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的图形思维工具,在近几年受到了各个领域工作者广泛追捧。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教学价值。本文结合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如何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引言
在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习作时都存在审题不清楚、逻辑思维混乱、习作结构松散甚至是抄袭其他文章内容等现象,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使小学生在习作时能够更加顺利。
一、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于采用灌输式以及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导致很多小学生很难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以及无话可写的现象,针对于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在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启发学生的习作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而思维导图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形状与鲜艳多彩的颜色,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实际的习作训练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其图形思维的特点,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与写作灵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丰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与习作热情。
比如,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设备等手段丰富思维导图的展现形式。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当日的习作题目,运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采用更加鲜艳的颜色来制作相关的习作思维导图,其中思维导图中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来展示,从而有效提升思维导图的趣味性。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习作主题,为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配置不同的音乐,并且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展示,在不同音乐氛围的渲染下,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浓郁的习作情境,无形之中使得小学生能够在一种更加轻松与自在的环境中进行习作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发现习作学习的魅力与乐趣。另一方面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小学生参与习作训练经常容易出现走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应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想象力极为旺盛的时期,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出现了严重缺乏想象力的情况。而思维导图的运行结构其实就是仿照人类大脑的运行结构,并且是在充分结合大脑思考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布局图画。一般来说每一个思维导图中都会有一个核心性的关键词汇,之后的所有分支词汇都是在该核心词汇的基础上进行一步一步的扩散。每一个分支都有一个与核心词汇相关联的关键词,而且是核心词汇更加具象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一步一步实现对核心词汇的具体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扩散式的结构图形。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中还保留了很多空白的枝节,能够让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自己关于核心词汇的想象与联想。在思维导图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小学生结合核心词汇与各个分支的关键词汇进行自由发挥,充分发散自己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还可以将词汇之间复杂的关系转换成图形的形式,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以一种更加形象与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以此不断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以小学生习作训练中比较常见的《在不断尝试中成长》这一习作主题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结合该习作主题不难发现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应该确定的核心词汇就是“尝试”与“成长”。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明确习作主题,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将这两个核心词汇进行勾画,然后将剩下的分支交由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其中有的学生会根据“尝试”与“成长”这两个核心词汇想象出了自己第一次滑雪的故事,最终战胜了恐惧成功学会了滑雪从而在心理与身体方面都实现了成长。那么在之后的思维分支中,学生就可以写出“滑雪”和“恐惧”这两个分支关键词。而有的学生看到“尝试”与“成长”则想象到了自己第一次参加舞蹈比赛的故事,最终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获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并且还从中感悟到了天道酬勤的道理,那么在该故事场景的思维分支扩散中,该学生就可以写出“跳舞”、“比赛”、“紧张”以及“天道酬勤”等关键词。通过教师总结出的核心词汇,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得思维导图中的内容与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为学生下一步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表达能力
在锻炼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习作思维与习作逻辑的训练,更要提高对学生基础表达能力的重视。如果说创作思维与创作逻辑是一篇优秀文章的骨架的话,那么丰富且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写作手法则是文章的血肉。而在小学语文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用思维导图,不仅仅要利用思维导图中的核心词汇与各个分支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路,还要结合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分支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获取创作灵感的同时也能够有能力将自己的灵感与想法完整地表述出來。
比如,在学生结合教师所给的核心词汇或者习作题目绘制完相关的习作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丰盈思维导图中所没有勾画出来的故事情节。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在没有文字草稿的基础上直接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教师与其他学生,而教师与其他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要仔细认真地研究该学生所讲述的内容是否符合其思维导图中的核心词汇与关键词汇,除此之外,针对于学生在故事逻辑以及语言运用方面的漏洞,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相当于以口述的形式进行了一次习作训练,不仅使得自己的习作思路更加顺畅,也使得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总结:
面对当前阶段小学生习作难的现象,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图形思维工具,通过创新思维导图的展现形式,不断调动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以及综合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金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3.
