品,因为当代最好的写实油画在中国。西方眼下不重视写实风格,也失去了18、19世纪写实油画的传统了。
  写实油画的重镇是武汉湖北美术学院与四川,不要小看中国油画,从苏联风格到靳尚谊、杨飞云、罗中立、冷晶,这个体系是有力量的。
  有钱就会有自信,就有自己的价值观,不是不可以欣赏别人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主张更好。我感觉价格还是会回归到基本面的,虽然炒作比较容易。
  问:您怎么看大陆画廊代销制占比例很多?
  答:画廊代理制是个过程,现在已经比原来好多了。一般都有金主进入画廊,所以一定要拿钱囤货。有钱人如果自己不懂,就不好操作,而企业现在懂艺术有资产的一定会成功。前一阵听说温州帮要拿出1000亿炒作,我觉得没有人是笨蛋,这么讲肯定是在出货。
  我对油画比较关注,虽然我画了30年的国画。我不鼓吹国画,有人想推出我,我不抵抗,因为我不能保证所有的国画我都看得懂,历史太长了,问题也是最大的,我没有这么大功力。我国画做得很好,我在台湾做了25年,连国画家都不敢做,油画家比较好办,因为背景历史都在。
  上世纪90年代我判断中国大陆经济会腾飞,所以我至少买了一万张老油画。画廊与拍卖公司者腰回复市场价值的基本面,两者可以合作,一切让市场去决定,艺术品市场决非暴利。大陆官方非常重视艺术品市场,评估一个国际一流城市,要看其艺术产业如何。纽约商业繁荣,艺术更繁荣,上海要成为世界的一流城市,必须被政府专注。
  问:油画比较容易进入当代家居环境,国画与欧化家居环境不匹配,这种现状会影响投资吗?
  答:一定有办法的。上世纪30年代台湾开始做画廊,我就开始做国画的新裱方式,改变成现代化的格调。怎么配框,怎么做效果,我可说是第一人,我是主张中西合壁的。油画比国画直观些,国画的艺术内涵高。艺术价值方面我曾经预言过,三年内,国内油画与国画市场平分秋色。目前油画是国画的20%,三年内,画廊、拍卖公司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艺术品产业中,油画是在蓄势,等待潮涌。如果不乱搞,艺术品产业是个百年产业。现在钢铁价格上升了3倍,石油、房产都在升,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涨三年,回落调整很正常。
  问:把握艺术市场的脉搏看来需要对经济政治文化经营的全面洞悉!
  答:是啊,假设20年前,中国出色的油画家有100个,20年后的今天,经济实力增加了30倍,油画家却只多了20个。因为显然,不能因为经济上了,画家就自然多,也不能说就比原来画得快。今天有今天的价值,只是不要搞过头。
  我1983年成立台湾敦煌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艺术行业,基本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在画上。一辈子没有做过别的事情,除了国画形式改变外,一直在做挖掘推广中国艺术的知识。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墨分五彩,为什么黑代表一切,为什么元代与明代的画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我在敦煌公司开设中国建筑、艺术、设计空间等课程,在台湾美术馆、文化中心还没兴起的时候我就开始做推广。1997年我还举办了华人世界中第一个网络拍卖,1997年我做过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第一个把台湾油画带来大陆。当时被视为大陆帮,带着看好大陆艺术品市场的人来了。当时带了20箱画册封存在大陆朋友那里,说“我有一天会来到这里经营艺术品”。
  1987年台湾产业论坛会,我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大陆,你不能忽视他的存在,就像你与大象在同一间房子中你无法忽视他的存在一样。”我是觉得对的事情才做。
其他文献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器物,也有称“老头乐”、“痒痒挠”、“不求人”的,原为人挠痒,尽如人意,故得雅称“如意”。秦汉以前即已出现,有多种功能,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兴盛,乃至成为帝王将相手中常握之宝物,用于挠痒、决策事物、指挥战争等作用。《晋书·王敦传》:“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唐代诗云:“闲将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间坐听经。”史书和诗歌中都提到了“如意”。在陕西法
期刊
康熙至乾隆年间,废除了“匠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时的生产力,加上徽州特定的地理位置,“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使徽州木雕艺术,在形式上敢于创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红楼梦》、《西厢记》,甚至连张生偷情、逛青楼这样的画面内容也出现在徽州木雕上。  这种广泛的内容也体现在民居门窗的条环板上。条环板俗称“小腰板”,当时小户人家的住宅都有四门八窗十几扇,二十几扇,有的三进大宅多达一百多扇门窗,每
期刊