[2] 杨凌.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助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6):59:61
[3] 张津.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引言
在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习作时都存在审题不清楚、逻辑思维混乱、习作结构松散甚至是抄袭其他文章内容等现象,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使小学生在习作时能够更加顺利。
一、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于采用灌输式以及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导致很多小学生很难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以及无话可写的现象,针对于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在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启发学生的习作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而思维导图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形状与鲜艳多彩的颜色,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实际的习作训练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其图形思维的特点,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与写作灵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丰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与习作热情。
比如,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设备等手段丰富思维导图的展现形式。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当日的习作题目,运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采用更加鲜艳的颜色来制作相关的习作思维导图,其中思维导图中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来展示,从而有效提升思维导图的趣味性。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习作主题,为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配置不同的音乐,并且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展示,在不同音乐氛围的渲染下,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浓郁的习作情境,无形之中使得小学生能够在一种更加轻松与自在的环境中进行习作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发现习作学习的魅力与乐趣。另一方面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小学生参与习作训练经常容易出现走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应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想象力极为旺盛的时期,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出现了严重缺乏想象力的情况。而思维导图的运行结构其实就是仿照人类大脑的运行结构,并且是在充分结合大脑思考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布局图画。一般来说每一个思维导图中都会有一个核心性的关键词汇,之后的所有分支词汇都是在该核心词汇的基础上进行一步一步的扩散。每一个分支都有一个与核心词汇相关联的关键词,而且是核心词汇更加具象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一步一步实现对核心词汇的具体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扩散式的结构图形。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中还保留了很多空白的枝节,能够让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自己关于核心词汇的想象与联想。在思维导图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小学生结合核心词汇与各个分支的关键词汇进行自由发挥,充分发散自己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还可以将词汇之间复杂的关系转换成图形的形式,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以一种更加形象与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以此不断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以小学生习作训练中比较常见的《在不断尝试中成长》这一习作主题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结合该习作主题不难发现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应该确定的核心词汇就是“尝试”与“成长”。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明确习作主题,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将这两个核心词汇进行勾画,然后将剩下的分支交由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其中有的学生会根据“尝试”与“成长”这两个核心词汇想象出了自己第一次滑雪的故事,最终战胜了恐惧成功学会了滑雪从而在心理与身体方面都实现了成长。那么在之后的思维分支中,学生就可以写出“滑雪”和“恐惧”这两个分支关键词。而有的学生看到“尝试”与“成长”则想象到了自己第一次参加舞蹈比赛的故事,最终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获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并且还从中感悟到了天道酬勤的道理,那么在该故事场景的思维分支扩散中,该学生就可以写出“跳舞”、“比赛”、“紧张”以及“天道酬勤”等关键词。通过教师总结出的核心词汇,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得思维导图中的内容与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为学生下一步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表达能力
在锻炼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习作思维与习作逻辑的训练,更要提高对学生基础表达能力的重视。如果说创作思维与创作逻辑是一篇优秀文章的骨架的话,那么丰富且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写作手法则是文章的血肉。而在小学语文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用思维导图,不仅仅要利用思维导图中的核心词汇与各个分支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路,还要结合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分支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获取创作灵感的同时也能够有能力将自己的灵感与想法完整地表述出來。
比如,在学生结合教师所给的核心词汇或者习作题目绘制完相关的习作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丰盈思维导图中所没有勾画出来的故事情节。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在没有文字草稿的基础上直接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教师与其他学生,而教师与其他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要仔细认真地研究该学生所讲述的内容是否符合其思维导图中的核心词汇与关键词汇,除此之外,针对于学生在故事逻辑以及语言运用方面的漏洞,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相当于以口述的形式进行了一次习作训练,不仅使得自己的习作思路更加顺畅,也使得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总结:
面对当前阶段小学生习作难的现象,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图形思维工具,通过创新思维导图的展现形式,不断调动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以及综合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金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3.
[2] 杨凌.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助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6):59:61
[3] 张津.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