9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古玩书画城、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美术研究会、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文物系、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中博艺术馆、《鉴宝》杂志社、《中国老年书画艺术》杂志社、北京三希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等几家单位携手筹划的“让艺术回馈社会,携手献爱心——系列慈善爱心活动”在北京古玩书画城成功举办。      此次举办的系列慈善爱心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一、精品画展:  9月16至17日,由辅仁大学校友会美
期刊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涤生,嘉庆十六年(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6岁入塾读书,28岁中进士,37岁任礼部侍郎,不仅科场得意,而且官运亨通。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病故于两江总督任上,享年62岁,清廷辍朝三日,赠太傅,赐谥号为文正。曾国藩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是“同治中兴”的第一名臣,是“洋务运动”的排头兵,他的道德文章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包括蒋介石、毛泽东在内的不止一代的中国人。同时他又用成千
期刊
元末的农民起义军在建立政权时大多铸行新钱,以代替失去信用的元代纸币,这对于促进商品流通,恢复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因当时铸量有限,除朱元璋大中钱外,其他均少见,如徐寿辉的“天启通宝”,其文字端庄,制作精良,存世稀少。今借贵刊介绍一品(见彩图),谨以奉献给泉友欣赏品评。    该钱结锈极硬,红斑土锈表层泛绿。在高倍放大镜下观看,地张平展,结晶状红锈晶莹圆润,与片片红斑和白色透亮的石质沉积物,交相
期刊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有7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古玉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于世。各朝各代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围绕着这些闪耀着迷人色彩的古玉器,历史上也传说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黄金有价玉无价”,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国为得到赵国的一件玉“和氏璧”,居然要以十五个城池相交换,使玉的价值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演绎出了“完璧归赵”
期刊
宋钱以版别多著称,几乎每一种都有珍稀品。“圣宋元宝”也不例外,如行书版的“通宝手”,这是日本人起名的珍稀品。篆书版的长冠宝,也都非常难得。还有就是隶书“圣宋元宝”。    唐代的铸钱以隶书“开元通宝”为主,钱文字体变化不大。自北宋初年铸行的“淳化元宝”,由宋太宗亲书,不但开了御书钱之先河,真、草、行三种字体,也使钱文书法绚丽多彩。不难看出钱文字体表现书法美,当时已经成为时尚。相反,隶书体钱文,逐渐
期刊
晚清的海上画坛,虽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之为“半壁江山”,但囿于当时的“长三角”日趋增多的商贾(其中更多的是儒商——“徽商”坛集上海滩,“市场经济”的思维意识也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书画家的骨髓里。  书画家的审美取向为商贾的需要“所左右”,还要追溯到清初的扬州。徽商的发迹地是当时“无徽不成商”的扬州,本身就具有徽文化积淀的“盐商”、“布商”,因其物质的满足和充裕,潜意识里就对文化艺术情有独钟,从而顺理成章
期刊
年初,人民美术出版社邹家敏主任晚间来访,并送来一本册页和手卷,问我是否知道这位已故的山水画家。我们随即展卷欣赏,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尽管这不是原作,而是精美的印刷品,但其画作中那种生动洒脱的笔墨,林峦深秀的画境,散发出一股清新而素雅、苍浑而华滋的韵味。我被这涤荡尘俗的画境深深地打动了。这看似元、明时代笔墨,又有“四僧”情趣的画幅中,却是画家游于其间,融会贯通,处处展现出自己的风貌,真是太妙了!朋友见
期刊
定窑是以烧制白釉器物为主的窑场,古代文献中关于定窑特殊产品的记载有“紫定”、“黑定”和所谓“定州红瓷器”。其实这些大体都是铁呈色的所谓黑釉系产品,只不过由于配方、烧成温度和烧成曲线的不同而呈色不同而已。至于绿釉的定窑瓷器,古代文献并无记载。表明在古代人的眼里,并不将绿釉器物视为定窑产品。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对古代窑址开展实地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人们才认识到定窑也生产绿釉瓷器。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